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lejia 发表于 2017-2-6 22:25:05

追根朔源,讲得好

来球 发表于 2017-2-7 14:00:06

持续关注。收藏这个帖子。

lolago 发表于 2017-2-7 18:47:18

写的真好。不过,我自己读起来都耐心不足~我先好好学习一下,再读给宝宝听吧

loom 发表于 2017-2-11 13:40:22

总体上,屈原上天入地的灵魂已经难以拘束在《诗经》那个简短的、朴素的框架中,最终形成了奇幻绮丽、汪洋恣肆的文风,其作品从长度和形式看,几乎跳出了诗歌之外,差点变成散文。

loom 发表于 2017-2-11 13:40:39

就是因为前面说的众多的特点,使得大家认为“楚辞”和诗,没有办法归到一起。有的专家就说,诗在北方叫诗,到南方叫辞。

loom 发表于 2017-2-11 13:41:04

屈原也是我们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诗人,在《诗经》时代,还没有诗人的说法。大家写诗都是不自觉的,绝大多数没有留名,即便留名也没有一个作者写出大量诗歌的。屈原第一个有这种自觉意识,而且作品比较多,最重要的是,他是那个时代唯一的爱国者。

loom 发表于 2017-2-11 13:41:36

在春秋战国的时代,诸子百家包括孔子都是到各个国家游说,希望自己的建议被各国国君采纳,朝秦暮楚、楚才晋用的事情很频繁、很正常,大家都以此为荣,苏秦甚至挂了六国相印。

loom 发表于 2017-2-11 13:42:07

然而偏偏屈原很拧巴,非要忠于一个摇摇欲坠的楚国。这源自于屈原的出身,他是楚国的贵族,姓芈,氏屈,和楚王是一个家族的人,所以他对本国的认同感比别人都要强烈。虽然两次被放逐,也不忍心抛弃故国,到别国谋发展,最终投水殉了国、殉了自己的理想。所以,很多人都搞不清这个谜一样的屈原。

那么,屈原怎样能写出这样与《诗经》大相径庭的作品?

loom 发表于 2017-2-11 14:00:45

本帖最后由 loom 于 2017-2-11 15:07 编辑

lolago 发表于 2017-2-7 18:47
写的真好。不过,我自己读起来都耐心不足~我先好好学习一下,再读给宝宝听吧
你家宝宝多大了呀。你可以试试跟宝宝一起学,看你们俩谁更快;P

loom 发表于 2017-2-13 08:23:53

二、“楚辞”的成因探索   

“楚辞”这个名词有三层含义:

一是诗体,指出现在战国时代楚地的一种新诗体。

二是作品,是战国时代一批楚国人以及后来汉人用上述诗体创作的诗作。

三是书名,汉成帝时,刘向整理古籍,把屈原、宋玉以及后人一些仿作编辑成书,定名《楚辞》。

我们讨论“楚辞”的成因,是讨论以屈原为代表创作的这种诗体产生的原因。

loom 发表于 2017-2-13 08:24:13

1.楚国在长江、汉水流域,一度有“地方五千里”的广袤疆域,到处分布着江湖山峦,物产丰富,在楚地谋生容易,受中原礼乐制度的影响较少,所以个性不受集体压抑,个体意识强烈,一直到汉代,楚人的性格都桀骜不驯、举世闻名。楚地虽然是蛮荒之地,但文化艺术甚至比中原发达,大家到湖北武汉的博物馆看看就有感受,比如恢弘的战国编钟,比如那些色彩斑斓的漆器。

loom 发表于 2017-2-13 08:33:12

2.楚地巫风盛行。由于地理的原因,山林湖泽众多,不像北方一望无际,所以楚人很有想象力,山有山神,水有水神。楚灵王在吴人进攻的时候,犹“歌舞自若”,不肯发兵。楚怀王也把破秦的希望寄托于鬼神之上,终为秦所败。

