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本帖最后由 amstel-river 于 2016-3-5 19:35 编辑

看见H版和网友讨论第二母语的事情,觉得蛮有趣。来凑热闹是因为突然想到以前有人说过的一种母语是否达到母语状态的标准: 是否是心算时使用的语言。居里夫人传里有描述,居里夫人获得了2次诺奖之后,在60多岁,在法国住了大半辈子之后,自己心算时用的还是波兰语。作者是她的二女儿,伊瑞娜 居里。
语言是文化的范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母语,这两个字承载的东西太多。
记得几年之前,一向以宽容著称的荷兰发生过一件事。土耳其裔荷兰作家在荷兰某电视台接受采访。他已经移民荷兰20多年,并且荷兰语写作,得过几次荷兰文学奖。当他在电视上出现,荷兰人说,天!他当真讲的是荷兰语。
母语这两个字承载的东西太多。似乎语言学里只有mother tongue,first language, second language, 第二母语似乎没有踪影。
我认识一个旅居欧洲的美国人,认为自己: American is my mother tongue, first language is standard English,my second language is French。很有趣吧。
Amy Tan的作品 Mother tongue关于她的母语,一种奇怪的又像中文又像英语的语言做了很生动的描述——其实是英语至少用的是英语词汇和发音。


当然判断标准大家各自不同。standard bar高低都是自己订的。

我的标准是一个母语,若干个可以工作生活使用的语言。

1380 查看 12 收藏帖子 (0)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wktam44

    2016-3-4 09:13:27 使用道具

    和我的标准一样
  • observer

    2016-3-4 09:17:56 使用道具

    “是否是心算时使用的语言” 不能作为标准。 用中文学习了加减,背诵了乘法口诀表,那么遇到这部分的计算题,一定会用中文。
  • lmjcle

    2016-3-4 09:18:07 使用道具

    对的,母语的定义很值得斟酌,第一语言的引入很好,很多孩子的第一语言是方言,但在普及普通话的大旗下,上学没几年,方言都讲得不利索了。
  • 小阿猫

    2016-3-4 09:51:06 使用道具

    这个值得参考
  • 高小宝

    2016-3-4 09:53:13 使用道具

    Max 来美国半年了,尽管在家还说中文,但英语已经逐渐跃升为第一语言,如果一直在美国长大,我不确定中文还能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母语。昨天陪Max打棒球时和一个妈妈聊天,她的母语是西班牙语,英语是第二语言,两个男孩儿大的8岁,小的六岁,从小外婆带大,外婆只会讲西语,所以两个孩子上学前基本只说西语。后来老大上学时遇到了相当大的困难,但两三年过去孩子们尽管对西语理解得很好,但几乎不说,妈妈说西语他们也用英语来回答,很显然,英语是他们的第一语言,但母语的概念似乎模糊了。所以孩子们在哪一个语言环境中长大,那种语言必然成为他们认知世界的主要工具,其他的语言只能是辅助语言而已,双母语的要求太高了,估计Max是做不到的。
  • RubyAtCuisine

    2016-3-4 10:06:22 使用道具

    дСλβlet's go"ССνФ
    ЩABCABCбл
  • coolman66

    2016-3-4 10:06:53 使用道具

    目前娃在家讲普通话,上学讲英文的
  • amstel-river

    楼主 2016-3-4 10:14:19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amstel-river 于 2016-3-4 10:17 编辑
    高小宝 发表于 2016-3-4 09:53
    Max 来美国半年了,尽管在家还说中文,但英语已经逐渐跃升为第一语言,如果一直在美国长大,我不确定中文还 ...

