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这周一直有事,没能抽出时间更文,到周末了,给大家讲讲我的故事吧。

这几天一个我多年未见面的学生突然来青岛看我。
我与她亦师亦友,她更愿意喊我一声姐。
我带她疯玩了三天,玩的最嗨的依旧是“儿童乐园”(青岛方特梦幻王国,外地没来过的朋友可以来玩玩,真的玩得很嗨,顺手给他们打个广告吧)。

一进园,我们俩就雄赳赳气昂昂地直奔旋转木马。(也就这点出息了......)
还有很多惊险刺激的高空项目:什么高空飞翔啊,波浪翻滚啊,极速风车啊.....

统统都没敢玩!

想当年暑假带她全国疯玩的时候,也是看见儿童乐园就拔不动腿,什么刺激玩什么,这么多年过去了,见面后总觉得彼此好像没什么变化,但真的都不再是当年的小姑娘了。

深入聊了很多,心中特别多的感慨。

我和她相识的时候,我上大学一年级,她也才刚刚开始上初一。
宿舍的管理员老师找到我,说她有个朋友拜托她找个家庭老师,陪刚升入初中的孩子过度一下。
她家有自己的小厂子,经济条件算是不错。
想着是个很不错的勤工俭学的机会,我很开心就答应了。
于是就这样认识了这个古灵精怪的小丫头。

谁也不曾想,我们能因此有了这么长时间的缘分。

相处久了,她的家人待我如亲人一般,从来没有把我当外人。
有时和她家人一起出门,遇到有人问我是谁。
她妈妈总是对人说,“这是我家的大女儿。”
现在想起来,心中都是暖暖的。

后来我爸突然身患重病,我家陷入水深火热的困境。
阿姨第一时间慷慨解囊,给了我极大的物质和精神支持。
我得以轻松顺利的完成学业,全靠她家一路帮扶。
这份恩情,我至今仍然无以为报。

阿姨曾经想要一路资助我继续深造,我考虑了很久,最终决定放弃。
一是怕家中再生变故,无人照料,我需要回到离家近点的城市;
再就是觉得已经得人恩惠太久,我实在不知道如何才能报答。
我暗自发誓一定要有所作为,将来才好有能力报答这么善良的一家人。


拿着阿姨塞给我的路费,我开始了一个人的闯荡。
是的,除了这些路费,我真的身无分文。
我的家庭没有办法给我任何的支持,一切只能靠我自己。
你们很熟悉的励志故事里的老套情节,我大部分都经历过。
说出来都觉得像是抄袭杜撰的。
现在讲还太矫情,哪天真的做出点什么来,我再写个回忆录什么的。

比如,我和几个朋友在服装店又黑又潮的仓库打过地铺。
其实当时压根没觉得有多苦,这样可以省掉房租钱,其实是特别开心的。
很感激服装店老板能给提供一个免费住处。

就这样通过一点一点的努力和积累,我大概花了10年的时间,才慢慢有了落脚之地,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也终于有机会能开启自己的小事业。
对于曾经很火的一篇励志文章,什么“我奋斗18年,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我的确感同身受。

特别衷情一首老歌《小小鸟》。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是一只小小鸟,想要飞却怎么也飞不高......
每次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总是睡不着,我怀疑是不是只有我的明天没有变的更好......“
非常贴切的心理感受。
我有过特别多的绝望和痛苦,但很快就想明白了,其实我一点都不孤独。
生活本就是不容易的,但凡你想突破自己,让自己过得更好一些,你必须要付出些什么,其实所有的经历都是应该的,压根不叫事。

像我这样的孩子,父母的积累基本是零,我一路走到现在,全靠自己到处横冲直闯。
这些经历让我的内心变得异常强大,我从不觉得世界不公平,我一直很积极乐观,而且我从不喜欢抱怨。
所以我的运气一直很好,总是在落难的时候碰到贵人相助。
我感觉自己好像修炼出了心想事成的魔法以及绝处逢生的超能力。

像丫头这样的孩子,可能是大家都很羡慕的,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孩子。
但生活是公平的,不论你富贵贫穷,该让你经历的生活苦难一个也不会少。
谁曾想,她家也遭遇了一系列重大的家庭变故,家庭瞬间分崩离析。

