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苦差事?
确实此时此景的教育却让我们的孩子感受不到乐趣何在。语言学习陷入了知识点的机械重复。
没错,分数很重要:语文作文只要写满600字就能得基础分,所以我们可以让孩子写满篇口水话?
英语知识点很重要,所以随便拼凑一篇阅读语段也可以当做试卷测验?
孩子们,千万别去顾及文字的正确性?!
急功近利的教育,失去探究的孩子,那就是空谈综合素质培养!
看看学校用的教学、教辅材料:
动词like(喜欢)的用法:
单元测验的阅读理解抓住了“明星效应”,说到了Lady Gaga、林书豪、刘诗诗。不过仔细看就知道说得不痛不痒。Lady Gaga真的不喜欢蔬菜?刘诗诗早餐只吃蔬菜沙拉?毫无依据!
然而,其实我们的阅读篇章可以和科普知识相结合。例如下面这篇《青蛙的食物》
读完以后,孩子超级喜欢这只执着于吃虫子的小青蛙,相信like也一定会用了。
不仅如此,拓展了更多孩子们喜欢的词汇。
更关键的是,还学到了青蛙的饮食习性。
学习应该是有趣的,是有创造性的,有挑战性的。
语言材料应该有真实性、有效性、实用性。
注重知识的社会功能,基于学习者的基本需求,才是有意义的学习。
因为今天我刚跟别人说卷子(我怎么老是碰上这种巧?),所以很好奇的问,绝不是抬杠。主要是我看的不十分懂,但我又喜欢这个话题。--这年头不来个disclaim会被误解。
国内卷子确实有这个特点。该骂!得狠骂,出的那么弱智!
但是--
1)考like的用法?
我觉得卷子出这个题目的不是考孩子会不会用like啊? (⊙o⊙)。你说青蛙吃虫做材料,可以达到同样教会like?可是like的用法可不是只有“喜欢”啊,后面项多着呢。你换青蛙一样只练习到一项啊。
如果你说只考“喜欢”这一项。那么青蛙“喜欢”吃虫,刘诗诗“喜欢”吃菜,不都一样么,考察语言角度讲,没毛病。你一定要长个知识的话。。。没准刘诗诗就是这么吃饭额。至少她秀马甲线那一阵子,还真就得这么饮食,健身蔬菜沙拉可以放肉,但戒碳水和不健康油,我就是很八卦di。╮( ̄▽ ̄")╭ 就算刘诗诗不这么吃,题目换成Lisa了,你不就没想到去吐槽了么?
就一定要做卷子长百科知识才可以?!考卷是衡量语言技能用的嘛。真每一个都还要兼具科普教育出题的话,老师累死了(每天得google不说,还得地提防有好事小孩不写卷子专挑刺。我干过,吐槽过国内语文书“鲨鱼凶猛”的文字旁边配图是鲸鲨)。ets的考官是有全世界考托福的人钱养肥呢。一套题贵死了。
2)考点到底是啥?
这个卷子考点:profile提取信息的能力。三个人,每人几个项(纬度)。四选一里面考的是对应项。并不涉及语言技巧。说白了更像是数学逻辑matching。
实际上pet考试阅读题就这样啊(英国佬也这么做):几个人有多维特点,你需要配对上符合他们不同需求的节目/活动/景点。当然了,词组变换等语言技巧上要远超出体制内这种婴儿闪卡级别的题(只干读,不讲逻辑筛选的话,晕死你)。因为要考虑多数孩子的英语语言水平,体制内不能出得太复合native水平,但是结构可是一样的。我觉得你这里没骂到点上。
3) “语言材料应该有真实性、有效性、实用性。 ”
可你的解决方案是这个拟人化的青蛙。这个哪里真实了?它是吃虫了。但哪只青蛙就着soup和pancake吃饭呢?这不也胡编么。┐(′-`)┌
再说考试就是很快查出孩子的英语语言能力。(你不是在考sat,gre)。如果都限制在语料真实题材的话,那所有幻想类的不用考了,课后讨论不用做了。“lockheart给所有看见他囧事的人点遗忘咒,这样是什么心理?”这样的问题可是连国外老师精读都深扒的。但那是罗琳宇宙世界的事啊,我特么也想要遗忘咒啊。
你这个界限画的,让我想到上周我看到有人说蒙特梭利强调了:不要给小孩读虚假的拟人化的绘本,比如穿衣服干人事的彼得兔。不然会小小孩分辨不清现实和虚拟。╮(╯▽╰)╭不知道科学性,但我觉得没必要。nonfiction,fiction哪个不能做语言考试考点材料啊。
----
汉堡包的这两层buns倒是真说到我的心坎里了。我一直努力在这么做,因为我认为国内孩子学习英语的时间太少,而且只有少数是到了“用中学+学为用”。英语这么有用的东西,你们这么学,捉急。多数人嘛。。。就连爸妈网这里都够呛。
所以我想知道你怎么做,怎么出题,怎么用材料。新人写得好,版主会大大的奖励呐。因为每次理论版主体焦虑抓瞎贴,是不是吵架斗嘴贴,就是干货给小鱼贴,外加晒娃贴,少有动脑分析问题贴。看的人很不精神。(ಡωಡ)
我这次超级认真的!改了错字,连标点符号都补上不少呢。希望某人收到电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