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本帖最后由 xuanxuanle 于 2012-11-30 12:26 编辑

干什么事情都切忌人云亦云,不加思考地盲从,在孩子学英语的道路上也是这样。很多所谓的“牛人”取得惊人的“成绩”,树立了很高的标杆,导致很多家长和孩子不经过审慎地思考就去盲目追随,结果有可能走入误区,让孩子的成长受到挫折。

所谓“自然习得”。现在很多家长推崇“自然习得”,认为这是对治英语学习和应试教育的一剂良药。可只要深入分析一下,这个观念多少有些似是而非。我们的汉语是自然习得的,这毫无疑问。但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要想“自然习得”该怎么办呢?所以有的人就在家里不讲汉语,只和孩子讲英语,让孩子密集地看动画片、听音频,读英文原版故事,以期孩子在五、六岁的时候就能像英美国家的孩子一样能够熟练掌握英语。这样的事情可行吗?一般在跨文化的家庭或者家长英语水平比较高的家庭可能会出现。但我想,跨文化家庭的孩子是不是真能在五、六岁的时候都能达到两种语言听说读(写)能力都很优秀、都很均衡,这一点是大有疑问的。而在家长英语水平比较高的家庭,要想达到这样的水平,得要付出多大的努力,是不是比“纯中文家庭+纯英文家庭”在孩子成长中付出的总和还要多?一个孩子在这么幼小的年纪就背负这么沉重的负担,这是孩子应该承受的吗?要在学龄前就达到这么高的水准,除了对孩子的狂轰滥炸之外,还有什么法宝吗?这难道不是在摧残孩子的身心,毁灭他对其他美好事物的追求吗?孩子的德、智、体、美还有时间和精力去培养吗?

可能有家长会说:我们的孩子从生下来就接触英语,用英语对话,看点英语动画片,期待着孩子像对待母语一样对待英语。其实,这样训练出来的也不是什么英语母语,顶多算英语启蒙。掌握几十句口语、几百个单词,离母语的距离差了不是一星半点,对比汉语和英语掌握的程度就可以知道了。在这短短几年时间里,要想掌握几千单词、听懂动画片里的对白,除了密集地轰炸之外,别无他路可走。而这样高频度地训练,早已经不是什么“自然习得”。要是有谁再说这是“自然习得”,那就是自欺欺人。看看汉语的自然习得,再看看这种狂轰滥炸的“自然习得”,再清楚不过了。

所谓“语言关键期”。很多家长认为学习语言有语言关键期,孩子越早接触越好,尤其是学龄前时期。的确学龄前时期是孩子好奇心和求知欲最为强烈、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关键时期,应该做好孩子各个方面的启蒙教育,这其中就包括语言的启蒙教育。但很多家长抓住这个所谓的关键期不肯松手,想突击性地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可是他们却没有想到,这个时期不仅是语言的关键期,也是很多能力培养的关键期,顾了一个就不顾其他了,是不是有些“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么小就走专业的路子,会不会路越走越窄?孩子的童年还是应该丰富多彩一些,别总是用应试教育的那一套来要求还这么幼小的生命。

其实,培养孩子的路长着呢,这才走了多远。同样,英语教育也是一个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到成年,孩子能较为熟练地运用英语就可以了。有人说,现在时间充裕,可以多学,上了小学课业负担重,时间就少了。不然。英语学习应该细水长流,毕竟它是一个长期坚持和重复的活儿,每天拿出一定的时间来学点英语,积少成多,时间长了效果就颇为可观了。如果学龄前重复的频率过高,占用时间过多,反而容易让孩子产生厌学心理,这对孩子以后的影响是极其恶劣的。再者,让孩子在学龄前就学这么好了,小学、初中、高中还去学什么呀?难不成现在就出国留学,或者就是想参加大赛得奖,要不就是造就个“牛娃”满足家长和孩子的虚荣心?无疑,孩子各个方面的学习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语文能突击成天才?数学能突击成天才?音乐能突击成天才?美术能突击成天才?体育能突击成天才?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走还走不稳,就抢着学跑了,能不摔跤?家长不要好高骛远,应该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有个长远的、宏观的育儿理想,不能只盯着06岁,或者010岁,10岁到18岁也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期,有很多事情要做。路走的稳,步子才迈得大。

