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小一的孩子对于课内要求的会认400个生字,孩子就是记不住,如果把生字表拿出来,从头可以读到尾,单独拿出来好多不认识了,我把生字表打印出来,每天让孩子标拼音,效果不佳,广大的坛子里的宝爸宝妈有什么良策啊,赶紧传授于我吧
2004 查看 27 收藏帖子 (1)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jiankan

    2017-3-22 08:28:24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jiankan 于 2017-3-22 08:30 编辑

    不要让他念字表,那是在背书。用字卡给他认就行了。我一般用字卡给孩子认完一遍就洗一次牌,防止他记住顺序背。另外,认字的方法也很重要,要给孩子讲字,不要死记。
  • 313907997

    2017-3-22 08:28:29 使用道具

    多给孩子讲故事,边用手指着字边讲,过段时间他就自然而然地认得字了,也可以培养他看书学习的兴趣。一个字一个字地独立记是很难记的,放到文章里也不好理解。
  • 更远更自由

    2017-3-22 08:29:31 使用道具

    真没什么好办法,每个孩子都不一样,适合的方法也不一样,其实你是最了解孩子的
  • 替身娃娃

    楼主 2017-3-22 08:33:15 使用道具

    jiankan 发表于 2017-3-22 08:28
    不要让他念字表,那是在背书。用字卡给他认就行了。我一般用字卡给孩子认完一遍就洗一次牌,防止他记住顺序 ...

    我再试试这个法子
  • witchforever

    2017-3-22 08:38:59 使用道具

    现在不是还没上完吗?还是跟着老师的教学进度慢慢来吧 。
    前面已经学过的偶尔拿出来复习一下即可。
  • 开心的爸妈

    2017-3-22 08:39:14 使用道具

    多给孩子讲故事
  • risingsun420

    2017-3-22 08:48:00 使用道具

    我觉得那种带图画的字卡挺好的。本来我们也是象形文字嘛。
  • zhaozhy2001

    2017-3-22 08:51:51 使用道具

    标拼音这种工作,效率太低啊。你家孩子老不认识,一看就是中文的阅读量不够的,所以核心是增加中文阅读,每天阅读半个小时,半年到一年时间后,基本常用字就全都认识了。如果你实在做不到的话,多读读课文也是可以的。每天十分钟就好,只要坚持,自然可以收效。
  • 贪得无厌

    2017-3-22 08:57:45 使用道具

    我家是按学校进度,一周把一个单元的词复习一次,我用她认识的字把生字组词写出来,让她念。
    记不得的个别字,再用象形或者联想的方式记忆。
  • lily0828

    2017-3-22 08:59:11 使用道具

    培养孩子阅读兴趣,把字放在文章里就很容易记住了,我家也是小一,早就能自主阅读了,也没有怎么刻意的教,看看书,自然就会了。
  • duoduofish

    2017-3-22 09:06:49 使用道具

          一个是根据课文进度来,不要一下子认这么多,根本消化不了;二个是加强中文自主阅读,增加内功。
  • oranje

    2017-3-22 09:10:26 使用道具

    我家也是认字比较慢的孩子。把字放进文章里学,家长带着孩子分析汉字。我们看过一套叫学问猫的教材和动画,讲汉字起源、演化。我们会学到哪个字,就让孩子拆一拆,偏旁部首;形旁声旁,等等,加深记忆。再就是组个词,说句话。我感觉比死记硬背强
  • whitetea

    2017-3-22 09:14:50 使用道具

    开学才1个多月,不需要这么急着认字吧,跟着老师的进度走,你也说了孩子并不真正认识这么多字,都已经超出他的能力范围了,为什么还要急功近利一口气吃成个胖子呢?
  • hdxx8011

    2017-3-22 09:26:58 使用道具

    认字有这么难吗?我家按正常应是上一年级,现在进了有儿童图书的地方,什么书都能看,中文,英文.中文汤素兰写的儿童文学。英文Geronimo Stilton写的所有的书。中文好像没有不认识的,认识的可能比我多。他简正体都认。用拼音的方法认识汉字,真的是效率太低——用老外的方法学中文。外文效率太低,也是用中文方法学外文。
  • parklu

    2017-3-22 09:46:35 使用道具

    hdxx8011 发表于 2017-3-22 09:26
    认字有这么难吗?我家按正常应是上一年级,现在进了有儿童图书的地方,什么书都能看,中文,英文.中文汤素兰写的 ...

    可以说说,孩子怎么认识这么多字吗?


