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牵着蜗牛散步 于 2013-7-29 11:36 编辑
饥饿疗法好像是医学领域的专有名词,在此不必深究。我仅仅是将字面意思用到吸引孩子的学习兴趣上,在这里说道说道,给和我一样站在启蒙线上的爸妈一点小提示。
五月份孩子的急性阑尾炎手术,术后两天三夜没吃没喝,一个6岁体重34斤的小姑娘,在病房里低声嘤嘤哭泣:妈妈,我要喝水呢……一小口也行!妈妈,我要吃饭呢……稀饭也行!不停的重复这几句话,当时自己的心像猫抓一样。
术后回家,孩子最大的改变就是不再对任何食物说“不”(唉,现在又开始说了,郁闷)
这前后孩子的中文亲子阅读正从图画往章节书上过度,英语也才儿歌启蒙
然后就和其他爸妈走了一样的老路——下载、打印、迷失……
在这里仍然要感谢一位爸妈的签名: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这句话让我反思了很久,也让我断了把英语当知识当任务压给孩子的念头。非常非常感谢这句话!!!
今年3月职称英语考完后,给孩子说估计妈妈没考上,明年还要考呢,你小,学英语快,你能不能学会了给妈妈教,被诱骗的她欣然同意,每天她陪我看英语动画片学儿歌听音频,还每天严肃的催促我:妈妈,你快点学,不然明年又考不过。第一步引诱成功。
网购绘本正式启蒙,看着精美的印刷我都忍不住动心,她翻了一页发觉是英语再没看第二眼——透心凉!!!还来了一句:英语的?不要!发觉她的漠然和淡淡的排斥,我直接告诉她:这些书是给妈妈学习用的!
过几天她偶然发现那本“好饿好饿的毛毛虫”是带贴画的,就要粘里面的贴纸,我强烈反对,说这是妈妈的书,你不能贴,她只好作罢。又过了一两天她又拿出这本要粘贴纸,我仍然坚决反对,她开始软磨硬泡加哭诉,我当然是“勉为其难”的让贴呗,后来顺势给念了故事,看了视频,听了音频。第二步引诱成功。
看着自己打印出来的一小摞一小摞的书,别说孩子了,我自己看着都有压力,她又问我“妈妈,这些书是给谁的?”“妈妈的呗”。大概一个多月吧,她没有翻任何一本打印书——再次透心凉!
有一天我坐在沙发上拿一本打印的小册子,坐在那里边看边笑(真实加夸张),她好奇的跑过来问我干嘛呢?我就说这些外国人写的故事真是太搞笑了,她要求我讲,我刚念第一句英文,她直接来一句:妈妈,别念了,直接说意思!就告诉她如果不念英语妈妈就不知道汉语的意思,为了听搞笑的故事,她也只好忍受我念英语……现在的她已经不再排斥故事里的英语,相反每次念的时候都要求扮演那个话多的人物,因为不喜欢重复,我就奚落她:念的一点也不像,她重复一遍后就夸她:very good!第三步引诱成功。
现在她每天都要求讲英语故事,但每天我都会真实的推辞:妈妈今天太累了,明天讲。她当然是坚决不同意,退一步说:那就只讲一个。她仍然不行,要求讲三个,就告诉她妈妈学不了那么多(这到是真的),谈判来谈判去,谈判的结果就是:妈妈学一个新故事再加一个旧故事!而我俩每天为了讲故事都要进行这样的拉锯战,她每天都要这样争取才能听两个故事,听的时候当然会更投入一些!第四步饥饿疗法应用成功!
心理学上好象有个说法:孩子的教育上,物质满足感要延迟,可以锻炼孩子的忍耐力,得到后也会更珍惜一些。物质满足需要延迟,同样精神满足是不是也需要延迟呢,给得太满自然会溢,只有她自己有兴趣有主动性,才能源源不断的吸收吧?!
顺个小插曲,前天我把打印书往一起收拢,她过来说:妈妈,这些都是给我的吗?我白她一眼:想得美,都是妈妈的,你一本也没有!她气冲冲的抢走了一大摞:不行,都是我的,都是我的——我家的拉锯战仍然继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