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本帖最后由 黑白分明 于 2013-4-27 08:39 编辑

                        个人拙见,一堂45-60分钟的专业钢琴课应如何

        钢琴演奏中起着决定作用的两大基本硬件:
        一 高超的手指能力;二 准确快速的视奏能力。
        基于以上两大硬件,故,在钢琴教学的启蒙初级和中级阶段的每堂课中,围绕此2大硬件的方法的讲解和训练的步奏起码不少于30分钟。
       其中的主要内容必须包括:

       1 哈农或者音阶的回课。(5分钟左右)
       学生哈农的练习每堂课都要过目,尽量在5分钟内完成,检查琴童身体和手的状态是否放松自然,检查琴童的用力方法是否得当和是否偏离,更重要的是注意琴童弹奏的声音质量(最低标准是做到均匀:力度均匀和速度均匀)

       2 练习曲的回课(5分钟左右)
      (1) 首先要检查琴童已经非常熟练了的练习曲一到两首。这一环节的要求和检查非常重要,道理相信大家都懂得。
      简单的说,对琴童手指能力的提高起着决定作用的永远是那些最熟练的练习曲。遗憾的是,大多钢琴老师根本就不懂得其中奥妙,老师不做要求,琴童和家长自然就象黑熊掰苞米……最终琴童手里只有一首永远都在继续熟练的练习曲。试想,一首结结巴巴的练习曲能给琴童的手指能力带来如何的提高呢?

        具体操作中应注意事项:
       任何事物的发展进步均应在曲折中,均应在“快慢”的有机结合交替中而得到不断提高的,手指能力当然概莫能外。
       在这一授课过程中,老师首先应让学生接近其最快的速度演奏一遍自己已经熟练了的练习曲,一方面了解学生的手指能力的提高程度;另一方面根据演奏质量来确定下周中应让学生采取应是“快”或“慢”的练习方法。
       对待学生已经熟练了的练习曲,一味的追求快速演奏是大忌,切记!
       如何确定何时快与何时慢就取决于老师的判断和把握了。

       学生合格弹奏一首普通练习曲着重应注意的事项:
       A  准确无误的熟练演奏(照谱或背奏均可)。
       B 节奏稳定,速度接近曲谱速度要求。
       C 技术要点和难点不留痕迹更不留尾巴。
       D 比较全面的做好曲谱的演奏提示:如情绪或感情基调提示,强弱和力度的对比提示,曲式结构中变化的形象提示等。

       (2) 仍然不熟练的练习曲的教学(10分钟左右)
       让学生弹奏一遍仍在熟练过程中的练习曲,科学准确地指出其不熟练的原因。
        一般情况下,对于学生不熟练的练习曲除去时间和功夫等“量”的积累不够之外,大多是因技术难点比如运指转腕方法和用力方法上等因素导致。此时老师的指导就非常关键,如老师能准确及时地发现问题,一阵见血而对症下药,给出有效的解决f方案和相应措施,对学生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实践中,常见老师听完学生仍不熟练的练习曲后只扔出一句“没用功练,回家继续练”而再无其他。岂不知,好多技术难点和要点,如果方法不得当,将在很长时间内都得不到熟练,甚至衍生出其他不良习惯甚至顽疾。

       (3) 新作业中新练习曲的教学
       利用新作业新作品让琴童直接上手,继续逐渐养成或巩固琴童独立视奏的习惯和能力。
       第一个养成习惯:
       视奏前必须看清楚并且在视奏过程中始终绷紧的两根弦:“谱号”和“调号”。
       “谱号”和“调号”在作品中是随时都可能发生变化的。实践中,琴童常因对二者的模糊或忽略而出现一些低级错误的现象司空见惯。
       第二个养成习惯:
       必须严格要求琴童视奏中的“三个准确”:音准,指法准,弹法准。
       琴童在对新曲子的视奏过程中,老师必须从头到尾认真观察,随时对曲子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和音乐知识点进行及时讲解以扫除障碍。老师当堂解决“三个准确”的问题,及时解决作品中的技术问题和音乐知识问题,为琴童回家独立巩固练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有效避免琴童回课时老师就成了“纠错课”的低级授课模式。
     (详见主贴中关于“三个准确”的论述)。

       本人坚决反对如下情况:
       一 对于新曲子新作业,老师常三言两语就结束,然后让琴童自己回家练习,等回课时再纠错而美其名曰:目的是为了养成琴童的独立习惯云云……
       二 对于新曲子的教学,关于技术难点要点和音乐理论的知识点以及作品的结构形式和艺术特点等等,因老师知之甚少说之甚少而彻底沦为一个低级的“认谱老师”。

