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千眠

2011-12-20

[方法探讨] 双语教育的困惑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lyggym

    2011-12-21 10:06:48 使用道具

    英语的学习一定要以兴趣为首位,有了兴趣,再辅以合适的方法,孩子自己就会有强大的动力去学习,毕竟英语只是一门工具而已。在现在这个形势下,英语的学习是很重要的,但一定不是最重要的,更加值得关注的应该是孩子心理的成长要健康。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20 理由 收起
    千眠 + 20 谢谢参与话题,孩子的心理健康确实非常重要.
  • xianyun0403

    2011-12-21 10:20:18 使用道具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千眠

    楼主 2011-12-21 10:34:29 使用道具

    xianyun0403 发表于 2011-12-21 10:20
    其实看到这里发现又出现了另外一个观点,就是学。之前从启蒙到现在的学,性质已经两样了,问题已经由母语引 ...

    说说我自己女儿接触英语的过程,她接触英语是学校捆绑的芝麻街课程,芝麻街课程,第一年的那本书,只有图画,一个字母都没有出现,除了图片,就是录音带一盒;

    这样接触了一年的英语,如果让孩子在一年结束的时候参加考试,那就杯具了,肯定是0分。

    因为孩子连字母都不会,芝麻街课程的第二本书,也就是第二年课程,才出现字母学习,我觉得第二年才勉强开始叫做是学英语,第一年,叫做接触英语或者英语启蒙;

    学习是很长期的事情,开始的时候,慢一点没关系的,到了后来,前面快点慢点的差别不会很大。

    中国的教科书英语课程是比较糟糕的,女儿的评价是:假的要命,根本不会有人像教科书里的人那样对话,内容是为了迁就要教的语法点,很生硬的堆砌出来的,整个小学过程不教音标或PHONIC,内容无趣生硬,结果其实整个过程才涉及了1000的单词量,很多的孩子们还是学得叫苦连天;

    芝麻街的课程看起来特别轻松,初学涉及的内容很生活,进阶的学习就比较多科普知识,涉及地理历史天文等,很轻松的不知不觉的就在内容中涵括了3000单词量,还补充了中国孩子特别缺乏的一些科普知识,……


    我是很支持家长们额外让孩子们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的,因为课程内的内容实在是贫乏而且糟糕。
  • 豆宝妈

    2011-12-21 10:46:45 使用道具

    呵呵,我家倒是先学了中文后学英文。
  • 绿色柠檬片

    2011-12-21 10:47:34 使用道具

    我的原则是小孩子开心就好
    绘本,亲子阅读,对她来说很高兴,那就坚持。
    双语不要作为一种压力,看小孩子接受程度就好。
  • 93776940

    2011-12-21 10:58:20 使用道具

    千眠 发表于 2011-12-21 06:44
    我说的这个内容有点走题,我认为玩还真的可以培养专注力,女儿小时候,我总是鼓励她全力以赴的玩的,并不 ...

    你说的太对了。和我想法一样。有些家长说玩怎么能培养性格,我也是你说的这样解释。
    有些孩子本来也可以通过各种自己不同的兴趣爱好培养同样性格的,殊途同归。但是很多家长自己不认同玩,玩积木、玩拼图、玩玩具、甚至玩游戏,玩别的某个方面,大人不认同,从小不断干扰,没用心思想想孩子的需求和特点。看看多少孩子,玩的时候,半个小时有多少干扰?一会儿喝汤、一会儿吃点啥、一会儿大呼小叫太乱、一会儿让做点别的啥,陪玩也是根本不上心,一会儿接电话,一会儿自顾自聊天,一会儿。。。。。反正觉得孩子不就是玩嘛,那么认真干嘛,不把孩子的兴趣爱好当回事,想从中培养好性格好习惯才奇怪,相反,让孩子从小养成一个坏习惯,坏性格,就是不用专注,无法认真。当然,到了做别的事情的时候,他就本性难移了。再回头怪说我家孩子本来就是怎么样怎么样。
    我说玩,同样是成长的一种很轻松很快乐也能培养性格孕育性情的方式,而且是很适用的。对于爱玩的孩子,本来都是会玩,能玩,也能陶冶情操的,偏偏是大人不断的干扰,从一开始就建立一种非常坏的模式模型给他熏着。
    你的做法,就很能阐释这个道理。偏偏是没几个大人懂得玩,懂得让孩子怎么玩,懂得怎么培育孩子性格性情了。都以为要学习,自己搞得刻苦、认真,把这个当成孩子榜样,孩子那么小,他跟你有同样认识那就不叫孩子。
  • 骐骐妈妈

    2011-12-21 11:10:30 使用道具

    ljm33844 发表于 2011-12-21 09:04
    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住在我家楼下有对小夫妻,丈夫英语非常好(他两个姐夫都是英国人),本人也是高校教 ...

