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ksaly 发表于 2020-9-28 11:18:17


发表于 2009-12-14 21:02 资料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回复: 1122的阅读


早晨英语开始听新概1后76课,感觉难度上了一个台阶,多听吧,预计用一个月的时间,每课五遍,寒假再细读。
今天时间早,英语泛读阅读进行了20分钟---worm1:MUTINY ON THE BOUNTY. 听读轻松英语--小海蒂。依依俩俩觉得很过瘾,太难得了,有一周没有很好的读了,学校功课及期末复习太紧张了。
进步:
1. 孩子们对过去式开始较熟悉了。把书中的每个不规则动词列出加以预习,有些成果了。
2. 理解力有进步,每节后面的练习基本没问题。
k时间太紧,只有等期末过了。

yksaly 发表于 2020-9-28 11:18:46


发表于 2009-12-15 09:45 资料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回复: 1122的阅读


书一天不读都不行
停了近一个星期,昨天又开始英语阅读了。一方面晚上有些时间,功课完成的早,另一方面孩子们当然也有我实在忍不住了。
依依昨天对我说:爸爸,读英语和弹钢琴一样不能间断,不然很快就生了。
我说:是啊,不仅是读还有听。
俩俩老师留得作业总是比依依班里要多,看着依依读英语,俩俩很着急,可又没办法。我劝她稍安勿躁,唉,又能如何是好呢,只能挤睡觉前玩的时间。
不过书是不能不读的,哪怕是一点点。
昨天最后一项功课:古文诵读----陋室铭。
16:30写作业
17:50依依完成作业,英语泛读
18:20俩俩完成作业,吃晚饭。
19:00依依俩俩语文字词听写,这是俩俩老师布置的功课,依依跟着一起做。
19:20依依英语默写(课文背诵默写--自己完成),俩俩英语泛读
19:40依依英语默写结束,语文练习。
19:50俩俩英语泛读结束,英语默写
20:00依依轻松英语听读。
20:10俩俩语文练习
20:20依依诵读古文---陋室铭,结束。
20:30俩俩轻松英语听读。
20:50俩俩结束。
21:10听书---倪匡的卫斯理科幻-----后备
21:40入睡

yksaly 发表于 2020-9-28 11:19:40


发表于 2009-12-15 13:29 资料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回复 #189 sunbaby020123 的帖子


不歪不歪,你说的特别对。钢琴放两三天就有感觉,放一个月手指简直就像不是原来的一样。英语同样,只要放,就意味着再拾起的时候要费大量的精力。所以,我觉得英语语言的真正获得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更是一种习惯,生活的一部分。记得几个月前我与一位中学同窗聊天,说到英语,她自嘲的说英语看都不敢看,此君可是清华的高才,由于工作没有使用的环境,而自身对英语也没有真正的爱好,十多年的英语学习一旦没了应试的驱动,什么都不是了。应试---兴趣---习惯---嗜好,不同的态度结果是完全不同的,而真正的结果要到孩子成人后才能看到。

yksaly 发表于 2020-9-28 11:20:21


发表于 2009-12-17 12:33 资料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回复: 1122的阅读


孩子们大了,困惑烦扰多了,学圣人之言以醒神。
本周语录: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
河上公:孰,谁也。谁能知水之浊,止而静之,徐徐自清也。谁能安静以久,徐徐以长生也。
断章取义《老子》第十五章 “显德”

yksaly 发表于 2020-9-28 11:20:58


发表于 2009-12-18 10:42 资料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回复: 1122的阅读


星期一俩俩的班主任发短信告诉我俩俩被选为新任英语课代表。俩俩自然有一点点得意,但我知道这虽然是对俩俩学校表现的肯定,可实际也意味着更多的担当。英语课在孩子们学校算是主课,别的没有什么,唯一的一点事是每周一的单词默写(10--15个),可就这点事却非常麻烦。当然对于依依俩俩很简单,英语拼音--phonics及大量英语听读对他们帮助非常大,很多词汇早已是烂熟,稍加记忆即可。但对于相当多的同学来讲却是一个很大负担,很多同学感到异常痛苦---celebrate,firecracker,February,chopsticks,sturgeon很让一些孩子们头疼。
英语老师三十出头,对学生对家长总是目光逼人甚是轻蔑(与依依所讲的摄魂术是两个极端),而口气更是冷言冷语,特别会伤人,对学生们最常做的就是罚抄一百遍。课代表可谓监工,负责默写,罚抄监督,补默,纯苦差,费时、劳神、得罪人,稍不留意还会受到老师冷言冷语的调戏,这应该是前任课代表干不下去的缘由之一。而当下正值期末复习,功课重时间紧,俩俩倍感烦躁可又无可奈何。
我劝俩俩:既来之则安之,多些经历,多些历练。
俩俩说:反正挺烦。爸爸,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静怎么找?
我说:静在你的心里,是虚心,是示弱,是处下,只要找就能找到,然后慢慢的就可以清爽自然了。
俩俩说:好。
我说:还有,你过去帮你的好朋友拼音,现在为什么不试试帮更多的需要的同学呢。这样既可以帮助别人,又可以轻松自己。
俩俩说:试试吧。

