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hacuna07

    2012-1-11 10:48:21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hacuna07 于 2012-1-11 11:21 编辑

    那两个妈妈高压政策,孩子现在小,没有反抗的能力,等大一点就会逆反了,更难管理。有的小学老师也过于看重成绩,我们推崇的是爱和尊重的教育。我们从研究生教育管理实践中发现,有很多出现心理问题不得不退学的学生,母亲竟然是小学老师。
  • 小雨的妈

    2012-1-11 10:48:19 使用道具

    这是我昨天晚上发的贴:http://ebama.net/thread-49962-1-1.html

    你看一下,我感觉说的很有道理。

    虽然政策是政策,但里面说的做法是值得参考的。
  • toutubomi

    2012-1-11 10:50:56 使用道具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dowells

    2012-1-11 10:51:40 使用道具

    你家孩子很好啊,另外两位妈妈会把自己孩子逼疯的,大考会紧张的不会考试!大考90%考不好!
  • 肥皂泡泡

    2012-1-11 10:53:31 使用道具

    我觉得如果楼主的孩子只花了40%的精力学习,就得到了这样的成绩,那真是不错的噢!

    虽然要跟着现在的教育大环境走,但是养育孩子的主要原则还是我们自己来决定的。因为只有父母最了解自己的孩子。

  • liyanhao1209

    2012-1-11 10:53:32 使用道具

    看完之后,我为那两个孩子感到悲哀!现在孩子是因为没有能力反抗!等有一天,他有能力了,他一定会加倍的补偿他失去的童年的!甚或是几十倍!
    还有那两位妈妈,用孩子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换取这点成绩,值得吗?这样的学习方式你能坚持多久?
  • 封疆大吏041010

    2012-1-11 11:02:23 使用道具

    老师也是人,难免有说错话的时候。
    如果当她是说错话,你就不能原谅?!反而,让你一夜未眠。说明你这个思想容易被他人左右哦~{:soso_e112:}——还真的、并且马上去与那2个妈妈交流了~~~~~~~你不觉得自己可笑而荒唐吗?
    坛子里发泄,我赞成你这么做。
    如果你还在纠结,那我得批评你!!!(我也被别人这样批过,因为,确实这方面我做得太差)  记住:孩子在看着呢——如何面对别人的不理解,我该如何做。
  • bunny8

    2012-1-11 11:02:37 使用道具

    数学97分、语文99.5分、英语100分
    这叫“不理想”?!

    这考试太没挑战性了。

    如果平时学习深度和这个考试差不多,那么不能怪孩子“不用心”,因为他已经足够好了。

    楼主的孩子发展很全面。赞一个! 楼主不要被老师忽悠了。
  • suwen2011

    2012-1-11 11:17:55 使用道具

    我觉得楼主管理的很好,孩子也很棒,你的陪学英语陪看绘本可比另两个妈妈的罚抄罚站好多了。还有那两个孩子我个人认为,一个现在考试就那么紧张了,以后这个心理素质会好吗,平时再好考试也难发挥;还有一个对学习的记忆是痛苦的,学的再好也不快活。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如果能花40的精力就能取得这样的成绩那我不要太高兴噢,其他就玩吧,等他想要了把那60都用上,那真是难以估量了!
  • 南昌政妈

