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萧愚 于 2013-8-15 01:58 编辑
晒孩子有两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分享型的。作为父母,孩子有了进步和成绩,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然后写下来与大家分享。这种分享,发乎情,止乎礼,大多是有益的。
第二种类型,是炫耀型的。出发点是炫耀,是跟人斗气,或者贩卖教育产品。比如《当神童走向成年》里西迪斯的父亲。为了证明自己教育理念的正确,把孩子当枪来用。除了用孩子的成绩证明自己外,还用孩子的成绩来回击质疑。
第二种做法,就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因为你自己主动把孩子当枪来用。那么,那些论敌自然就开始拿着放大镜看你的孩子。去捕捉你孩子身上的毛病和问题。并且抓住这些问题穷追猛打。而你为了回应这种攻击,被迫要把孩子进一步完美化。这严重干扰了孩子的自然成长,最终受到伤害的是孩子。
当孩子年幼的时候,他还不懂得看新闻的时候。这种做法也许伤害不到孩子。但是当孩子长大了,能够看新闻的时候,这种伤害就会很大。比如著名科学家维纳小时候就是这样,那些关于他的负面新闻让他非常痛苦。而为了保护他,他的父亲不得不与媒体对簿公堂。
借孩子贩卖教育产品是另外一种典型的做法。把孩子塑造的很完美,然后告诉大家,孩子的今天,是我用了XX教育秘方的结果。这种做法往往给人误导,原因是:
1)为了突出教育方法的作用,故意把孩子的天赋遮蔽起来。比如卡尔维特的父亲,成天说自己的孩子脑子不好,是他的教育方法化腐朽为神奇。实际上那些取得特别巨大成就的孩子,往往是天赋起主导的,而教育起到的是催发,加速的作用。离开这个天赋,那个方法也就没什么作用了。所谓皮之不存,毛之焉附。但是,牟利者为了牟利,故意抹杀天赋的作用,误导购买者。这是一门生意,家长们必须睁大眼睛看清楚这个戏法。
2)为了增强孩子的表演性,说服力。往往只抓一点,不及其他。孩子的发展片面而畸形,但是,他的家长只给你看那个光鲜的一面,把不足的地方遮蔽起来。就像一些大搞应试教育的中学,只要是升学率高,哪管孩子是废柴,哪管孩子的身心如何?
总之,我之所以批评论坛上某些晒娃者,并非反对第一种分享型,而是主要反对第二种的炫耀型。分享与炫耀的区别其实不难,分享的目的不是为了气人,不是为了证明自己。而是情感的自然流露,是出于对孩子的爱,以及对坛友的爱。这种家长,往往谦虚而自知,不会太多卖弄,实事求是,点到为止。即便有些人会谈到自己的教育方法,也往往依托于比较科学成熟的教育理念,而不是鼓吹自己的那套“独门绝技”。
而第二种炫耀型。其实对坛友对孩子都没什么好处。批评一下,似乎对孩子以及诸位坛友,都没什么害处。
萧愚 8-14
下一篇:孩子是如何突然变笨的?再谈儿童时期的成就不要太当回事
http://www.ebama.net/thread-168994-1-1.html
上一篇:儿童时期的成就不要太当回事
http://www.ebama.net/thread-16857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