yksaly 发表于 2020-9-28 11:21:24


发表于 2009-12-19 10:16 资料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回复: 1122的阅读


小变化:
昨天发给每人两本----语文改错本,数学改错本。
我说:把每天的错误,做一记录。有用,有趣。
俩俩说:好的。
我说:认真记录,更要时常翻看。
依依说:明白。

yksaly 发表于 2020-9-28 11:22:17


发表于 2009-12-20 07:38 资料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回复: 1122的阅读


小事情--看书:
一是前段有点忙,二是父母近来一直住在郊区少回市内旧屋,有阵子孩子们没有来爷爷家玩了。刚好这星期老爷子回城,于是下午学画结束后,孩子们便随我和孩子妈前来看望。
大人们自然是闲扯聊天,孩子们却出乎意料的沉寂。我不明就里,来到小屋查看,原来孩子们在静静地看书。
看我进来,依依举着手中的书挥挥手,冲我说:爸爸,这书有点怪。
我说:什么书
依依说:书名是“野性的呼唤”。
我说:杰克伦敦的书,这有什么怪的。
依依说:美国书却用繁体,而且还要竖着读,跟古代的四书五经(中华书局版)的一样。
我看了看,说:这是台湾出版的,应该是你姑姑的书。台湾、香港还是像古代一样用繁体竖版。
依依说:好羡慕,就连外国书也这样古感。
(古感是依依俩俩对一切有文化有品位有历史的事物之形容)
我说:你看得懂吗
依依说:蒙着看呗,有点意思。
我又问俩俩:你看什么呢
俩俩举着书,《情深深雨蒙蒙》
我说:琼瑶的爱情小说,有意思吗,小心中毒。
俩俩说:爱情,我怎么没看出来。
我说:看不出来就别看了。
俩俩说:我才看了不到一半,可能后边有。
爷爷过来说:都拿走,慢慢看,注意光线。
注意光线,这话说了几十年了,效果不佳,我和老妹都早早带上了眼镜,依依俩俩实在难说。

yksaly 发表于 2020-9-28 11:24:31


发表于 2009-12-21 10:28 资料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回复: 1122的阅读

本周醒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六十四章 , 河上公标题:守微

上周始,醒言裁成小纸条置于铅笔盒内,孩子们时有注目,有自觉自悟之感。贵在坚持。

yksaly 发表于 2020-9-28 11:25:08


发表于 2009-12-21 20:51 资料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回复: 1122的阅读


孩子们渐渐长大,尤其是三年级以来,孩子们实在是变化的太快了。
已经放手的项目:
1.字词听写我再不负责检查,由孩子们自查。
2.学校、家庭作业出错不再由我订正,而由她们自行记录温习。
3.全部的学校作业由孩子们自己同老师互动(除个别问题向家长请教)。
4.孩子们参与计划周末的学习内容。
5.孩子们开始有了时间管理的意识,户外活动从不超时。
下一步待改进的项目:
1.进一步养成自我检查作业的习惯。
2.坚持用好纠错记录本。
3.逐步参与理解家庭学习的计划制定与目的。

一切都是为了她们自己走路,走自己的路。

yksaly 发表于 2020-9-28 11:25:25


发表于 2009-12-21 23:16 资料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回复: 1122的阅读