    2012-1-11 12:20:31 使用道具

    差个几分有什么关系,没必要搞得那么紧张。才一年级嘛


  • 时懒时勤

    2012-1-11 13:06:53 使用道具

    千万别学那两个妈妈!她们这是在对待孩子还是在对待士兵?
  • kitte_

    2012-1-11 13:07:31 使用道具

       如果要选择的话我还是会选择自己的做法,严厉不反对但不能不合理,那两个妈妈培养出来的孩子估计也是个机器人了,更不用说情商了
  • ly211

    2012-1-11 13:24:28 使用道具

    LZ的孩子综合素质很好啊,一年级还是培养行为习惯重要,分数是次要的。
  • qsl007jj

    楼主 2012-1-11 15:34:57 使用道具

    非常感谢上面的妈妈爸爸,看了大家的回复,我感觉心里有底了,其实昨晚我和那两位妈妈聊天的时候,已经在心中暗暗下定决心,一定不会让孩子在那样一种状态下学习的,不过毕竟是上了学的孩子,老师的话还是不能完全置之不理的,而且,我觉得孩子老师的话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小学低年级孩子的学习习惯的确非常重要,所以我觉得这个假期最最主要的任务是帮助孩子克服粗心的毛病。刚刚在网上查了一圈,发现了一个叫“舒尔特表格”的程序,用来训练孩子的专注力非常有效果,打算今晚开始就开始和孩子一起做一下,和孩子一起进步吧{:soso_e100:}
  • maiduo

    2012-1-11 15:45:27 使用道具

    太恐怖了,那两个妈妈这样做,可能只会得到成绩,而失去孩子。
  • cabexon

    2012-1-11 15:51:09 使用道具

    至于嘛,问问你的孩子和那二个孩子,谁幸福?生了孩子就是为了这么折磨他们的嘛....
  • zhong590

    2012-1-11 15:59:50 使用道具

    虽然我小孩才出生,但是回想自己的学习的时候,小时候学习成绩好会一直学习成绩好吗?个人经验最少一大半不是了,还有不说小学一年级,就说整个小学,又学到了多少知识呢,这些知识又值得花这么长的时间学习吗?

    正如有些爸妈们说的,学习习惯最重要,良好的学习习惯,高效的学习效率才是最重要的,到了高中,大学这些才是最重要的

    昨天以前同学群里面还有一个女同学说,说她初三以前没有自学的概念,但她上课效果好,到了高中又不怕吃苦。她不是稍微差几分,当年估计可以上北大,湖北的

    还有一个大学女同学,大家都玩的时候,她基本上学了四年,现在留学去了,广东的

    不敢说她们怎么成功,至少是比绝大多数人成功
  • 瑶瑶小亲亲

    2012-1-11 16:14:43 使用道具

    是呀,一二年级不要求每次的考试都是一百分,重要的是要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 hans

    2012-1-11 16:55:29 使用道具

    比较赞同楼主的方式,但是有时老师给的压力也不好应付啊
  • 温暖的心2010

    2012-1-11 17:29:56 使用道具

    就把孩子一个人关在车外背单词,什么时候背下来了什么时候上车,我们这里可是大北方呀,零下十六七度的天气里,把孩子关在车外背单词


    这个妈妈疯了吧!
  • 大眼丫丫妈

    2012-1-11 21:31:48 使用道具

    应该让那两个妈妈和自己的孩子换位,体验一下她们所谓的教育
    我相信,只要一次,她们就能体会到孩子的不容易,感受到自己方法的错误
  • sophie_chung

