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转载]幼儿游戏对发展的影响

热度 4 已有 418 次阅读 2014-2-11 12:12 系统分类:其他

演讲: Dr. Renate Breipohl   澳洲华德福雪梨学院院长


记录:杨琇雅【引言】

 在华德福教育的理念之下,什么是“自发性(自我引导)的游戏”?
 
它是华德福幼儿园很重要的作息活动。

  在华德福幼儿园,通常上午有一场自由游戏,大约一个半小时,晚一点会有约一个小时的户外自由游戏时间。过去八十年间,孩子的游戏是由内而外。他们游戏时,并不是先思考、计划好才着手游戏。

  通常游戏分成两类,一种是由老师引导的游戏,另一种是孩子自我引导的游戏。一般的幼教大多由老师计划、引导,但是在华德福教育的体系,比较让孩子进行自我引导的游戏;以史代纳的说法,就是让孩子运用他自己的方法来游戏。

  过去的年代,大人大多忙着自己的工作,孩子则自己在屋外或大人的身边玩耍。史代纳有一种假设,幼儿自发性游戏,具有治疗的功能。因为,现代孩子的感官大都受到伤害,所以需要透过游戏来治疗。这种幼儿自发性的游戏──真正的游戏,已逐渐消失。

  现代,美国在各方面好像都居于领先的地位。但是美国的小学能让孩子下课玩耍的时间已经逐渐缩短,孩子的成长也越来越产生问题,过动和忧郁的情形也日趋严重。联合国估计,2020年将会增加两倍心理问题儿童。美国已有两个专业团体对于这样的状况提出警告。其中一个团体是老师团体,另一个是医师团体。过去八年,小儿科团体提出,问题儿童增加的现象与孩子游戏时间锐减应该有关系。2006年美国小儿科团体提出一篇论文,发表在临床报告上,谈到孩子如何透过游戏来正常发展及维持良好的亲子关系。本篇论文是依据联合国宪章中“孩子有游戏的权利”的规定申明的。他们对全国小儿科医师发出警讯,请他们倡导自由游戏对孩子发展的重要性,请家长鼓励孩子自由游戏。并指出由成人引导的游戏与孩子自发性的游戏性质是不同的。他们也呼吁儿科医生让孩子多玩一些想象力的游戏。


  另外,美国有一个儿童联盟,也在倡导游戏对孩子发展的重要性。大家可以从网络上查到相关的信息。澳洲关于幼儿游戏的条文也越来越多,但是仍是老师引导的游戏。英国有一篇有趣的研究,访问六、七岁的孩子「游戏是什么?」八成的孩子说「游戏就是为了学习」。他们的话里也透露了一种讯息──是老师要他们游戏的,不是自发的。好在,他们可以和同学有社交的机会。

   
什么是华德福教育的自由游戏?
  说完了外界对于游戏的看法,现在我们来看看史代纳对于游戏的界定。史代纳是华德福教育的创始人,他在文章里一再的强调游戏的重要性,尤其是自由游戏。他一直强调在自由游戏中,可以看到孩子的个体性,这是在其它学习活动中无法看到的。他认为游戏是孩子长成后所要负起生活责任的一种能力预备。自由游戏是孩子自发性的呈现,所以也在显现未来成年后于生活中即将展现的特质。

  所以,他很鼓励教育工作者,需要小心谨慎的观察孩子的自由游戏。重要的不是观察孩子透过游戏有什么具体的成果,而是要观察孩子游戏的过程。某些孩子会偏向这一方面的游戏型态,某些偏向另一种,等会儿我会来谈这个部份。例如,有些比较玩内在的游戏,有些比较玩外在的游戏。

  游戏是一种自我负责的行动。它像是一条河流,孩子是河中自由流动的鱼儿们,而老师是河的两岸,不干预河的流动;游戏像河流一样具有弹性,而不是僵硬不流动。游戏是不断改变的过程,并不是一开始就决定,完全按照计划进行。五岁以下的孩子,并不会事先计划再游戏,五岁以上的孩子较会事先讨论再进入游戏。游戏也像艺术的创作过程,如果一位艺术家都事先想好要如何画,那么作品将缺乏艺术的特质。有创意的画,都是经过改变的过程。

  游戏就是孩子表现创意的过程,但是它并没有结果,这是和艺术创作不同的地方。史代纳提到幼儿游戏时,相当强调它的艺术特质。透过游戏,孩子一方面可以表现世界,另一方面也在表达自己。游戏的过程,孩子难免会遇到需要克服的困难,这种面对解决困难的过程,可以发展出孩子的耐力。幼儿若有很多机会自由游戏,长大后较能承担生活中的挑战。在一些报告中提到,华德福毕业的学生,在大学中的表现,较有活力和自信。幼儿若常常进行自由游戏,便有很多机会去经验“我是主人”的实际感受。

 

问题:如何透过游戏,建立孩子的思考发展?
答:我们信不信任,孩子在自发性的游戏当中,可以自我教育、自我发展。

我们可以用两种图像来看。其一,就是孩子天生就像一个空瓶子,在他们成长的过程,父母或老师得为他们注入一些东西。另一个图像是,孩子天生已具有智慧瓶,已经是满的,老师是要“引发”这些在孩子身上已具备的生命知识。而第二种图像,较能解释孩子透过游戏,可以自发性的获得思考的发展。