书虫有读完一本---Mutiny on the Bounty,现在已经读完书虫1级的7本,对依依俩俩来讲不容易,对我来讲更难。1.所有的书我要事先读一遍。2.把可能的生词及不熟悉的词找出来,列表以备预习之用。3.把每本书英文部分扩印以回避中英对照及字体过小的缺陷。4.陪读两遍(依依一遍,俩俩一遍)以纠正读音,适当解释。其中陪读最痛苦,好累。
轻松英语听读小海蒂,已经听读6本了。对孩子们来讲纯听有点难,听读还好,不用我全程陪读,太舒服了。
中文阅读:
依依:《爱的教育》读完了,别的我没有太管,感觉上是东看一下西看一下---徐志摩-故事会----。
俩俩:功课紧,更是零敲碎打,一会儿三毛,一会琼瑶,完全是消遣。
阅读的最基本的目的之一:消遣、放松,这方面两个孩子用上了,很好了。
古文阅读:
重温旧文,一切等期末结束再说了,应试第一,不敢轻看。

yksaly 发表于 2020-9-28 11:25:48


发表于 2009-12-23 19:41 资料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回复: 1122的阅读




是啊,
阅读可以很功利---为了应试:阅读理解,作文积累;
阅读也可以很工具---为了新知:知识百科,科学领悟;
阅读更可以很经典---为了人生:诸子百家,韬略修身;
可我觉得阅读最动人的、最令人着迷的却是消遣。周末的早晨,依依俩俩懒躺在沙发中,沐浴在晨光里无忧无虑的浸在小说闲书的意境中,那宁静的光景最使我感动。
阅读的轻松,轻松的阅读。

yksaly 发表于 2020-9-28 11:26:05


发表于 2009-12-24 10:42 资料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回复: 1122的阅读


忙里偷闲:
最近功课特别的紧张,大量的语数卷子让孩子们倍感压力,俩俩还好好,七点前完成任务,依依一直忙到9点。
俩俩趁一点点空闲,听读了一遍轻松--森林王子。由于前阵子我们裸听了三遍,俩俩反应较轻松。然后又朗读了一点,不错。看来轻松1级应不再是什么大的障碍了。感觉书虫1级的词汇集中练习,在轻松英语这里派上了用场。
睡前阅读:倪匡小说告一段落,开始世界历史现代部分。一战爆发---萨拉热窝与斐迪南王子之死。
依依问我:一战有中国吗?
我说:有,但很没劲。
俩俩说:别说了,肯定是又败了。
我说:没有,只是派劳工去法国挖战壕。
依依说:烦,再没别的?
我说:日本和德国在山东打仗。
俩俩说:更惨。

yksaly 发表于 2020-9-28 11:26:24


发表于 2009-12-25 11:35 资料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回复: 1122的阅读


今天早晨入校前,照例在车里进行10分钟英语单词拼读练习。今天复习的是上学期的29个单词(总共159个),孩子们完全掌握的14个,稍加提醒的12个,基本忘却的3个。孩子们有些沮丧,过去这些词汇曾经很熟,但如今确大部分有所遗忘。我连忙安慰她们:孩子们,怪我没有及早安排温习。不过你们要明白,这就是我们人脑的特点---健忘,因为我们健康正常所以一定会忘事。及时温习很重要,关键是不要丢得过久,像你们妈妈那样英语就真的拾不起来的了--十多年不使用。
在现有的环境里,学英语就是无期徒刑或终身伴侣,无论是多好的方法---阅读、phonics。

yksaly 发表于 2020-9-28 11:27:23


发表于 2009-12-25 11:48 资料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回复: 1122的阅读


寒假学习安排?
中文
必读:
1.古文观止:20新篇诵读,20旧文背诵。
新篇:周末讲读--1小时/天
旧文:平时白天自读,晚上检查。---40分钟/天
2.古文小说:依依--三国演义,俩俩--西游记
平时白天自读----5至8回/天(40分钟)
3.白话文:依依俩俩--野性的呼唤(杰克伦敦)
考试结束后放假前的一周,三天读完。
选读:
倪匡科幻系列
去三亚旅游时,休闲阅读。
英文:
1.书虫1级下册8本--出声阅读
平时:晚间阅读1小时,一周2本
2.轻松英语2级9本--听读
周末白天:1小时/天
3.FOLLOW ME:复习,
平时:40分钟/天,共六十集
数学:
妈妈讲题:周末2小时
作业:平时每天上午 1.5小时
预计平时学习时间:4--5小时,周末学习时间:3--4个小时

yksaly 发表于 2020-9-28 12:45:23


发表于 2009-12-26 07:51 资料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回复: 1122的阅读


