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儿子喜欢的苏斯博士+ 苏斯语录

热度 2 已有 511 次阅读 2012-7-12 15:14 个人分类:英文阅读 系统分类:英语学习 苏斯博士 , telescope , necessary , 美国文化

今天在好孩子网看到的,儿子读了好多苏斯博士的书,但是对苏斯博士还不是很了解,转来留存。

I like nonsense, it wakes up the brain cells. Fantasy is a necessary ingredient in living. It's a way of looking at life through the wrong end of a telescope. Which is what I do…and that enables you to laugh at life's realities.

我喜欢胡言乱语,这能激活脑细胞。奇思妙想在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就像是用颠倒了的望远镜审视生活。我就是这样做的……从而使你能够面对生活的现实哈哈大笑。

——苏斯博士

苏斯博士(1904——1991 ),本名叫西奥多·苏斯·盖泽尔(Theodor Seuss Geisel),他是美国人最引以为傲的几位儿童文学作家之一。在白宫发布的美国文化“梦之队”中,他的名字与《夏洛的网》的作者E.B.怀特、《草原小屋》的作者怀尔德并列。同时,苏斯博士还是一位高妙的画家,他会亲自为自己的书绘制漂亮的插图。

那些由他自己撰文并绘制插图的作品,都以“苏斯博士”(当然Dr. Seuss)来署名。而由他本人撰文、别人插图的作品则用Theo LeSieg (LeSieg是Geisel的倒写)和罗塞塔·斯通(Rosetta Stone)来署名,例如《头顶十个苹果》(Ten Apples up on Top) 和《小虫打喷嚏》(When The Little Bug Went Ka-choo)。

其实,苏斯博士并没有真正获得过博士学位。1925年自达特茅斯大学毕业后,他又去牛津大学攻读文学博士学位,但因为受不了沉闷枯燥的学校生活而中途辍学。他开始进行儿童文学创作时需要一个笔名,就饶有风趣地用上了“苏斯博士”。他说:“我父亲一直希望看到我的名字前能冠上‘博士’,我就自己加上去了。这样做我想至少省了他上万块钱。”

“The more that you read, the more things you will know. The more that you learn, the more places you'll go.” 

你读的书越多,你了解的就越多。你的知识越广博,你就能去更多的地方。

——苏斯博士

1904年3月2日,苏斯博士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斯普林菲尔德。他们一家住在费尔菲尔德大街74号,距离他父亲担任园长的森林动物园只有六个街区,距离图书馆只有三个街区,的确是孩子成长的理想场所。苏斯非常喜欢画动物园里的动物,再加上他与生俱来的想象力和幽默感,使得他日后开始把信手涂鸦作为自己的职业生涯。

他的名字Suess是他的母亲海丽埃塔·苏斯·盖泽尔的娘家姓。在他的幼年时代,母亲总是为他哼唱自己小时候学会的押韵儿歌,所以,苏斯博士创作韵文的能力和热情,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他的母亲。

苏斯博士对自己的出生地斯普林菲尔德的鲜明印象几乎体现在他的所有作品中。例如:《霍顿孵蛋》中的努尔丛林就是森林动物园中河道的缩影,而《史尼奇及其他故事》中那稀奇古怪的卡车,很可能取材于他小时候在斯普林菲尔德街道上看到的诺克斯拖拉机。

If I were invited to a dinner party with my characters, I wouldn't show up.

如果有人邀请我和我创造的动物形象一起参加一个宴会,我是不会露面的。

——苏斯博士

 

在苏斯博士半个多世纪的童书创作生涯中,他创造了许多鲜明的动物形象,比如戴高帽子的猫、大象霍顿、史尼奇、乌龟耶尔特、穿袜子的狐狸、红色的鱼、蓝色的鱼等……这些形象造型奇特,不是身躯比例夸张,就是行为举止前所未闻。他曾经在一次采访中说:“如果有人邀请我和我创造的动物形象一起参加一个宴会,我是不会露面的。”

2002年,苏斯雕塑公园在他的出生地斯普林菲尔德落成。园中陈列了苏斯本人以及他所创造的许多动物形象的雕像。

2004年,在奥德丽·盖泽尔的主持下举行了一系列苏斯博士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活动,中心主题为“苏斯百年——一个世纪的幻想”。其间,美国邮政部在他生日当天发行了一枚纪念邮票,画面上是苏斯博士与他创造的几个最著名的动物形象;由苏斯作品改编的舞台剧在美国40个城市进行巡回演出;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盖泽尔图书馆举行了苏斯雕像揭幕仪式……此外还举行了一系列书评活动和苏斯博士艺术展,在好莱坞星光大道为苏斯博士举行了授星仪式。

 

Think left and think right and think low and think high. Oh, the things you can think up if only you try!”