         之前我也一直很担心这个问题,我家的情况是:平时我和我妈带宝宝,我妈和宝宝说四川话,我和我妈说四川话,我和宝宝说普通话,我和LG说普通话,LG和宝宝说普通话,偶尔心血来潮还要说两句湖南话,周围的人和宝宝说四川话,平时有亲子英语阅读,一直就担心宝宝会不会搞不清楚,说话晚的问题。不过宝宝一岁以后就开始开口,虽然还只能两个字两个字的说,但几乎什么都会说了。(同比周围比她大的宝宝都没她能说)口音呢,就是平时我妈给她说得多的词,她就说四川话,比如"爷爷,奶奶"。我跟她说得多的比如“爸爸,妈妈”就是很标准的普通话,应该说大部分话都是普通话,因为我带她的时间多些。教的一些简单的英语单词,比如“ball ,car”,她就会说英语,因为比中文好说,但不管四川话还是普通话,她都能听懂。上个月在湖南呆了一个月,发现湖南话她也能听懂,而且还开始学着说。目前是这么个情况,马上一岁四个月了,看什么时候开始冒句子(现在说过最长的话是:妈妈,吃,奶奶{:soso_e113:})
  • Pink52505

    2011-12-21 11:12:55 使用道具

    千眠 发表于 2011-12-21 10:34
    说说我自己女儿接触英语的过程,她接触英语是学校捆绑的芝麻街课程,芝麻街课程,第一年的那本书,只有图 ...

    想知道楼主说得芝麻街课程用的是什么教材,和网上能下载的芝麻街英语视频一样吗
  • neo002

    2011-12-21 11:19:49 使用道具

    相信大家都有困惑,但是还是要继续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20 理由 收起
    千眠 + 20 谢谢参与话题。是的,大家都在困惑中前进
  • 93776940

    2011-12-21 11:23:36 使用道具

    绿袖子 发表于 2011-12-21 09:26
    人们面对利益和风险的思维方式通常是:能获得利益的那个人是我,风险都是不注意的人才会遭受的。所以很多 ...

    你说的我基本认同。
    我孩子出生之前,我就潜心早教的事情。在网络上瞎逛提高自己,一直也都有双语教育的帖子不断冲击我的意识。
    但是在孩子3岁多上小班之前,我一直没给孩子启蒙英语,要说原因,我具体也说不清楚,就是觉得一方面自己不行,没有做好准备,没有很好的方法,一方面把英语这个语言当成方言去比较不同的孩子得出的一些模模糊糊的观点(我们南方方言+普通话的孩子,比普通话+英语的孩子多,更有可比性)。所以虽然也知道有亲子英语这么回事,但是一直没有涉水。
    孩子能进公立,但是我选择私立,我当时看重的是分享阅读课程以及其他方面这家幼儿园和我教育理念很合拍。虽然知道它有双语,但是确实是没看重,并且连多了解也没有。后来孩子小班(托班没英文),开始英文课,孩子表现出可以说是极高的兴致,才被动拉着我走上了双语的路途。然后才开始系统了解一些亲子双语的事情。
    但是,我的认识跟你一样,我不觉得我有妄自尊大的想法。很多一起玩的孩子幼儿园也没开双语,他们也说你家孩子有点厉害啊,我说也就是玩,还真别把她的英文看成什么了不起的本领。我们自己,5岁前的东西,记得住多少?除了性格具有延续性,其实的知识点,真正记住的有多少?所以培养的是一种能力,而不是知识点。那能力培养,途径多了去了,选择有难度的英语,具有优越性吗?想法,更加容易画虎不成反类犬。
    再说,小学一二年级我们这里是没开英语课的,这两年如果不跟进,你前面3年甚至更多,全是白搭。完全白搭也不是,就当是能力培养(又回到能力培养归于亲子,亲子的内容何其广泛,殊途同归,偏偏双语是里面相对难度较大的一类,看家长那刻苦劲。)。
    再说到你们的小学阶段,初高中阶段,我也同样认同你们的观点。真的很多东西并不是赢在了起跑线上,而是输在了起跑线上,或者跑道途中的各种干扰因素、环境因素。我曾经看过一个报道,中国孩子从小学的东西世界最多,最后成才的没有几个。日本人0-6岁有几个学习声乐、外语、画画等等兴趣班的?美国有几个?但是,我们出了多少个拿得出手的音乐家、作家、画家、语言学家?我们的题海战术和思维运用,已经从高中阶段,像初中、小学、幼儿园、甚至婴儿阶段延伸。但是,拿得出手的越来越少。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20 理由 收起
    千眠 + 20 谢谢参与
  • amigo