游戏可以使孩子的内在呈现出来。史代纳说「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其内在已具有灵性的潜能,教育的目的是要导出它。」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孩子可以自我教育,成人只是提供环境的“催化者”。从孩子一出生,透过感官,即在思考。我们不需要教孩子如何思考,它是自然发生的。这是孩子学前的成长模式,和上了小学以后的学习,是不太一样的。孩子有自己的方式来认识世界,和我们成人不太一样。当我们在观察孩子游戏时,就可以觉察到孩子和成人的差异性。

孩子需要适当的空间、详和的氛围和适当的素材,才能进入自发性的游戏,这就是成人的任务。

刚刚有学员问到,是否可提供木工工作给孩子?木头是较硬、且缺乏柔软性的素材,要等孩子到了5岁左右再提供会较适合,可以让孩子用砂石磨木头和形塑。

 

问题:孩子进入自由(自发性)游戏有困难?(例如:如何建立规范?拿起素材打来打去?不知道怎么玩?)

答:对于现代的孩子要进入自发性的游戏,是不容易的。现代很多孩子不会游戏,意思是──孩子无法和内在的创意连结,所以在游戏时段就会走来走去,或去干扰别人。为什么孩子失去和自己内在连结的能力,有可能是孩子居家生活节奏不稳定,或是看太多的电视没有任何人可以促使孩子游戏,除非孩子自己有游戏的动力。当父母说:「去玩,去玩。」这样并不能真正帮助孩子。孩子要能自发性游戏,需具备两种能力──1)想象力 2)意志力。
  
  现代社会,有很多孩子缺少游戏的意志力他们的生活经验中,如果都是父母、老师指使他们去做事情,那么他们内在的意志,便无法被引发出来。一般健全的孩子,是可以玩出早上所提到的六种游戏型态。意志薄弱的孩子,也许脑里有想到要怎样玩,但是没有强的意志力把他的想法玩出来;尤其看到别人在玩,自己玩不出来,便生嫉妒心,去破坏别人的作品。

  面对无法自由游戏的孩子,导师可以带他一起进行家事或劳动工作;另一种方式,就是老师可以拿一些素材,陪他一起玩,但是不要主导太多。以我在澳洲的经验,在班上我会备好一个神奇的篮子,专门提供给需要帮助的孩子,让这样的孩子坐在我的身旁,玩着篮中的素材,让他感受到一种“专有权”的荣耀。通常在这样的安排下,这样的孩子会逐渐玩起来,开展一些想象力。

  把长长形状的素材当武器来玩的孩子,也许反映出他们内在的恐惧,所以他要自我防御,我们要去看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和动机。在现代社会里,孩子接收很多令他们心里产生恐惧的元素,很多是来自于电视。女孩子倾向于把恐惧埋在内心深处,男孩子则较容易呈现于外在。当他们在打斗的时候,可以获得一种力量,来抗拒自己内在的恐惧。对于他们想要透过这种方式来证明自己的行为,我们可以透过适当的活动,来转化他们的心理状态,并获得一些满足。

  我提供实例,帮助大家了解如何转化孩子这些较侵犯、攻击性的行为。在澳洲雪梨一家幼儿园里,有几位较具攻击性的男孩,老师在自由游戏时段,提供一些“中古武士”的素材及配备让他们扮演。老师告诉这些孩子,“剑”必需用在保护别人的时候,男孩们也都点头示意。接着,男孩子都以保护别人的名意开始打斗,不久有一个男孩子倒在地上,说「我的手受伤了!」有一个女孩看见了,就过来说「你受伤了,让我来照顾你。」「好啊。」于是,女孩就拿了一条布当做是绷带,包扎男孩子的伤口,也拿了枕头放在男孩子的头下,让他舒服一些。接着,男孩说他的脚和肚子也受伤了,女孩又帮他包扎脚和肚子。

  女孩(女护士)又去拿了一块小木头当做是温度计,帮男孩量量体温。她问「你好一些了吗?」「没有。」其它三位武士看到这样的情景,也跑过来说他们受伤了。一下子,就需要更多的布和包扎的护理工作,这位女孩一个人忙不过来,又多召几位“女护士”来帮忙。受伤的武士也都得到了枕头和包扎,获得很好的照护。头一位受伤的武士说「我好冷。」护士就帮他盖上被子,其它武士也比照办理。接着,又来了四位受伤的武士,总共有八位了。第一个女孩,觉得玩够了,就问武士们好些了没?第一位武士说「没有。我需要灵药来治疗。」女孩就去拿了一个碗,加入一些东西搅拌,给第一位武士喝下去,也给其它武士喝。很神奇的,武士一个一个都好起来了,女孩也随即离开了。

  他们是一群行为较激进的男孩,在班上时常会制造一些动乱。经由这样的游戏扮演,他们呈现较平和的一面。所以,攻击行为的背后,往往透露着需要被抚慰、被关爱的心。在这样的案例里,当他们扮演受伤的武士,得到照顾和关爱后,就好起来了。所以,这是一个孩子呈现出内在真实状态的游戏扮演。

