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久见 发表于 2017-8-23 16:04:56

本帖最后由 活久见 于 2017-8-23 18:18 编辑

现在来到举例环节
如果一个小孩子,见到了一样他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比如说第一次在街上见到了一朵花,那么楼主,打算怎样通过你的日常对话和适龄的资源启发他呢?

请楼主一定给一个示范,因为在你开篇的两大贴中,对原因和意义阐明太多,唯独对如何具体使用你家这两个独门的利器,反而始终是朦胧一带而过的文字居多。

孩子好奇地大声问你,爸爸这是个什么东西?楼主打算怎样盘活?

dingye 发表于 2017-8-23 20:44:30

活久见 发表于 2017-8-23 16:04
现在来到举例环节
如果一个小孩子,见到了一样他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比如说第一次在街上见到了一朵花,那 ...

你这个例子吧,举得真不太好,不合理。第一次看到花的孩子一般不会超过一岁,甚至可能才两三个月,属于话都不会说的孩子,尚处于认物阶段,也就跟 TA 说说这是花,颜色,愿意多说点,花瓣、茎之类的,中文可以说,英文也可以说,英文不知道的可以看看这个:
http://www.languageguide.org/english/vocabulary/plants/
Languageguide 对于家里孩子小的父母就很有用。
当然,让孩子亲自去感受很重要,让 TA 去闻(当然你可以告诉 TA 这个味道是香)、去摸甚至去听,现在花都打药,尝就算了吧。有花一般有蜜蜂,还可以等着看蜜蜂,听蜜蜂。花开自然花会谢,可以每天都带 TA 到同一个地方,看花谢的过程。有些植物是先花后叶,所以还可以看新芽从花落的地方慢慢萌发出来。一岁内的小朋友我能想到的也就这些了。

你这个例子我给你改成“孩子对花特感兴趣特喜欢”吧。当然,像你说的,我孩子还小,各年龄段孩子情况不一样,大孩子我是没经验,我只是说说我的设想,还是得看孩子具体的情况。

我觉得可以先引导孩子搞个小项目,特喜欢花是吧,那咱们自己种出来吧。你可以让 TA 自己想种花需要什么,没种过花,年龄小些的孩子,可能是真想不出来,那好吧,先看看别人怎么种呗。Topsy and Tim 第一季 26 集,Growing Sunflowers 基本整集都是,My First 第 3 集 Garden,也有种花的内容,Bing 第 60 集 Wellies 很好,Bing 的靴子坏了,然后 Flop 帮助他把坏靴子改成了花盆,这个绝对可以放给孩子看看。看完了,就可以让孩子自己说说需要什么,看看家里有什么可以废物利用的。大孩子可以让他自己查查价格,做个预算,列个清单,然后我们去超市或者花卉市场一类的地方去选购,回来一起种花、浇水、施肥。估计孩子可能会想不全,那就让他自己种的时候去发现缺什么,再去补好了。

还可以怎么搞,我觉得要看孩子对哪方面感兴趣,因势利导。比方说爱思考些问题的大孩子,怪问题一堆,甚至说有点思想家倾向的孩子,可以问问 TA,红花美不美?美,白花美不美,美,那白花跟红花比起来谁美,那什么是美?你觉得白花美,你朋友小明觉得红花更美,那什么是美?What's the Big Idea 就是一个少儿哲学启蒙系列,估计这类孩子会喜欢这个节目,其中第 23 集就是由花说开来,探讨美的。哲学那些终极问题,你说的复杂,让人无法看不懂非常容易,但是如果你能说的三岁,哦不,六岁吧,六岁小孩都能看懂,那才是真厉害、真本事。

自然科学感兴趣的大孩子呢,当然可以从蜜蜂采花蜜入手了,Down on the Farm 第一季第一集就是讲蜜蜂采蜜的,父母可以看看怎么说。你也可以引导孩子数花瓣,记录看到所有花的花瓣数,然后他可能会发现花瓣的数字是有定数的,那么可以问问为什么?这个自己应该是想不到的,帮助他使用搜索引擎去查,最后肯定会归结为斐波那契数列,那么可以让他自己去算算斐波那契数列,算算到底有多少个小兔子。

音乐感兴趣的呢,可以让 TA 听听那些能联想起花或者蝴蝶、蜜蜂的音乐,比方说梁祝、柴可夫斯基的花之圆舞曲、维瓦尔第的春、贝多芬第六交响曲田园,我觉得都能可能想到联想到花丛的场景。Melody 第一季第 10 集就是花跟蝴蝶为主题的音乐,可以给孩子看看。音乐这个东西纯属个人感受,TA 如果想到的不是花,你也不要非要求 TA 联想到花,每个人对音乐的解释没什么对错,音乐不是做数学题。

绘画感兴趣的,这个我不太懂,让 TA 涂鸦去?