观察--思考
依依对俩俩说:过去的事是固定的,但现实的事是流动的。
我插话:为什么
依依答:比如说秦始皇的朝代只有三代,你不可以说六代,只能是三代。
我再问:那现实呢
依依说:今天的现实是这样,我们在一起聊天,明天的现实是那样,我们可能在看书,昨天的现实也不一样。
俩俩说:过去的事也会有突破
依依说:是,过去地球被说成方的,但现在科学家证明应该是圆的。
俩俩说:过去有些事是模糊的,聊起来永远不会固定,尤其是小事情,总是后来编的。
我说:你们老师教的?
依依说:观察,我最爱观察生活,然后就想来想去。
我说:那怪今天老师说你没有好好读书,是不是又走神了。
俩俩说:依依可爱联想了,我们老师布置的编连环画,依依画了13张,是她们班画的最多的。
我说:画什么用着么多纸。
依依说:对不起,是爱情悲剧。
我说:别逗了,写作业去。

yksaly 发表于 2020-9-28 12:45:42


发表于 2009-12-28 08:57 资料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回复: 1122的阅读


本周醒言: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
---------庄子《逍遥游》
做大事,重在积累,如若仅好高骛远,则反无所用。

yksaly 发表于 2020-9-28 12:46:09


发表于 2009-12-28 19:42 资料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回复 #208 土拨鼠妈妈 的帖子


地理学是一个与众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科。同样是中国地图,它可以是气象地图,地形图,交通图,行政区划图,地质地矿图.......。
可以从历史中学地理:建康到金陵到江宁到南京;可以从物产中学地理:南粮北煤;可以从气候中学地理:西北的沙尘与东南的台风;可以从交通中学地理:北方的车骑与南方的水道;可以从地形中学地理:西部的高原与东部的平川--大江东流。....
学习的方式多样:聊天,故事,读书,资料查询。
应该讲地理学习是一个探索与发现的过程,比如说:路线的查找。汉尼拔穿越阿尔卑斯的足迹,地理大发现时库克船长的航海路线,京广铁路沿线的各个省会.....
与孩子共同查找资料,寻求答案,非常有趣。
(方向感我也不好,不转向但也不记路)

yksaly 发表于 2020-9-28 12:46:31


发表于 2009-12-28 20:00 资料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回复 #208 土拨鼠妈妈 的帖子


物理化学是实验科学,实践是第一位的----玩是第一位的。可以从两方面着手:
1.做实验:推荐《全世界都在做的200个科学实验》,非常好,类此的书应该很多。家长同孩子一起找材料,做实验,论结果。我们做了十来个实验,很有趣。
2.小制作:船模,空模,无线电,数字电路,电磁学。我曾经与孩子们一起制作简易电风扇,很好玩。动手本身比结果往往更有意义,无论成功与否。
我只是依依俩俩的爸爸,提供的意见很局限,特别希望互相讨论。

yksaly 发表于 2020-9-28 12:48:14


发表于 2009-12-30 19:01 资料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回复: 1122的阅读


文与质之论
前日晚饭即将结束,依依照旧磨磨蹭蹭。煞有介事的对我说:爸爸,您觉得文重要,还是质重要。
我答:怎么想问这个?你最近有读论语吗?
依依说:没有,但班上我那个对头说来着。
我说:明白,那你怎么想?
依依答:质重要。
我说:文与质孰重,质是根本,应该更重一些,但文也是必须,所以才有文质彬彬。
依依说:就是,我们班上那位说文更重。
我说:是不是你太野了。
依依答:才怪。

yksaly 发表于 2020-9-28 12:49:16


发表于 2010-1-2 09:06 资料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回复: 1122的阅读


散步
    晚饭过后,我和爸爸一起去我家对面新修的水泥路上散步。
    此时,大概是七点,路上那些来去匆匆的人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悠然自在的人。这真是一日之内最自在,最舒适的时刻。在朦胧的灯下,飘着那平时看起来无影无色的空气,它们在灯光的渲染下,仿佛凝成了内部在不停发生骤变的分子。
   冬日的夜,如水般静,如冰般寒。我认为,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手举六尺宝剑,独自站在月光下,没有任何声音,通过宝剑看月亮,或让宝剑反月亮的光,才能领会到木兰当年那种“寒光照铁衣”的意境。
   一路都是静悄悄的,只有偶尔远处传来的几声狗叫声,属引凄异。依我看,“自古逢秋悲寂寥”这句话中的“逢秋”应改为“冬夜”,悲凉啊!
    天越来越黑了。渐渐地,有了一点“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感觉。我和爸爸悠悠地往家走。
这是儿子昨晚写的一篇作文,借你的宝地,帮我评点一下.我不懂怎么跟他说.