所谓“神童”、“牛娃”。其实我们这些年总在宣传素质教育,很多人对“神童”这些字眼早就嗤之以鼻了。比如识字多、背的古诗多、《三字经》倒背如流、记忆首都地名、算算术等等,这上面估计没多少人想去一比高下了。可是一到英语教育中,炫才的一个接着一个,还颇受家长们的追捧。究其原因,还是有人一厢情愿地把学英语当成所谓素质教育和“自然习得”,再加上社会上的英语热和应试考试的指挥棒,于是大家前赴后继,碰得脑袋破了也不想回头。英语牛娃和上面那些奇才有何不同?没有什么不同,就是坚持和重复。这样的神童和牛娃真的早慧吗?语言学习就是个工具,和智慧真的无关,英语牛逼的孩子不一定就是天才。即使在英语这个方面有突出的成绩,能有什么呢?找个好点的工作?能和创造性人才挂上钩吗?其他的方面就一定优秀吗?其实,很多时候,人才比的是综合素质,偏门的只能是怪才,不能是人才。而且,在孩子很小就培养出这样的牛娃,接着怎么办?还不是要学语、数、外、音、体、美,即使天天看的英文资料,也是这些东西,与众人无异,难不成你学好了英语就能插翅飞了?更何况,你能在这几年、十几年中一直保持优势?起步比你晚的不一定不能赶上你、超过你。学英语的人这么多,现在学习条件又这么好,英语好不见得就是什么优势。我认识很多大学英语老师,英语学习都很晚,英语不照样很优秀吗?谁说学龄前不开发英语就晚了,英语学得早不定就好,最终水平好坏需要十几年的检验才能见分晓。有很多英语神童会不会像方仲永那样最后“泯然众人矣”呢?

所谓“哑巴英语”。似乎在大家的印象里哑巴英语是个负面的词,现在大家都强调张嘴说英语,练好口语。不过我们不能为了练口语而练口语,练可以练,但有没有使用的机会就很难说了。就像有人学了屠龙术,却英雄无用武之地一样。有人说你预备着,以后人才竞争中可以占据优势。但口语这东西其实和你读的、听的多少有关,如果你这两个方面优秀,口语训练一下也是可以提高上来的。你找外国人扎堆的地方或者出趟国,一年半载口语很快就提高了,不是什么多难的事。而且口语不好,也不一定就成为不了英语方面的人才,你大可以发展阅读和写作能力,英语水平好点的,翻译个外国著作也不在话下,这样的人我也见识过。不过有人说,从小学英语,练习口语,为的是培养孩子用英语思维,英语可以脱口而出,不用在汉语和英语之间转换。纯用英语思维就好吗?思维的水平就高吗?人能同时用两套语言思维吗?非常值得怀疑。英语语言的习得,不过是学了一个交流的工具,开阔了眼界,不是什么创造性的活动,无关乎智力水平的发展。当然,要是孩子有余力、家长也有能力,倒是可以练练口语。张嘴就张嘴,别管什么腔调不好,发音不准,说就是了。非要纯正的“伦敦音”,哪给你找去?一个中国话还有杂七杂八多少方言,英语国家也多了去了,只要能明白、能交流,管他什么印度英语、非洲英语。

所谓“学习兴趣”。学龄前时期要培养孩子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但我们不能为了学习而学习,要知道为什么学习英语,不能倒果为因,混淆了主次。我们学英语是为了吸收和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文化,这一点每个家长都不会否认。所以,了解欧美文化第一,学英语第二,学英语为了解欧美文化服务。现在的情况则有些相反,学英语第一,了解欧美文化则退居其次了。对孩子的教育也自然落到纯粹的技术层面,自然拼读、跟读、练听力等等。以为这样就培养了孩子的兴趣,其实这样反倒扼杀了孩子继续学习的动力,把学习英语变成一项苦差事。完全着眼于脚下,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培育孩子成了技术活儿。我们应该把这种英语学习的观念重新纠正过来,把了解欧美文化放在首位,学英语放在其次。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多让孩子了解欧美的地理、历史和社会,激发孩子对不同民族和文化的浓厚兴趣,培养孩子世界性的眼光,这更是重中之重。孩子如果有了这样的认识,他就会自己主动地去学英语,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去学,效率也更高,效果也更好。就像有些孩子爱好网络游戏,可好的网络游戏都是英文的,这就迫使孩子主动去学习英语,使自己的英语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其实还有一个方法,可能一般家长做不到。就是孩子大一些可以带孩子去国外走走,或者参加个夏令营什么的。以后出国也不是什么难事,为了孩子更应该付出。现在一个几国游淡季才一万元,相信有不少家庭能够承受。出国一次,胜读十年书。感性的认识会刺激孩子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比父母多少训斥都管用。