喜欢手工的,Mister Maker 里做手工一大堆,我手工节目看的不仔细,Mister Maker 每集的手工也好多,我记得也有不少做花的,真是哪一集我也懒得找了。不过英语世界里真是不缺做手工的资料。像是这两个:
链接:http://pan.baidu.com/s/1pLa8nij 密码:g0wh
Youtube 上你随便查,一大把一大把的。

孩子都是吃货,可能会问你花能吃吗?当然能咯,槐花嘛。让他自己试可能最好,不过现在花都打农药,让他自己尝可能不太现实。蜂蜜总是可以的,还有好多花茶都可以冲着喝,可以带他到超市里去看去问。Down on the Farm 第三季第 8 集,里面有个农场,就是种些花,专门做菜吃的,挺好玩的,可以放放看看。

有些孩子爱美,喜欢用戴花,公共场所的话摘来当然不好了,可以去买两朵让她自己来戴。Andy's Wild Adventures 第二季第 14 集里面有种叫 Bowerbird 的鸟居然会采花来给自己的家装修,也真挺好玩的。

目前想起的就这些吧,话说回来,好像是我先让你先举点具体的例子吧,你给大家说说你的例子吧。

engnima 发表于 2017-8-23 23:22:40

家长太用心了

小邓的光芒照4方 发表于 2017-8-24 01:50:39

我突然发现和女儿一起看过的英文绘本,我都能背出来了。

活久见 发表于 2017-8-24 07:14:28

本帖最后由 活久见 于 2017-8-24 07:53 编辑

男孩儿,6岁,生下来起,单身母亲忙于工作,就把巍巍托付给姥姥,巍巍是跟姥姥长大的从没离开过。

4岁时姥姥突然不见了,妈妈来带巍巍,很快巍巍出席了姥姥的葬礼,那天来了很多连哭带喊的大人,灵棚里巨大的棺材里躺着姥姥,周围围着一堆花圈,艳丽欲滴清香扑鼻,和头裹白布身穿麻衣的哭声震天的妈妈舅舅以及表哥和表姐,共同组织成一幅赫然诡异的画面,冲入巍巍的眼帘,刺激着巍巍周身的感官,花就是以这种铺天盖地放大了的丧葬感,闯进巍巍幼小的认知!火化前,巍巍和表哥表姐们排队向姥姥遗体告别,轮到巍巍了,巍巍看见姥姥的脸上蒙着白布,白布上面一朵表姐放上去的特别扎眼的黄花,白布下面“姥姥“”似乎还在起伏呼吸,这是巍巍根本再也认不出的陌生人了,在众人的哭声中巍巍脸色吓得煞白,立刻逃离了棺材旁!这是第一次巍巍把挚爱亲人和白茫茫的死亡世界联系在一起。

而那个白茫茫的死亡世界里,有一朵黄的特别醒目的鲜花,和周围特别喧闹盛开的花圈!

活久见 发表于 2017-8-24 07:42:10

本帖最后由 活久见 于 2017-8-24 07:55 编辑

葬礼散了,大人们各自忙着收拾残局,又恢复了往日的奔忙,巍巍学着表姐的样子,偷偷在花圈里摘下来几朵鲜艳的花,表姐说是要制成标本永远纪念自己的姥姥,晚上临睡前,巍巍悄悄拿出那几朵花圈上的花给妈妈看,妈妈突然像见了鬼一样,大声叫着扑过来甩着巍巍的手,让巍巍赶紧把花扔掉,巍巍看着冲出去的妈妈和立刻消失不见得鲜花,坐在床上一句话也说不出,白天的窒息和恐惧,再度包裹了这个男孩

当天晚上巍巍做了个梦,梦见姥姥躺在床上,脸上蒙着那块白布,白布上面是那朵黄花,白布下面是起伏呼吸,忽然间姥姥坐了起来,揭开那块白布扭曲着一张陌生人的面孔,冲着巍巍诡异的笑。。。周围盛开的花圈一起向巍巍围拢来,全身是汗的巍巍醒了

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继续做过这种梦,只知道以后巍巍对所有清香艳丽的花,都有了一种本能的远离和抗拒,对那种黄得扎眼的花,巍巍更不敢正眼去看,涂鸦的时候巍巍最讨厌的就是黄色,生日的时候,巍巍不喜欢像花圈一样围起来装饰的各种彩色的气球,巍巍也不喜欢幼儿园草坪里的那些花,看见它们咄咄逼人地盛开,总想上去踩两脚,就像躲避毒蛇一般,小小花儿一样的少年,竟然在花的海洋里枯萎了!

