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reiga 于 2017-12-20 00:48 编辑
首先家长要理解阅读和吃饭一样。吸取的是精神食粮。吃汉堡和可乐可以填饱肚子,吃三文鱼加上绿菜花也是一种吃法。显然吃饭要吃精品,读书也要读精品。不要让孩子读没有意义的书籍,什么公主王子,打打SHASHA的,科幻的都最好少读。这些我定义为精神上的垃圾食品。这些书脱离现实,孩子容易陷入空虚。孩子读这类的书只注重情节,没有真正的培养读书思考的好理解习惯。
其次精读不仅仅限于英文或者中文。无论以那种文字为基础的阅读都是相通的。其最终目的都是培养孩子的批评性思维。阅读都是手段,所以不必要纠结于那种语言。为什么很多家长追捧国外读物,主要是国内的儿童原创的读物太少,基本还是空白。
而国外完善的知识产权,使得儿童读物这个行业蓬勃发展,很多作者通过一本书的版权就可以过上一辈子富足的生活。
国外的批判性阅读也渗透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每次文章解析精读,老师都没有统一的答案。鼓励孩子从不同的角度回答问题。没有对错之分,所有的独特的见解都会得到鼓励和赞赏。这点确实是中国教育缺失的。但是这点也是家长可以在家里帮助孩子提高的。
说到精读,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启发孩子。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从观察开始。比如每个小故事都要问为什么。作者是谁,为什么这么写。写作的目的是什么? 这种批评性思考不仅仅限于阅读,还可以在生活中指导他们。比什么如车上听到广告,问问他们这个广告在宣传什么产品,面向的对象是谁?你觉得是靠数据和事实来为自己的产品做宣传还是靠打感情牌来赢得客户。这样可以引导孩子怎样辨别什么是事实,什么是OPINION(观点)。作者的意图是什么站在什么立场。
这些对培养好的思维习惯都有帮助。家长可以动动脑筋,世事洞察皆学问。从小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