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jycc 发表于 2012-3-5 00:33:41

2007年1月我们开始了孤注一掷的学琴生活,起初没有去沈阳居住,只是女儿不再上学,原因一是房子还没到手,二是我们有自己的想法,就是加强一下音乐素养方面的培养,我们经别人介绍和当地的一位乔老师学习,一次课下来乔老师非常欣赏我女儿的才能,他这样说的,“你的孩子这方面能力很强,不是一般的孩子,尤其是听音上简直让人吃惊,我呢水平不高,说不准那一天真的就教不了这孩子了,先教着看吧!”就这样女儿每周学两次音乐素养,然后在周六去沈阳跟王老师学琴。

王老师给女儿安排了六首曲子,分别是圣桑的协奏曲引子与回旋,门德尔松的e小调协奏曲,帕克尼尼的随想曲第16课和20课,两首巴赫的无伴奏奏鸣曲。这几首曲子如果从国内考试来看,如果考中央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应该说都不算很难的曲子,从我当时知道的情况,很多考中央音乐学院附小的孩子都已经能熟练掌握这些曲子了,而女儿已经是快参加高考了,其水平才到这个地步也不能不说是个悲哀。王老师是这样说的:“如果单单从你的水平来看,拉这些曲子可能还有点难,不过,这和打仗一样,一种是常规的办法,从外围向里一点一点的进攻。我们采取的是第二种打法就是先直插对方心脏,然后从里往外,也是出其不意的做法,这种做法有风险,但是有的时候却能起到奇效。”后来的事实证明王老师的判断是对的,女儿拉好了这六首曲子之后,水平确实长了一大块,收获的还不仅仅是这些,再拉起其它曲子也是一样。很多人说不能考级,考级就练那几首曲子,我看这个不对,关键是看那个老师教,你的曲子到底是以怎样的质量完成的。我相信如果一个孩子真的能把《金色炉台》、《阳光照耀塔什布尔干》这些曲子拉好,我就不信他拉不好其它的中国曲子,这个关键孩子是拉了这曲子了,可是要音准没音准要音符没音符,总之吧,稀里糊涂的拉下来,评委呢也乐得送你个人情让你过了,所以,业余十级最后什么也不是。

从这时起女儿每天就拉那么一、二行,自己认为可以了,再往下进行,就这样忙乎了一个星期,自己以为很不错了。当她兴致勃勃的到老师哪儿一回课,让王老师说的一无是处。这对孩子的打击是非常大的,可是你不服气不又行,确实人家王老师拉出来的东西,就比咱好很多。所以,后来我们总结出了一些经验,不管是练基本功也好、慢练也好说起来很简单,可是这其中的技巧还是很多的,如一个音怎么样才能保证它的音色好听,如果是一个单音这个比较好保证,可是如果和某个特定的音符相连呢?如果下一个音的执法比较别扭你怎样保证呢?面对这时的情况,我们一起总结了一下,同时对从前学过的东西进行了重新的认识,尤其是一开始的空弦练习和从王老师哪儿一开始做的那些基本功练习,我更佩服毛主席说的这样一段话,“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段话论述至精辟,语言至精炼了。回头再重新认识这些,更有了新的想法,女儿从此每天还要抽出一定的实践继续练习这些东西,当然了这个时候的练习从内容上看已经高出了当时不知道多少了,这些练习对女儿后来技术的上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qjycc 发表于 2012-3-5 00:34:11

