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a_is_momo
发表于 2013-9-8 13:14:27
王青博士 发表于 2013-9-8 04: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您这段评论其实是映证指出了孩子到了这个年龄,第二语言的学习能力才开始体现出优势来。应试洪流,本是中 ...
我觉得根本的问题就是家长的意识。就像您有一篇文章所提到的,很多家长学习英语的目的根本不明确。
我接触到的所谓一些‘有理念’的家长只是肤浅的认为孩子小,所以孩子对英语能过感兴趣就行。因此他们在孩子小的时候会挑选孩子感兴趣,而且看起来自己不累的英语机构(我自己就是这些英语机构的员工,所以不存在歧视这些机构的问题哦~)。但正是这种不明确的目的性,让他们缺少合理的标准。到了孩子有一定的英语基础以后(比如,掌握了phonics,有一定的听力能力的时候),就发现和其他上应试的孩子比较,公立学校的成绩所占得的优势不大,甚至还不如那些孩子。家长就开始焦躁了,开始转向应试班。因为孩子的底子已经不错了,所以学应试类(比如,我们这里的新概念,就是在教语法)的就游刃有余,家长还觉得效果不错。外加课外阅读的缺乏,孩子就只能一直在培训班里待着,为了考试而学习,从而无法成为”独立阅读者“。
而从孩子的角度,我感觉还是服从的成分居多,反正一直在学,爸爸妈妈让去哪里就去哪里,因为爸爸妈妈不可能不让自己学英语,所以不论喜不喜欢,该去还是得去。而以应试为目的的英语教学,功利性很强,孩子很难保持对英语的兴趣,也就只能又回到过去的”哑巴英语“了。
lindatian
发表于 2013-9-8 13:38:54
\"这个年龄阶段,通过一定的有效学习,孩子可以很快达到阅读原版书的程度\"----这一条在6年级基本上不可行。因为6年级必须加强应试的语法和考证了,再去“有效学习”原版书,不知道别的地方怎么样,北京基本没有时间。
3285196
发表于 2013-9-8 15:13:41
新概念英语成为应试利器,这也是中国人聪明造就的,但教学法却是反新概念的,以新东方为首的培训机构,以肢解文章为主要教学手段,却适应了中国目前的应试要求,没有什么丑陋的和可耻的,所谓哑巴英语,实质是听力接收理解力低的代名词,听的少自然说的更少,文章不破万卷,下笔如何出彩,原版阅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前面基础打的越扎实,后面也就越读越轻松,打基础不是刷习题试卷,开展广泛而有效形式多样的课外阅读才是正道,不反对学习新概念,但是反对肢解新概念
diana_d
发表于 2013-9-8 16:33:16
非常清晰的文章,很受用,记下几个关键词:安-学-分-勇,多谢指引,心里有数了。
塞野
发表于 2013-9-8 18:15:19
学习了,收藏了。谢谢。
Stone88
发表于 2013-9-8 21:23:52
不错,受益很多
浩浩妈
发表于 2013-9-8 21:34:07
本帖最后由 浩浩妈 于 2013-9-8 21:38 编辑
王青博士 发表于 2013-9-8 04:42 http://www.ebama.net/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的表达在当时的语境中是有所指的,就是媒介、教材、年龄这些因素对于第二语言的发展进程有所影响,但是 ...
博士的理念还是太过理想化了。
博士认为“母语水平是孩子外语水平的天花板”,“原版书的阅读就是一个最好的承载实际意义的(书面)交际。”这两点我基本赞同。
但是中文思维和英文思维之间到底是相互制约还是相互促进就很难说清了。我不好说别人家的小孩,就拿我家小孩举例吧,从他一岁到五岁我给他读书(主要是中文),五岁会自主阅读以后就基本自己看了,因为我家周一至五是没有看电视、玩电脑时间的,孩子都用来看书或者玩玩具了,所以中文阅读非常强势。等到学英语的时候问题来了,我还是从孩子三岁多开始给孩子启蒙的,但是孩子一直对英语抗拒得很厉害,认为中文阅读已经能满足他的需求,没有英文阅读的需要,最常问的一句话就是:“学英语有什么用?”博士一直主张学好中文再来学英文,对于出现的这种情况有好的建议吗?
博士主张等有学习欲望来学,这个曲刚提过“内力觉醒”,就是俗称“懂事”。我以前听一个人说他三十岁才知道主动学习,看博士的经历也差不多,那么博士也建议我们等到那个时候吗?我们等得起吗?我很担心在屡屡受挫中孩子对英语的兴趣已经被消磨怠尽,我很担心孩子的自信在屡屡受挫中被消磨怠尽。。。
lavalise
发表于 2013-9-8 21:39:30
我孩子在外面学加州k,今年刚上学,突然感觉时间不够用了。现在这个学校g班的课学费,要比k班便宜,因为学生少,很多都去跟国内教材同步的培训机构了。
wangxj_sys
发表于 2013-9-8 22:05:26
学习一下,小学到高中
lisa_is_momo
发表于 2013-9-8 23:36:44
浩浩妈 发表于 2013-9-8 21:3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博士的理念还是太过理想化了。
博士认为“母语水平是孩子外语水平的天花板”,“原版书的阅读就是一个 ...