左想想,右想想,上面想想,下面想想。哦,只要你去尝试,你就能想出好多好多东西。

——苏斯博士

 

虽然苏斯博士创造了许多妙趣横生的动物形象,但他一直不愿意将自己的作品改编成图书以外的形式,因此,以苏斯作品为蓝本的影视作品屈指可数。

1966年,苏斯授权声名显赫的动画艺术家查克·琼斯将《圣诞怪杰》拍成了动画片,这部影片非常忠实于原作,至今仍被许多人认为是一部经典之作,并被列入每年的圣诞特别节目。随后被搬上银幕的还有《霍顿听到了呼呼的声音》、《绒毛树》和《戴高帽子的猫》等。

晚年时期,苏斯博士似乎通融了一些,因而又有一些以苏斯创造的动物形象为模型的卡通片和玩具应运而生。1991年苏斯博士去世后,他的遗孀开始负责所有的授权事宜。2000年由她批准上演了金·凯瑞主演的《圣诞怪杰》和百老汇音乐剧《苏斯狂想曲》,2003年又上演了麦克·迈尔斯主演的《戴高帽子的猫》。

好莱坞新老喜剧明星金·凯瑞和史蒂夫·卡洛尔将在根据苏斯博士同名原著改编的动画片《霍顿听到了呼呼的声音》中合作,金·凯瑞将为大象霍顿配音,卡洛尔为呼呼镇镇长配音。这也是两位喜剧天王的首次合作。

Adults are just obsolete children and the hell with them.

大人都是些退化了的孩子,让他们见鬼去吧。

——苏斯博士

 

苏斯博士的图画书有着典型的个体化风格,明亮的色彩、简洁的线条、夸张的造型,配合原创的动画形象以及曲折、生动、紧凑的故事,使得画面和文字都呈现出一种张力和个性,这也是他的作品倍受儿童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

苏斯独特的风格也表现在故事构架上。许多故事情节均包含不断升级的夸张、狂想,形成一种典型的苏斯式情节模式。有人曾经以“吹气球”来形容苏斯博士讲故事的方式:他不断吹进空气,使得情节持续膨胀,几近爆破,等到读者快受不了,期待气球“砰”的应声而破时,苏斯博士却又出乎众人意料——只是将气球放了气!另外,节拍明确有规律、易记易诵的韵文,更是苏斯式故事正文的显著标记。

在给孩子写写画画的大家里,苏斯博士肯定该归入一种另类。他完全把孩子当作大人一样看待,最大限度地“放纵”他们:让他们痛痛快快地“胡说八道”、“大闹天宫”。他甚至敢于激发他们潜意识中被压抑的自我,不惜以躁动不安作为代价。让孩子们从苏斯博士那里品味淋漓尽致的痛快吧,可是有一点要记住,千万不要在睡前讲!

Children want the same things we want. 
To laugh, to be challenged, to be entertained, and delighted.

孩子们和我们希求同样的东西,那就是开怀大笑、迎接挑战、还有尽情欢乐。

——苏斯博士

 

起先人们认为苏斯博士的作品稀奇古怪,不适合儿童阅读。他的第一本童书《我看见了什么》是他1936年去欧洲度假,听到船上引擎发动的声音而引发灵感写出的。当他把书送给出版商时,出版商却说这本书不会有任何读者。面对打击,苏斯博士并不灰心,他认为他的书一定能取得成功。他一共遭到28位出版商的拒绝,最后,还是美国知名出版社兰登书屋独具慧眼,决定出版此书,这是兰登书屋做出的最有先见之明的决策,从而促成了而后畅销几十年的苏斯经典。

曾担任兰登书屋总裁的贝内特·塞弗(Bennett Cerf)曾经说过:“我出版过无数大作家的作品,其中包括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 《喧嚣与骚动》的作者,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和亨利·奥哈拉(美国小说作家,著名作品有《十个北方来的弗德烈》等),但是在我的作者名录里只有一个天才人物,那就是泰德·盖泽尔(苏斯博士)。”

1991年苏斯博士辞世的时候,他的绘本销量已经突破2亿册,这充分证明了孩子们甚至成人对他的疯狂喜爱,有人甚至模仿他的风格编撰怪异的电脑使用说明书!

So the writer who breeds more words than he needs

Is making a chore for the reader who reads.