loom 发表于 2017-2-13 08:34:15

屈原的《九歌》和《招魂》就是祭神诗、招魂诗,其他自传体的作品中也经常写到“降神”“问卜”。屈原二十多岁意气风发时是楚怀王的左徒,后来被政敌挤兑,做了个三闾大夫,也负责主持宗庙祭祀,兼管王族屈、景、昭三大氏族的子弟教育。

loom 发表于 2017-2-13 08:42:53

lolago 发表于 2017-2-7 18:47
写的真好。不过,我自己读起来都耐心不足~我先好好学习一下,再读给宝宝听吧

当你觉得孩子一个人进不下去的时候,找几个伴一起学习,相互地勉励。大家一起话题性有了,自然不觉得枯燥。

dalem 发表于 2017-2-13 15:13:05

写的太好了,佩服。要接着写啊。

chppchy 发表于 2017-2-13 15:15:40

路过看看:lol

h430030 发表于 2017-2-13 21:04:01

楼主好用心啊点赞

chppchy 发表于 2017-2-13 21:09:02

百家争鸣,看看

loom 发表于 2017-2-14 09:09:42

3.楚地的音乐舞蹈发达,楚地歌谣对“楚辞”的形成影响很大。比如《孟子》记载孔子游楚国的时候,听当地孩子唱《孺子歌》: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loom 发表于 2017-2-14 09:10:07

在《楚辞·渔父》中也记载了这首歌,背景是屈原被放逐,在江湖间行吟,碰到一个渔父,劝他要随大流,屈原不听,表示要保持高洁的心性。渔父只好唱了这首歌,“遂去,不复与言”。

loom 发表于 2017-2-14 09:11:39

这首诗的意思就是“与时俱进”:如果沧浪的水比较清澈,就用来洗头上的发带;如果沧浪的水比较浑浊,至少还可以洗洗脚嘛!

屈原做不到,非要求沧浪的水清澈,如果太浑浊,他是不愿意下脚的,有洁癖。

dalem 发表于 2017-2-14 14:17:30

要继续啊,等着看。

tianshi2012 发表于 2017-2-14 14:27:21

非常好,多谢

帮家长00 发表于 2017-2-15 16:36:03

LZ写的非常好,学习了,感谢分享,希望LZ继续更新。我也想给宝宝古文启蒙。在宝宝2~3岁的时候我带他读《三字经》、《弟子规》,其中一些意思也有解释给他,《弟子规》小朋友比较能理解,《三字经》讲到关于历史部分我发现就很难给他解释了,很多自己也不会,但是总感觉小朋友能将三字经读透也能学到很多。目前宝宝正好4周岁。关于诗歌,我也陆续从唐诗三百首中选出近百首给他读。我不要求他背,但做到能指读,他现在基本这些诗歌流利诵读已不成问题。但就像LZ说的,唐诗虽好但还是想让小朋友了解诗歌的起源,因此,我很想跟小朋友一起读诗经,但是我自己都觉得很难,请教LZ如果先自学的话从那些方面入手会比较好,谢谢。

loom 发表于 2017-2-16 09:41:26

帮家长00 发表于 2017-2-15 16:36
LZ写的非常好,学习了,感谢分享,希望LZ继续更新。我也想给宝宝古文启蒙。在宝宝2~3岁的时候我带他读《三 ...

我的建议就是:别低估了你的孩子。所有的书无论中外古今放在孩子面前没有难易之分的,对他来说,三字经,弟子规之类所谓在我们看来比较简单的小古文放在孩子面前他跟诗经,论语的程度是一样,学习任何东西在越小的孩子面前跟让他学会叫爸爸妈妈那样简单,不用刻意教只要给他创造环境就可,所以不用在孩子面前刻意去区分难易。



loom 发表于 2017-2-16 09:41:44

帮家长00 发表于 2017-2-15 16:36
LZ写的非常好,学习了,感谢分享,希望LZ继续更新。我也想给宝宝古文启蒙。在宝宝2~3岁的时候我带他读《三 ...