暂时想到这些,以后有更多的思考会再补充。
教育观点
4399 查看 65 收藏帖子 (9)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静静427

    2012-12-7 12:37:56 使用道具

    起码在小的时候,学习的过程不会太痛苦,而且为孩子将来的学习奠定的基础、树立信心
  • zhangjx521

    2012-12-7 09:34:06 使用道具

    英语只是一项工具而已!让孩子在快乐中掌握了这种工具,然后快乐地去享受原版优秀动画片之美,享受原本绘本之美,享受原版小说之美,有什么可争论的呢?当然,如何让孩子在快乐中去掌握这项工具,这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这也是充分施展家长智慧的时候了。
  • ahaq11

    2012-12-7 08:50:10 使用道具

    百家争鸣,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坛子里一些状态有点入魔的家长,我是不赞同的,英语只是孩子生活的一小部分,花费大量力气,固然成果可观,可也散失了很多;我从来不觉得英语学习有什么关键期,只是可能从某个阶段来说,孩子学习能力开发比较好些;我们那个时代从初中才开始学英语,应该是错过了所谓的最佳期,许多同学也出国留学,也没见着英语有多么大的障碍。
  • littlestone

    2012-12-6 16:45:58 使用道具

    我觉得 LZ的文章值得人深思。其实不管是如何习得,不必抓住其中的一点或者两点的细节,完全在一个度上面。无论父母抱着什么样的心态,归结到底是因为英语是未来孩子无法回避的问题。不管你用不用得上,学校还是一样要学,考试还是一样要考。与其如此,还不如不当成一个科目来学,而是当成语言来学,跳出学科的怪圈。而日常生活中如何掌握这个度,完全因人而异,当然不能过度。尤其对于幼儿,一切以兴趣为诱导,而幼儿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对于熟悉的东西会更容易接受。不可否认,有很多人在成人之后学习英语,而且非常成功,这样的人我也见过很多。可是我觉得如果条件许可,还是在幼儿阶段引入英语,作为熟悉的语言环境。一旦孩子心智日渐成熟,排斥性就会强,想让孩子接受就更要使出浑身解数。(当然这里不包括那些对英语非常敏感,非常喜欢的孩子)。现在各种媒体手段很多,材料很丰富,想要吸引幼儿并不是一件难事儿,只是如LZ所讲,凡是有度,学习英语不是全部。(当然,如果家长有能力使用英语锻炼幼儿的其他能力,当然更好,幼儿在锻炼其他能力的时候掌握英语。如果这样,还是要注意汉语的学习的。))
  • xuanxuanle

    楼主 2012-12-6 16:01:20 使用道具

    candlepeace 发表于 2012-12-6 13:44
    好的:)我也同意绿袖子老师说的,您的文章有魄力、有深度,尽管未必句句真理,但的确启发了大家深入地思 ...

    谢谢你善意的提醒。你的观点和我有很多一致的地方。
    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不同,价值观也不同,自己认为对的就坚持走下去,是非对错,还是让生活来检验。
  • xuanxuanle

    楼主 2012-12-6 14:01:46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xuanxuanle 于 2012-12-6 14:03 编辑
    candlepeace 发表于 2012-12-6 13:44
    好的:)我也同意绿袖子老师说的,您的文章有魄力、有深度,尽管未必句句真理,但的确启发了大家深入地思 ...


    其实不是我“绝对自信”,我只是提出自己的质疑,但很多“绝对自信”的人以为我批评了他们“鉴定”的理想,让他们受到了刺激。
    其实我有时候觉得,经验的东西固然重要,理论也很重要,逻辑自身也有他的力量。

  • candlepeace

    2012-12-6 13:44:30 使用道具

    xuanxuanle 发表于 2012-12-5 14:36
    你说的我很赞同,希望大家深入探讨。

    好的:)我也同意绿袖子老师说的,您的文章有魄力、有深度,尽管未必句句真理,但的确启发了大家深入地思考,有助于家长减少盲目性。

    您的文章很有思想、很有水平,我很爱读,可以看出您是一位善于思考、反思的家长,但如果行文中,在英语学习探讨上,仅谈个人的体会和思考,不将个人的经验与领悟上升到绝对的自信,从而能为其他可能留有余地,我想那些反驳的意见即使有,可能也会以一种更加温和的面貌出现了。无论如何,作为普通家长,我要感谢您,感谢您用心写作的文字,为我带来许多有益的启示和思考。
  • qiankun3

    2012-12-6 13:26:52 使用道具

    xuanxuanle 发表于 2012-11-30 11:33
    我说的和你说的一样啊。有很多英语水平好的人是哑巴英语,但训练一段就好了。我的一个朋友研究生阶段下 ...