    2011-12-21 11:34:27 使用道具

    赞同楼主的观点。
    大脑是有排挤作用的,心理上也是一样。
    低幼的孩子连口腔肌肉都无发育完整的情况下,双语只怕是得不偿失。
    双语的孩子夹生的情况很多,
    仅让孩子多个体验来玩玩看看听听说说倒是无妨。
    我们也可双语,但是我一直不愿孩子在母语都还未可以完全流畅交流的情况下,和孩子用英文,
    但是他主动说几句英语,我也是很高兴回应的。

    另:母语就如树之根系之一,人若根系不牢将会如何?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20 理由 收起
    千眠 + 20 谢谢参与话题
  • 椰子婷

    2011-12-21 12:44:26 使用道具

    呵呵,这个问题也是我之前很困惑的问题,之前也发过一个和导师的谈话文章,当然,大部分家长目前仍然是不以为意的。
    是的,因为孩子的教育还在起步,顶多的8年10年,少的1年2年,这段时间孩子在不断地学习阶段,基本还看不出什么不好的后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fe0aae0102dz4z.html
    这个博文里的妈妈,家里的娃娃在日本长大,日语,英语,国语,三语教学,也曾经很热衷推崇双语教育,这是她最近的反思,大家可以看一看。
    但是自从和导师讨论了以后,我认为我是绝对不会太早教英语的了,以游戏的目的认识字母或者其他。
    也可谓,从爸妈网知道了双语教育,从爸妈网各位的英语热忱和导师的话让我彻底地放弃双语教育。
    学好一语尚且不易,打好根基,其他,都是技能而已。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20 理由 收起
    千眠 + 20 非常给力的回帖,谢谢你补充的资料:)
  • familyfirstsun

    2011-12-21 18:10:02 使用道具

    同意先把中文说好,基础打好了在学英语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10 理由 收起
    千眠 + 10 谢谢参与话题
  • xiaojingling

    2011-12-21 18:40:07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xiaojingling 于 2011-12-21 18:46 编辑

    其实感觉语言是非常深奥的东西,比如,女儿都9岁多了,也读了很多书(虽比不上很好牛娃,但我自认为还可以了,呵呵),可最近发现很多词语还都不理解,字面意思包括内涵都不知道,感觉这些是要通过长期对一种语言的熟悉潜移默化。
    记得上二年级时,学校进行了一次阅读理解的测试,我们是完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进行的,大约考了80多分(内容没见过),我问她都什么内容,记得当时她说:字我都认识,可很多都不知道什么意思。
    近期看到报纸上总有些成语造句的,很多学校的孩子都参与了,有一天让孩子也看看,居然很多都不明白什么意思,比如前几天的背水一战。这估计又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
    双语学习固然很好,估计有所偏重吧!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20 理由 收起
    千眠 + 20 谢谢参与话题
  • 93776940

    2011-12-21 21:44:40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93776940 于 2011-12-21 21:45 编辑
    婷子064 发表于 2011-12-21 12:44
    呵呵,这个问题也是我之前很困惑的问题,之前也发过一个和导师的谈话文章,当然,大部分家长目前仍然是不以 ...