     二 课堂中视奏能力的训练

     (待续………………)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8 贝壳 +220 理由 收起
red8512 + 30 明灯呀,至少知道什么样是错的
舒米 + 30 感谢你!
小虫子 + 30 感谢你!
lindatian + 30 我很喜欢!期待继续!
佳佳妈 + 30 感谢你!
gocrack + 30 感谢你!
禅性文心 + 20 感谢你!
qinbaoba + 20 感谢你!
5041 查看 43 收藏帖子 (36)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wenxibaobao

    2014-5-28 13:08:57 使用道具

    非常好的帖子,认真学习了。准备打印出来。觉得我家孩子的老师太年轻,每天去琴行练琴时,都见他在琴行教学,还未结婚的小伙子,我心里嘀咕他有时间提高或总结教学经验吗?
  • fannyhuang

    2013-12-5 15:08:09 使用道具

    好贴子,来学习,目前学了二十五节课了,手型不太好,音准也不太好,继续努力中
  • piaopiao

    2013-9-3 19:37:01 使用道具

    我来学习学习。
  • Manna

    2013-8-13 20:29:08 使用道具

    我们只见过认谱老师
  • meij81

    2013-6-18 14:29:02 使用道具

    xsj071016 发表于 2013-4-27 20:17
    老师追到这继续问问题,孩子没有节奏感,我记得您好像不建议用节拍器,那我和孩子怎么加强节奏感呢?您说的书 ...

    能不能说说是什么书,孩子在弹琴的时候也存在这个节奏感问题
  • bunny8

    2013-5-11 22:13:23 使用道具

    小虫子 发表于 2013-5-11 21:25
    老师差点劲,咱就把老师培训出来。
    ------------
    这位妈妈,太强大了。

    培训老师?!小问题还能考虑,比如跟老师交流幼儿心理之类的。要是关于钢琴的“真功夫”,相比之下,还是换老师更省力些!
  • 小虫子

    2013-5-11 21:25:59 使用道具

    xiaoxiao__li 发表于 2013-5-10 11:43
    我把小孩子的钢琴教育和英语教育归为一类了,就是需要家长主导,而不是由老师主导。因为家长是最了解自己孩 ...

    老师差点劲,咱就把老师培训出来。
    ------------
    这位妈妈,太强大了。
    我看孩子练琴时,好累的感觉。。。。我真没信心能把老师培训出来。想改变他们的想法都不太可能。。
    不像英语,好歹咱们学过这么多年,论坛里也有这么多理念的东西,不会走错方向。但是钢琴,感觉太难了。
  • xiaoxiao__li

    2013-5-10 11:43:47 使用道具

    我把小孩子的钢琴教育和英语教育归为一类了,就是需要家长主导,而不是由老师主导。因为家长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钢琴/英语老师们都太忙,无暇顾及孩子的特点,他们只是配角。

    我是经历了这一两年的学琴、学英语后有这种体会的。

    小朋友学琴快2年了,先是跟着一个老师学了快一年,我们没怎么管、也没怎么跟着学,后来这个老师怀孕不能上课了,我们就开始了找老师、换老师的过程。到现在换的这个老师,把以前老师教的东西批得个一无是处,批得小朋友特别不愿意学琴,有一天上她课前突然就哭了说不去上课。从那天起,我意识到问题严重了,我开始想到底该怎么学琴、怎么提高孩子的兴趣。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再换老师,可我觉得这个老师指出的毛病是的确存在的,比如说手型不好、手臂夹紧、经常背谱不看谱等,老师的缺点是比较急躁,小孩子弹不好她就着急,语气就比较厉害。

    我买了大量的钢琴书来看,并决定把教材从小汤、大汤换成巴斯蒂安了。。老师似乎无所谓,什么教材都能教。。昨天上钢琴课,我又强烈要求老师从巴斯蒂安的第三册开始教,开始弹音阶,每次课教一两页《基础》,我们回家辅导巩固《乐理》、《技巧》、《演奏》等。老师略显不高兴,老师似乎都愿意教大曲子(我们现在已能弹《致爱丽丝》),老师认为乐理是视唱练耳课学的,她主要教弹奏技术。。我说我们愿意慢慢学,把基础打结实,并希望乐理和弹奏技术同步进行。

    基于自己心里有点底,知道孩子该怎么学钢琴了,我觉得我们再换老师也不用害怕了,不会再有那么个过渡期了。。所以回到想说的主题,钢琴学习和英语学习一样,都需要家长心中有数,利用老师的技术,但大方向要自己把握,就像《七杯茶》那本书说的,老师差点劲,咱就把老师培训出来。