发表于 2010-1-2 10:34 资料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回复 #220 小桥流水 的帖子


孩子写出了漫步冬夜的意境及内心感受。有两点值得肯定:
1. 有观察 “路上那些来去匆匆的人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悠然自在的人”。飘着那平时看起来无影无色的空气,它们在灯光的渲染下,仿佛凝成了内部在不停发生骤变的分子。
2. 有联想“一路都是静悄悄的,只有偶尔远处传来的几声狗叫声,属引凄异。依我看,“自古逢秋悲寂寥”这句话中的“逢秋”应改为“冬夜”,悲凉啊!
但有些不足
叙述的顺序显得有些凌乱,应该重新梳理,前后呼应,读起来会更加流畅。观察与感受的变换有些突兀,冬夜的水静、冰寒同人内心的自在、舒适之间,悲凉、悄怆与悠然自在之间的联系应点将出来。

一点拙见敬请包涵。

yksaly 发表于 2020-9-28 12:49:56


发表于 2010-1-3 11:08 资料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回复: 1122的阅读


系统消息] 您发表的帖子被评分sydsgyh2009-12-30 12:19
为什么一定要读书虫呢?其它英语原版书也有好多,MTH\\JBJ等等,书要复印放大太麻烦了吧?


MTH,JBJ都是非常好的英文原版读物,我之所以仍选择书虫基于以下原因:
1.孩子对阅读内容的要求:由于依依俩俩中文阅读书籍相对成人化一点,相对幼儿化的的书籍孩子们的接受程度不是太高,我往往会推荐七分的成人书籍,三分的青少图书。另外说实在的,书虫确实好看,我自己读起来都挺带劲的。
2.英文程度的考量:相对MTH而言,书虫1级要简单一些。目前阶段,书虫1级全书大约4000到5000词,完全的生词有6、7个左右,半生词10、15个左右,非常适于孩子快速泛读。在孩子事先做好词汇预习准备的前提下,出声朗读非常顺畅,一般可以做到2个多小时一本,接近于欣赏性阅读。估计书虫2级完成后,MTH作为快速泛读图书可以接的上了。
3.分级英文阅读图书的可选性:我们把轻松英语一级作为听读入门,BLACK CAT作为后续教材,虽说数量看似不少(许多内容是重复的),但坚持停下来消耗的很快,进一步的储备是必须的,所以不大可能向泛读部分补充;我们精听教材为新概一,基本就已经听完(5-8遍),寒假准备全部背一遍,作为精读教材也无法充当泛读的角色。
4.放大复印确实是无奈之举,但更累人的是单词预习。每本书我通常要读一遍,把孩子们可能的生词及短语挑出来,做成EXCEL文档以便预习。我们学习英语都应有这样的体会,单词做好预习,文章读起来就顺畅,继而就有更多的精力去理解内容。这样做,孩子进行学习式阅读很有帮助,但累的是家长。

yksaly 发表于 2020-9-28 12:50:41


发表于 2010-1-6 12:14 资料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回复: 1122的阅读


最近孩子们期末复习非常紧张,尤其是俩俩班里,老师留的片子、作业简直是铺天盖地。孩子有些疲于奔命,明显感觉效率有所下降,我准备不得已时必须刹车,不管老师高兴与否。
可笑之余:
昨天俩俩跟我讲,节前英语测试,她在班里是第一,96分。有一道阅读理解老师要求同学标注老师事先准备的提示线以便理解,大部分同学迷迷糊糊,未按老师要求去做,俩俩感觉题目过于简单也没有去划线而是直接如常将答案写出,老师愤怒了,要求将短文抄写两遍。俩俩是课代表,很在乎老师的意见(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一定是也要照办的,此时已是晚上9:40。
我对俩俩说:俩俩,听你们老师的,实在可笑,完全是浪费生命。
俩俩说:没办法。
我笑着说:下级服从上级,做了小干部心态变了,你过去可不这样。
俩俩白了我一眼:是啊,太痛苦了。
我说:这样,干脆我读一句,你默一句,速度既快又真的有点用场。
俩俩咬咬牙说:好,来吧。
------------
150字、20句两遍共300字、40句,默写用时35分钟(小丫头够棒的),改错10分钟。太苦了,真想把俩俩的英语老师-----。
俩俩十点四十分上床,依依则在一个小时前入睡了。
收获:会拼了几个新词-----Australia, August,Sydney,planning.