    我对福田心田妈妈的帖子的回复:
    我启蒙双语是在孩子3周2小班有双语课之后,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以前孩子母语开发很早,在同龄人中优势明显,表达思维理解能力均强,至少高于1-2个年龄的档次,修饰词语的丰富性,让旁人咋舌。当然,我知道那是因为中文亲子阅读的缘故。
    但是,双语之后,孩子在英语上进步也是最快的孩子之一,公认的不说,就说第一次英语决赛,在三个幼儿园的所有大中小班中,得分最高(预赛自我介绍加唱英文歌,决赛自我介绍加讲故事)可窥一斑。但是,母语的表达和词汇的内涵,丰满度,修饰度,急剧下降。已经沦为同龄中的佼佼者,但是已经不具备跨年龄的优势。
    这个很明显的是双语的干扰。双语干扰了思维的发散度和丰满度,干扰了表达的集中和快速。
    更别提其他一些过早双语的孩子,语言开发慢而迟、表达也弱,思维的深度广度均差。这种现象屡见不鲜。
  • 93776940

    2011-12-21 21:58:37 使用道具

    婷子064 发表于 2011-12-21 12:44
    呵呵,这个问题也是我之前很困惑的问题,之前也发过一个和导师的谈话文章,当然,大部分家长目前仍然是不以 ...

    看到福田心田妈妈能客观表白,我真的很佩服。
    我还佩服的是我从前看到的一个帖子,说的是,亲子阅读的思考。作者以及回复者多数都是很早的亲子阅读工作的推广者,并且都以她们自己的孩子的经历做阶段小结。其中不乏数位版主和前辈妈妈,坚持亲子共读都是以6-10年计。孩子现在都是小学1-6年级生。应该说,她们兼具那个论坛第一代的亲子阅读倡导者和实施者。但是看完全贴,才知道我们这些后来人,后面的大致的影子。
    所以,我很早就很想很想了解,当年比较早倡导和实施双语教育的先行者,到今天,她们孩子小学阶段或者是高年级后,她们都有哪些经验教训留给我们。但是这个论坛还是比较少。或者说即便有,也不带爱开口。
    最近几个主帖,我跟得比较紧。其实,是我这几个月来一直想说但是没说的话。我本来是话痨子,想啥说啥,甚至还经常搞点冷幽默。不过后来我对论坛的观点出现了变化,我觉得我不能太过了,干脆不说。不过跟帖说说倒是不那么突兀,反正会屏蔽反面意见的人,她也不看的。纯粹是缩在这里自己发泄一通而已。

    福田心田妈妈说的很客观。因为她的孩子还小,她还不确定是一种阶段表现还是延续性的表现。我更期待有已经走得更远的,孩子更大的家长,出来说说,给我们照照前方的路。
  • jjmonkey

    2011-12-21 22:10:48 使用道具

    93776940 发表于 2011-12-21 21:58
    看到福田心田妈妈能客观表白,我真的很佩服。
    我还佩服的是我从前看到的一个帖子,说的是,亲子阅读的思 ...

    能不能给个“亲子阅读的思考”的链接,我也想看看这篇文章。说实话,今天看了这个帖子,真的感触颇深。真的是要好好思考后面应该怎么做的时候了。
  • 椰子婷

    2011-12-21 22:22:36 使用道具

    93776940 发表于 2011-12-21 21:58
    看到福田心田妈妈能客观表白,我真的很佩服。
    我还佩服的是我从前看到的一个帖子,说的是,亲子阅读的思 ...

    呵呵,能对自己以前的行为进行思考和审视,无论是对的错的,都勇于拿出来讨论,这点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如果不管什么时候,只要看到别人对双语教育有一点质疑,不进行自身思考,而直接给出:
    ”不可以偏盖全,那是特例,那是因为他们的家庭条件云云“
    这样,又如何教会孩子善于思考呢?
    而双语教育付出的汗水,我想不必多说了,是否和生活能力挂钩也不必多说了。
    只能说,当把时间用在某样事情上,其他事情必定分给的时间就少了。
    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呢?
    健康,和,健全的人格,然后是良好的习惯。
    有这几点,去到哪里都开心,要学什么都没问题。
    现在孩子压力大的时候,也许家长忽略了,切勿等到事情发生到不可逆的时候,才认识到要思考,已经太晚了。
    走题大王又走题了,呵呵~

  • yoyocaca

    2011-12-21 22:35:23 使用道具

    可能大家都是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吧,也不希望孩子在学习外语方面再经历自己走过的老路,学了那么多年,还是哑巴英语,阅读也没有太好。如果有一种方法告诉你,你的孩子会在不知不觉中学会,而且没有那么困难,你会不会去试一下呢?我个人的感觉,孩子的接受力和理解力都是很强的,我也在尝试。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10 理由 收起
    千眠 + 10 谢谢参与话题!
  • friday1103