请问您家宝贝现在几岁呢?造成孩子会问出“学英语有什么用”的话,我想不是单一的原因。首先,无英语环境,孩子听了,看了,读了,但是没有用武之地
第二,家庭环境造成孩子做什么事都需要有目的性
最后,可能是最关键的问题,家长在提供的资源是孩子不感兴趣的东西。
比如,孩子被一部动画片吸引,但是它没有中文版,孩子会不会依旧看的津津有味呢?这不就是英语的作用吗?(注意,不是学哦,而是利用语言辅助自己想做的事情)
孩子一直看着自己喜欢的东西的时候,语言就在其次了,可语言无形中就被使用了啊~
语言只是个工具,被利用来交流而已。如果变成为了考试或完成某些标准而 ‘学习’的话,那最对只能掌握应试的内容,而不是游刃有余的能力~
lisa_is_momo
发表于 2013-9-9 00:12:22
王青博士 发表于 2013-9-6 11:3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先答容易说清楚的。美国的12年义务教育,基本以州为单位,经费的大头也来自州政府,这样就出现了一个奇怪 ...
好奇,是因为很多亚裔学生,特别是中国小孩到那里的原因么?
没去过美国,所以不了解到底中国孩子在美国上小学的有多少。
没有一种教育是完美的,都有进步的空间。从自己了解到的信息中,我还是比较认同美国重视阅读,从低年级就开始渗透人文和科学信息 这些理念的。孩子接触的早,接触的广泛,经验获得的多,对未来人生选择的判断会更加有益。 国人80后开始什么重走青春,放慢脚步,不都是对过去判断的不确定造成的么?让孩子早接触,多了解,真正考虑自己的兴趣点在哪里,对未来是否上大学,选专业,找工作(也可以说找准自己在社会的位置) 都是大有裨益的。
王青博士
发表于 2013-9-9 04:25:56
lisa_is_momo 发表于 2013-9-9 00: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好奇,是因为很多亚裔学生,特别是中国小孩到那里的原因么?
没去过美国,所以不了解到底中国孩子在美国 ...
中国人喜欢扎堆住嘛,我们这里原来号称“小台北”,现在台湾人都被往隔壁挤了,反正说普通话的华人过百万,我们这里几个小城市亚裔人口都在60%以上,美国国会现在唯一的华裔议员赵美心就出自我们选区。按照我们学区的公开信息,亚裔学生比例大概是61%,儿子学校是58%。华裔聚集,带来的明显结果就是一拼成绩,二买房子。成绩好了学区排名就好,房子就贵;房子贵了,新来的华裔移民就要抢。{:soso_e128:}
舟舟2035
发表于 2013-9-9 09:30:28
本帖最后由 舟舟2035 于 2013-9-9 09:39 编辑
非常清晰的路线图,受教了。我的理解:
1、孩子英语水平应以托福雅思这类标准化的第二外语水平测试成绩为准。这里的测试成绩应该是孩子真实的成绩,而不是靠新东方那种应试训练得到的成绩,这才是孩子真实水平的体现。
2、英语能力必须经过青春期思维能力发展之后才能得到巩固,所以英语学习必须坚持到高中阶段。
3、小学高年级的目标是原版书阅读。我家孩子刚上三年级,这也是我现在的努力方向!
4、初中阶段(孩子进入青春期)应通过阅读和影视加强对西方文化的了解。这其实就是让孩子初步来用英语,让他们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价值。因为青春期也是孩子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期,我认为这时候家长的引导非常重要,否则孩子会提早面对东西方价值观的冲突。
5、英语学习总有一个句号,变学为用。我的理解是课程性质的学习应有句号,在用中学永无止境。
hankscrystal
发表于 2013-9-9 10:28:10
学习了,争取受用。
浩浩妈
发表于 2013-9-9 11:15:29
lisa_is_momo 发表于 2013-9-8 23:3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请问您家宝贝现在几岁呢?造成孩子会问出“学英语有什么用”的话,我想不是单一的原因。首先,无英语环境 ...