    我是零基础的家长,对音乐一窍不通,很愿意听楼主及其他爸妈的意见。
  • 小虫子

    2013-5-10 10:24:47 使用道具

    期待后续

    二 课堂中视奏能力的训练


  • 小虫子

    2013-5-10 09:45:09 使用道具

    孩子还没达到一定高度和深度来体会和理解作曲家的思想。就像一个伟大的画家,最初的学习也是从临摹开始。。达芬奇画蛋就画了两年呢。

    现在学习的音乐基础知识,就像认识汉字一样,直接告诉孩子,这个字就念X,不能让孩子去猜想。这些是最最基础的,在有一定识字量的基础上,才能开始有自己的思维写小作文。。

    学音乐也如此,这个符号就这个意思,就必需是这个节奏,就这么弹,在有一定音乐知识和练习的基础上,才能开始对小曲子有独特的理解和诠释。最后才可以谱写小曲调。

    我们没把自己当天才来培养,也没积累到可以自学基础知识的程度。。(如果能自学的话就不找老师了)。感觉这授课的安排还是有些问题的。


    不知道别的琴童的一节课,老师的时间是怎么安排的。黑白老师的这个贴子很有意义。。突然感觉我们这个钢琴老师很有混饭的意思。(先打开书,非常慢速的弹一下音阶,边弹边背指法。打开哈农,断奏弹四个小节,连奏四个小节,跳着指定弹奏几个小节,主要是看手型及力度。变奏的弹全曲。这样差不多快二十分钟了。休息5-10分钟,开始弹复习曲,看上堂课纠正的问题这节课有无改正,看看需要更细节的地方有无做到位。再弹新布置的练习曲,用铅笔在谱上圈画出错误的地方,会偶尔示范一下。弹一两遍后就差不多下课了,匆匆忙忙的在作业本上写上要布置的新曲页码,一节课就OVER了。从不讲乐理知识。
  • 小虫子

    2013-5-10 09:15:56 使用道具

    lindatian 发表于 2013-5-10 08:25
    那你说的“老师布置新曲”到底怎么布置呀?示范一下怎么弹就完了?孩子要试弹几次的吧?中间发现问题不就 ...

    老师对所教的孩子水平很了解。。老师应该知道这首新曲对于孩子的难点和盲点。。比如哪个小节中出现的新知识,提前简要的讲解一下。。比如双声部的弹奏技巧,踏板的使用方法。新谱中出现的新的标识符号是什么等等。。
    孩子回家练习时,在基础的死的知识点上最起码有个参考。最起码不会瞎猜练错。。
  • lindatian

    2013-5-10 08:25:26 使用道具

    小虫子 发表于 2013-5-9 18:12
    有一个疑惑,老师布置新曲时,总是什么也不说,里面的技术点,或者新知识一点也不涉及,结果回家练习时,才 ...

    那你说的“老师布置新曲”到底怎么布置呀?示范一下怎么弹就完了?孩子要试弹几次的吧?中间发现问题不就可以指出了吗。
  • lindatian

    2013-5-10 08:20:30 使用道具

    我最欣赏这句:“对琴童手指能力的提高起着决定作用的永远是那些最熟练的练习曲。”  
    我也发现只有孩子练接近熟了的曲子才可以提进一步的要求,比如“单独练难点”、“注意音色”、“注意连贯”、“把握起伏”等等。 但我对老师说的“对手指能力的提高”不太明白,请老师详细说说可以吗?
  • 小虫子

    2013-5-9 18:12:41 使用道具

    有一个疑惑,老师布置新曲时,总是什么也不说,里面的技术点,或者新知识一点也不涉及,结果回家练习时,才发现有新问题了,开始在网上查资料,找视频或者花时间去钢琴论坛求助。。。一周后回课时,老师才开始讲解这个地方要怎么处理,要怎么弹奏,。请问这样的教学方法对吗?

    一般老师布置作业的时候,需要做些什么呢?
  • yueyue210

    2013-5-9 17:13:00 使用道具

    老师说的书?什么书,怎么没看到?
  • yueyue210

    2013-5-9 16:32:12 使用道具

    学习了,看来家长真是要下功夫才行。
  • Lilac

    2013-5-9 12:43:22 使用道具

    仔仔细细来学习。。
  • 忙着休息

    2013-5-1 10:20:29 使用道具

    进来了解看看。
  • yinger2001

    2013-4-30 18:37:43 使用道具

    学习了,儿子刚上1对1的课~~
  • xsj071016

    2013-4-27 20:17:21 使用道具

    老师追到这继续问问题,孩子没有节奏感,我记得您好像不建议用节拍器,那我和孩子怎么加强节奏感呢?您说的书已购。
  • codyexe

    2013-4-27 18:38:48 使用道具

    受教,慢慢领会中。
  • bunny8

    2013-4-27 14:18:56 使用道具

    yyyyshizi 发表于 2013-4-27 10:30
    我们熟悉的练习曲回课没有,是否要换老师

    黑白不是说了嘛“对琴童手指能力的提高起着决定作用的永远是那些最熟练的练习曲。遗憾的是,大多钢琴老师根本就不懂得其中奥妙”。你要是能找到那极少数的,再换呗。
  • yyyyshizi