    跟我家两个很像。我们虽4岁开始就国内国外地跑,但是长居是去年9、10月的事情。定居前在国内上到2年级,大部头中文阅读没有问题,写作也开始了,在国内班上还算写的不错的。现在三语流利,但是中文只在家讲,或者说只打电话给grands时讲。跟我讲话喜欢荷语,如果遇到我不会的荷语就改英语。我工作语言是英语,荷语除了考MVV就不再提高了,也没啥途径提高。我各种出差,没时间上语言班,同事都讲英语,我想练荷语都没人帮忙。接孩子时家长们看见外国面孔自然就讲英语。而小孩子则是很好的荷语环境,比我强多啦

    母语这事看环境,还要看年纪。
    我举的两个例子都是成人,变换国籍,虽然转换国籍后新国籍的国家语言使用没问题,甚至某一方面还很好,但是达不到母语程度。
    而小移民面临的问题就不一样。自己home country的语言在退步,退到什么程度不好说,看家长坚持程度吧。

    双母语,我也觉得很难。我一个比利时荷语区的同事算能达到吧。她家旁边就是法语区,荷法算她双母语算英语是外语。
  • 舟舟2035

    2016-3-4 10:55:17 使用道具

    “我的标准是一个母语,若干个可以工作生活使用的语言。”

    这也是我家的目标,在国内环境中还是以中文为主,英文作为工具语言来学习。

  • high5

    2016-3-5 05:24:58 使用道具

    不是在讨论 双母语,而是在说 第二母语 这个词。

    发现:“母语”这个词承载了太多的感情色彩,所以, 觉得用这个词来衡量,或是表述一个人所达到的某一种语言的程度,不太准确了:)
  • zwei20140211

    2016-3-5 08:10:25 使用道具

    high5 发表于 2016-3-5 05:24
    不是在讨论 双母语,而是在说 第二母语 这个词。

    发现:“母语”这个词承载了太多的感情色彩,所以, 觉 ...

    看看现在小孩,几个会纯正方言?
    小孩能听,但说不好,说出来也带着普通话的口音,一听就知道不正宗。
    老人能听懂电视,但说不好普通话,一说普通话就带着方言口音。
    但语言的功能真是奇妙,有的方言还真的很难用普通话来表达,同样,有的普通话也很难用方言来表达。
    方言和国语都这样,何况英文和中文呢?
  • 高小宝

    2016-3-6 15:55:13 使用道具

    其实语言真的就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像MAX,在国内时英语方面花的时间很多,每天至少两个小时,四岁半已经可以听懂Dahl的《巧克力工厂》,来美国不到一周就已经可以正常沟通,一个月后去私校面试,我们以刚来美国英文不好为借口想试读一周,但测试的老师说,他的英文完全没有问题。在这里上学半年了,Max的英文突飞猛进,听说方面已经完胜于我。但是因为在国内没有上过学,尽管自己用iPad上的软件认了几百个字,但中文直到现在还不能自主阅读,写字就更难了,像画画一样,撇捺提根本找不着感觉。
    像Max这样五六岁就来美国的孩子,将来英文必定成为第一语言,中文退化是必然的。朋友的儿子,今年14岁,ABC,各方面都很优秀,在加州最好的私立校读书,中文尽管说得很流畅,但是仅限于日常会话,真正讲起数学、历史,用中文他是听不懂的。英语当然取代了中文成为了母语,按理说,他的英文土生土长应该足够好了吧,但是他的英文老师立马感觉出来,问他在家是不是不说英文?这说明他和在家也说英文的孩子相比,熟练程度还是不够。
    在洛杉矶,孩子们通常到了初中才学外语,相比之下,英文在中国的受重视程度要高太多了,但是尽管英文作为必修课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但真正能够熟练应用的并不多,毕竟中国是一个语言太单一的国家,除非有过留学或境外、外企工作的经历,单纯靠个人毅力把英文学好是不容易的。我们这一代,即便生活在另外一个国度,中文已经刻在骨子里,根深蒂固,说梦话一定会是中文。相比之下,我们的下一代经历完全不一样,中文已经不是认知世界的主要工具,我们之所以还努力强化他们的中文,一是觉得得天独厚的条件,不学太可惜,二是从实用性来看,会中文的孩子即便是在美国也还是多想技能从而多很多机会,至于说中国的文化,我不觉得对孩子的成长有怎样积极的意义,所以我一直没有将三字经、弟子规、论语之类视为必读的经典。孩子们生活在地球村的时代,每种语言都承载着文明的进程,我希望孩子们将来有辨别和鉴赏的能力,积极地取各家之长为自己所用,而不是用母语两个字把自己套在一个单一的种族和文化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