花儿在巍巍的世界里,如果从前还是正常的植物,现在变成了真正的凶兆!
亲们,咋办?!




b3410 发表于 2017-8-24 08:20:31

活久见 发表于 2017-8-24 07:42
葬礼散了,大人们各自忙着收拾残局,又恢复了往日的奔忙,巍巍学着表姐的样子,偷偷在花圈里摘下来几朵鲜艳 ...

大概這時候需要兒童心理學家了。


活久见 发表于 2017-8-24 08:24:35

本帖最后由 活久见 于 2017-8-24 08:53 编辑

其实从前,巍巍和其他的孩子一样,亲眼看见姥姥侍弄小院子里的那些花,巍巍还拿着小铲子帮着姥姥铲花土,还抢着帮姥姥用小小的喷壶浇过花,姥姥说花落了以后会长出一种甜甜的果,可以看更可以吃,那时的花朵,是巍巍的花仙!

自从姥姥过世后,妈妈让巍巍上了幼儿园,幼儿园的老师还专门带领小朋友,亲自去观察花叶果,给大家讲花宝宝一生的科普故事,但巍巍总像是没听见,独自失魂落魄地,继续沉浸在花海诡异窒息的感觉中,老师那生动可爱的科普讲解,对巍巍根本没效用!巍巍逃避跟花有关的一切互动,教师节也从不让妈妈给幼儿园老师买花,别的小朋友给老师献了花,巍巍就觉着那老师也快要躺进灵棚的棺材里面去了!

如果说正常的外在资源的启蒙,对没有受过心灵伤害的娃娃,管用,那么谁也没法预测到,有一天会不会有一场无法避免的更强大的生活地震会发生,以一种场景强刺激,降临到孩子的生活中,亲身体验到这种巨大冲击的感觉后,会不会冲刷甚至摧毁掉孩子以前所有从外在资源里获得的认知,甚至重新改写了孩子以前获得的那些认知!?

比如说孩子自己最信赖的朋友,突然背叛了自己,加入到羞辱自己的那些人中,发现妈妈欺骗自己。。。。等等等等,于是从资源里获得的一切有关友谊诚实的认知,都随着现实的突变,纷纷变成了落下来的泡泡,甚至变成噩梦反弹回给孩子....! 我们要从更现实的孩子生活的变故中,去创新使用各种资源,而不能把孩子当成一种一成不变的乖乖的容器,静静地等着你向他扔下各种老外给你的现成资源,就能像塞奶嘴一样,使他们安静地停止了啼哭,一切听从你的调遣,哪有这么容易的成长?!

在突然而至的巨大变动中,孩子向美丽的世界封闭了内心,准备在恐惧中沉沉睡去,并将影响到他的一生,那么你将如何盘活这种更宝贵的人类精神层面的资源,让他的内心重新对着多彩的鲜花和人生世界,健康地开放!?



dingye 发表于 2017-8-24 08:59:11

你的这个例子啊,已经超越了我们通常说的教育的范畴。但是这种创伤不及时去抚平的话,可能后果非常严重。

这方面我是没经验,我自己也都没有这种经历。我也就能随便说说。其实本来巍巍摘下花回来制作标本纪念姥姥,这件事挺正面的,如果不是他妈妈的话,有这么个纪念物,他妈妈如果又能适时开导的话,比方说跟孩子说,姥姥没有离开我们,只是不能跟我们说话了,这些花呢是姥姥的化身,以后你看到花就是看到姥姥了,可能情况就好很多。当然,这也不能怪他妈妈。你不能要求每个人对于失去的亲人都能勘得透。局外人说说是容易的,到自己身上了也未必就能做到。

解铃还须系铃人,我觉得这事最好还是他妈妈能够去给孩子解这个心结。肯定用什么方法能成功,我觉得还真说不上。心结这种事,要解要看机缘,要福至心灵,除了尽量去做到体会孩子的感受,我也真没什么好说的。

dingye 发表于 2017-8-24 09:01:14

题外话,你开始说的是“如果一个小孩子,见到了一样他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比如说第一次在街上见到了一朵花”,你这个前后有点不一致啊。

灿祥07 发表于 2017-8-24 09:22:38

还是在以孩子为中心,而不是以资源为中心.