从这时起女儿每天就拉那么一、二行,自己认为合格了,再往下进行,就这样忙乎了一个星期,自己以为琴拉的很到位了。当她兴致勃勃的到王老师哪儿一上课,一下子让王老师说的一无是处,无疑每次都是当头一棒。这对孩子的打击是非常大的,可是你不服气不又行,确实人家王老师拉出来的东西,就比咱好很多。后来,我们总结出了一些练琴的经验,不管是练基本功也好、慢练也好说起来很简单,可是这其中的技巧是很多的,如一个音怎么样才能保证它的音色好听,如果是一个单音这个比较好保证,可是如果和某个特定的音符相连呢?如果下一个音的指法比较别扭你怎样保证呢?面对这时的情况,我们一起认真的总结了一下,同时对从前学过的东西进行了重新的认识,尤其是一开始的空弦练习和从王老师哪儿一开始做的那些基本功练习,发现温故而知新这是多么精华的几个字。我更佩服毛主席说的这样一段话,“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段话论述至精辟,语言至精炼了。回头再重新认识这些,更有了新的想法,女儿从此每天还要抽出一定的时间继续练习这些东西,当然了这个时候的练习从内容上看已经高出了当时不知道多少了,这些练习对女儿后来技术的上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女儿接到了老师打来的电话,她的作文《芦花·稻花·故乡》被所有的语文老师一致评为范文,并复印给学生人手一份。提到她的语文老师,这里还得啰嗦几句。女儿的语文杨老师不仅文章写的精彩,字也非常漂亮,而且课教的也十分出色。学生背后给他起了错号叫“老夫子”,早年他曾经和我的父亲是同事,退休后被盘锦市第五完中聘为语文老师,并带学校的奥班,可见他在学校的地位了。据女儿的班主任老师说,他到第五完中两年多的时间从来没表扬过那个孩子,而对我女儿是个例外,很多时候是甚至是不惜词语的表扬。他对我女儿的评价是,知识面宽、学的东西有深度、言语精炼、记忆力好。这次他向我们建议把这篇作文向报社投稿,他认为这作文水平足以到达能够发表的程度了,后来的事实证明他说是对的。只是这篇作文发表时,做评注老师的评注不是杨老师,而是盘锦市高中的王老师,主要原因是因为女儿这段时间几乎没有去学校,我的父母家就在盘锦市高中,而王老师也是我当时上高中的语文老师,彼此非常熟悉,所以,评注、投稿都是王老师做的,这也是一点小的遗憾。

1月末正好学校放假了,女儿和她妈妈来到了沈阳新东方学习英语,主攻《托福单词8000》,真得感谢东北育才中学的一个学生家长—郭颖,她很会报名,给这几个孩子选择了最佳的座位,这无形中增加了学习的效果。加上女儿和这些优秀的孩子在一起,新东方孙增妍老师的精彩讲解,这一段女儿的英语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在记忆单词方面。还有一个《新概念英语》第三册,这是女儿从来没学过的,这对她来说也是一个挑战。当然了,这个时候不得已只好把英孚学校的课程暂时停了下来。在新东方这一段,我认为女儿的最大收获来自对英语的兴趣,新东方的那些老师很会鼓动,或者说很会洗脑,所以,我建议如果你的孩子不爱学英语,那么就请到新东方吧。

qjycc 发表于 2012-3-5 00:35:22

女儿这个时候的小提琴似乎又遇到了瓶颈,总是有这样的感觉,自己觉得拉的还不错,可是一到老师哪儿,老师一说,才发现差距不小。我想这可能是老师要求她急速提升所带来的必然结果,试想,一个孩子她的基本功等方面没有达到那个高度的时候,你却硬让她拉这些,那当然很勉强了。所以,我有的时候真的在想可能作为一个业余的小提琴爱好者,有的时候比专业的要快乐许多。一个业余的小提琴手能听个大气概,什么事情看不那么清,容忍程度也高,所以即使琴拉的问题很多,可是她听不出,这样也很快活。就像赵本山说,他家乡的那些人过的老好了,他们也没走出过那里,也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所以,他们觉得一个人的生活就应该是那样,没什么不满。专业学小提琴的人就不一样了,听一个人拉琴,什么这音不干净,那个音不准,这句处理的不到位了,总之吧容忍程度极低,这样反倒觉得痛苦。

2007年的1月至3月对于我来说是最烦乱的日子,这一阶段发生了很多事儿,很多细节我已经记不清楚了,总之,这一段时间我们是在彷徨中度过的。尽管全家统一了思想,尽管王老师对此信心十足,可是不能不说我们的顾虑是很大的。就好比在辽沈战役中,林彪本来已经下决心南下打锦州了,可是在得知葫芦岛增兵的消息后,林彪还是萌生了回去打长春的想法,大人物如此,何况我们一个普通人呢。那个时候,我们所受的煎熬远超过孩子,孩子毕竟还不知天高地厚。这时候我们最害怕的是有不少关心我女儿的人,他总是见面要问:“你的孩子将来准备考哪儿啊?” 这时我们总是感到尴尬,实话实说?人家肯定不理解,可不说实话不是我们性格。我们总是底气不足的说:“老师想让孩子出国。”每到这个时候,对方总是不再说什么。我想对方的心里也是很复杂的吧。

2007年的春节我和女儿去看望李老师,当然了,这一次也不例外,李老师把学生交给女儿,闲暇的时候我们会聊一些学琴的事儿。李老师也突然问:“你们是不是考虑一下让孩子考中央音乐学院?”(从前李老师提出让我为女儿应该运作一下去考中央音乐学院,我们总是说,能考上沈阳音乐学院就不错了)。真是怕什么来什么,我一咬牙对李老师说:“王老师让她考美国的音乐学院。”这话一出,李老师首先是一惊,但很快他就说,“这太好了,我早就认为她能去一个更好的地方。”显然李老师听到这个消息是高兴的,那个老师不希望自己的学生出息呢?很快和李老师学琴的那些孩子都知道我女儿要考美国的消息了,还有一些熟悉的家长打来电话求证这事儿。