但丫头和我一样,天性积极乐观,我知道她心里肯定是经历了别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和折磨,我赶去送她读大学的那年,因为家庭的矛盾冲突,她躲在自己房间里,第一次在我面前嚎啕大哭,但在人前,她永远一脸的阳光灿烂。

她靠自己的努力,考取了全美排名前50的名校,高中毕业后赴美留学深造。
我见过很多家庭条件特好的孩子,到美国后基本就是自我放纵了,待很多年语言关都过不了,天天晚上泡酒吧的大有人在。
但我知道丫头一直很努力,她的大学四年基本都是图书馆泡出来的。
除了读书,就是跟着教授全世界各地的去做调研和项目。
毕业后在上海IBM公司工作,短短几年顺利直升,在公司如鱼得水。

她总是喜欢对我说,“姐,我感觉我的人生实在太顺利了!大家也都这么认为。我总觉得自己缺点什么。”
我说,“最大的可能是你性格特别开朗,遇事遇人不计较,别人眼里的事,在你这里你压根不当回事。所以你一直觉得自己人生很顺利。”

此番来青,她告诉我,她已经从IBM辞职,被召回老家接手了她爸的生意。
那个曾经濒临死亡的厂子,如今已经成长为年销售额过亿的行业内龙头企业。
她计划把厂子做上市。

我还是相当惊讶的。
厂子主要是生产重型机械的,和她丝毫联系不到一起。
丫头几乎一点没变,还是那个爱笑爱闹的小姑娘。
走在大街上被回头多看两眼,绝对也是因为她青春靓丽的外表。
任谁都不会想到,这姑娘会是一家年销售额过亿企业的年轻霸道女总裁。
但看外表,妥妥的90零后小美女一枚。

丫头见多识广,和她老爸一起做了很多天使投资项目,而且依旧单纯善良,一直在琢磨着可以做些什么公益活动帮助别人。
她和老爸捐助了很多贫困山区的学生,但这些项目后来都停了。
她说我们捐赠了那么多学生,连一个打电话回来说声谢谢的都没有。
感觉挺寒心的,所以不想做这种公益项目了。

我对她说,其实你特别适合去做一家社会企业,找到自己很感兴趣的领域,利用自己这么好的资源真正的去解决一些社会问题。不要做单纯的慈善,社会风评太差了,这种慈善只会让人仇富和道德绑架,压根解决不了根上的问题。

听着丫头极其专业的给我分析各行各业的投资情况,讲她如何重建了厂里的销售部门,以及跟我讨论如何让研发部技术创新等问题,我仿佛一下穿越回了我们刚相识的时候,脑海里浮现出大家一起讨论数学如何解题的情景,真的是恍若隔世。

其实我万万没有想到丫头会选择回老家帮助她爸,一直只觉得她在上海过自己的小日子也挺美,毕竟做企业实际上会是压力很大的事情,没有她想象中那么好玩。

丫头说在IBM,她找不到生命的激情,总觉得缺少点什么。她看到了太多在IBM工作多年的老员工,工作以及生活基本可以一眼望到底了,很多人嚷嚷着要离职,喊了很久,但也从没有行动。
她不想要这样的生活,总想去寻找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去做。

她一度想要去尼泊尔做志愿者,被她爸三顾茅庐从上海请回了家,说想要做志愿者也挺好,先来厂里志愿打扫卫生吧,她想了想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就回去了。(开个玩笑,其实她是被她爸用各种承诺和条件引诱回去的。)

就这样,她担起了重担。
她爸基本是把厂里所有的事情都一点点交给她处理,自己整天喊着要退休了。
之前她爸一直有心缩减企业规模,不想太大太累。
有不少人来忽悠他融资上市,都拒绝了。
但几经思考后,还是觉得应该尝试向更大的方向发展,于是把她弄回了家。

好多人总是认为,你看富二代继承家业还不是理所当然。
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第一代的企业家基本都是白手起家打拼下来的家业,但凡不是投机取巧一夜暴富的,他们更看重如何更好的把企业运营下去。
子女未必是第一选择,也未必是最佳选择。