活久见 发表于 2017-8-24 09:23:14

本帖最后由 活久见 于 2017-8-24 12:58 编辑

dingye 发表于 2017-8-24 09:01
题外话,你开始说的是“如果一个小孩子,见到了一样他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比如说第一次在街上见到了一朵花 ...
通常教育的范畴,从来都包括对孩子认知反复以及心理重构的这个不可或缺的部分,你仔细深入儿童的资源,自然能到处发现除了那些太平世界的花花草草美食手工,更有那些儿童心理学家不动声色地调养孩子心理健康的各种修复功力和疗育痕迹!

儿童的世界既有吃喝玩乐,也有打针吃药,儿童的教育也自然首当其冲,把儿童的主观意志和自我构建,当成第一资源对待,一切资源其实是以这个资源为核心,都是为精神资源服务从属的资源!这可能就是你我认知上的分野!

另外我现在说的,没有超过我设定的标题,当儿童第一次在正常的情境下见到的鲜花,应该用怎样的资源和对话启蒙,这个你已经说过了;(虽然说得我并不能够都给与认可,特别是一岁幼儿那部分太过于苍白)

当儿童不期而遇第一次在异常的场景下与鲜花相遇,第一次见识到原来从不曾预料到的美好鲜花,竟然还有这种承载巨大丧葬意义的可怖一面时,在似这般吒紫嫣红开遍,都赋与断井颓桓的震撼下,小小心儿失魂落魄无助地沉睡,完全改写了你平素所给与的那些正常情况下正常资源输入的认知,这种从未见过的第一次,也包括儿童从未想到的爸妈对自己的欺骗,挚友对自己的背叛,慈祥可敬的老师,竟然向自己伸出猥亵的手,这都是幼儿在人群中不可能不经过的第一次感知。。。。。小红帽突然发现了原来外婆是头狼!这时,你要帮他怎样修复被突变改写的心理落差和认知?

你该怎样重振他的精神资源,帮他完成面对多彩世界健康开放的自我构建?!这个当然由我来说!

dingye 发表于 2017-8-24 09:45:44

>通常教育的范畴,从来都包括对孩子认知反复以及心理重构的这个不可或缺的部分,你仔细深入儿童的资源,自然能到处发现除了那些太平世界的花花草草美食手工,更有那些儿童心理学家不动声色地调养孩子心理健康的各种修复功力和疗育痕迹!

>儿童的世界既有吃喝玩乐,也有打针吃药,儿童的教育也自然首当其冲,把儿童的主观意志和自我构建,当成第一资源对待,一切资源其实是以这个资源为核心,都是为精神资源服务从属的资源!这可能就是你我认知上的分野!


这方面我觉得说的很好值得自己反思。其实看他们的幼教节目确实能够感受到后面的心理疏导,以及跟孩子说话的技巧。但是以前看还是仅仅是有种感受,以后看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得多多深入思考,他们节目中隐含的内容,如何把握孩子心理。以前可能看的还是浅了,注重的多是语言、知识和方法层面,还是不够深入啊。

受教了,谢谢。

shenww 发表于 2017-8-24 10:49:59

看大家细辩是件有点意思的事。

Dingye的一个说法触动了我,“雕琢璞玉”。这里面固然有因材施教的意味,但是否存在一个盲点,即忽略了孩子的主动性?
我看了一下Dingye的解释未必是“忽略了孩子的主动性”,但在具体操作上,会不会偶尔就有这样的问题?“孩子,我也告诉你。”“孩子,让我来跟你解释。”也许还没等他们准备好,还没等他们想知道,他们就已经知道答案了。这样带来的问题是,孩子是不是被灌得太满,而失去主动了解的意愿和意志?
(——当然,也不必太过担心,觉得自己真能用好心毁了孩子。这种情况最多发生在意志过于坚决的父母上。)
这个问题归根结底是“你怎么理解孩子”的问题。你是否信任他们自由发芽成长,然后有一天,拍拍你的背,主动问“妈妈,为什么……?”

这个问题的另一面是家长跟社会在教育问题上的竞争。因为孩子作为一张白纸,你不去染指,就有人去染指。你不去灌输,自然有人去灌输。而很多事儿,很多话儿,包括各种价值观世界观,大人尚且要困惑很久。何必要让孩子在那里走弯路?直接告诉他不行吗?或者曲折点,直接“引导”他不行吗?我认为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
另外,还有知识面的问题。知识应该带来更多的疑问,而不是更少。知识的灌输,只要不是每次都一次性灌太多,超出孩子的理解范围,那么应该是能为他带来更多好奇和疑问的。
当然,有技巧的父母在知识灌输时就注意引导,甚至让孩子觉得他就是这个知识的发现人。这样有何不可呢?