    2013-4-27 10:30:12 使用道具

    我们熟悉的练习曲回课没有,是否要换老师
  • 烟霏云敛

    2013-4-27 09:49:57 使用道具

    黑白分明 发表于 2013-4-27 08:56
    这个问题我要赶紧回复你!
           教学实践中,我们大多老师都不主张建议琴童多听示范演奏的乐曲 ...

    你这段话对我实在太重要了,以前我也是先给她看视频,现在知道怎样做了。感谢你!
  • bunny8

    2013-4-27 09:36:20 使用道具

    黑白分明 发表于 2013-4-27 09:26
    呵呵,这个问题很好!我不反对艺术上的模仿!
          但钢琴艺术的模仿有别于其他艺术形式。
         ...

    那是不是说,比如《致爱丽丝》或者《牧童短笛》这种,先自己把技术练好,弹流畅了,然后就可以仔细听听钢琴家们的演绎,模仿一下他们的处理?
  • dxiaoxiao

    2013-4-27 09:28:05 使用道具

    留印。宝贝在学琴,继续关注!
  • 黑白分明

    楼主 2013-4-27 09:26:33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黑白分明 于 2013-4-27 09:36 编辑
    bunny8 发表于 2013-4-27 09:13
    哈,关于模仿,我恰好又刚看到一段材料,也是流行钢琴网的,最近的高楼第99楼

    ===== 以下是引用=====
    ...

         呵呵,这个问题很好!我不反对艺术上的模仿!
          但钢琴艺术的模仿有别于其他艺术形式。
          如想模仿大师的钢琴示范演奏,首先要具备好多硬件软件方面的能力和功利吧?
          试想,一个琴童对于一首还没上手的乐曲或练习曲,而一味想去模仿专家大师的示范演奏这现实吗?
          当然,琴童平时对钢琴艺术作品的赏欣赏是另外一回事了。
  • april_tiger麻麻

    2013-4-27 09:18:19 使用道具

    讲到点上了
  • bunny8

    2013-4-27 09:13:01 使用道具

    黑白分明 发表于 2013-4-27 08:56
    这个问题我要赶紧回复你!
           教学实践中,我们大多老师都不主张建议琴童多听示范演奏的乐曲 ...

    哈,关于模仿,我恰好又刚看到一段材料,也是流行钢琴网的,最近的高楼第99楼

    ===== 以下是引用=====

    我简单介绍一下关于小娃娃音乐性的培养过程,其实学随便什么艺术,音乐,绘画,舞蹈,建筑等等,要谈到艺术性其实就是说的就是审美这个概念,也就是一个审美的标准,让小娃娃明白什么叫美,什么叫不美,但是这个靠他自己理解,参悟,你觉得可能吗?所以其实小娃娃培养音乐性的过程就是模仿!首先至少模仿各种好的演奏,钢琴家的也好,老师自己的示范也好,在模仿的过程中有人必须告诉他,这样这样是很好的,如果如果这个地方那样那样弹就不太美了,还可以对比让他听好的和不好的声音,这个就得要得老师的自身的水平要很强才行,只会夸夸其谈,自己都无法仔细分辨声音,只会大概的说这个还可以,然后让小孩子自己听的人是不可靠的。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开始,然后随着他的慢慢长大,接触的好的音乐越来越多,他慢慢会形成一套自己的审美体系,简单地说就是一个新的曲子,他会发现一个地方可能和以前的某个曲子相似,那么就可以自觉地仿照以前的处理方式去尝试,那么这个基本就达到第二步了,然后最后再在这个基础之上,有了很多的沉淀和积累,有时候他会灵光一现,出现一些自己的想法,再把这些想法加以实践和尝试,去粗取精,这个就是我们最后说的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但是很不幸的是这个过程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就算按照某些少年成名的钢琴家来算至少都是十几年的时间。

    ==================

    另外,我觉得黑白老师您说的情况是不是学生水平与视频水平相差比较多的情况?我个人猜想学琴5年的话,技术水平差异也许没那么悬殊。(猜而已,我家哥哥才学两年半,五年啥样儿我不太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