    可能你那位研究生朋友对语言很有天赋,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想靠今后工作生活中再强攻英语恐怕才是效率不高。照你的意思,很多国内孩子用看英语动画片学口语的方法也是无用功,你网上多找下,有很多孩子通过英语动画片“自然习得”一口较标准的英语的例子。
  • ericayy

    2012-12-6 12:45:16 使用道具

    我让孩子学英语的理由很简单,过去三百年里,人类社会最先进的科技发明、最高级的知识,大部分都是用英文写的,所以我的孩子要学习英语,以便将来掌握知识、发展知识。
  • xueyue1

    2012-12-6 11:46:37 使用道具

    孩子首先要感兴趣,要想感兴趣,需要大人引导孩子,慢慢的,从中得到了快乐,就自然有了兴趣,当然需要慢慢来,急不得。大人的兴趣培养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形成的。
  • sunnyboy

    2012-12-6 10:00:21 使用道具

    路过,飘过~~~
  • leimingxin

    2012-12-6 09:57:40 使用道具

    不同的时代,拼的东西也不一样,呵呵
  • 普普123

    2012-12-6 09:05:23 使用道具

    个人目的不同,对孩子抱的期望就不同,象我给孩子只是培养一下英语语感,至于学校考试的内容,自己在课堂上学吗,如果都在小时候就教完,一是没那个时间,二是都学完了,以后在课堂上就不会有新鲜感。
  • xuanxuanle

    楼主 2012-12-5 14:36:38 使用道具

    candlepeace 发表于 2012-12-5 13:12
    呵呵,我们的教育理念是一致的,所以很欣赏您的育儿理念类的文字,我回复中的第二段并非针对您,只是无对 ...

    你说的我很赞同,希望大家深入探讨。
  • candlepeace

    2012-12-5 13:12:21 使用道具

    xuanxuanle 发表于 2012-12-4 18:12
    恰恰相反,我强调的正是适度教育。孩子的世界,海阔天空,有多少东西要学。在英语的路上慢慢地走,不着急 ...

    呵呵,我们的教育理念是一致的,所以很欣赏您的育儿理念类的文字,我回复中的第二段并非针对您,只是无对象性的泛泛而谈,请不要见怪。

    沟通交流中出现小分歧是难免的,因为我们每个人的经历经验不同,自然会出现对特定事物认识的角度不同、深浅不一,何况是英语,这种对大家而言都基本可算是“有限经验”的事物,不同的经验和看法恰恰有利于丰富、完善我们的认识。
  • xuanxuanle

    楼主 2012-12-5 11:21:55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xuanxuanle 于 2012-12-5 11:22 编辑
    tempax 发表于 2012-12-5 11:16
    请相信,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家长的督促绝对比什么都重要, 当然具体看家长们 ...


    这个老师有好老师和坏老师之分。
    家长督促得要看什么性质的督促,经念歪了对孩子的影响可就大了。
    我什么时候说过我的孩子2个月就开始学英语了?
    即使我真这么做了,我对自己以前的行为进行反思和批判,不行吗?
    如果能刺激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做点事不可以吗?遨游太空是普通人做不到的,想他又作甚?

  • tempax

    2012-12-5 11:16:34 使用道具

    xuanxuanle 发表于 2012-12-5 03:42
    请不要以偏概全,我什么时候说激发学英语单纯靠的是这些方式,只不过说这些也对学英语有帮助。对孩子而言 ...

    请相信,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家长的督促绝对比什么都重要, 当然具体看家长们怎么督促了.
    其实我有点儿想不通, 你要是不像你帖子里批判的那么狂热的话, 干吗从2月多就培养孩子学英语啊?
    如你所言, 大可以上初中甚至大学以后再学嘛. 不是一样可以考90分甚至满分么?