    2011-12-21 23:00:16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friday1103 于 2011-12-21 23:09 编辑

    看了这个贴,顺带着看了一堆东西。一物两面,有利有弊。

    辩证一点看,对别人有利的,对你不一定有利。对别人有害的,对你不一定有害。(好像是一堆废话哦。)

    要分析自己的孩子是否适合早期多语言学习,可以参考同龄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如果你比同龄人强很多,那么加一点第二外语无妨。如果妨碍了应有的语言发展进展,可以有战略的调整一下,等时机成熟了再来。人生有很多再来的机会,何必着急一时一世。

    看了此贴及相应的一堆帖子,觉得要双语,必须想要,要努力照顾孩子的心理,并且能体谅他们的语言压力。能创造一个很宽松的环境,让孩子慢慢来,慢慢吸收两种语言。接纳他因双语带来的一切问题。并设法让周围的人,对孩子更宽容些。

    补充一点,尤为重要。因为我家也正在进行双语的培养。所以,我比较关注这种内容。千万不要因为孩子有两种语言混淆的错误,而进行纠正。比如:中文中的声调听着像英文的。中文的表达用英文的造句方式。等等。因为每个孩子有其自身总结和归纳语言的能力,他们都在各自的脑海中发展着各种语言的规律。纠正往往破坏了这种探索的积极性和整体完整性。错,就让他错。继续持续的输入正确的内容,总有一天,他能自主的纠正错误。

    孩子是天才,而成人是被扼杀的天才。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20 理由 收起
    千眠 + 20 谢谢参与话题!
  • 93776940

    2011-12-21 23:22:14 使用道具

    yoyocaca 发表于 2011-12-21 22:35
    可能大家都是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吧,也不希望孩子在学习外语方面再经历自己走过的老路,学了那么多年,还是 ...

    是的。有时候确实是很困惑,很矛盾。因为前方的路不明,别人指的路,在自己的经验里面,也觉得味道怪怪的。比如,婴幼儿阶段,应该是能力的培养,而不是知识的培养,这点,我是比较遵从的。这点如果错误,我一切认识都有失偏颇;如果这点认识是对的,那么,别人的很多经验,指的路,我们就要分成长效和短效来分析、去评估。
    孩子很小的时候,会被很多的唐诗、儿歌、童谣,除了开发大脑能力外,对未来是否就有比较强的诗词韵律感?这个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她在某个兴趣点或者说局限点上,能发挥最大的潜能和效率,但是兴趣转移后,她不具备永固性。更别说你以后考试在这方面就强。也别说成人后你文学水平就高。
    亲子阅读也是同理,除了培养一种习惯和兴趣,以及修身养性,开阔思维,提升交流能力外,你是否以后就能写好作文、应对理解类考试?长大后是否就能成为阅读高手或者善于利用这点谋生者?
    杜曼显卡,暗示我们开发啥脑啥脑,好像我们大人都是半脑动物一样,给我们一个全脑开发的成功的路。但是,因为它一开始就是偷换概念的推销手段,现在已经没有多少追随者了。
    国学,暗示我们从小吸纳精华,培养性情,塑造美德,延伸的各项作用和功能,几乎涵盖幼儿的全能力。且不说其他,是否真的都学国学后,就能成为道德人?国学太小启蒙,后面必将淡忘。淡忘之后留下痕迹,真的可以塑造出良好品德出来?我不太相信。
    珠心算,不提也罢。昙花一现。
    亲子英语也是同理。太小就崇尚双语,磨耳朵,且不说得法不得法,就说后面的成长轨迹,真的具备双语并重的孩子吗?论坛提到一些前人,是双语的最伟大成功者,但是终其比例,到底有多大成功的希望。从0岁启蒙者,应试能胜过后天的吗?单科应试都不一定,更何况很可能牺牲的是其他科的能力。你如果英语轻松了,作文语文成老大难;那和语文轻松了,英语成老大难,这两者最终还不是半斤八两。谁也没比谁好。但是后者却得到了童年的解放,能有更多时间精力去安排其他活动。所以,亲子英语,很早0-3岁,3-6岁开发的,到了初高中,甚至大学后,总体上能有多大优势,是值得前瞻的。当然,我们更愿意有人来回顾说明。而不是只看现在。现在,不客气的说,我们就是在用时间搞题海搞填鸭战术,这个战术对任何战役,都无坚不摧,在这个战术下的所获得任何成绩,都没有什么可以说明的。随便我们每个人把这个精力,换成其他任何你想换的方面,都照样天天有惊喜,月月有进步,年年有回报。
    当然,我这么说,不是排斥以上那些的方方面面,我想说的是,如果没有肯定的普适性,我们应该把生活中所有的子项目作为分子,区分重点,先易后难,先简后繁。分清主次,有的放矢。各个阶段,有各个阶段的要点,各个阶段,偏重都不同。
    再说细一点的质问,在我们国家生活,对大多数家庭来说,真能习得双语吗?这是不是一个欺骗性极强的糖衣炮弹?这个习得,有效期有多久?是短效的?还是长效的?短效我相信,长效的我质疑。所以,如果是短效的,这样的习得是真的有价值的吗?换取的牺牲为什么就不敢直面?迟说话,没关系,后面不是也照样能说话,有看到几个哑巴的;英语见长,母语表达稍欠缺,也没关系,照样活得好好的,我不爱交流我不爱说话难道就活不了了;英语考得好,听力顶呱呱,作文不会写语文不过关,也没关系,总成绩我可以接受;那啥啥啥是有关系的?我也不明白了。这么看的开,那不学英语是最没关系的一个关系。
    今晚码这些字,受了几个电话影响,思路乱了,瞎写,估计又是条理不同,思维跳跃,懒得修订。也不知道说了什么,因为我本来也不明白的很,糊涂的很。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20 理由 收起
    千眠 + 20 感谢你!
  • 93776940