一个不厌其烦面面俱到的作家会给读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苏斯博士

 

1954年5月,《生活》杂志报导美国学生的语文程度较低,可能是因为教科书枯燥乏味,无法引起阅读的兴趣。于是,在兰登书屋的邀请下,苏斯博士与他的妻子一起策划了Beginner Books系列,用最少、最简单的语汇写成妙趣横生的故事。

 

苏斯博士1957年出版的《戴高帽子的猫》一书,只用了236个单词,这在读者中引起了巨大反响,也因此对儿童读本造成了革命性的影响。苏斯博士的书在美国童书常销书排行榜中长期位居前列,而且他创作的这些帮助儿童学习语言的图画故事书被美国教育部指定为阅读辅导读物。苏斯博士的作品蕴涵着先进的人文精神和教育理念,不但能够极大地丰富儿童的想象,启迪儿童的智慧,提高儿童的阅读和作文水平,而且也能帮助教师和家长理解儿童的独特思维世界。


 

Don't cry because it's over. Smile because it happened.

不要因为落幕而哭泣,你要为曾经有机会出场而欢笑。

——苏斯博士

美国教育协会将苏斯博士的生日,即3月2日,定为全美诵读日,也称苏斯诵读日。在这一天,人们彼此相互朗读苏斯博士的作品,把这作为一项有趣的公民义务。

在奥兰多探险岛的苏斯主题区,孩子们可以与苏斯博士创造的各个动物形象会面,像戴高帽子的猫、大象霍顿、史尼奇、乌龟耶尔特、穿袜子的狐狸……连餐馆的名称也定为“绿鸡蛋和火腿” 以及“麦格克斯马戏团”。整个区域没有一条直线,正像苏斯绘本中的插图一样。苏斯空中列车的最后一站被定名为斯普林菲尔德,以此来纪念苏斯博士的出生地。

在苏斯博士辞世后的“星期六晚间直播”节目中,耶西·杰克逊牧师作为特邀嘉宾参加了新闻时段的播出。他说:“我将朗读先知苏斯所写的Sam I Am 中的一段,而不是引用《圣经》。”于是,他用慷慨激昂进行布道的音调朗诵了《绿鸡蛋和火腿》。

 

I have heard there are troubles of more than one kind. Some come from ahead and some come from behind. But I've bought a big bat. I'm all ready you see. Now my troubles are going to have troubles with me!

我听说人们会有各种各样的麻烦,有的来自前面,有的来自后面。但是我买了一根大球棒。你看,我已经做好准备了,现在我的麻烦要有麻烦了。

——苏斯博士

 

对于许多美国人而言,他们所能记起的自己所读过的第一本书都出自苏斯博士之手。可以说,在全世界的儿童文学经典作品中,苏斯博士是一座不朽的丰碑。他那绕口令似的韵文、明亮的色彩和充满奇情异想的故事成为一代代孩子的启蒙读物。

苏斯的书有自己显著的标志。只要一看到那些活泼的线条,明朗的画面,幽默的表情,我们马上就知道这些都是苏斯博士的大作。快乐是这些书最突出的共同特点,苏斯博士没有孩子,他开玩笑说:“你拥有他们,而我使他们快乐!”

苏斯博士的书不仅对孩子,而且对大人都有着无穷的魅力,因为它们能带给你最纯粹的快乐。好的图画书不但适合孩子一遍一遍地看,而且适合所有年龄的人看,苏斯博士的书就是这样,直到我们长大甚至老去了,拿起他的书,脸上总会情不自禁地绽出笑容。

“"I'm afraid sometimes you'll play lonely games too, games you can't win because you'll play against you"”

有时候你也会玩孤独游戏,在这种游戏中你不会获胜,因为你的对手是你自己。

——苏斯博士

 

苏斯博士的Beginner Books获得的巨大成功经常使人们忽略他对美国文学诸多方面的重大贡献。同样,他的艺术风格虽然包罗万象(如:超现实主义、新艺术主义和立体派),但也因多以儿童绘本、动画片、商业广告片的形式来表现而受到了忽视。

苏斯博士作为儿童文学作家的地位自然是无庸质疑的,但是西奥多·苏斯·盖泽尔能否被称作一个必不可少的美国偶像?一个上世纪的最有影响力的美国诗人?或者一个目光敏锐的政治理想倡导者?最近出版的传记《苏斯博士:美国偶像》(Dr. Seuss: American Icon)首次对苏斯作品进行了学术性研究,对上面的问题作出了肯定的回答。

苏斯博士的名字能否与詹姆斯·乔伊斯(爱尔兰作家,他创新的文学手法对现代小说有着深远影响)和奥格登·纳什(美国作家,因写没有固定韵律的幽默诗而闻名)并列在一起?让我们来一起读苏斯博士的书,之后再来思考他对儿童文学的贡献以及他对美国文化的持久影响吧。   

 

 已同步至 静水流深的微博

路过

雷人
1

握手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新会员加入

评论 (2 个评论) 发表评论

  • hidden swallow_zhy

    2013-2-16 01:41

    这篇日志对我有帮助,thanks
       回复
  • hidden 静水流深

    2013-2-17 13:42

    swallow_zhy: 这篇日志对我有帮助,thanks
    不客气!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