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有关汉字的资料

已有 1964 次阅读 2012-6-10 11:41 系统分类:成长记录 汉字 , 资料

法语 语法 黄金 金黄 科学---学科 数字---字数 歌颂---颂歌 上海---海上 中心---心中 进行---行进 计算---算计 机电---电机 恋爱---爱恋 路线---线路 少年---年少 二十---十二 痛苦---苦痛 家居---居家 何如---如何 乐器---器乐 由来---来由 喜欢---欢喜 犯罪---罪犯 过度---度过 论理---理论 火炮---炮火 实现---现实 网球---球网 故事---事故 子女---女子 金黄---黄金 开解---解开 奶牛---牛奶 情色---色情 手枪---枪手 感情---情感 南海---海南 女儿---儿女 为难---难为 音译---译音 居民---民居 忌妒---妒忌 风扇---扇风 水车---车水 水泥---泥水 说话---话说 书写---写书 有些由两个意思相近的字组成的词,把它颠倒过来念,意思仍然不变。如:讲演——演讲、觉察——察觉、依偎——偎依、喜欢——欢喜、缓和——和缓、累积——积累、互相——相互、代替——替代、问询——询问、并吞——吞并、煎熬——熬煎 、整齐——齐整、奋发——发奋、质朴——朴质、寂静——静寂、妒忌——忌妒、容颜——颜容、情感——感情、别离——离别、久远——远久、和平——平和、虚空——空虚、语言——言语、登攀——攀登等等。 有的内容相关联的字颠倒后,意思仍然相近或相关,例如:积累——累积、夜半——半夜、胆大——大胆、质变——变质、开放——放开、焰火——火焰、少年——年少、雪白——白雪、水井——井水、痴情——情痴、蜜蜂——蜂蜜、黄金——金黄、报喜——喜报、向导——导向、毒蛇——蛇毒、虫害——害虫、油菜——菜油、彩色——色彩、画笔——笔画、肉猪——猪肉、云彩——彩云、奶牛——牛奶,等等。 但是,还有不少由两个意思相近的字组成的词语是不能随便颠倒用的,如:生产——产生、现实——实现、气节——节气、计算——算计、面相——相面、官宦——宦官、愿意——意愿、发挥——挥发;有些不由近义的字组成的词也不能随便颠倒,如人名——名人、上马——马上、当家——家当、调情——情调、动乱——乱动、得了——了得、人情——情人、乡下——下乡、故事——事故、带领——领带、海上——上海、文盲——盲文等等,上述类型的词语如果颠倒了它们的意思就完全不同或相差很远。 还有一种更有趣的现象,就是有些东西的名称,如果把它倒过来说,正好表明了这种东西的用途,例如:羊圈——圈羊、铺盖——盖铺、铁锤——锤铁、门锁——锁门、锅盖——盖锅、瓶塞——塞瓶、牙刷——刷牙、床罩——罩床、手套——套手、口罩——罩口、鞋垫——垫鞋、水车——车水、风扇——扇风、鱼网——网鱼等等。 

汉字中许多有趣的现象,值得玩味。

比如两个字的偏旁是相同的,只是组合方式和结构的变化就分成了两个意义不同的字。非常值得玩味。

相同的还有如可以组成:”“”“

来说,为何就取了个上下结构,而且读“jing”,而却走了左右结构的路,又读成“liang”作为两字的部首,它们在两个字中又是怎样的作用呢?而仅仅是作声旁来理解吗?即使如此为何又不一致呢?

一直在寻找这方面的书,目前还没找到。所以就提出来和大家一起玩玩儿。其实语文不就是这样的好玩儿吗?