yksaly 发表于 2020-9-28 12:51:00


发表于 2010-1-6 12:36 资料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回复: 1122的阅读


阅读理解:
最近在学校练习中,孩子们阅读理方面暴露了不少问题。
1.词语理解,表现在词语搭配上选择有误。明显区别的词语,专项用词选择好处理;含义相近的形容词、副词,特定语言环境下,在选择时容易混淆。
2.段落总结,表现在段落概括能力不够。快速阅读后,段落大意的描述不够清晰精炼。
看来,在这方面除了继续欣赏式泛读外,语文精读练习一定要加强。这既是应试的需要,也是基本语言素养积累的必须。从这一点上看,和学校教育积极配合真是很重要。

yksaly 发表于 2020-9-28 12:52:34


发表于 2010-1-6 12:58 资料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回复: 1122的阅读



一日一段

在四时中,我于秋是有偏爱的,所以不妨说说。秋是代表成熟,对于春天之明媚娇艳,夏日之茂密浓深,都是过来人,不足为奇了,所以其色淡,叶多黄,有古色苍茏之慨,不单以葱翠争荣了。这是我所谓秋的意味。大概我所爱的不是晚秋,是初秋,那时暄气初消,月正圆,蟹正肥,桂花皎洁,也未陷入懔烈萧瑟气态,这是最值得赏乐的。那时的温和,如我烟上的红灰,只是一股熏熟的温香罢了。或如文人已排脱下笔惊人的格调,而渐趋纯熟炼达,宏毅坚实,其文读来有深长意味。这就是庄子所谓“正得秋而万宝成”结实的意义。在人生上最享乐的就是这一类的事。比如酒以醇以老为佳。
------------林语堂秋天的况味


填空
在四时中,我于秋是有偏爱的,所以不妨说说。秋是代表成熟,对于春天之      ,夏日之      ,都是过来人,不足为奇了,所以其色,叶多,有古色苍茏之慨,不单以葱翠争荣了。这是我所谓秋的意味。大概我所爱的不是晚秋,是初秋,那时暄气,月正,蟹正,桂花皎洁,也未陷入懔烈萧瑟气态,这是最值得赏乐的。那时的温和,如我烟上的红灰,只是一股熏熟的温香罢了。或如文人已排脱下笔惊人的格调,而渐趋纯熟炼达,宏毅坚实,其文读来有深长意味。这就是庄子所谓“正得秋而万宝成”结实的意义。在人生上最享乐的就是这一类的事。比如酒以醇以老为佳。
1.选词填空
明媚娇艳黄淡肥 茂密浓深圆消
2.概括大意(一句话,不超过10个字)

yksaly 发表于 2020-9-28 12:52:51


发表于 2010-1-6 14:09 资料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回复: 1122的阅读


本周醒言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老子第四十五

yksaly 发表于 2020-9-28 12:53:08


发表于 2010-1-7 08:27 资料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回复: 1122的阅读


一日一段
山中不定是清静。庙宇在参天的大木中间藏着,早晚间有的是风,松有松声,竹有竹韵,鸣的禽,叫的虫子,阁上的大钟,殿上的木鱼,庙身的左边右边都安着接泉水的粗毛竹管,这就是天然的笙箫,时缓时急的参和着天空地上种种的鸣籁。静是不静的;但山中的声响,不论是泥土里的蚯蚓叫或是桥夫们深夜里“唱宝”的异调,自有一种各别处:它来得纯粹,来得清亮,来得透澈,冰水似的沁入你的脾肺;正如你在泉水里洗濯过后觉得清白些,这些山籁,虽则一样是音响,也分明有洗净的功能。
夜间这些清籁摇着你入梦,清早上你也从这些清籁的怀抱中苏醒。
-----------徐志摩,天目山中笔记

填空
山中不定是清静。庙宇在参天的大木中间藏着,早晚间有的是风,松有松,竹有竹,   的禽 ,的虫子,阁上的大钟,殿上的木鱼,庙身的左边右边都安着接泉水的粗毛竹管,这就是天然的笙箫,         的参和着天空地上种种的鸣籁。静是不静的;但山中的声响,不论是泥土里的蚯蚓叫或是桥夫们深夜里“唱宝”的异调,自有一种各别处:它来得纯粹,来得清亮,来得透澈,    似的沁入你的脾肺;正如你在泉水里洗濯过后觉得清白些,这些山籁,虽则一样是音响,也分明有洗净的功能。
夜间这些清籁摇着你入梦,清早上你也从这些清籁的怀抱中苏醒。
声   鸣    叫   冰水    韵    时缓时急
本段描写的是山中别样的清净,请概述(不超过15字)

yksaly 发表于 2020-9-28 12:54:13


发表于 2010-1-7 11:11 资料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回复: 1122的阅读