  当时在澳洲,大部份的孩子都会观看电视所上演的“罗宾汉”,于是老师就选了这个孩子们都有感觉的题材,引发他们扮演的动机。在台湾,也许老师可以观察到不同的题材,但不论什么,对这类的孩子来说,素材必需是具备强而有力的元素。

  孩子的游戏型态,和老师所提供的素材类别有关系。这周,我去了两间非华德福幼儿园,它们提供建构式的素材,就较难引发这类的游戏扮演。另外,我们营造的游戏情境要是较安静的,如果是吵杂的氛围,孩子就较难进入自己的内在,也较难扮演出这样层次的自由游戏。孩子的游戏型态不一定都是正面的,也会呈现较阴暗的一面,达到治疗的效果。但处理孩子的阴暗面,最好是由较成熟的老师来进行会较好。

  瑞士有一位心理学家Maria,专事研究孩子的游戏治疗,并出版一本书,记载了一些实例,这本书的书名是:「让孩子从内在的深度游戏」,书中有一个例子是描述一位6岁的男孩,无法自由游戏,一旦游戏大都是扮演野兽攻击别人。首先,老师要能进入他内在的感觉,取得他的信任。有一天自由游戏时段,这位男孩告诉老师「我是一个冰冻人,一动也不能动,妳是我的妈妈,妳帮我移动角落去。」有一些孩子便来帮老师,将这座冰山一起搬到教室的角落去。男孩又对老师说:「妳要带我到温暖的国家。」老师和孩子们照做,但是仍然无法帮他解冻,最后他来到了洞穴里(桌子上面盖上布),并慌张的说「有东西要出来了,有东西要出来了。」这时,老师依据他的直觉,抱着他并对他说「一个冰冻人,我要帮他摸摸,给他温暖,他就会慢慢解冻。」这样做慢慢见效了,男孩子对老师说「我的耳朵也需要摸摸」。事后老师知道,当时男孩子的确有耳疾。接着,老师抱着开始摇晃,也对他说「一个冰冻人也需要这样摇一摇哦!」慢慢的,这个男孩的肢体慢慢放松,也慢慢解冻了,然后便进入自由游戏。

  这是一种突破、转化的过程。所以,一位成熟敏锐度高的老师,要进入孩子的内在状态,带他突破障碍,从阴暗面走出来。发挥教育真正的价值,避免孩子长大后,成为一位需要接受心灵治疗的成人。

  这位男孩子从内在的阴影走出来,开始进入自由游戏时,首先游戏的型态就是功能性的游戏,包括身体的碰触游戏。这类身体碰触的游戏,不只对于有行为困扰的孩子具其治疗效果,对于一般的孩子也是必需的。例如“拥抱”的行为或相关手势,是孩子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尤其当孩子伤心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会去抱抱孩子,安抚他们。

  从刚到现在,我想要说明的是“治疗性的游戏和孩子发展的关系”。早期对孩子的治疗大都是儿童心理学家在做的事,但是对于现代的孩子,郄有其迫切性,在教室中也呈现出治疗性的游戏。
   

  有些孩子的行为治疗,并不适在群体中进行,我便会请求支持,安排我和孩子独处的时空,陪伴那位孩子单独游戏。但是,这必需事先告知孩子的家长,如果家长不认同,我们不能强行这么做。因为,有些家长无法面对自己的孩子这样的行为,或是他们不认同孩子有这个需要。

  如此,孩子在教室会持续干扰其它孩子。所以,老师需要保护其它孩子的安全性,也常需要把这位孩子带在身边。

 已同步至 wjp526的微博

路过
3

鲜花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新会员加入

评论 (4 个评论) 发表评论

  • hidden candlepeace

    2014-2-19 13:51

    非常喜欢,谢谢您的转载!我们小时候都有自由游戏的亲身体验,这是内在自由、自主的萌芽吧。不知道文中提到的“六种游戏型态”具体指什么?我大致猜想一下:1. 大人主导式,如幼儿园老师安排的游戏活动;2. 智力任务型,如电子游戏,棋类;3.个人探索式;4. 个人想象式;5. 互动探索式;6. 互动竞赛式。
       回复
  • hidden wjp526

    2014-2-19 17:28

    candlepeace: 非常喜欢,谢谢您的转载!我们小时候都有自由游戏的亲身体验,这是内在自由、自主的萌芽吧。不知道文中提到的“六种游戏型态”具体指什么?我大致猜想一下:1. 大 ...
    华德福不鼓励大人引导式的游戏以及所谓的智力游戏,更不鼓励竞赛式的游戏。我们鼓励的是孩子们自发式的自由的玩耍。 更多的案例可参考我在新浪转载的另一篇文章《幼儿时期的玩耍》
       回复
  • hidden 川川xiao

    2014-11-30 23:02

    喜欢这样的文章,能有一定的启发
       回复
  • hidden laosha3612

    2016-6-23 17:47

    thanks for sharing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