    2011-12-21 23:26:58 使用道具

    bailechen  你错了,等到高中你孩子花一半时间在英语上时,就悔之晚矣了

    这点也是我的疑问。我高中的时候,英语比较弱的,确实是听力。但是我有舍有得,我舍去了自己的弱项,强化了其他各项,我得到的结果是非常理想的。如果我高中的时候,英语很好,需要花一半时间在语文上,我估计我悔之更晚矣。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20 理由 收起
    千眠 + 20 感谢你!
  • 谦谦妈妈

    2011-12-21 23:36:47 使用道具

    没去过新加坡,不认识新加坡人,不过记得以前看电视时就觉得可能语言会受到土著语言的影响,就像台湾的山地人一样。我是搞语言教育的,可我并没有给女儿从小进行英语启蒙。来了爸妈网以后,成天的看见大家兴致勃勃的进行英语早教,自己也很困惑。我想,进行一些语言输入也未尝不可。只是注意度就好了。我在起步,不过不着急。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20 理由 收起
    千眠 + 20 谢谢参与!
  • bailechen

    2011-12-22 09:13:37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bailechen 于 2011-12-22 09:15 编辑

    我们的中文水平好吗?以一个读旧私塾的学生看,现在国民的中文也很烂的,为什么我们要自比新加坡人强?

    我们认为重要的,也许别人很不在意的。双语教育,大部分家长还是抱着让孩子多一项交流的技能,少一点弯路的心态。

    SINGLISH就差了吗? 女王音就高贵了吗?我所接触的新国人很自豪,很融通!

    大部分家长很现实,很实际的。 请问现在还有家长让孩子背毛选的吗?曾几何时,这是每个孩子的必修课,这些孩子们都毁了吗?

    大概率的选择,有盲从,更有它存在的理由!满语的消亡就是这样,京剧也会这样,尽管在不惜余力的保护它!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20 理由 收起
    千眠 + 20 谢谢参与,请继续参与思考
  • 3285196

    2011-12-22 09:19:04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3285196 于 2011-12-22 09:24 编辑

    在中国大的环境下,目前不具备双语环境,学校教学只能当外语处理,而不是第二语言,家庭环境下得二语是不可能走太远的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20 理由 收起
    千眠 + 20 谢谢参与
  • 千眠

    楼主 2011-12-22 09:40:17 使用道具

    3285196 发表于 2011-12-22 09:19
    在中国大的环境下,目前不具备双语环境,学校教学只能当外语处理,而不是第二语言,家庭环境下得二语是不可能 ...