Dingye主贴的第三个问题,其实涉及的是家长自我学习的问题。我同意灿祥07,家长是应该站在比孩子高一个阶段的地方,以便引导他帮助他。我也认为孩子的启蒙教育给了我自己更多的学习动机。但我想提醒的是,学习动机是什么,和学习目标是什么,是俩码事。学习动机来自于孩子,但学习目标都应该是为自己,这样我们才能有一个更适合我们自己的计划。

第四个问题,来自于活见久给我的启示。我想他指出的是,与其注重知识灌输,不如以身作则,把你自己如何学习到知识或技能的过程展现给孩子,并和孩子一起思考成长。
活见久举了一个很奇怪的例子。母亲过度的情绪反应影响了孩子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在这一点上,我的结论是,我们首先要关注和改变的永远是我们自己。很多时候,我们出问题是不自知的,更谈不上找出解决方案。而且很多时候,我们只有解决了自己的问题,才能真正疏导孩子。孩子是镜子,是反映你不完美的地方;是动力,是你打算改进自己的起点;但不应该是目标,不是改变的对象。所以,这个问题,不是妈妈口头解释两句就好了的。妈妈需要正视自己失去亲人的伤痛,以及对死亡的非理性恐惧。需要在心态和行动上重新把献花看成是我们寄托爱的工具。

dingye 发表于 2017-8-24 13:41:38

本帖最后由 dingye 于 2017-8-24 13:43 编辑

说点题外也是题内的问题,就是生死的问题。活久见举的这个例子其实是有个生死观的问题。我们中国人通常是忌谈生死的,又从来都不上哲学课,所以咋一面对会不知所措。西方人要好那么点,之所以好点一个原因大概是他们有宗教传统,马克思说宗教是人民的鸦片,那么痛的实在不行了,打点吗啡也是好的。其实,我们中国人的道家,特别是庄子,对于生死就有很深的认识。我觉得庄子把生死均看作是自然的过程,然后通过齐万物自然的去齐生死,这种生死观就很不错。多读读道家好啊,内心会比较平静。我的生死观呢,跟齐生死还是有些不一样,也是源于道家,像前面说的,美之所以为美,因为有丑,那么生跟死也是同样的道理,生之所以为生,因为有死。脱离了死亡,生本身是没什么意义的,也就是说,是死亡赋予了生命意义。有人追求永生,那是愚行,因为永生其实跟永死是没什么分别的,既然你生命的意义是由死亡赋予的,那你在面对死亡的时候就要释然一些,这就像是餐馆里吃了饭之后要付账一样,死亡其实是生命要有意义所付出的代价。

当然我这也是嘴炮,如果哪天医生跟我说癌症晚期了,我还能这么想,那我才敢说自己勘破了。

活久见 发表于 2017-8-25 13:11:44

本帖最后由 活久见 于 2017-8-25 13:23 编辑

巍巍妈勉强自持地陈述着,又拿出巍巍和姥姥幸福合影的家庭照片,眼泪再次从这个可怜的女人眼中流出,她时不时就会问上我一句:我是不是把巍巍害了呢,你看还来不来的及做些改变?我真后悔我当初带巍巍参加那样场合的葬礼

我说那你当初是怎么想的?

她说,巍巍姥姥病重期间,一直都唤着巍巍的名字,稍微清醒了就求我把孩子带过去看她,巍巍也总是缠着问我什么时候可以回姥姥家,他在我身边并不适应!可我白天必须上班,还要为巍巍联系幼儿园,母亲的病情发展太快,这超乎我们所有人的准备,我妈走后我一直哭,丧事都是我哥嫂办的,我感觉自己走到了尽头,本来那天我根本不想带巍巍去的,可哥嫂都说老人临死都念着巍巍,巍巍想姥姥也想的很苦,你让他们见最后一面,一可以让老人入土为安,二可免巍巍以后戳穿了你的谎言对你一辈子生抱怨,反正有表哥表姐陪着他呢,让孩子跟老人做个诀别,他还太小不会太了解死人的悲伤!

我一听这个就答应了,带着孩子就去了那里,本来还想提前跟孩子多安抚几句,可还没来得及说完,哥哥就把孩子抱过去,嫂子就把我扶过去了,一见到棺材我的心轰得就乱了,后面的事情你都知道了!其实我也是头一次见识什么叫做葬礼,本以为是家庭直系成员几个人之间的事,结果我哥请来了好多七姑八大姨。。。

我盯着巍巍白嫩嫩笑成一朵花的照片,和姥姥充满爱意圆圆的脸,一个计划模模糊糊地开始在心底生成,我说:作为朋友,我只能告诉你任何时候都不晚!

