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鱼写在前面的话:
翻译了几个科普活动后,感觉单纯的字面翻译和照搬不过瘾,我想换个方式给大家介绍科普活动了。
有些活动,我自己也有话说,所以我想用这样的方式:借鉴idea和活动流程,具体的指导我来改写,适当加入符合我们国情的主题引导,算是发挥我善于跟孩子沟通的特长吧。
今天的科普活动与化学有关,用简单的化学现象来鉴定一个犯罪现场,呵呵,不要怕,当然是虚拟的了。
图片借用原网站的,请大家不要商用。
一个粗心的犯罪嫌疑人(家长假扮)在犯罪现场留下了一条糖果印,侦探们需要鉴定这个糖果印是何种糖果留下的,进而顺着这条线索顺藤摸瓜,最终锁定犯罪嫌疑人。
做做这个实验,感受一下侦探办案的气氛,如果能给孩子们弄套警服穿上,估计做起实验来就更带劲了,呵呵。
根据蛛丝马迹锁定犯罪嫌疑人后,鼓励孩子说出TA们的体会。
主题:小侦探之发现颜色扩散的秘密
材料:

至少两种彩色糖果(外面彩衣包裹的),
滤纸(化学试剂店有卖定性滤纸),剪成3*9厘米的条
牙签
小玻璃杯或透明塑料杯
水
笔(签字笔、圆珠笔或钢笔)
步骤:
前3步由“犯罪嫌疑人”——家长来完成,家长做的时候不能被侦探看到哦。
1、家长把糖果外面的彩色皮肤沾湿,然后在滤纸1/3处划一道线,大约是孩子手指粗细吧。这是侦探在犯罪现场找到的一个证据。

2、用牙签在划线的上方穿过,把纸条架在杯子里,具体操作看图吧

3、现在小心地往水杯中倒水,不要让水直接接触到刚才的线,但要接触到纸条底部,让水顺着纸条慢慢上行,糖果色线会慢慢扩散。等几分钟,拿出纸条,晾干。

下面请侦探们出场吧,侦探们工作时请不要打扰哦。
4、拿出两张没用过的纸条,分别在上面标记A、B,用作对比

5、用与嫌疑人同样颜色但不同品牌的两种糖果,沾湿后分别在A、B纸条上划线

6、跟第3步相同,往杯中倒水,孩子可能会不小心倒到线上,别着急,再做一个,允许孩子在实验过程中有小失误,重复操作会使孩子的技能更熟练。线条颜色扩散后从水中拿出,晾干。注意:这个过程不能用手或其他物体碰到有颜色的区域。

7、好了,侦探们,请擦亮你们智慧的双眼吧,把犯罪嫌疑人留下的糖果痕迹与你做出来的A、B进行比对,确定犯罪嫌疑人用的是哪种糖果吧。


结尾语:
第一次做这个实验不一定会成功,可能是操作会出现失误,也可能是我们选择的糖果印出的线会出来相同的图案。
家长要有这个心理准备,但没必要追求完美的过程,凡是孩子经历过的,皆可以让其受益,只要家长辅以合适的引导。
孩子能从这个实验中受益多少,跟家长的知识水平,教育水平和心理素质有关。
从这个意义上说,同样的实验,不同的指导老师,带给孩子的收获是千差万别的。
Tips:
1、糖果沾水划完线后放到另一个杯子里,提醒孩子擦干净手再继续操作,不提醒也可以的,眼睁睁看着孩子把现场弄花,然后收拾干净即可。这需要家长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哈哈。
2、孩子操作时水直接接触了糖果线,请不要责备,微笑着告诉孩子再做一个即可;
3、孩子使用牙签时注意安全;
内容延伸:做完实验后可以请孩子就此编一个故事,可以以此为题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