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涂爸爸 发表于 2013-8-19 16:54:53

支持萧老师。
作为家长,很容易陷进去,需要时时的提醒和反省。

刘畅妈妈 发表于 2013-8-19 17:00:19

语言只是工具而已,没有那么楼主说的那么难,有限的词汇,有限的语法,同样牵扯有限的精力。语言只是工具。胡适转专业的原因未可而知。但现如今各个专业都有国人的身影,而顶端的论文都是用英语论述的。

工具不过是熟能生巧的,用了三五年后,就是自然流程的出来了。后面并不费什么精力。

至于内涵,精神上的东西,谈人生谈理想的,是个人的经历阅历知识能力内化而来。内化的过程来源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有了另一种语言工具更添助益。

萧愚 发表于 2013-8-19 17:08:45

有些东西难以言传,懂了就懂了。不懂永远不懂。永远是各说各话。
在这里,由于难以系统阐述全部的教育哲学和教育思想,只好点到为止。

各种曲解,误解,精力有限,也难以一一照顾过来。
所以论坛起到的作用,主要还是知其然,要想知其所然也。在这里很难达到。

这两天难得有时间。以后可能没这么闲了。
爱学习的父母,我建议还是多看书。少泡坛。论坛,总的来说还是娱乐价值多于学习价值。

3285196 发表于 2013-8-19 17:09:34

乘法口诀用汉语背得快,用英语背肯定是慢得多

lucky安安 发表于 2013-8-19 17:12:33

虽然我也曾狂热过 现在也亲子英语实践中   并且会坚持下去孩子英语方面的进步也算明显 但是从萧老师的文章中仍能得到启发 收藏 谢过

小猫萧萧 发表于 2013-8-19 17:24:45

本帖最后由 小猫萧萧 于 2013-8-19 17:27 编辑

我觉得想好目的是根本,学英文为的是什么?我知道自己,只是为了给她一种思维,就像另一些外面的世界,能看原版的书。中文,我依然喜欢,还是会给丫头读一读,《五行大义》、《易经》、《黄帝内经》。等丫头大了。书法是必修之路,那么繁体字,不可以不会的哦。不是想让丫头成为易学专家,也不是中医专家。中医、易,是许多的根本,也是另一种思维。个人的小看法。

瑞希妈 发表于 2013-8-19 17:31:23

进来学习下

jlliang 发表于 2013-8-19 17:33:36

谢谢楼主,学习了

Rexhuang 发表于 2013-8-19 17:36:24

本帖最后由 Rexhuang 于 2013-8-19 21:35 编辑

RubyAtCuisine 发表于 2013-8-19 16:3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不得不提加拿大French immersion的教育方式进行反驳。这些孩子,最终英法语双赢,就是双语教育不会影响母 ...
French immersion还要面对一些挑战,比如说“ For example, many French Immersion students do not reach native-like language proficiency in French.”,这句话来自wiki。这个项目也说明了,对于普通人来说,无论你下多大的力气学外语,也不可能达到母语的程度。同时这个项目的学习时间设置中的法语与母语的比例,最终都到了1:1的程度,说明人家没有忽视母语的教育,最后才能得到母语法语都得利的结果。总得来说,这个项目算是成功的。但是同样是双语教育,新加坡的双语政策却让新加坡人的中文水平直线下滑。窃认为,这种双语教育的成败是因为所选的目标语言不同。英法两国的语言相通的地方太多,英语中也有很多法语的外来词,两国文化基本相互认同(我的感觉就好像是普通话和粤语的区别);而中英双语则完全相反,孩子不但要重新学一套语言系统,还要学习他们的文化,很难说第二语言的学习会给母语水平不高的孩子带来什么母语水平的促进。所以,我的结论是,一定要重视母语,英语为辅;同时也不要幻想下大气提高英语,就能达到母语水平。

RubyAtCuisine 发表于 2013-8-19 18:25:20

Rexhuang 发表于 2013-8-19 17:3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French immersion还要面对一些挑战,比如说“ For example, many French Immersion students do not reac ...

French immersion的学习方法目的在于实现双语,因学生母语已经是英语;而不是要放弃某一方,这点很重要,是我们可以借鉴学习的地方。法语和英语其实差别也很大,他们学习的方法并非完全不能给我们进行中英双语的学习提供参考。

我本人反对要求让孩子“英语强势”,这种做法和目的,令家长和孩子最终迷失。

我也不赞同中英文双语后的孩子汉语能力会下降。语言的相辅相成,在我家已经得到证实。

语言的学习,态度和位置还是需要摆正。

过于势利、急功近利、失去平衡,都是不可取的。




螺丝rose9 发表于 2013-8-19 18:29:53

这盆冷水泼的好

ponderxdq 发表于 2013-8-19 18:47:42

Rexhuang 发表于 2013-8-19 17:36
French immersion还要面对一些挑战,比如说“ For example, many French Immersion students do not reac ...