一连几天我都跟巍巍妈商量好,我和她一起去接巍巍,我想亲自接近孩子,掌握第一手资料,每次我都去的比他妈早,在接孩子的人群中,仔细打量着所有等待接孩子的人群,聚精会神地听他们谈话,并且观察随后涌出来的那帮孩子,巍巍总是磨磨蹭蹭的那一个!

Erikafang 发表于 2017-8-25 14:29:03

路过学习。。。。。。。。

活久见 发表于 2017-8-25 15:02:11

停下来先问一句楼主

如果你听完这妈妈的陈述,你打算从哪里帮助巍巍?

可别等我把故事讲完了,你忽然跟我说:啊你那个主意,我早想到啦,那我非流鼻血不可哈哈

就把这当做一道习题,请楼主和其他读到这里的爸妈,都可以想想自己的方案

就算我幸运地把这事解决,我也更想看到更多不同的智慧声音和高见!而不是只知道我自己给出的这一个方案。

沧浪亭 发表于 2017-8-25 15:03:23

给孩子一杯水,家长自己要有一桶水。

fanny3270 发表于 2017-8-25 15:43:02

我想到的是一本绘本《我的爷爷变成了幽灵》,是小男孩没有受到伤害,是自我去寻找答案的一个过程,但是巍巍我完全束手无策,不知道如何干预,希望答主继续啊

fanny3270 发表于 2017-8-25 15:48:52

孩子是把一件事物和一件事物在自我建立联系,而且这个事物的不对应对他造成了迷惑,而情绪上孩子又是个敏感的观察者,他在丧失什么呢,我们要怎么做才能让他自我联系上呢

dingye 发表于 2017-8-25 15:55:30

本帖最后由 dingye 于 2017-8-25 16:05 编辑

活久见 发表于 2017-8-25 15:02
停下来先问一句楼主

如果你听完这妈妈的陈述,你打算从哪里帮助巍巍?

儿童心理方面我真是不太懂,以往这方面研究的少。瞎说一下。

你一直没有谈到孩子跟妈妈的关系深度到底如何,我觉得这个挺重要的。如果你观察一些孩子的小动作和细微表情,或许能够了解到母子关系的情况。

我觉得比较根本的是依恋关系(Attachment)的问题,巍巍一直是姥姥带,依恋的对象是姥姥,姥姥去世了,依恋的主要对象需要从姥姥转为妈妈,对于孩子,依恋对象提供着至关重要的安全感,在这个依恋对象转换的这个过程中,由于新依恋对象只能提供很少的安全感,孩子本来就是异常敏感不安的,而不巧的是
“妈妈突然像见了鬼一样,大声叫着扑过来甩着巍巍的手,让巍巍赶紧把花扔掉,巍巍看着冲出去的妈妈和立刻消失不见得鲜花,坐在床上一句话也说不出,白天的窒息和恐惧,再度包裹了这个男孩”
妈妈把作为姥姥象征物的鲜花扔掉了,并且妈妈当时也跑出去了。在这个依恋关系转换的关键时刻,这一事件及其隐含的象征意义,令本来就非常焦虑的孩子突然感到巨大的无助并且完全彻底的失去了安全感,这个是孩子心理崩溃的节点。

由于这一标志性事件,估计孩子后来可能无法跟妈妈建立很良好的依恋关系,甚至有可能产生针对于妈妈的某种程度上的敌对心理--“巍巍总是磨磨蹭蹭的那一个”。

根本的还是如何令孩子跟妈妈建立依恋关系,所以妈妈要多陪孩子,或许某个时刻,一个突发事件中,妈妈为孩子提供了久违的安全感,成为一个突破口,进而令这种依恋关系得以建立,在依恋关系足够强了之后,合适的机会下,“鲜花”的心结自然得解。
“鲜花”只是一个表象,我觉得根本的还是没有依恋对象,没有安全感,而安全感对小孩子是至关重要的。


活久见 发表于 2017-8-25 17:04:12

本帖最后由 活久见 于 2017-8-25 17:16 编辑

dingye 发表于 2017-8-25 15:55
儿童心理方面我真是不太懂,以往这方面研究的少。瞎说一下。

你一直没有谈到孩子跟妈妈的关系深度到底 ...
有的时候,孩子可以在姥姥和妈妈那里同时感知到安全感,但是仅有安全感是不够的,还不足以激起孩子对你的依恋!