    实话说, 为了激发孩子对英语的兴趣就出国旅游一趟, 我个人感觉有点儿夸张了.
    那要是为了激发孩子对航天的兴趣, 是不是还可以考虑花2000万美金去太空转一圈?
  • xuanxuanle

    楼主 2012-12-5 03:42:29 使用道具

    tempax 发表于 2012-12-4 23:58
    不敢苟同楼主几个激发孩子学习外语兴趣的方式:
    1. 网络游戏
    2. 出国旅游

    请不要以偏概全,我什么时候说激发学英语单纯靠的是这些方式,只不过说这些也对学英语有帮助。对孩子而言,学英语的目的和好处他们可能不那么清楚,仅靠家长督促不如让他有个直观的、感性的认识。
  • tempax

    2012-12-4 23:58:01 使用道具

    不敢苟同楼主几个激发孩子学习外语兴趣的方式:
    1. 网络游戏
    2. 出国旅游
    3. 参加夏令营
    4. 出一次国, 胜读十年书
    也许你的孩子可以这样成功, 但我个人觉得大多数孩子都是不能通过这些方式成功的.
  • tempax

    2012-12-4 23:49:34 使用道具

    qiankun3 发表于 2012-12-4 17:06
    翻译市场需求急剧膨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际交往、涉外商贸和涉外旅游越来越频繁,翻译的 ...

    虽然你的孩子英语非常棒, 但是我不太赞同你对孩子未来的规划.
    1. 翻译的需求确实越来越大, 但是实际上目前的翻译(不管是口译还是笔译)的生存状况并不乐观. 有的单纯的中-英/英-中笔译甚至只能挣到60元/千字. 就算是只有区区60元, 如果不懂专业, 翻译出来的效果仍未必尽如人意, 不管这个翻译的英语水平有多高.
    2. 语言, 不管是什么语言, 仅仅是用来沟通的工具. 我个人觉得, 用好了这个工具, 可以更好更快更细....地了解另一种语言的世界. 与另一个语言世界的人去交流.
    就那你说的外贸来说吧, 只懂外贸不懂英语远比只懂英语不懂外贸强, 当然, 最好的既精英语有通外贸, 那么做起生意来会更游刃有余. 其它任何一个领域都是一样的.
    3. 孩子小的时候确实需要大人去引导, 但长大后, 路最终还是要由孩子自己去走的.
  • 糊涂爸爸

    2012-12-4 23:00:06 使用道具

    支持楼主。
    单纯就语言本身来说,对于智商的正面作用,有,但局限于初级阶段。所以指望通过学外语来锻炼智力估计难的。
  • xuanxuanle

    楼主 2012-12-4 18:12:48 使用道具

    candlepeace 发表于 2012-12-4 14:35
    楼主关于儿童教育理念方面的文章,都很深刻到位,我也非常喜欢读。但关于亲子英语方面的文章,虽然针对那些 ...

    恰恰相反,我强调的正是适度教育。孩子的世界,海阔天空,有多少东西要学。在英语的路上慢慢地走,不着急,一点点浸润,水到渠成,过于拔苗助长,反倒伤害了孩子脆弱的心灵。见不到眼前的成绩不能称之为“低劣”,有多少努力能是马上就见分晓的?孩子还那么小,我们不应该要求他有多“高”,而是让他的基础更扎实,眼界更开阔。
  • xuanxuanle

    楼主 2012-12-4 18:03:50 使用道具

    qiankun3 发表于 2012-12-4 17:06
    翻译市场需求急剧膨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际交往、涉外商贸和涉外旅游越来越频繁,翻译的 ...

    说实话,孩子未来做什么不是我们能决定的,也不是我们应该决定的。
  • 妞妞妈咪

    2012-12-4 17:16:25 使用道具

    qiankun3 发表于 2012-12-4 17:06
    翻译市场需求急剧膨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际交往、涉外商贸和涉外旅游越来越频繁,翻译的 ...

    每个人对孩子的要求不一样。
    我对我自己孩子的要求就是很低啊,不想当什么双语人。只要够用就好。如果将来的工作与英语无关,只是希望她所学的这点英语对于她未来查个资料方便而已。
    有人想当外交官,有人想当翻译,有人想做与国外联系密切的事,目标不一样,下的功夫也就不一样了。
  • qiankun3

    2012-12-4 17:06:34 使用道具

    妞妞妈咪 发表于 2012-12-4 16:53
    楼主的帖子很多都看过,觉得楼主在教育孩子身上真是下了不少功夫,喜欢你的说法,我想你也是在教育孩子中反 ...

