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来讨论一下这个故事——选尖子生跟校长吃饭。
转帖
事情说的是成都一中学按照考试成绩从4000学生里选出19个尖子生享受学校赐予的最高待遇——和校长吃饭,然后他们吃了31道菜的晚宴,最后由学校统一买单。
至于什么是尖子生、什么是差生这种问题就不说了。这个事情有大亮点。初一年级的刘招佑是此次考试的全年级第一名。她说,前两周的全年级成绩颁奖礼上,老师就公布了这个消息,“当时大家都沸腾了,我们获邀的也特别兴奋。其他同学也想得到这个机会,但特别遗憾,有的同学发挥失误了。”参加了宴会的她很兴奋,但同时也感觉压力巨大——因为下一次如果考不好,她就不能再和校长共进晚餐了。
这件事情大亮,从中可以看出刘同学的忧患意识相当重,对自己宦海沉浮有严重的担心。校长只是一个官职,他不是学术导师也不是道德楷模,为什么和他吃个饭就要沸腾。这只能说明等级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在这里校长这个词已经无所谓是什么了,总之它代表的是一个高高在上的东西,是学校里的皇帝,他和所有的长一样,让这个国家被奴役惯了的人民听起来马上会产生一种对权力的敬畏。有人说不建议过度挖掘这个事。我表示同意,这个事情用不着挖掘,因为道理已经一目了然了。
我在网上看到一个事,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生每月有一次和校长免费共进晚餐的机会。每次10到20人左右,地点就在校内的食堂,有什么吃什么。学校事先会贴出通知,学生可以自愿报名参加。有人拿这个事情说明,和校长吃饭没什么大惊小怪的。我不这么觉得,虽然表面上都是和校长吃饭,但实际上美帝的饭吃得很民主自由,谁想来谁来。天朝这顿饭吃得压力山大,因为只有考试考好才能得到朝见校长的机会,这饭不是人民的饭,是校长赏赐的饭。想得到赏赐真不容易,你必须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接受应试教育的毁人不倦,谁被毁得越好,谁就能得到这份赏赐。
最可爱的还是后面的那个小孩,见到校长太激动,直接哭了。照这样下去,他哪天见到市长了岂不是要下跪了?哪天见到省长了岂不是要磕头了?那万一受到主席接见他还能干嘛?只能自宫以谢皇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