这个说的好,英语汉语不是同语系的,中国人学好自然难度更大一些。

ponderxdq 发表于 2013-8-19 18:52:52

萧愚 发表于 2013-8-19 17:08
有些东西难以言传,懂了就懂了。不懂永远不懂。永远是各说各话。
在这里,由于难以系统阐述全部的教育哲学 ...

多看书虽然好,也容易食书不化,那有论坛,说服不了别人肯定是说的不够透彻,说的过程也是知识高度提炼的过程。用了才不会忘啊。

舟舟2035 发表于 2013-8-19 19:23:33

我不大认同\"排挤效应\" 的提法,这是把孩子的潜力看作是固定的,这里多了那里就会少。我觉得孩子的潜力是可以不断放大的,就像发面团一样。在生活中也可以看到,很多优秀的孩子是各个方面都优秀。

miao 发表于 2013-8-19 19:44:12

搬个凳子认真看热闹

Rexhuang 发表于 2013-8-19 19:55:31

本帖最后由 Rexhuang 于 2013-8-19 20:02 编辑

RubyAtCuisine 发表于 2013-8-19 18:2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French immersion的学习方法目的在于实现双语,因学生母语已经是英语;而不是要放弃某一方,这点很重要, ...
维基的Language immersion条目里有提到如下一个事实:Early immersion students \\\"lag behind\\\" their monolingual peers in literacy (reading, spelling, and punctuation) \\\"for the first few years only\\\". However, after the first few years, the immersion students catch up with their peers.即低龄儿童会在这个项目的前几年里,母语能力暂时性地落后于没有参加这个项目的同龄者。我不知道你的孩子有多大,天赋有多高,双语教育进行了多久,能让你得出“语言的相辅相成,在我家已经得到证实。”这个结论?如果我没看错,你的孩子只有三岁多吧?
补充说明一下,Early immersion: Students begin the second language from age 5 or 6,即Early immersion students是指从五六岁开始进行二语项目的学生。

ejianghui 发表于 2013-8-19 20:18:48

写的太好了,深有感悟!

qiuyi 发表于 2013-8-19 20:27:54

亲子对话只说英语,这个真的很难啊,这得要很强的英文水平才能做到啊。我很想知道有谁做到了,怎样做到的。

RubyAtCuisine 发表于 2013-8-19 20:51:16

Rexhuang 发表于 2013-8-19 19:5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维基的Language immersion条目里有提到如下一个事实:Early immersion students \\\\\\\"lag behind\\\\\\\" thei ...

参与French immersion 的孩子早期母语略低于法语能力的现象,是可以理解的。您提及我的孩子语言能力,是因为您高估了我们家庭语言学习的能力。所谓French immersion,学生在各门学科都是用法语完成,除了英语课之外,并且他们的老师都是在法语教学上取得教学资格的。我和孩子的爸爸,非英语专业人士,完全达不到在家里对女儿进行English immersion的能力,如果就这些英语练习就能影响到中文表达,那似乎就有点可怕了哈。

语言的相辅相成,没有您想像得那么高深莫测,习得的孩子,英语和汉语之间的自然切换是比较正常的现象。我之前曾经写过一个帖子,关于女儿通过英语单词的认知帮助她学习汉字,这个,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共鸣。

我家的孩子,和我们一样都是普通人,没有什么过人的天赋,我们只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自己的方法而已。

看帖子的朋友,通过看各种例子和理论去摸索符合自己孩子的学习方法,而不应该只是把时间花在质疑别人的成果上,对伐?

z1z1 发表于 2013-8-19 20:55:46

是一种新的观点

angela_fu 发表于 2013-8-19 22:32:10

自己的孩子自己掌握!多听听中肯的意见,多学学别人的经验!