丫头是被她爸请回家的,她爸的思维其实一直相当开阔,眼光也是很独到。
他很了解丫头的能力,这才是他做决定的最重要原因。
丫头的确很拼,她回家后可以正儿八经的下一线从产品生产细节开始学起。

我百分百地相信她,假以时日,她绝对可以把厂子做上市。

我也相信,她一定会做很多帮助别人的事情,这是一个在很善良家庭环境成长的孩子,她一直有悲天悯人的同情心,一直都在追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富足的成长环境更多的是开拓了她的视野,并未让她迷失在物质生活里。

她有很强的独立生活能力,我认识不少被大家称之“富二代”或者“富三代”的孩子们,像她一样小学就能自己下厨做饭给全家吃的孩子,还真的不太多见。

故事先到此为止,等上市的那天,如果你们都还在的话,我再来给大家讲续集。

分享一下这几天我最大的感受。

中国的教育自从喊出一句“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无数打了鸡血一样的家长开始发疯了一样把所有的心血都寄托在了孩子身上。

其实孩子的人生起跑线永远都是父母。
你或许认为父母的财富和地位会起决定性的作用。
其实不全是。
最重要的还是父母的思维和格局。

的确我再奋斗10年都未必能赶得上丫头如今的起点。
丫头的父母都是很能干的商业精英,她从小耳濡目染,父母完全解决了她的经济问题,她得以在很小的年龄就有机会观世界,可以站在父母的高度,看更远的风景。
但别忘了,她本身也是个非常努力的孩子,生活对她的考验其实一点也不少。
她曾经遭遇的任何一个挫折,如果她想,她都能找到十足的借口因此一蹶不振,或者自我放弃。

我见过不少含金钥匙出生的孩子,并非都像丫头这样努力上进。
父母处处压制,强行安排,导致孩子胆小怕事一无所成的有的是;
对孩子无底线宠溺和放纵,导致孩子无法无天、惹事生非的也有的是。
这种情况不仅仅发生在富裕家庭,有些普通家庭其实也是如此。
财富和地位并非首要决定因素。

像我们这种草根阶层的孩子,父母对我最大的帮助,其实是源于对我的放养。
他们是没有能力和精力关注我的,所以我一路如脱缰野马 ,自由驰骋。
我从小对自己的一切生活全权做主 。
我所有的学习和探究都是自发自愿的,而且一直乐在其中。
虽然我经历过物质的困顿,但我的精神生活一直是无比自由的。
我应该比大部分受父母管制的80后,都活得率性。

但我的视野和思维的确受到了很多来自父母的局限,这是草根家庭无法避免的。
我也唯有慢慢通过个人的不断学习和经历积累,才开始一点点发现这些局限,并逐一的突破它们。

我不是什么名人,也不算是成功人士,分享这些感受并非要励志,也不想说教。
只是站在一个教育从业者的角度,我真的想借此跟大家分享一下:

如今中国体制内的教育体系已经整整落后了时代50到100年都不止,孩子们最终的成就真的和应试体制里的分数、文凭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
那些生而为人的最根本的品质和能力,比如:终身学习的能力、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坚毅、乐观、真诚、善良等等,才会决定一个人的最终成就。

与其让孩子挤在体制内拼命抢跑,不如放大格局,突破思维限制,多关注自身的成长,多鼓励孩子自身的成长,帮助他们发展重要的人格品质。

孩子最终的成就会受限于父母本身的思维和格局,要么和孩子一起学习成长,要么就多多放手,让孩子有更多自我探索的机会。

千万不要再做阻碍孩子成长的帮凶!

818 查看 4 收藏帖子 (1)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hdxx8011

    2017-3-12 09:40:52 使用道具

    楼主也是个励志人物,学习了,感谢你!
    但有一个问题:楼主也是体制出来的学生,不也是很优秀吗?
  • 沙曼

    2017-3-12 14:40:54 使用道具

    感谢分享,教育的初衷是什么?确实要反思
  • coolman66

    2017-3-14 08:55:32 使用道具

    感谢分享!
  • 溪流宝宝

    2017-3-15 16:00:37 使用道具

    很棒的文章,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