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妈妈爸爸们要不忙于做生意,要不,典型的上班族。家里带孩子的任务都有孩子的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来完成。 老人带孩子绝对要比年轻人更细心,耐心,并且那份对孩子的爱绝对出自内心真实的爱。然而老人所处的时代和生活背景不同,由此所产生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而导致了老人带孩子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家长们需要重视这方面的问题。
那么老人带孩子的弊端是什么呢?
一、过分疼爱甚至是溺爱
现在家庭多数是独生子女,老人把孩子当成心肝宝贝,同时由于隔代亲的缘故,老人往往会对孩子无底线的退让,无条件的满足孩子各种要求,甚至是一些无理的要求,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孩子就会变得任性、自大、善于推脱责任。孩子会以为这个世界是以他为中心的,待人接物变得没有规矩,脑海失去长幼尊卑的一种敬心。大家可以看到许多孩子会和老人顶嘴、狡辩,冲着老人发脾气,并且这些习惯也被孩子带到与外人的接触之中去。
二、教育观念的差别
在孩子教育上,老人往往偏向于“仁慈”,而家长偏向于“严格”,这差别势必在孩子教育上产生分歧。对于家长的一些教育方式,老人观念上不认同,就会偏袒甚至阻挠。家里大人间的教育思想不统一,对于孩子而言就没有一个标准可以参照,势必导致孩子在外在行为上就会混乱。更有甚者,孩子被父母教育之后,老人为了安慰孩子,语言中会使用许多抨击家长的内容,这会给孩子内心找到理由,就会使得孩子内心对家长的教育抵触,慢慢的就会变成,家长要孩子往东,孩子就越是要往西这样的极端行为。
三、无法正确引导孩子,只能采取应付
现在的孩子脑中的问题很多,而有些问题别说老人,家长都未必能回答上来。就像我以前说过的一样,对于孩子的问题,家长回答不上来没关系,关键是如何去引导孩子。而老人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在遇到孩子提问的时候,往往是应付了事。特别是对于学龄前儿童更重要,比如说孩子看动画片,家长应该在陪在孩子边上一边看一边解说和引导,而老人往往是把孩子往那一放,做自己的事情去。同时在许多事上,我们没法要求老人,毕竟年纪在那里,一天到晚陪着孩子,很容易疲劳,加上已经有自己固定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如何去引导孩子对于老人来说的确是个新问题。
四、容易养成依赖习惯
孩子能做的事尽量让他自己去做,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责任感。而老人却什么都帮孩子去完成,正如我之前所说的,家长过多干涉孩子行为,反而会阻碍孩子敏感期的发展。同时也会培养出孩子依赖的坏习惯,关键是这种依赖习惯会变成一种思维模式,孩子一旦形成这种思想,那么他在面对任何事的时候,都会或多或少受这种思想影响。比如大家可以去学校门口看一下,上学、放学,都是那些接送的老人给孩子背书包的,请老人们明白一点,我们想帮助孩子不是培养孩子依赖习惯。
五、口头禅、坏习惯、性格
老人多年来形成了一套自己的习惯,诸如在一些口头禅和习惯上,老人长期带孩子,潜移默化小孩子也会跟着学,慢慢的等问题就会凸显出来之后,在进行调整就比较麻烦。并且在孩子问题凸显之后,还带来一个麻烦就是,如果此时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或调整,老人听了心里多少有些不舒服,敏感一点的还以为是在说他,反而影响了彼此间的关系。
老人带孩子最大的一个弊端就是从性格上影响孩子。大家都知道,性格决定命运,小孩子从小能够培养出一个好的性格对孩子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老人这么多年生活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性格,这个我们是没办法改变的,长期的生活经历让老人的性格中有着许多不是很好的东西,比如固执、死板、偏激、狭隘、功利等等,但是老人往往比较固执,凭着自己经验去带孩子,对于有些事有些人的看法,老人总是带着自己的生活的烙印,但是小孩子不懂,也会照样子去做,往往会形成许多片面和极端,最终老人的一些性格就会变成孩子性格中的东西,对于孩子成长或多或少有着影响。
当然我们不能极端和片面的去看待老人带孩子这个问题,我们知道老人带孩子的弊端后,可以和老人多沟通,取得他们的理解,大家在孩子教育上统一思想,共同培养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