Rexhuang 发表于 2013-8-19 22:46:41

本帖最后由 Rexhuang 于 2013-8-19 22:58 编辑

RubyAtCuisine 发表于 2013-8-19 20:5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参与French immersion 的孩子早期母语略低于法语能力的现象,是可以理解的。您提及我的孩子语言能力,是因 ...
这个是比例问题,我不翻译了,你看得懂。Time: The amount of time French Immersion students spend in immersion varies:Total: commences with 100% immersion in the second language and continually decreases to 50%Partial: commences with close to 50% immersion and remains at this level

舟舟2035 发表于 2013-8-19 22:59:14

为什么是“排挤效应”,而不是“促进效应”呢?我以前听过CNN的一篇文章,里面说:从小就使用双语的人,脑子里对于两种语言的反应区是重叠的;而长大后才使用双语的人,脑子里对于两种语言的反应区是分开的。还看过TED上的一个视频,里面谈到婴儿大脑对于不同语言的辨音反应,也给我印象很深。
我觉得英语和母语都是一种工具,语言并不重要,内容才重要。以看书为例,孩子的灵性成长,靠的是书的内容,而不是书所采用的语言。我现在带孩子看的英语动画片,我觉得内容非常好,比中文动画片要好得多。
此外,楼主为说明“排挤效应”,说新加坡和香港“汉语平庸,英语也平庸”,能给出更详细的说明吗?怎么体现出平庸的?

lilyice 发表于 2013-8-19 23:11:24

好奇萧老师在现实生活中是怎么样的状态。。。
同样的观点,换个说法也许就更容易让人信服。
如果是为了警醒大家,受益的人越多,岂不是更好

mengmengbaby 发表于 2013-8-19 23:13:20

所谓中文的根本,老祖宗的东西不能丢,可是唉我们中华文化这么多年没啥积淀了。英语只是一门工具我倒是很赞同,我目前就是给孩子读读书之类的,以后有机会出国留学的话英语不是问题就好。做不到很多牛娃爸妈那样,我只是个平庸的妈妈

hmily_pine 发表于 2013-8-19 23:14:24

如果在萧老师泼了凉水后,还能“狂热”的家长,是真正有意志力的家长。
就,额就,额就就和孩子一起在英语上狂热一下吧......

lmjcle 发表于 2013-8-19 23:18:22

这贴,热闹啊……

排挤效应肯定有,特别是学习层次到了一定高度的时候

不过,启蒙阶段的比较低层次的学习,其实语,英都占不了多少时间,家长不需要太狂热都能两门学得不错的,当然,我对孩子要求比较低。

建议萧老师介绍一些具体的英语学习教育经验

hmily_pine 发表于 2013-8-19 23:24:15

萧老师写帖子的用意,我懂的。不过目前是没办法证明现在孩子英语好以后会平庸化,尤其是大家比较关注的孩子。自言自语英语的现象,不能太偏激地看待。从学语言看,自言自语是好事。自言自语往往是理顺思路、组织语言的过程,是语言水平达到一定高度才会出现的。随意批评,不太服人的。

pl09092000 发表于 2013-8-20 01:23:48

yueyue2008 发表于 2013-8-19 16:3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语言是工具。重要的是思想。

我不是教育工作者,也不是语言专家。但是我和我先生都是学英语的,我自己也 ...

语言是工具。重要的是思想。
赞同这一句。
其实,前不久,在论坛上看到,有人提出,学英语,还是用英语学的问题,给人醍醐灌顶的顿悟。我觉得,很多人都是学英语,就是掌握字,词,句之类。但是用英语学,则不同,它把英语当成工具,注重文字后面的思想的传递。
现在很多人批评语文课本,其实就是涉及这个问题。而不少人鼓吹的“大语文”,就是要求突破语文课,就是学字词句,划分段落层次的束缚,要求语文课本有更大的容量,要传递文字后的思想。
现在回到原来的话题,楼主认为学习英语,让孩子平庸化,是不是,因为学英语的层次太低,只是学习了工具的使用,而不是用工具来学习如何做事情,并且占据了太多的时间,导致孩子思考的时间太少,所得层次太低呢?换句话说,就是花了太多时间磨斧子,没时间砍东西了。
其实不论中文,还是英文,都只是传递思想的工具,最终的目的,都是去开采前面的“思想金矿”。当然,相对于中文,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英文肯定是一把“钝斧头”。而一把趁手的工具,肯定更省时省力。
但是,肯定有人要反驳,如果把孩子培养成具有英语思维,英文就不是一把钝斧子。可是,这又回到了刚才的话题,只有大量的学习,才能培养英语思维。
总之,在其实是个磨斧子和砍东西的平衡的问题,磨斧子时间再多,你也要为砍东西,留时间。


zwyqs 发表于 2013-8-20 08:43:39

号称看帖不回帖的我也回一个,我倒觉得,千人看帖,角度各不相同,有争论是必然的。
我只相信一点,母语很重要,这是重中之重,其实母语的提高对促进英语的学习也是相当有好处的,至于英语要学到什么程度,看怎么需要,但是要以母语为重点的前提下。
页: 1 2 [3] 4 5 6 7 8 9
查看完整版本: 好苗子平庸化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