    翻译市场需求急剧膨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际交往、涉外商贸和涉外旅游越来越频繁,翻译的需求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国际化趋势愈加明显,这种需求将更加受人瞩目。据国家外事局统计,2005年中国翻译市场规模为人民币210亿元。根据国际本地化行业标准协会(LISA)和美国一家权威机构对世界翻译市场的调查显示,目前全球年翻译产值超过130亿美元(其中亚太地区占60%),2006年将达到227亿美元,而中国翻译市场今年产值将超过300亿元,中国翻译市场需求正面临着急剧膨胀的趋势。
      另一方面,国内的翻译行业总体还处于比较落后和分散的状态,远未形成明显的产业链。中国翻译公司的数量和规模都远远不能满足翻译市场的巨大需求。




    为什么中国人自己的母语说得那么好呢?就是因为儿童学习母语是从行为语言上学起的,没有语法,没有任何的规则限制,学到哪里说到哪里,一旦长大后,稍加点拨就能说得很流利。而外语的学习则是从认知语言学起,学生掌握了大量的词汇、的语法后,再串成句子连成段落。老师在讲述外语的过程中不可能一篇文章或一段话地讲解,学习效果自然不地道。



    我的目的就是让孩子成为真正的双语人,将来能从事和英语有关的职业,所以从小抓起才有希望。




  • 妞妞妈咪

    2012-12-4 16:53:08 使用道具

    楼主的帖子很多都看过,觉得楼主在教育孩子身上真是下了不少功夫,喜欢你的说法,我想你也是在教育孩子中反思的,不能把英语当成个事儿,一切细水长流,润物细无声,如果太强调这件事,孩子是敏感的,他会自动偏向这个方向,对孩子的成长我个人觉得也不太好,以后英语真不是个事儿,学不好汉语才是个事儿。
  • candlepeace

    2012-12-4 14:35:58 使用道具

    楼主关于儿童教育理念方面的文章,都很深刻到位,我也非常喜欢读。但关于亲子英语方面的文章,虽然针对那些盲目的、不科学的、偏激的做法,确有宝贵的“提醒作用”,但同时文章的确又有“以偏概全”的嫌疑和弊端,陷入“非此即彼”的简单化的主观臆测,所以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文章的说服力和信服度。

    任何事情在“度”的把握上,都是需要智慧的,对于亲子英语也不例外(对此High5版曾有一篇很好的文章),而这需要我们家长自己不断修炼,平衡取舍。在我看来,适度的亲子英语,应该是能够让孩子感到快乐的,因为借由她,可以让孩子获得优秀文化的滋养,丰富孩子对美好的体验和对生活的热爱,从而增加孩子的幸福感,而语言的获得与掌握,只是一个副产品;如果做不到这点,那种低劣的亲子英语,不要也罢。
  • qiankun3

    2012-12-3 11:03:18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qiankun3 于 2012-12-3 11:03 编辑
    qiankun3 发表于 2012-12-3 10:52
    楼主“你找外国人扎堆的地方或者出趟国,一年半载口语很快就提高了,不是什么多难的事”

    楼主你不相信世上有双语人存在,国外科学家早已通过科学测试,结论是婴幼儿在越小时期在接受母语的语音信息外再接受另一种语言信息,将能使两种语言重叠在大脑语言区里,两种语言能同时互换,但这种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减弱,接受第二语言的时间越早越强化。极限大约在六岁前,过了六岁就很难成为双语人了。中国少数民族幼儿在接受本族母语的同时,也在接受汉语的自然习得,因此象在新疆,随便喊一个小巴朗(小孩),他都能流利的和汉人交流。
  • qiankun3

    2012-12-3 10:52:02 使用道具

    xuanxuanle 发表于 2012-12-3 04:46
    qiankun3:请好好看看我的帖子再发言,我不否定学英语,关键是怎么学。什么是偏激,你拿出证据。唱反调怎么 ...

    楼主“你找外国人扎堆的地方或者出趟国,一年半载口语很快就提高了,不是什么多难的事”


    真的就这么容易吗?如真是个成年学生到国外去学习,如其本身没有一定英语口语基础,周边英语环境再好,也是象听人家老外念经,你不信到新疆去呆几年,如没有专门少数民族语言培训,你呆一辈子也听不懂一句少数民族话。我在新疆呆了很多年,至今一句也没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