    2012-1-11 22:55:04 使用道具

    中国版虎妈,结棍!
  • 兰子

    2012-1-12 08:25:38 使用道具

    我的孩子今年也小一。老师都说一年级的分数并不能代表水平,事实也如此,成绩单上,九十几分和一百分同样是优等,而九十几分通常都是粗心的结果。
    我觉得你应该对症下药,不该自己没有了方向。
    首先,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完题后让他学会自己查错查漏,尽量避免粗心。如果真的不会的题目,那就再好好加强下,不要太强求满分。只是,一年级第一学期考试也挺多的,满分多的话,会让孩子对自己也充满信心些。
    其二,我感觉孩子全面发展,家长应该感到欣慰,而不应该固执地追求100分,毕竟孩子在学习的同时也要让他觉得生活丰富而快乐;
    我对你们另两位家长的做法表示不屑,这么看来,小朋友的100分似乎是家长用高压手段逼出来的,那么学习有什么快乐可言?!压力哪天被释放出来,逆反性相当大或者就一直唯唯诺诺的。化被动为主动,这才是重要的。我给儿子做了本错题本,他会主动地把做错的题目写在上面,平时可以拿出来复习一下。——我要求他同样的错误不要一直地犯,即使罚抄5遍也就意思意思够了,100遍!真的挺过份的,小朋友的手腕力量还不够,真的不好。
    孩子有好的状态,轻松地考出好成绩,每天快乐地上学,这就可以了——当那两个家长把自己的残忍还当作炫耀的案例时,我感到了孩子的悲哀。但是,对于写字,我觉得你是应该好好抓一下,一年级对于汉字的书写要求很高,确实是需要位置对齐的。如果每次作业都是B,那么是应该有进步的空间,你这方面没有抓一下,没有进行改善,所以给老师的印象就差了。家长关不关心,其他在平时的作业中可以体现的。而这一点恰恰也可以反映孩子对学业的态度,应该要整一下,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一部分。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孩子们都会更加适应小学生活,适当留点自由时间给他,不要逼得太紧,现在这样全面发展很好,只是平时的作业真的再盯一下就好了!
  • 络络

    2012-1-12 08:54:37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络络 于 2012-1-12 09:01 编辑

    我对小孩的教育跟楼主相似,不是太在意分数,但是老师的话,绝对不能不听,一般奉行有选择的听。{:soso_e113:}其实就是阴奉阳违。。。。平时老师布置作业,该做好的做好,不过此奉行生本教育,作业量还不是很多,能接受。其他时间就是中英文阅读,背背诗。语文老师发了一本小学生必背古诗,同学一般都背了50首上下,当然特别好学的还有的背完了一学期,我家的速度就是三天左右背一首。试过加快速度,好像效果并不理想。所以继续贯彻老师的背诗方针,但是速度依然保持跟原来一样。期末考试问小孩害怕不,小孩说:考试挺好玩。每次错误也都是粗心马虎的结果。唉。还没具体办法去纠正。
  • mickeybaby