    学校肯定是按照第二语言的方式教,我困惑的是家长为稚龄宝宝创造一个非天然的家庭双语小天地的做法,是否值得?

    是否有危险性。


    非天然的小天地,不说双语了,其实单语都有问题,在广州,我已经遇到很多对自己国语不好的父母,因为不想让孩子走弯路,直接教孩子国语的家庭,因为自己的国语不过关,结果培养了不会粤语,普通话却说不好,有浓重粤语音,而且国语表达不清的孩子。目的是好的,但结果很糟糕。

    所以,自创非天然双语的父母,很重要的要考虑的是自己的外语能力,我的初中英语老师,教我COMB这个单词念COMBER, 我慢慢知道念COMBER很搞笑,可是每次看见梳子,脑子里第一反应就是COMBER, 搞坏第一学习印象的话,是不是不如一张白纸?

    这是我选择让孩子跟老师学的原因,我对自己的英语不是很信任,而且若我一个人教孩子粤语国语英语,她不语言混乱才有怪了,除非她是天才,但谁敢假设自己孩子是天才?


    日韩语系里面有的发音,国语里是没有的,但粤语有,会粤语的人学日韩文比较容易标准,学什么语言都有好处的;

    学方言是大家都有天然条件的,我觉得放弃方言很可惜,因为那才是自己真真正正的母语。

    后天的双语家庭,很多都以放弃方言,作为第一手代价;先天的双语家庭,反而很多保留了方言学习。


  • 千眠

    楼主 2011-12-22 09:44:46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千眠 于 2011-12-22 11:15 编辑

    以下是我回复DAYDREAMING同学问:

    白日做梦童鞋:

    你写的这篇文章,搞到我要思考一下是不是我梦游的时候,糊涂了,发了一篇叫做:《对于学习英语的重要性的困惑?》的帖子呢?

    不过你的题目里确实涵盖了我原发的帖子名字呢,……

    我对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一点都不困惑,学习英语肯定很重要,不过也有很多英语比我们好得多的正宗鬼佬,是失业者,流浪汉,所以会英文不是万能的,但不会英文,即使不是万万不能,也是缺少了这个地球村里一项非常重要的交流工具;

    不过对你的想法,我倒是很乐意说说我的想法和我的思考的:

    1. 英语本身不是谋生工具,如果本身是谋生工具,就不会有母语为英语的失业汉了;

    2. 英语只有成为了掌握度很高的第二语言的时候,才能成为一种谋生技能,也就是说除了英语,你必须同时拥有另外一种能高度掌握的语言,也就是说所谓的高薪外企,光凭英语好,连中文都无法流畅表达的话,人家老板还真不会请你;

    3. 中国各种考试很重视英语,那么怎么样才能学好英语,或者考好英语呢? 这就是大家都在思考,在实践中的问题。

    补充:婷子064在64楼的回帖中写道:中国的英语考试,那是只要掌握考点就可以考好的,所以从小启蒙,没有接受系统的语法教育,能否在以后轻松一点,还真不好说详细出处请参考:http://www.ebama.net/thread-45693-7-1.html

    实行了双语教育英语就能考高分吗? 这是我们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4. 只要你不出国,中考高考读研读博,英语都是必考必修课,这一点已经不容置疑,但我的困惑就是如果孩子太小开始学英语,影响到中文的理解力,表述能力的时候,那么中文考试要不要了? 在中国,学其他学科也是中文授课的,基础母语是一切学科的基础,把基础母语的作用不断淡化,其他学科就能学好吗? 这也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5. 湖北小镇的2000元好使,还是在北京的5000元经花,这也是一个问题。

    6. 国外会英语的那些人,有月薪50000和更高的,也有流浪汉,光会英语,而不具备其他任何专业技能,普普通通的只会听说读写的人,这样的语言技能在人人母语都是英语的世界中,其谋生作用略=0

    综上所述,我同意英语很重要,但其他的学习也很重要。

    学英语很重要,所以就想得到一个好的结果,可是在我不断的查找前人的例子的时候,发现了的情况是,早期多语言教育下成长的人,很容易成为多语言使用者,多语言使用者,很少能够达到双语或多语言的精湛水平,达到精湛水平的都是母语+外语形式学习的人;