为什么?因为依恋首先具有选择性,巍巍在姥姥身上,能够被激起特定的情感与行为,满足自身的需要,而在妈妈的身上,就失去了这种特定的感觉和行为,因此那种互动合作一体的关系,就立刻显得苍白许多!

所以依恋的前提,不仅是要有安全感,还要有一个你能否在特定的依恋对象这里,得到属于你俩之间的那种特定熟悉的气味相投的感觉,寻求到独属于你性格气质层面的、那种心灵的慰藉!

很明显,年轻气盛的妈妈和幼儿园老师,让巍巍感不到那种老人给他的特有的圆润舒适和从容!

这种情况下妈妈更多的陪伴,就很可能起反作用!


sunshine0807 发表于 2017-8-25 17:15:13

这个讨论很好,很值得深入思考。

sunshine0807 发表于 2017-8-25 17:22:26

很赞成lz的英文启蒙的思路,亲子对话之所以高效,也是因为孩子会调动起自己所有的情感,经验,感官去理解父母说的是什么,因为孩子与父母的交流是一种本能,或者说是一种强烈的需求。不会说话时会利用表情,身体语言,慢慢掌握语言后,不管是中文还是英文,孩子会想办法模仿,组织,这肯定是自然而然就发生的

活久见 发表于 2017-8-25 18:09:26

本帖最后由 活久见 于 2017-8-25 18:15 编辑

sunshine0807 发表于 2017-8-25 17:22
很赞成lz的英文启蒙的思路,亲子对话之所以高效,也是因为孩子会调动起自己所有的情感,经验,感官去理解父 ...
对于孩子,没有自然而然发生的事

不管他是选陪伴者,还是他选陪伴的资源,都是孩子,在自己的性格个性驱使下,特意不同地挑选来的!

读懂了你孩子身上的特质,就盘活了所有外在的资源,彼此相遇在恰逢其时,彼此相看两不倦

绝对不会发生红粉送英雄,宝剑赐美人的搭配颠倒

这后面就是客观的语言认知规律,在起着严格的制约作用!




fanny3270 发表于 2017-8-25 19:19:14

本帖最后由 fanny3270 于 2017-8-25 19:54 编辑

一个联系被阻碍了,那么需要重新建立,孩子也在通过假想在重新建立联系。父母没有建立起依恋关系,那通过一个旁人怎么做到啊,哎呀我真是迫不及待想知道你的解决方案

dingye 发表于 2017-8-25 20:05:38

这个帖子现在讨论的是比较大的话题了,先歪一下楼,回到开贴本来的目的上。帖子本来的格局很小,就是讨论如何利用父母自己身上那点沉睡的英语能力,帮助孩子英语习得的问题,以及从小习得英语有什么好处,简单来说,是从功利的角度来讲的。能引出这么多更深层的东西,纯属抛砖引玉,始料未及。

不过,我还是认为单就英语习得而言,父母提高口语水平,进而通过“汉语怎么来英语就怎么来”的方式帮助孩子习得,这是一种很高效的方式,可能也是目前情况下你能进行的最顺应孩子语言本能的方式,因为语言本身进化出来就是为了口语交流的。这个跟 灿祥07说的交流质量问题,以及活久见的心理层面不冲突,当然他们那个层面可能更高一些。你不从小英语启蒙也不见得交流质量有多高,对孩子的心理层面把握的有多好。用英语跟这些是不矛盾的。特别是你跟小小孩说话,不需要多复杂的词汇,多高的语言技巧,更多的是情感的交流和多去了解孩子,你用英语,水平不太差的话也是能有质量的交流,这方面其实语言水平一般到不了会能限制的程度,没有家长别的方面的素质,比方说观察孩子的能力影响大,而这些素质跟你用什么语言关系不大。另外,英语本身每天时间也不多,一天一两个小时,如果是全职妈妈的话,绝大部分时间还是用汉语的。等孩子基本语言架构建立起来,比方说能说整句了,你觉得自己不行,可以退出嘛,转而只讲汉语。话说回来,你如果等大了送培训班的话,别的不说,路上的时间、家长等待的时间,要额外浪费多少啊。

其实如果是大学毕业的话,大多数家长的英语水平,没有自己口头说的和思想中认为的那么差,通过不太长时间的学习是能够达到能开口说的水平的。对于帮助家长学习亲子英语口语,有一些很好的资源就是 CBeebies 的各类节目,因为针对性非常强,你要是仔细看会看的话,还能学到很多育儿方面的东西。不敢开口也有很大方面是心理层面的,就是害怕。而跟着孩子从小开始呢,有一大段时间孩子一点输出都没有,家长就是完全的自言自语,而这种自言自语对于家长突破心理障碍是非常好的契机。