  • 贪得无厌

    2017-3-22 09:46:55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贪得无厌 于 2017-3-22 09:48 编辑
    hdxx8011 发表于 2017-3-22 09:26
    认字有这么难吗?我家按正常应是上一年级,现在进了有儿童图书的地方,什么书都能看,中文,英文.中文汤素兰写的 ...

    有,每个孩子差别很大,我家姑娘学前看了不少书,对字一点都没有兴趣,我等所谓的识字敏感期已经天荒地老了~~我把字转化成画面,她还记得快~
    这就跟我家姑娘吃饭很快,我就无法理解很多妈妈为孩子的吃饭而愁的感觉一样。

  • xiaobaitu508

    2017-3-22 09:49:31 使用道具

    我们也是认字慢的,四五快读,我们专门读后面的词组和句子,不单独教汉字。后来用有故事的汉字,每天读一篇,现在就有点识字识半个字的感觉了,目前找一些浅显易读的儿歌文章大量读,慢慢积累到1000字左右。
  • 迷糊妈晓雪

    2017-3-22 12:14:35 使用道具

    我家的就是靠的阅读识字的,读得多自然就认得多了,不过也有个问题:会认不会写
  • 替身娃娃

    楼主 2017-3-22 12:26:28 使用道具

    迷糊妈晓雪 发表于 2017-3-22 12:14
    我家的就是靠的阅读识字的,读得多自然就认得多了,不过也有个问题:会认不会写

    这已经很了不起了 对于这么大的孩子,还有一个妈妈也说阅读识字,我的想把法增加阅读时间
  • 杏花疏影

    2017-3-22 14:45:47 使用道具

    组他能理解的词语,写下来,用卡片,或者贴墙上,要反复,刚开始可能隔一个小时让他说一次,总之,就是要让字在孩子眼前混眼熟。我家刚开始都是把绘本里的孩子能理解的词挑出来打印成一个一个的字,反复认。
  • parklu

    2017-3-22 15:23:30 使用道具

    我尝试过一些方法,说说我女儿如何认字:
    1.四五快读------我女儿不行
    2.指读绘本------我女儿不行
    3.指读卡片------我女儿不行
    4.各种游戏------我女儿不行
    最后,简单粗暴的方法,我女儿很乐意接受,以下:
    1.每天读白板
    2.每天读三篇论语
    多尝试吧,总有方法适合孩子。也许现在行不通的,以后行的通;也许现在行的通的,以后行不通。
  • 替身娃娃

    楼主 2017-3-23 08:05:37 使用道具

    parklu 发表于 2017-3-22 15:23
    我尝试过一些方法,说说我女儿如何认字:
    1.四五快读------我女儿不行
    2.指读绘本------我女儿不行

    我也一一尝试吧,得找一个适合的法子,我想总不能静待花开!
  • 薇-薇-安

    2017-3-23 08:23:00 使用道具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紫色的风铃

    2017-3-23 08:36:27 使用道具

    我家现在也是小一  识字量不够,每天要花大量的时间在识字上
  • tsydtw

    2017-3-24 11:11:54 使用道具

    我们老师隔天就要默写一次的,为了默写合格,每天在家就是默写啊默写
  • 来球

    2017-3-24 12:34:54 使用道具

    长远来看,认字最好是多阅读,这样掌握的字不是死记硬背的,一个字怎么才算学会?会认会读会写是不够的,还要理解意思,会运用。这是个细水长流的功夫。不过如果是为了应付学校老师那点要求我倒还有一个比较无厘头的方法也给我女儿用过,见效快的。就是每天认几个字,比如5个,就这5个字,一个一个看准,看准认准读准了去找,随便甩她一本什么书,给我把这个字找出来。我女儿26个月的时候,我们就当游戏玩过,晚上教了她3个字,甩她一本《红楼梦》,找字,尽量多地找,那感觉就像“找茬”。能从那么大量的字里找出20、30个同样的某字来,不认识也认识了。我老公觉得好玩,拍了个照片,所以才闹出个26个月娃看《红楼梦》的段子来,其实是假的啊!哈哈!
  • 二不思

    2017-3-24 13:08:04 使用道具

    各个孩子发展不同吧,有的大班就已经认识很多字,甚至可以独立阅读了。认字要有个过程的,我家认字也少,现在一年级,周围人也说的,认字少的,到二年级会有个突飞猛进的一个时段的,不用着急,任何事都有个过程的,会给你惊喜的,可以试着多朗读短文或诗歌,比如日有所思,多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