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dan 发表于 2013-10-30 10:52:17

好文!读书贵在精啊

sabrinaguo 发表于 2013-10-30 11:38:37

您的帖子中,这一篇我是全部赞同的,谢谢一针见血地指出,虽然会让很多人尴尬,但是非常必要

彤彤忱忱妈 发表于 2013-10-30 12:17:01

一直忽视了这个问题,真是好帖。

vigeria 发表于 2013-10-30 12:21:29

喜欢这个文章

dongbei1981 发表于 2013-10-30 16:13:29

孩子反复的要求读一本书,是不是就会比较理解了呢?

hzzju 发表于 2013-11-1 15:31:53

学习了,谢谢

双双妈敏儿 发表于 2013-11-1 18:36:11

真度如何操作呢

susanlou 发表于 2013-11-1 18:49:07

个人理解假读一:不是精读,是囫囵吞枣,读读就忘
            二:不是真心喜欢读,应付家长,或应付自己的读书计划。
            三:读了没有运用,没有在头脑中形成意象。

anroyun 发表于 2013-11-2 00:13:05

说的很好啊

eland20000 发表于 2013-11-2 07:20:00

有道理,学习了

淘里个淘 发表于 2013-11-2 16:03:08

受教了,有用的帖子啊

Jane99 发表于 2013-11-2 18:12:41

太棒了,学习学习

thebigtiger 发表于 2013-11-2 18:49:16

这几天刚看了阅读手册,中间的还有没领会 ,看了这贴子,有点感触

秘密的森林 发表于 2013-11-3 18:59:33

Evelyn 发表于 2013-11-3 20:14:21

我用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判断孩子读书是不是有效地读书(暂不说精读),如果孩子爱读书,同时作文写得也不错,我觉得她读的书就是有用的。如果太小的孩子还没有开始写东西,那就别管泛读精读,只要孩子喜欢就多读。有一点我觉得很重要,小孩子不管是读书还是听故事一定要重复。看一遍,听一遍用处真不大。

家旭妈妈 发表于 2013-11-3 20:37:09

有道理,就是不知道怎么去指导孩子们。

旺半仙 发表于 2013-11-3 22:11:20

“没有跟你的人生经验发生交集,没有与你的心理情感产生共情,没有增加你实践的能力,没有优化你的心智模式,没有丰富你的活的知识库”。这段话我强烈赞同。读有些书,我会有这种感觉,那真是茅塞顿开的感觉,真好,觉得会一看再看,很有收获!

Yee-Young 发表于 2013-11-4 08:08:12

真读留痕!

chinamoon 发表于 2013-11-4 10:00:09

这个家长的能力水平要达到。

bear75171 发表于 2013-11-4 12:42:58

文章发人深省,确实最近发现孩子有假读的倾向,每天吹嘘着自己用了多长时间看了一本书等等。所以特别想请教老师,所谓“真读”是否有量化的标准,比如多长时间孩子读完一本大概200页左右的小说就是合理的? 还有,读完书后,需要提问一些书中的细节或者对小说的理解吗?希望老师给出具体的操作方法。非常感谢!

郝喳喳爱妈妈 发表于 2013-11-4 12:45:40

说的有理,学习了

yingshanhongkai 发表于 2013-11-4 13:47:20

感觉孩子非常投入的在看一本书,一遍之后再一遍,这样是否为投入阅读的一种表现呢?也有很多书,孩子就是快速的看,之后看还是快速的,这样不同的看书方法,不知孩子是怎样感受书中的故事。总认为孩子认真的看,进入了书里环境,是否为真读,反之就为假读呢?

snowlotus366 发表于 2013-11-4 14:59:55

yaer2002cn 发表于 2013-10-18 14:3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萧老师,这篇文章我喜欢

这孩子好漂亮啊。

风吹铜铃 发表于 2013-11-4 19:58:55

精读,更是需要技巧的。

白色栀子 发表于 2013-11-4 23:28:56

认真学习中

migan87 发表于 2013-11-5 08:54:29

如何才能做到真读呢?是不是应该要孩子多增加实际的生活体验,才能在书本上找到共鸣?

夷陵笑笑生 发表于 2013-11-5 11:23:05

这个观点很有启发性,希望能看到更加具体如何引导孩子逐渐走上真读的方法

zhupizhupi 发表于 2013-11-5 11:51:07

说的对,同样对我们成人也是一样的。

hlhxlzly 发表于 2013-11-5 12:03:34

阅读也是和理解力、阅历、心境等各方面有关系,大学读红楼和工作以后读红楼,以及再以后读红楼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好的书就是就是能让你一遍一遍读下去。对孩子的要求也不要太高,很多事他没有经历过,很难产生共鸣,只能停留在表面。

zx_th1539 发表于 2013-11-5 12:27:22

受教了,确实如此
页: 1 2 3 4 [5] 6 7 8
查看完整版本: 真假阅读的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