 

以下是引用高林生在2008-2-29 17:26:00的发言:

紫雨:   

关于景与晾的区别是个挺复杂的问题.我只能就我手头的资料来回答紫雨同志了。先来说景字,它最早是表示光的意思。《说文解字》就认为:景,日光也。根据清人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的说法,“光中之阴曰影,别制一字”,景又是“影”的本字。这也就是唐代诗人王维在他的作品中为什么写作“返景入深林”的原因。因此,现在关于景的意思都是从光这一本义引申转化而来的。

     至于晾字,这是个后起字,至少在东汉那个时候,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我们没有看到这个字。我在《汉语大词典》中看到,关于晾字的引文最早的也就是元代,所以可以说,景出现的较早,而晾出现的较景字晚了许多年。另外从字义上看,晾的本义是“晒干”。它和景虽然组成的要素相同,可表示的意思原本就不相同。

    由此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上的例子得到这样的启示:第一,汉字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符号系统。字体、字义虽着出现年代的不同写法和意思是不尽相同的。第二、在汉字中,声符和义符的位置不同组合在一起表示的意思是不尽相同的,学习汉字不能完全用类推的方法。一字是一笔写成的,二字就是画两划,三字同样是画三下,但四字就不能画四下来解决问题了。

      首先从造字的角度来说,这四个字都是形声字,这也就是说,他们都是由形旁和声旁两部分组成的;

  其次从现代字形的角度来看,这四个字的样子虽然差不多,可他们的部首却是不同的。这其中的栽字是木字部;戴是戈字部;载是车字部;截是戈字部。

  再从字义的角度看,按照形声字多以形旁作部首的惯例,他们的意思大都与形旁的意思相关。具体地说,栽最初的意思是指“筑墙立板”。《说文解字》认定:“栽,筑墙长版也。”同时解释说:“古筑墙之法,既度其广轮,先植桢于两头,又植干于两边,而后横施版于干内,以绳束干,实土筑之,一版竣,则层累而上,五版为堵。”“载”最初是“乘坐”的意思。《说文解字》有云:“载,乘也。”再来看“戴 dài”,他最初的意思是“增益”。《说文解字》曰:“分物得增益曰戴。”清人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指出:“引申之凡加于上皆曰戴。”最后我们说说“截”字。截(巀)jié。从戈,雀声。由此可见,截最初的意思是“断绝,切断”。《说文解字》说:“巀,断也。”他的读音是由“隹”演化而来的。补充说说“裁”,他同样是一个形声字。从衣,(zāi)声。本来的意思是“裁制,剪裁”。《说文解字》曰:“裁,制衣也。”

 

值得玩的字很多.

如前些日子教《狐假虎威》时,其中的,其本意是有持类似长柄大斧的武器(右边)向女人(左下角)施威的意思。所以本有威风、威力的意思。而也指惩罚。如《尚书·洪范》: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指一辈子。句子大意是指:只有天子才有权给人以奖赏,只有天子才有权给人以惩罚。

我在讲述这个字时,讲述了这样的一个来源。可我又根据字形,演绎了一个故事:一个女孩将自己做了一点伪装(头上加了一横)变成一个男子,左手拿盾(一撇)右手持戈,在战场上威风凛凛。我让孩子们猜猜她是谁(就在二年级下册的课本中找),孩子们很快找出了花木兰。

这样一个古今结合的玩法,让学生体会深刻,全班没有一个写错字的。

 

 

 

于“青”字的联想:“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青”者,蓝草之精华也,“精”粮之精华;“清”者,水之精华;“菁”者,草之精华;“倩”者,人之精华;“情”者,心之精华。如此解字,可谓完全符合了汉字的“浮想联翩”这道。如果我们将汉字了然于心,上课自然得心应手,学生也会兴趣盎然。