英语听读到英语跟读
昨天晚上的期末复习依旧有些紧张,孩子们学校功课完成以后,妈妈辅导数学。孩子妈妈数学比我强,孩子们很是认可,只是她的辅导理念与我是不同,她基本上是根据孩子心智成长来进行相应辅导,绝不超前,三年级以前基本不太多管,而这学期才真正认真起来。
晚上8:40依依结束任务,我招呼她来听读轻松英语---安徒生之卖火柴的小女孩。依依照例很是认真的拿起书本,当故事开始后却有了一点点变化,她开始努力跟读起来,这让我颇感欣慰。在坛里,有些孩子就是这样做的,听-认-读,但我以为这是需要孩子特别的配合才行,现在依依能试着跟读正常语速的分级读物是好事。不过,现在看来轻松一二级,依依唯有跟读至少三遍才可能完全自如。但愿这种自觉能够持久下去,寒假真正做到自我管理就好了,当然还有俩俩。

yksaly 发表于 2020-9-28 12:54:32


发表于 2010-1-7 18:40 资料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回复: 1122的阅读


名段欣赏:自《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朱自清
梦中的秦淮
秦淮河里的船,比北京万甡园,颐和园的船好,比西湖的船好,比扬州瘦西湖的船也好。这几处的船不是觉着笨,就是觉着简陋、局促;都不能引起乘客们的情韵,如秦淮河的船一样。秦淮河的船约略可分为两种:一是大船;一是小船,就是所谓“七板子”。大船舱口阔大,可容二三十人。里面陈设着字画和光洁的红木家具,桌上一律嵌着冰凉的大理石面。窗格雕镂颇细,使人起柔腻之感。窗格里映着红色蓝色的玻璃;玻璃上有精致的花纹,也颇悦人目。“七板子”规模虽不及大船,但那淡蓝色的栏干,空敞的舱,也足系人情思。而最出色处却在它的舱前。舱前是甲板上的一部。上面有弧形的顶,两边用疏疏的栏干支着。里面通常放着两张藤的躺椅。躺下,可以谈天,可以望远,可以顾盼两岸的河房。大船上也有这个,便在小船上更觉清隽罢了。舱前的顶下,一律悬着灯彩;灯的多少,明暗,彩苏的精粗,艳晦,是不一的。但好歹总还你一个灯彩。这灯彩实在是最能钩人的东西。夜幕垂垂地下来时,大小船上都点起灯火。从两重玻璃里映出那辐射着的黄黄的散光,反晕出一片朦胧的烟霭;透过这烟霭,在黯黯的水波里,又逗起缕缕的明漪。在这薄霭和微漪里,听着那悠然的间歇的桨声,谁能不被引入他的美梦去呢?只愁梦太多了,这些大小船儿如何载得起呀?
-------------------------------------------------------------

读此文仿佛又置身于十多年前的幻境之中,如萧萧冬夜细饮温热的黄酒,令人沉醉。
读给俩俩,似乎有些无动于衷。
读给依依,稍稍有所感动。
看来唯有浸渍秦淮才会真正共鸣,生活才是源泉。

yksaly 发表于 2020-9-28 12:55:11


发表于 2010-1-7 19:06 资料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回复: 1122的阅读


唉,老子云: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归于自然为最佳,然而又还是无法自拔,可叹。

发表于 2010-1-8 09:36 资料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回复: 1122的阅读


一日一段
一 只 小 鸟            冰心
   --------偶记前天在庭树下看见的一件事

    有一只小鸟,它的巢搭在最高的枝子上,它的毛羽还未曾丰满,不能远飞;每日只在巢里啁啾着,和两只老鸟说着话儿,它们都觉得非常的快乐。
    这一天早晨,它醒了。那两只老鸟都觅食去了。它探出头来一望,看见那灿烂的阳光,葱绿的树木,大地上一片的好景致;它的小脑子里忽然充满了新意,抖刷抖刷翎毛,飞到枝子上,放出那赞美“自然”的歌声来。它的声音里满含着清—轻—和—美,唱的时候,好像“自然”也含笑着倾听一般。
    树下有许多的小孩子,听见了那歌声,都抬起头来望着─—
    这小鸟天天出来歌唱,小孩子们也天天来听它,最后他们便想捉住它。
    它又出来了!它正要发声,忽然嗤的一声,一个弹子从下面射来,它一翻身从树上跌下去。斜刺里两只老鸟箭也似的飞来,接住了它,衔上巢去。它
的血从树隙里一滴一滴的落到地上来。从此那歌声便消歇了。
那些孩子想要仰望着它,听它的歌声,却不能了。