    我记得曾经听别人说起季羡林学习多语言的一些经验,他认为同语系的语言学起来可以触类旁通,让多语言变得不那么难,不过一个语言不能高度掌握,其实是没什么用的,所以一定要狠下苦功,学到90% UP, 不过中文的思维模式语系和欧洲的语系相差太远,学了英语再学德语法语等,会事半功倍,但不能指望从中文触类旁通学好英语,或者从英语触类旁通,学会中文;

    在我看来学英语容易(起码入门容易),学中文难(起码中文入门比较难),而难的一个,大概是应该先学会的。

    所以我的选择顺序是,先学最难的粤语(0-2.5),再学国语,同时巩固粤语(2.5-6.5),接下来接触英语(6.5-7.5),正式开始学英语(from 7.5 - ),如果发现女儿学习语言的天资好的话,也许我还会鼓励女儿以后学2外,3外,学德语、法语什么的。

    重申我的困惑,不是学不学英语的问题,而且什么顺序学,什么时候开始学,以及跟什么课程学,跟中国老师学还是跟外教学? 或者用什么combination既照顾学习效果,又兼顾自己钱包的能力? 还兼顾孩子的天资和孩子的兴趣……

    欢迎大家继续困继续惑或不惑。、

    BTW: 我觉得我让女儿从6岁半接触英语,7岁半正式学英语,而且还同时学习了人教版课程外的2个英语课程,到了接近11岁,开始介入第三个英语课程,我们也算是从小学英语,而且很重视英语吧?

    我困了,现在先困,回头再继续惑或解惑。

    本文摘自: 爸妈网(www.ebama.net) 详细出处请参考:http://www.ebama.net/thread-46055-1-1.html

  • dwj1218

    2011-12-22 09:51:32 使用道具

    看看多方观点,也有同样困惑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20 理由 收起
    千眠 + 20 谢谢参与
  • junglejiang

    2011-12-22 09:52:51 使用道具

         其实这样的讨论很好,可以引起大家的思考, 但有些人很容易又走到另一个极端,干脆不做任何英语启蒙。
          在这里我想说的是:
          1. 看到大家找资料,买原版书的热情很高,但这并不表示很多人家孩子的时间都会用在英语学习上,毕竟能做的完全双语的家庭还是少的。对大部分孩子来说,可能只是每天的10分钟,20分钟。而且我也相信能够合理安排英语学习的家长,其他方面的引导不一定就差。中国孩子,什么时候中文还是第一位的,而且因为绝大部分孩子还是生活在中国,母语环境的优势勿庸置疑,4 , 5岁之后的孩子每天很短时间接触英语(全双语家庭除外),不会对中文思维的形成造成影响,太小的孩子我觉得听听英文儿歌就差不多了。
          2. 看下来,不同地区,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并不同步,这样就要求家长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具体安排,具体到上海,北京来说,由于幼生小的压力,普遍启蒙较早。反而学前没有接触英语的孩子成了异类,可想这种情况下的孩子压力有多大,所以4,5岁就开始启蒙就是必然了。
             而且,就现实的情况来看,由于发达城市的外资企业比较多,工作中英语的作用还是显而易见的,好的英语意味着更多机会,更好的收入。这同样会促使这些地方的家庭对英语的重视。
          3. 不管承不承认,现在的中国就是一个‘拼爹’,‘拼妈’的时代,精英家庭的孩子会有更多的机会,这是因为精英的家庭拥有更多的资源, 无论是经济条件,还是人脉关系。看看现在的各名校的高考自主招生,平民的孩子机会越来越少,特别是农民的孩子。这也是为什么像上海这样的城市择校为什么这么热,从幼儿园,小学,中学,一路择过来的很多,基于这样的社会现实,所以很多家长都早早来起步。
          简单来说,我的观点是,适度有个提前量,注意方式,方法的引导,不给孩子过大的压力,掌握好时间投入的“度”。
          不管如何,只要家长怀着不断学习,不断思考,努力给孩子把握大的方向,只要不是太急功近利,应该能处理好英语早教的问题。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20 理由 收起
    千眠 + 20 谢谢参与!
  • 温暖的心2010

    2011-12-22 09:56:37 使用道具

    早一些让孩子接触英文,让孩子自然习得的方式介入, 是很有必要的.孩子都是学习语言的天才.

    但无论如何,母语都是基础.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20 理由 收起
    千眠 + 20 谢谢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