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3-04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发表回复
楼主 2012-3-5 00:33:41 使用道具
楼主 2012-3-5 00:34:11 使用道具
楼主 2012-3-5 00:35:22 使用道具
楼主 2012-3-5 00:35:51 使用道具
楼主 2012-3-5 00:36:15 使用道具
楼主 2012-3-5 00:36:32 使用道具
楼主 2012-3-5 00:36:52 使用道具
楼主 2012-3-5 00:37:30 使用道具
楼主 2012-3-5 00:37:46 使用道具
楼主 2012-3-5 00:38:02 使用道具
楼主 2012-3-5 00:38:19 使用道具
楼主 2012-3-5 00:38:36 使用道具
楼主 2012-3-5 00:38:53 使用道具
楼主 2012-3-5 00:39:14 使用道具
楼主 2012-3-5 00:39:45 使用道具
楼主 2012-3-5 00:40:04 使用道具
楼主 2012-3-5 00:40:26 使用道具
2012-3-6 01:02:14 使用道具
2012-3-6 16:35:51 使用道具
2012-3-6 17:25:40 使用道具
楼主 2012-3-6 19:53:36 使用道具
楼主 2012-3-6 19:54:07 使用道具
楼主 2012-3-6 19:55:18 使用道具
楼主 2012-3-6 19:55:53 使用道具
楼主 2012-3-6 19:57:39 使用道具
楼主 2012-3-6 19:57:55 使用道具
楼主 2012-3-6 19:58:20 使用道具
楼主 2012-3-6 19:58:48 使用道具
楼主 2012-3-6 19:59:05 使用道具
楼主 2012-3-6 19:59:24 使用道具
帖子 70644
王老师给女儿安排了六首曲子,分别是圣桑的协奏曲引子与回旋,门德尔松的e小调协奏曲,帕克尼尼的随想曲第16课和20课,两首巴赫的无伴奏奏鸣曲。这几首曲子如果从国内考试来看,如果考中央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应该说都不算很难的曲子,从我当时知道的情况,很多考中央音乐学院附小的孩子都已经能熟练掌握这些曲子了,而女儿已经是快参加高考了,其水平才到这个地步也不能不说是个悲哀。王老师是这样说的:“如果单单从你的水平来看,拉这些曲子可能还有点难,不过,这和打仗一样,一种是常规的办法,从外围向里一点一点的进攻。我们采取的是第二种打法就是先直插对方心脏,然后从里往外,也是出其不意的做法,这种做法有风险,但是有的时候却能起到奇效。”后来的事实证明王老师的判断是对的,女儿拉好了这六首曲子之后,水平确实长了一大块,收获的还不仅仅是这些,再拉起其它曲子也是一样。很多人说不能考级,考级就练那几首曲子,我看这个不对,关键是看那个老师教,你的曲子到底是以怎样的质量完成的。我相信如果一个孩子真的能把《金色炉台》、《阳光照耀塔什布尔干》这些曲子拉好,我就不信他拉不好其它的中国曲子,这个关键孩子是拉了这曲子了,可是要音准没音准要音符没音符,总之吧,稀里糊涂的拉下来,评委呢也乐得送你个人情让你过了,所以,业余十级最后什么也不是。
从这时起女儿每天就拉那么一、二行,自己认为可以了,再往下进行,就这样忙乎了一个星期,自己以为很不错了。当她兴致勃勃的到老师哪儿一回课,让王老师说的一无是处。这对孩子的打击是非常大的,可是你不服气不又行,确实人家王老师拉出来的东西,就比咱好很多。所以,后来我们总结出了一些经验,不管是练基本功也好、慢练也好说起来很简单,可是这其中的技巧还是很多的,如一个音怎么样才能保证它的音色好听,如果是一个单音这个比较好保证,可是如果和某个特定的音符相连呢?如果下一个音的执法比较别扭你怎样保证呢?面对这时的情况,我们一起总结了一下,同时对从前学过的东西进行了重新的认识,尤其是一开始的空弦练习和从王老师哪儿一开始做的那些基本功练习,我更佩服毛主席说的这样一段话,“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段话论述至精辟,语言至精炼了。回头再重新认识这些,更有了新的想法,女儿从此每天还要抽出一定的实践继续练习这些东西,当然了这个时候的练习从内容上看已经高出了当时不知道多少了,这些练习对女儿后来技术的上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