填空
    有一只小鸟,它的   搭在最高的枝子上,它的毛羽还未曾   ,不能远飞;每日只在巢里啁啾着,和两只老鸟说着话儿,它们都觉得非常的快乐。
    这一天早晨,它醒了。那两只老鸟都觅食去了。它探出头来一望, 看见那       的阳光,       的树木,大地上一片的好景致;它的小脑子里忽然充满了新意,抖刷抖刷翎毛,飞到枝子上,放出那赞美“自然”的歌声来。它的声音里满含着清—轻—和—美,唱的时候,好像“自然”也含笑着倾听一般。
    树下有许多的小孩子,听见了那歌声,都抬起头来望着─—
    这小鸟天天出来歌唱,小孩子们也天天来听它,最后他们便想捉住它。
    它又出来了!它正要发声,忽然嗤的一声,一个弹子从下面射来,它一翻身从树上跌下去。斜刺里两只老鸟箭也似的飞来,       了它,衔上巢去。它
的血从树隙里一滴一滴的落到地上来。从此那歌声便了。
那些孩子想要仰望着它,听它的歌声,却不能       了。

1 填空:接住    丰满巢葱绿    灿烂   消歇
2.感想:想象一下小鸟后来的情况


图画    冰心
    信步走下山门去,何曾想寻幽访胜?
    转过山坳来,一片青草地,参天的树影无际。树后弯弯的石桥,桥后两个俯蹲在残照里的狮子。回过头来,只一道的断瓦颓垣,剥落的红门,却深深掩闭。原来是故家陵阙!何用来感慨兴亡,且印下一幅图画。
    半山里,凭高下视,千百的燕子,绕着殿儿飞。城垛般的围墙,白石的甬道,黄绿琉璃瓦的门楼,玲珑剔透。楼前是山上的晚霞鲜红,楼后是天边的平原村树,深蓝浓紫。暮霭里,融合在一起。难道是玉宇琼楼?难道是瑶宫贝阙?何用来搜索诗肠,且印下一幅图画。
    低头走着,—首诗的断句,忽然浮上脑海来。“四月江南无矮树,人家都在绿阴中。”何用苦忆是谁的著作,何用苦忆这诗的全文。只此已描画尽了山下的人家!

填空
    信步走下山门去,何曾想寻幽访胜?
    转过山坳来,一片青草地,      的树影无际。树后弯弯的石桥,桥后两个在残照里      的狮子。回过头来,只一道的断瓦颓垣,      的红门,却深深掩闭。原来是故家陵阙!何用来感慨兴亡,且印下一幅图画。
    半山里,凭高下视,千百的燕子,绕着殿儿飞。城垛般的,白石的,黄绿琉璃瓦的门楼,玲珑剔透。楼前是山上的晚霞   ,楼后是天边的平原村树,深蓝浓紫。暮霭里,融合在一起。难道是玉宇琼楼?难道是瑶宫贝阙?何用来搜索诗肠,且印下一幅图画。
    低头走着,—首诗的断句,忽然浮上脑海来。“四月江南无矮树,人家都在绿阴中。”何用苦忆是谁的著作,何用苦忆这诗的全文。只此已描画尽了山下的人家!

1. 填空:俯蹲剥落   甬道   参天   围墙   鲜红
2. 感想:来过这样的去处吗,想去吗?

yksaly 发表于 2020-9-28 12:56:17


发表于 2010-1-9 19:30 资料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回复: 1122的阅读






QUOTE:

原帖由 锦儿妈 于 2010-1-9 19:10 发表
1122爸爸,说文解字,哪个版本的比较好?这几天正在寻觅,谢谢!

《说文》我觉得如果用来辅导孩子,还是用《汉典》来的实际http://www.zdic.net/来的便捷些---简体,网络,全面。说到自己看的话,岳麓书社的两版:说文解字(注音版)(精装)及 说文解字今释(上下)都不错,看自己的偏好。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查看完整版本: 【转】1122阅读-1122bb写于2009年的帖子(脱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