我家小孩八岁多,一开始连英文动画片都不乐意看的,也是通过“磨”的过程,听懂的越来越多就喜欢上了。现在痛苦的是培养英文阅读,孩子不喜欢是因为能力没达到,只有“学”的过程,没有“享受”的过程,比如中文阅读他就当享受的。如果想继续按照培养中文阅读的方法,给孩子读也是行不通的,太简单的他没兴趣,太难的听不懂,根本没有兴趣听你读,宁愿抱着中文书自己看。所以现在英文阅读我们还是用的“磨”的方法,先提高词汇量,也许哪一天他拿着书发现单词基本都认识,会有兴趣主动读了呢。
lovinggirl
发表于 2013-9-9 13:02:16
学习了,儿子今年开始学英语,从零开始
fri372
发表于 2013-9-10 08:54:05
用英语学习数学,自热等其他科目,不就是事半功倍了吗
雪亮的眼睛
发表于 2013-9-10 08:54:54
说得真好,学习了。
qiqi2010
发表于 2013-9-10 09:03:07
百花齐放。百舸争流。
apple2012
发表于 2013-9-10 10:08:36
楼主说的真好,把英语学习分析的真清晰,谢谢
coolfun
发表于 2013-9-10 10:42:55
楼主的路线图很有意思,即使有大量不同意见,但不可否认,这至少是一份有意义值得讨论的路线图,如果自己心中已有宝图,也能从这讨论中获益,把自己的宝图看得更分明。
虽然楼主已解说得挺详细,但因各人理解不同,可能还会有个别小的歧义。有几点,我不知道自己理解的是否正确,请楼主指正。
第一部:蜜月。学龄前时期。
重在“甜”字,否则就只剩下“磨”了。磨会把兴趣磨灭,影响后续路线图的实现。所以楼主是建议学前启蒙,而不是反对。只是这阶段只注重快乐学习,不重结果。(因看楼中有爸妈的回复,好像楼主反对启蒙似的,所以想明确一下。)
“蜜月期你要太拿孩子的英语当回事,那你就输了。”
这句争论较多。我想问是否有这样的意思?与前面理解相似,蜜月期不要太重视英语启蒙的结果,快乐就够了,否则你的心态就输了。就如蜜月旅行,重快感思享乐,不要想着生男生女,否则你的蜜月旅行就输了{:soso_e102:}
第二部:困惑。小学低年级时期。
“安”字诀,稍安勿躁.跟着学校的系统走一走
这里,楼中家长的疑问最多。主要是楼主没说,这个“安”是完全安心跟着学校走呢?还是跟着的同时,还延续前面的“甜”字,但是量不大,成为到第三步的过渡?
第三部:为伊消得人憔悴。小学高年级阶段。
“学”字。
这步的疑问与前步有关,如果前步“完全安心”,能“进入原版阅读并且形成阅读习惯”吗?即使前步有过渡,许多爸妈也还是不确信。所以,楼主能否稍展开谈谈,解此问号?
第四部:七年之痒。初中阶段。
“分”字诀
这一步,对楼主的意思理解相对容易,争论少,也很可能是这里的爸妈群体有关,初中小孩家长不多,还有可能,到了那时争论的气也已不足了。不过,个人觉得这个“分”字,还是提醒得很好。
第五部:功德圆满。高中阶段。
“勇”闯天涯了
听到“功德圆满”,能走到那一步,大家有的就是开心了,所以争论也较少。只是这一步的“托福雅思的终极目标本就不是什么难事”,异议又较多了,可能也是字面理解的分歧引起的。看起来你说的挺清楚,托福雅思是评估方法,不是所谓意义的终极目标。说句直观点,就是学到那时裸考就能通过托福雅思的水平,那么路线图的目标就达到了。只是只看那句话,不上上下下地看你的全篇内容,是容易误解的,特别是我们许多爸妈对“考试”这事儿,淤积着深重的无名之火。
还有,看了H5的解释,以及你的说明。觉得你的这个托福雅思目标与H5投票的“9.英语成为孩子的第二母语, 可以流利使用”的差别并不大啊!你说退可守,攻可克。H5的第9选项,是否就是攻可“克”后的相近结果?
H5是这么解释的:
其实“第二母语”这个词很虚, 可能在不同的家长心里会有不同的界定。我也想请博士在分析这个结果的时候,不要在这个虚词上浪费时间,而是注重家长们看中的“流利使用”这个目标。
慕真理
发表于 2013-9-10 13:34:18
学语言当然有用。但在中国的考试模式下,对英文过份重视了
lily801105
发表于 2013-9-11 08:42:00
太好,看了您的文章,我更坚定了
铁树
发表于 2013-9-11 10:26:26
这个不错,谢谢了!
asds369
发表于 2013-9-11 10:52:47
感觉还是爸妈网high5等人的理念更现实可行一些,既有理论支持,又有大量成功的案例,可重复性高,并且可操作性强,容易复制。
其它的一些观点,了解一下就行了,对那些没有成功案例的理论,还是保守一点比较好,谁知道这是不是别人想当然臆想出来的呢?
还是多看High5的文章吧。
晓柏
发表于 2013-9-11 11:22:25
很好的分析,很有用。
园园妈妈
发表于 2013-9-11 11:54:59
很有道理啊,可是我们顾不上这么多啊
poohbear
发表于 2013-9-11 12:25:07
学习了。家长得三思。
twinfang
发表于 2013-9-11 22:58:41
听取不同的意见
摇摆月光
发表于 2013-9-12 00:45:08
学习了,留个脚印,谢谢爸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