另外就目标而言,我们家一开始就确定汉语肯定还是强势地位,也没打算把孩子搞的英语能像母语那么好,能算个二语就不错了,特别是输出方面(目前是口语),虽然他现在口语也不算差(能有三岁水平吧,落后汉语八个月吧),但是并不要求口语跟上母语小朋友,更看重的是被动能力(目前是听力)。主动能力特别是口语,看的主要是社区语言,就是以后周围小朋友都说什么话,如果社区语言是汉语的话,要让口语跟上同龄母语小朋友,有点像练武中的童子功,难练易费,个人觉得挺难并且不太值。被动能力应该是更容易培养和保持的。我自己粤语一句不会,一点点都没学过,但是看粤语电影,电视剧没字幕没啥问题,就是以前看的稍微多了点,自然就会了。

那么为什么不通过看动画片来搞呢,对于小小孩来说,动画对于语言发展无效这是有很多试验证明的,我不排除对少部分孩子可能有用,孩子跟孩子真是不一样。我有个朋友的孩子,很小的时候,才几个月看聪明一休,有个情节是小叶子从小跟妈妈分开了,她看到这里大哭,然后立刻找妈妈,这是我亲眼所见的,显然是看懂了嘛。不过我们家孩子就不行,不到两岁的时候也看过一点点动画片,从来没看到他对动画片有过什么有意义的反应和输出,也就是看个热闹。话说回来,通常也不建议两岁以前的孩子看动画,即便两岁以后,看动画片也应该不应该太多,动画对于英汉同步的小孩子是无法作为主要的语言输入来源的。所以,除了读书之外,基本就是对话了。而对话的效率更高,这也是有研究支撑的。

那么为什么从小开始好呢,因为可以在英语世界中成长啊,而就我个人来看,英语世界更适合孩子成长,英语的内容不仅是知识上更丰富,更少灌输,也更有助于孩子心理健康和内心的自我建设。如果你不同意英语内容更好,至少孩子自己是有选择权的,中文的东西好去看中文,英文的东西好看英文,可以自己做主。只会中文的,就只能接受中文世界的东西。

这么说吧,英语是一种语言,是一种类似基础设施的东西。从小习得英语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点“要想富,先修路”的意思吧。

灿祥07 发表于 2017-8-25 20:52:23

   讨论能给观看的人带来一定启发,这就足够了,有可能能点醒一些人。因为有些事情,不强调,有些人的理解歪了。就象磨耳朵,不同的人理解相差很大。你能一直和我们心气平和的讨论,已经很感谢你了。你对那个孩子和父母至少一方要有稳定的依恋关系,还有强调安全感,是很好的。还有一句题外话,活见久这个例子中,提醒很多父母,其实孩子尽量还是自己要来,不要过多丢给老人,有很多不好的地方,这里不多说了。

    为什么非要和你讨论这么深,我的想法是,看你有公众号,影响面是广的,如果写的更严谨些,可能对人的帮助更大。我也更多是补充了你没提到的东西,你说的更侧重于启蒙阶段,我们可能看的是长大一些后续的发展。

   能给大家带来思考就是很好的。谢谢!

灿祥07 发表于 2017-8-25 21:03:24

本帖最后由 灿祥07 于 2017-8-25 21:08 编辑

主要因为你家孩子还小,我家孩子象你家孩子这么大时,我这个大人对教育的理解还没你懂的多,也是不断学习才提高的。给你几个建议,第一,一定要好好观察孩子,这点你肯定行,并且要做好记录,照相,录相,有些可能回顾对比才能发现问题。第二做好各种启蒙,让孩子多画画涂鸦,我以前写过一个相关的文章:http://www.ebama.net/forum.php?m ... hlight=%CD%BF%D1%BC
画画对孩子将来的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好处。提醒一句,画画涂鸦不是学画画,培训班学画画有害。12岁后再考虑出去学,我家也不一定出去学。
她上早教的录相,生活的录相,说英语的录相,我记录了很多。还有相片,还有她从小到大的画。
其实如何学英语,我相信爸妈网主流爸妈理念都是差不多的。我觉得我较核心的东西还是对资源的研究,我做了很多思考,如何,何时提供给孩子?有机会可以交流。

活久见 请继续解读,我一直在关注学习。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家长自我提高,盘活沉睡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