他不愿意啊

他不愿意吗

他不愿意吧

他不愿意呢

他不愿意啦

他不愿意呗

强化偏旁教学的字理意识,做到“教一个得一串”汉字百分之八十以上是形声字,掌握了常用的、组字率较高的象形字以及用它作形旁时用于表义的特点,就能形成识字的能力,进而“无师自通”地创造性地学习大量的形声字以及会意字。例如:    学了“火”字并懂得“火”作偏旁时变写为四点底“灬”(“燕”字的四点底是燕尾的变写),那么,当学到“热”、“煮”、“照”、“煎”、“熬”、“熟”、“烈”、“焦”、“蒸”等字时就能自觉地用“火”去析解它们的形义。    学了“首”字(表人头)并懂得“首”作形旁时变写为“页”, 那么,当学到“顾”、“颈”、“项”、“颜”、“顶”、“须”、“烦”等字时就能把该字与“人头”联系起来理解。

    如果了解了“手”可变写为“扌”、“  ”、“又”、“?”“?”、“廾”以及与手有关的偏旁为“爪”、“彐”、“攵”、“ ”等,那么,学到“挥”、“举”、“取”、“看”、“有”“戒”、“牧”、“采”“秉”、“敲”等字时,就能自觉地用“手”或与手有关的动作去析解它们的形义。

    概言之,掌握了字理的基础知识,特别是常见的偏旁部首的含义,学生就能形成识字的能力。例如“烹饪”这个词,即使学生不会读,但是,只要他懂得四点底“灬”表示火,“饣”是食字的简写,食字旁与食物有关,那么,就能轻易地推出“烹饪” 的大意是烧煮食物的意思。如此依据字理的教学,汉字出现在学生眼前时,就不再是一个个抽象的符号,而是一幅幅生动有趣的图画,既能让学生意义地识记汉字,又能有效地开发他们的右脑潜能。然而,由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以来受到“汉字落后论”、“拉丁字母万能论”的影响,对汉字科学研究的投入是很不够的,师范学校古今汉语教材中有关文字学的知识非常苟简,因而,即使师范院校毕业的中小学语文教师,一般来说他们的文字学基础仍是比较薄弱的,多为独体字数数笔画合体字说说结构而已。笔者作过调查,相当部分的教师教了多年还不知道“热、煮、烈、烹”等字下的四点底是表示“火”,只是机械地说“四点底”,甚至有的说是“四点水”,其实,真是“水火不相容”啊!再如下面的一些汉字偏旁也是常常混淆的:

“心”字做偏旁写作“忄”一般教师也知道,而“恭”和“慕”的“?”是“心”的变写则不甚了解。

“月”在左旁和下底表示肉(除“朦胧”两字外)而非表示月亮之“月”,而一些教师在教学“肚”字时竟说形旁是月亮之“月”,人吃饱时肚子圆圆的像个圆月亮,肚子饿时瘪瘪的像个弯月亮,按此说法,在讲到“腿、肝、肠”等字时真不知他如何方能自圆其说了。至于“然”、“祭”两字的左上部件也是“肉”的变写,可称为斜肉旁,相当部分老师对此就感到更模糊了。

 左“阝”和右“阝”分别表示山岭高地和区域方位,而仍有相当部分的教师认为左“阝”是表示左边的耳朵,右“阝”是表示右边的耳朵。“刀”做右旁是立刀旁,变写为“刂”尚还清楚,而对“师”、“辨”中的“点撇刀”则不知为何物。“玉”做偏旁省点为“王”,下横为避让而变写为斜提,俗称“斜玉旁”,而一些教师教到“珍”“珠”两字时竟说与大王有关,大王才有珍珠,老百姓哪有呢?如此的教学要使学生能聪明起来——难矣!

 

例如:《五彩池》一课中有水池周围的树?依据字理析词的方法先把瑰丽分解为是美丽,字是斜玉旁,斜玉旁与宝玉、瑰宝有关。由此可知,瑰丽即是像碧玉般的美丽:五彩池的水在阳光的映照下五光十色,像碧玉般清澈透亮。因此,用瑰丽显得十分和谐的题,而美丽则显得空泛抽象。由上可知,析解品昧词语时,一般应先依据字理找出本义,而后再联系上下文找出文中义:如果我们能如此地依据字理进行识字析词,那么汉字和词语出现在学生眼前时。就不再是一个个抽象的符号,而是真正地如诗似画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这样认识和运用汉字,那就真的是活用汉字三千,人生风光百年啊!