因此我倒赞同现在一些读经机构的方法,直接从诗经与四书五经开始,合理计划,每天坚持读一些,保证朗读时的舒畅的心态,稍加时日,定有奇效。而且在六岁前我是建议定时定量素读,把这类音频放着作为家庭背景声让孩子浸润其中,一定不解释。这是一个最佳的利用孩子黄金记忆吸纳期进行大量积累的好机会,直倒九岁前孩子不问不解。九岁后可以适当进行讲解,比如我楼上分享的这些从这个时期起把这些内容放在孩子面前去他自会结合慢慢成长经验。开始自主地去理解意义。比前面你灌输式的解释效果好很多。



loom 发表于 2017-2-16 09:42:03

帮家长00 发表于 2017-2-15 16:36
LZ写的非常好,学习了,感谢分享,希望LZ继续更新。我也想给宝宝古文启蒙。在宝宝2~3岁的时候我带他读《三 ...

从另一个角度看,当我们把所谓“难”的东西让孩子在最初阶段给接纳吸收了,回头再来玩三字经弟子规唐诗宋词这些东西那些就是开胃小点心,高山都爬过了,还怕这些小坎么?接受起来自然就会更加愉快而喜欢。会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用我们大人的标准来区分难易,如同推车爬坡,向上爬累,向下走确是不费吹灰之力的,所以从这点上看还是先让孩子多读正典吧。




loom 发表于 2017-2-16 09:42:20

本帖最后由 loom 于 2017-2-16 10:51 编辑

帮家长00 发表于 2017-2-15 16:36
LZ写的非常好,学习了,感谢分享,希望LZ继续更新。我也想给宝宝古文启蒙。在宝宝2~3岁的时候我带他读《三 ...
至于自学嘛,我倒不建议你自己先会了再教孩子,而是自己和孩子一起来学。或是让孩子学了来教你。不要总想着把自己嘴里嚼过的东西喂倒孩子嘴里,那会失掉真正的营养,而且时间成本也不允许。等你会了孩子也长大了,时不我待,所以把教的事交给老师,或是名家大师,现在互联网大时代,要找倒这些大师不难。而且跟孩子一起学的过程中,你就会发现你学得没他快,何必等。




loom 发表于 2017-2-16 09:42:58

帮家长00 发表于 2017-2-15 16:36
LZ写的非常好,学习了,感谢分享,希望LZ继续更新。我也想给宝宝古文启蒙。在宝宝2~3岁的时候我带他读《三 ...

其实古汉语于我们来说由于时代的断层已然变成了一种语言学,我们得通他这门语言去与古人对话,知道他们说了些什么,是什么意思。从这点来讲他就是一门语言学,而且于我们今天大多数人来说他已然成了一门外语。既然是一门语言,那么我们学习语言最佳的时候是什么呢,当然是孩子们学习说话的时候,而我们学习说话是怎么学的呢,当我们孩子学会叫爸爸妈妈的时候,有没有给孩子解释过这两词的含义后再教他如何发音呢,我想应该没谁这样,这也是我赞同读古文要高开底走不分难易不倒年龄要素读不解释的原因。

loom 发表于 2017-2-16 09:57:53

帮家长00 发表于 2017-2-15 16:36
LZ写的非常好,学习了,感谢分享,希望LZ继续更新。我也想给宝宝古文启蒙。在宝宝2~3岁的时候我带他读《三 ...

在九岁前的大量积累,看似是死记(当然这是要在气氛轻松环境下记忆),其实是潜移默化的积累。这样的积累倒八周岁的古汉语量,那就可以达倒自己以经解经的能力,因为他在这积累朗读过程中熟习了这样的语言环境嘛,整个过程如果是在轻松不功利地环境下读下来的话,那对孩子来说就跟学会一首歌一样容易。
我家儿子在这个月就八周岁了,基本让很多古文像《桃花源记》,《爱莲说》,《五柳先生传》他都能自己直接意译。除几个个别的单字理解不准确外,基本读这些小古文只要他读熟习了理解是没有问题的,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以经解经的能力。在这个阶段再介入名家解释跟随着我的讲解再结合他自己读出来的意境,他才能得倒新的创造性思维能量,这就是最好的学习结果。学习不仅是继承,更要有开拓与创新的能力。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查看完整版本: 古诗文学习从诗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