    2012-1-12 09:03:00 使用道具

    那两位妈妈很恐怖呢。不知楼主有无听过“第十名效应”,如果没有,可以百度一下,个人很同意这个观点。
  • 烟雨濛濛

    2012-1-13 20:22:25 使用道具

    孩子身心健康,比什么都重要。
    转载一个令人心酸的故事。


    7月2日上午,南京市第一中学初中部的电化教室里,坐满了学生和家长。   这一天是周六,其时中考已结束近20天,成绩也即将揭晓,还有什么重要的课程引来这么多学生和家长?
      9点钟,伴随着一首《别哭我最爱的人》歌曲忧伤的旋律,讲台的大屏幕上开始播放一段视频。
      一张张照片缓缓闪现,记录了一个女孩成长的历程,从可爱的婴儿到青涩的幼女,再到花样少女,然而就在女孩最美好的花季时光,一切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具冰冷的灵柩……
      8分44秒的视频放完,现场嘘唏不已。
      这是一堂特殊的生命课,主讲人南京一中的老师黄侃,照片中的那个女孩就是她的女儿远远(化名),在荷兰留学时选择用一种极端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忽然凋谢
      2009年2月8日,农历正月十四,元宵节的前一天。
      下课后,黄侃发现手机上有一个未接来电,是女儿远远同窗六年的闺中密友从西安打来的。
      黄侃打过去询问原由,对方说远远出事了。
      远远是黄侃的女儿,2008年9月赴荷兰留学,在阿姆斯特丹大学读经济学。
      出事了?黄侃很疑惑,也很惶恐,女儿能出什么事,她不相信。
      中午,黄侃给中国驻荷兰大使馆打电话,但无人接听。
      整个下午,黄侃始终心绪不宁。
      远远从小喜爱体育、唱歌,还喜欢吹长笛和玩打击乐,成绩优异。中学时出访过新加坡、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从小到大,女儿都没让黄侃操过太多心,学习优秀,兴趣广泛,生活自理能力也强。
      “你不知道我这个女儿有多能干,情商高,朋友也多,性格开朗,处理事情冷静。”一说起女儿,黄侃的神情充满了自豪,“留学的事情也是她自己决定的,自己找的学校,还申请到奖学金,自己办签证,买机票。”
      对于女儿的留学,黄侃还是有自己的想法。
      “她当时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念大一,我本来想让她在国内念完大学再出国的,但她坚持,我也只好尊重她的决定。”
      黄侃亲自送女儿上的飞机,事后回忆起来,那天她穿了一身黑色的T恤,而平时,她最喜欢的是红或是黄等比较亮颜色的衣服。
      到荷兰后,远远曾写信说很喜欢就读的学校,生活很愉快,还教美国同学学中文。
      在短短不到半年的学习中,远远在学业上已表现得异常优秀,多项成绩在9分或以上,成为学校的优等生。
      “她的个人博客上也全是生活条件得不错、和朋友相处得很好之类的话,她从小就这样,总是报喜不报忧。”黄侃说。
      下午4点,黄侃又一次拨打中国驻荷兰大使馆的电话,对方的答复是情况不明。
      一个半小时后,黄侃再度打电话询问,大使馆称正在调查。
      2月9日凌晨,大使馆确认了远远出事的消息,并让黄侃尽快办理出国手续,赶往荷兰处理丧事。
      嚎啕大哭。
      除此之外,黄侃根本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她简直不敢相信,女儿那鲜活的生命真的永远凋谢了。
      2月14日,情人节。
      黄侃与远远的父亲乘飞机前往荷兰。
      11个小时的行程,除了眼泪还是眼泪。
      
      “请不要救我”
      一下飞机,黄侃就问前来接机的大使馆工作人员,女儿在哪?
      当得知女儿被放置在阿姆斯特丹医学院的解剖室时,黄侃几乎晕倒过去。
      “她一个人躺在那里,该多孤单呀。”回忆那一刻,黄侃泪流满面。
      黄侃甚至已经不记得自己是如何走进解剖室的。
      “看到女儿的遗体时,我已经瘫倒在地。”黄侃哽咽着说。
      “女儿躺在白色的床单上,我突然想起当年我生下她时的情景。她呱呱落地时的哭声还在耳边,如今却已变得冰冷。”
      据记者了解,2月8日,远远在写下三封分别给爸爸、妈妈和亲朋好友的遗书后,在宿舍内自尽。
      在警局,黄侃看到了女儿的遗书。
      “亲爱的妈妈:我知道我没有资格鼓励你要坚强不要为我哭泣之类,……我真的太太太累了,八年来一次次平定崩塌的心灵,而当它再一次崩塌时我又无能为力,只有咬牙忍受再寻找调整的机会,而现实的事务又被耽搁着,现实的美好被破坏着,我真的厌倦了……”
      在遗书中,远远坦言自己受强迫症之扰已长达8年,痛苦不堪。
      据专家介绍,强迫症属精神障碍性疾病,近年来在青少年中发病率极高,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精神抑郁以至自杀。
      黄侃如论无何也没有想到,外表活泼开朗的女儿竟会背负如此大的痛苦,而她作为母亲竟没有丝毫察觉。
      “现在回想起来,她上初中后一度变得沉默寡言,我还以为她是变文静了,没想到患上了心理疾病。孩子最后的时光,也是在异乡孤独地度过……”黄侃痛苦地回忆。
      黄侃认为女儿太要强,事事要求完美。“在我们面前从来没有表露过失败的一面,展现给我们的只有微笑。”
      远远的意外身亡让她的许多朋友吃惊不已。
      记者了解到,几乎所有跟远远有过接触的人,一致评价她平常开朗活泼,没有任何强迫症或是抑郁症的迹象。
      “积极向上,充满理想,倔强不服输。也许正是她这种对生命中完美的执著追求,让她把自己的一切永远留在了风车的故乡。”一位好友在纪念远远的文章中写道。
      远远的一位好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她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都会咨询远远的意见,而现在回想起来,远远甚少与她们分享自己的感受。
      而在远远结束自己的生命前,她跟好友曾同游西班牙葡萄牙,她开始有迹象表现为不爱拍照,谨小慎微。
      在遗书中,远远说曾想通过留学生活来减轻自己的症状,但却“没有成为救赎的灵药”。
      她还请求父母能够对强迫症人群进行研究,并且能够帮助其他的受害者。
      一向心思细密的远远甚至在一张给警察的纸条上面用英文写着:请不要救我。
      
