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24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发表回复
楼主 2013-6-24 10:06:25 使用道具
2013-6-24 10:08:35 使用道具
2013-6-24 10:11:28 使用道具
2013-6-24 10:11:47 使用道具
2013-6-24 10:20:05 使用道具
2013-6-24 10:20:08 使用道具
2013-6-24 10:20:31 使用道具
2013-6-24 11:00:25 使用道具
楼主 2013-6-24 11:07:49 使用道具
alex_007 发表于 2013-6-24 11:00 我家也是这样,所以很多人说啥,散养散养,很奇怪的逻辑 孩子脑袋肯定是记录东西的,你不让他记这些,他也 ...
2013-6-24 13:48:26 使用道具
2013-6-26 09:28:39 使用道具
2013-6-26 09:32:28 使用道具
2013-7-15 01:25:41 使用道具
2013-7-16 16:08:07 使用道具
2013-7-16 16:35:20 使用道具
2013-7-16 16:43:17 使用道具
2013-7-17 16:58:21 使用道具
2013-7-18 09:38:54 使用道具
2013-7-18 11:23:24 使用道具
2013-7-20 13:44:15 使用道具
2013-7-20 15:06:42 使用道具
2013-7-27 23:11:55 使用道具
2013-7-31 07:07:12 使用道具
2013-8-1 15:13:17 使用道具
2013-8-1 17:08:47 使用道具
2013-8-1 17:36:27 使用道具
2013-10-6 15:31:38 使用道具
2013-10-6 15:39:11 使用道具
2013-10-7 10:18:42 使用道具
帖子 69767
小宝说话蛮早的,满一岁时说两个字的词语已经比较容易了,可以说点三、四个字的词语,小宝宝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于是很快就掌握了这样一句:“这什么呀?”去年这个时候,我发现他认识数字,以为是姥姥姥爷故意教的,便跟老妈说:“不让宝宝那么早认数字,他太小了。”老妈表示,是宝宝自己要学的,抱他上楼见到楼道里的楼层数他总问,就顺口告诉他,然后他慢慢记住了。再后来,我带他在楼下玩时他总挨个数车库上的数字,还有车牌号,于是,在一岁半前,他掌握了0-20的数字,还有“京”。大概就是这个阶段之后,我开始不再纠结于一些问题细节,觉得自己没必要担心,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一面,顺着他的状态来好了。
在 宝 宝 一岁半的时候,他 二 姨 带 姐 姐 来 玩,小 姐 姐 四 岁 多,会 很多英文单词,会唱一些英文歌,于是,那短短的两三天,小 宝 跟 着 她 认识 了26个 英文字母,并且大声唱英文字母歌,他 很 快 乐 自 得。我不再阻止他学习这些我本以为他应当更晚些接触的知识。
大概也是在一岁半的时候,小宝的语言可能到了爆发期,狂喜欢跟大人学他没听过的词语和句子,我某天自己试着读《道德经》,被他看到,跟着我学会了那几句,每次他学会一个没有尝试过的句子都很开心,甚至会呵呵乐一会,也许是一种成就感吧。家里有一本《三字经 百家姓 弟子规》,插画版的,我自己之前没接触过,所以先拿来自己看,粗粗看过之后觉得有些内容不好,就收起来了。那天被宝宝看到,要求“讲讲”。于是,开始了《三字经》的诵读,那会是夏天,有一次因为诵读得太起劲了(小朋友读东西时那种劲儿劲儿的样子真的很好玩、很带劲),我用手拍在光光的腿上打节奏,结果,宝宝特别特别开心,并拉着我的手要求拿着他的手打节奏。就这样,《三字经》慢慢地读完了。白天,他自己玩儿的时候,会时不时地背诵起一些片段。怎么说呢,作为家长,说不得意不可能吧?反正我是心里窃喜。然后,我还花了一段时间压制自己的这种心态呢,尤其是告诫自己不能在别人面前显摆孩子。那会,我反复跟老爸老妈说不可以在别人面前让孩子背东西,老妈说:“他有时自己会背啊!”我又紧张:这怎么办呢?一般外人听到小孩子背诵什么的会顺口夸赞两句,我不希望孩子变得爱卖弄。后来,我发现,自己的担心忒多余了,毕竟是个小小孩,他偶尔背出时,只要我们不说,别人基本不会注意到或者听得清。
再之后,我给宝宝淘绘本时发现了一套《中国童谣》,8本小册子,每一首童谣都配着年画感觉的图片,很喜欢,果断收下。给宝宝试读,结果,他太喜欢了,是那种迫不及待的喜欢。我不敢一次都拿出来,因为他每拿到一本,都反复让念。在这里赞叹一下童谣的魅力,我想这种带有很强韵律感的东西对孩子的吸引力真是很大。没多久,这一套童谣被他背诵过来。
去年冬天的时候,我改变了对《弟子规》的认识,觉得孩子可以接触。因为跟《三字经》在一本书里,他老早就要求讲后面的《百家姓》、《弟子规》,我总说等你大一些才能看。我们开启了《弟子规》的诵读,在读弟子规的时候,他已经过了什么句子都想学的那个爆发期,但是,又还想看,于是他想出了花样---让我“唱!”我略微犹豫了一下,真的给他唱。我是个没有音乐天赋的人,唱歌都被某些人说难听,更别提编曲了,但是,孩子真的能启发你很多能量。唱多难听他都不会嫌弃,不是么?就这样子,他不要求唱的片段我就念,他要求唱的片段我就唱,跟《三字经》一样,他想看的时候就看,不想看的时候就放弃。大概用了两三个月,《弟子规》诵读完毕,我说的诵读完毕的标准是他不愿意再看了。我发现,当一本书他达到了能背诵的程度,就不愿意再看了。不过,我没听他通读过弟子规的全篇,只听他背过各个片段。
孩子掌握这些知识,作为妈妈,我内心喜悦,但同时,我也知道这些并没有太多意义,只是他遇到了这些知识,又恰好那个时候有兴趣,然后掌握了而已,而且,我相信,他背诵的《三字经》、《弟子规》等等不久就会遗忘。说孩子聪明,嗯,现在聪明的宝宝太多了,人类总在发展,一代比一代聪明。能背诵这些说明不了他比别的孩子聪明,他比别的孩子对于这些的兴趣浓厚些而已。我想,这个一方面缘于从他一岁左右开始的绘本阅读,让他养成了阅读习惯,喜欢上了书;另一方面,我们不给他看电视,不给他玩电子产品,所以好奇点更多的在书上了。相信有很多喜欢绘本的孩子家长都会有同感:孩子会不时地在实际生活中合适的场景冒出绘本中的类似语言,又惊又喜!
所以,我想说的是,如果你曾与我一样纠结于孩子该何时认字何时背诵,放轻松吧,跟随孩子的状态即可。给孩子培养出阅读的习惯,在阅读中如果他学会了背诵和认字,偷着高兴高兴呗,不必再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