 

(1)、运用字理理解词语。学生在阅读时常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或意思形近的词语,有些字用字典也难查到恰当的解释,而运用字理理解词语灵活、方便、快捷。如成语“短兵相接、兵来将挡、纸上谈兵、并不厌诈”中的“兵”,现字形已变异,其理不显。寻其字源,“兵”的小篆作“ ”,上从斤,底下从两个手,就是两个手拿着一个斤,斤表示斧头,而斧头是古代战争中常用的武器,古代经常用斤作为武器的代表,因此从字源的构形上看,这个字的本意是武器。“短兵相接”里的“兵”就是指武器。武器是由人拿着的,所以拿者武器去打仗的人就叫做兵,这就是士兵的意思,“兵来将挡”的“兵”就是指士兵。士兵拿着武器去打仗,这是种军事行为,“兵”可以指代战争,因此“兵”还有军事、战争的含义,“纸上谈兵”、“兵不厌诈”的“兵”不是指士兵,也不是指武器,而是指战争、兵法,是更抽象的含义。

    

    字理识字系列3------运用字理理解字词的意思方便、快捷(转) - 王老师小语工作室 - 王老师小语工作室

   

       字理识字系列3------运用字理理解字词的意思方便、快捷(转) - 王老师小语工作室 - 王老师小语工作室

     (2)、运用字理理解句子。学生在学习中常会遇到一些句子中有某一个关键的词语不理解,运用字理来帮助理解词语,再理解句子的意思也很灵活、方便、快捷。如课文《观潮》中有这么一段话“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说: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前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其中“人声鼎沸”是什么意思呢?“人声”好理解,就是指人们说话的声音,“鼎”笔画复杂,字不常见,不用字理来讲的话学生很难理解,用字理来讲,一讲就明白。“鼎”是古代煮东西的锅,上部装东西的部分演变成“目”,下部的三根支架演变成“ ”,“鼎沸”就是锅里的水烧开了,锅里的水沸的时候会发出“咕嘟,咕嘟”的声音,“人声鼎沸”就是说人们说话的声音像锅里的开水发出的声音,嘲杂、喧闹。说明人多,说话声音也杂,听不清人们说什么,喧闹、嘲杂。其中“踮着脚”中的“踮”平时也不常见,用字理分析,“踮”是形声字,“ 足”是形旁表意,“踮”表示与脚有关的动作,潮来了,人人都想看,观潮的人很多,后面的人被前面的人挡住了,只能提起脚后跟,用脚尖着地,使自己尽量高一点儿好看潮。

    

    字理识字系列3------运用字理理解字词的意思方便、快捷(转) - 王老师小语工作室 - 王老师小语工作室

   字理识字系列3------运用字理理解字词的意思方便、快捷(转) - 王老师小语工作室 - 王老师小语工作室

      (3)、运用字理理解不认识的词语。学生在阅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字,用字理来帮助理解效果也非常好。如二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学习“烹饪”,他在遇到“烹饪”时,就会用已掌握的字理知识来分析它们。“烹”有个四点底,四点底是“火”的变写,表示火,“烹”的意思一定与火有关。“饪”有一个食字旁,食字旁是“食”的变写,表示食物。“烹饪”就是用火煮东西。如此的例子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总的来讲,学生掌握了字理,运用字理来理解词语意思既方便又快捷,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字理识字系列3------运用字理理解字词的意思方便、快捷(转) - 王老师小语工作室 - 王老师小语工作室 

     

   字理识字系列3------运用字理理解字词的意思方便、快捷(转) - 王老师小语工作室 - 王老师小语工作室

 

    字理识字系列3------运用字理理解字词的意思方便、快捷(转) - 王老师小语工作室 - 王老师小语工作室

 


路过

鲜花

握手

雷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新会员加入

评论 (0 个评论)

还没人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