      “妈妈把你背回来了”
      2009年2月18日,远远的遗体在阿姆斯特丹火化。
      在处理完一些后事后,黄侃于2月24日乘飞机回国。
      “我是用远远的书包将她的骨灰背回来的,上飞机的时候,我就对她说,远远呀,小时候我就是这样背着你上学,现在,妈妈又把你背回来了,我们一起回家吧。”
      刚回国那段时间,黄侃根本不敢回家,一看到女儿的房间,就止不住地流泪,她在学校住了三个月。
      5月4日是远远的生日,黄侃买了女儿最喜欢的食物还有花去墓地。
      “在公交车上,眼泪就像断了线一样往下滴,怎么忍都忍不住,旁边的乘客还一直安慰我。我就一路哭到了墓地。”
      那段时间,黄侃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女儿。
      “梦里全是她小时候的样子,穿着小棉袄,在床上翻来翻去,调皮起来不愿意穿袜子,甚至有时候我都能闻到她身上的奶香味。”
      但是黄侃坚强地走了出来。
      “不能改变的事情我必须接受,我只能改变自己能改变的。”黄侃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教学工作中,2010年她被评为特级教师。
      为了满足女儿的遗愿,黄侃还拿出十万元设立了“健心奖”,奖励那些从事心理工作的老师。
      与此同时,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黄侃开始反思。
      女儿上幼儿园时,由于黄侃夫妻俩工作较忙,于是将她送去寄宿学校。
      “如今来看,当时对她太残忍了,那么小的年纪,正是在父母身边撒娇淘气的时候,却一个人孤单地住在学校。”黄侃后悔地说。
      “另外,我对女儿的关心过于物质化,而在精神上交流得太少,我对她的精神世界缺少了解,这也是中国大多数父母的问题所在。”黄侃说,女儿曾经也和她交流过感情上的问题,“但我是个粗线条的人,有时候大大咧咧,对这种事不太敏感。”
      黄侃也坦言,在学习上,女儿也承受着一定的压力。
      “她学习成绩一直不错,我也没有对她有太高的要求,但是一旦考试没考好,我也会旁敲侧击地鞭策一下她。”现在回想,黄侃发现女儿在心理上的问题早已隐约出现,“只要碰上大考,她就出不了好成绩,这就是心理压力过大造成的。”
      女儿的离世让黄侃的教育理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我尝试让学生们更加快乐幸福,他们学业繁重,本来就很辛苦,我会和他们一起发泄苦闷,对家长来说,我想让他们知道,对孩子的评价不要太纠结于分数。”
      正是基于这一点,黄侃特意选择在中考分数揭晓前一天,上了这堂特殊的生命课。
      “我希望孩子和家长们对人生能有新的认识,考试成绩不是判断一个学生成功与否的标准,要懂得人生还有很多的风景。”
      
      最后一堂课
      “上这样一堂课,对我来说是一个艰难的选择,甚至直到上课前一天,我还在打退堂鼓。”7月4日,黄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两年前,黄侃正在担任南京一中初一(2)班英语老师,当得知女儿远远出事的消息后,黄侃便赶往荷兰处理后事。
      “当时我带这个班才不到一年,孩子们不知道我为什么突然消失了一段时间,感觉很疑惑,我一直没有告诉他们这件事,因为当时他们都还小,心智不够成熟,我当时就决定,等到他们初中毕业时,给他们一个交待。”
      不仅仅是对学生的交待,黄侃也在给自己一个交待。
      当黄侃开始筹备这堂生命课时,翻开女儿的一张张照片,她心痛不已。
      “视频中用的歌是郑智化的《别哭我最爱的人》,那是女儿电脑中最后留下的、也是惟一一首歌,我想我能明白她的心。”
      “有朋友得知我要上这堂课,都劝我不要进行,但这是我的一个心愿,我要让女儿的死变得有价值。”
      对黄侃来说,这堂课的确难上,因为她要撕开那渐渐愈合的伤口,直面自己的痛苦。
      在讲述自己的心路历程时,黄侃一度痛苦不能自己,最后由一名学生代她读完自己写给女儿的信。
      但是,痛苦显然并不是生命课的主题,黄侃有着更深的含意,她希望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学生和家长传递自己的教育理念。
      对学生,黄侃说:“我希望孩子们能够学会面对生命中的痛苦、挫折、不幸,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珍惜生命,生命只有一次,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对家长,黄侃说:“家长们请学会欣赏子女,看到他们的独特之处,给孩子充分的信任和鼓励,尽可能地陪伴孩子成长的每一步。”
      谈及自己的教育感受,黄侃说,如果女儿在世,她一定会让她按自己的兴趣生活,绝不给她压力。
      “只要她能自食其力,做一个对社会没有危害的人,我就满足了。只可惜,生命不能重头再来。”
      生命课的反响让黄侃欣慰。
      南京一中初三(2)班的一位学生家长给她发来的短信中写道:“您是学生们的恩师,更是她们的母亲。当姹紫嫣红的时候,这满园的桃李都不会忘记向您致敬。”
      但黄侃说,这堂生命课,她只能上一次。
      “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 julie0611

    2012-1-13 20:29:33 使用道具

    才一年级而已,淡定淡定!
  • jenniferxie520

    2012-1-13 20:49:25 使用道具

    千万不要,不会是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高智低能的孩子的话。

    说实话,100不100都只是一个表面的现象,没有必要用一个分数去评价一个孩子的好坏,而老师用这个分数去评价您的方法也是非常不正确的。

    如果按老师的理论的话是不合格的是他才是啊,取经的人也应该是他。

    我同事的弟弟考上了清华大学结果在家待业了3年多,最后工作还是家人给他找的。

    就因为当初家里人都认为考清华说出去多好听啊,可是孩子不喜欢啊,他不喜欢那个学校也不喜欢所学的专业,可是老师和家人就因为说出去好听就劝他。

    结果是他的一生都错失了他最钟爱的专业,他一辈子都不能再做他曾经想做的事情了。

    一辈子的遗憾,他家人现在也后悔了,可是已经晚了。

    孩子最重要的不是分数是而是德。
  • ljm33844

    2012-1-13 20:58:51 使用道具

    孩子还那么小,逼那么紧有什么意思?把孩子逼成一个考试机器,也未必能保证他将来一定优秀。
  • honlying

    2012-1-14 07:29:04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honlying 于 2012-1-14 07:32 编辑

    这两位妈妈真的好神哦~~⊙﹏⊙b汗
    我觉得楼主可以让孩子认真检查自己做完的作业,然后家长再帮助检查,事先约好,如果检查完发现有错题或错字,取消一个孩子感兴趣的活动之类的。
    我们这儿2011年中考状元出自一个普通偏下的中学,她妈妈是位老师传授经验时说,小学3年级之前陪读,制定学习计划,养成孩子的学习、作息习惯,从四年级还是这位妈妈对孩子就开始放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