接下来的一次音乐素养课上,乔老师和我爱人也啰嗦了半天,大致意思是你的孩子不应该满足沈阳音乐学院,没办法爱人只好说:“王老师让她考美国的音乐学院。”这时乔老师又怀疑的说:“真的能行吗?你们可别老师给耽误了。”弄得爱人没法回答人家了。这次课是乔老师给女儿上的最后一节课,在接下来的一周,我和女儿去找乔老师上课,乔老师对我们说:“你女儿的课我不想再上了,我准备是进修一下声乐。你孩子应该找一个更好的老师,千万别耽误了。”

qjycc 发表于 2012-3-5 00:35:51

春节以后,女儿再次回沈阳新东方学习英语,女儿学习期间,爱人来到了新东方出国中介部门,认识了孙增妍老师,一个年轻、漂亮、干练的女士,从她哪儿了解了一些出国方面的知识,也拿到了很多关于出国留学的小册子,这些小册子从某些方面给我们提供帮助,起码大致能知道该走那些程序。至于再详细问人家,人家回答的就比较含糊了,这可以理解,毕竟人家是吃这碗饭的。

2007年2月末,也就是开学前夕爱人和女儿回来了,爱人一到家就说:“这一天天压力太大了,简直要承受不了。”女儿也向我告状说:“我妈妈太磨人了,脾气很大,我真受不了。”总之吧,两个人都觉得不堪重负了。这样下去怎么得了?是啊,是该解解压了,我对她们说:“我们不要把目标放在眼前,你看,本来挺好的事儿,你看看现在我们自己把自己搞成什么样子了?”我接着说:“我们用不着那么紧张吧?现在事情已经很简单了,咱们实在不行就这么跟王老师学下去,只要我们能到达宋怡萱现在这水平,将来生存总不是问题。现在读普通大学的那个没压力?我们的生存空间不是比他们好很多吗?”听了这话,娘两总算是松弛下来了。

不过,房子一事儿就遇到了一些麻烦,可能是中间有什么岔头吧,一直到三月中旬房子钥匙我们还没有拿到,没办法,我们多次追问,对方总是快了,快了。真是急人哪!我们甚至准备了自己去租房子了。没办法女儿和爱人在沈阳找了一家旅馆住下来,后来又说旅馆太冷了女儿病了,我又让她们撤了回来。我们在这种煎熬中又等了半个月,对方终于通知我们去拿钥匙了。

3月30日是对方公司的孙主任把钥匙送过来的,他告诉我爱人说:“物业费和取暖费你们自己负担一下可以吧?”爱人答应了,现实对我们来说能有个住的地方比什么都强。她们来到了这个房子的所在地—枫景茗城,熟悉沈阳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比较豪华的小区,位于沈阳南三马路,距沈阳站步行约15分钟,北面就是批发一条街,这是一个比较繁华的地段。这个房间在13楼的阴面,从窗外望去视野很开阔,沈阳站的火车可以清清楚楚映入眼帘,能清楚的看到中山路上的一些标志建筑。这个房间面积不大,约五十几平方米,结构应该算比较合理,房间仅仅有个上下铺的床、一张桌子,有天然气管线,总之能简单的生活了。

2007年4月1日我到了沈阳,我和爱人两个人租了车找到了旧物市场,共花去500元买了吃饭的桌子、凳子、双人桌、地板革等。这一切购置停当,然后,我们把它们各个归位,一天时间就过去了,我只好返回单位上班了,更重要的是还有两个中考的孩子在等待着我呢。

2007年4月8日我再次来到沈阳,女儿告诉我说:“在新东方遇到了宋怡萱,她好像没认出我来,我也没跟她说话。”

“啊,先别出声,等那天面对面了再说,现在她可能还不知道你也在这个班,她也想不到,现在你这种情况最好不要让她知道,毕竟你的根基还不牢。”

“知道了。”

女儿说,现在英语课有的时候听的很累,甚至有的时候像短线的木偶似地。我说,注意一下休息,接下来她给我听了一下她演奏小提琴的曲子,别说,一个星期不见,她的琴又进步了,只是能拉的内容太少了,就那么两行。接下来我用定音器和她每个音都对了一下,看来效果不错。我问她:“你是怎么做到这个的?”她告诉我:“最开始她就是一个音一个音的仔细的听,直到自己认为满意了为止。”看来,这一次她是真的用心了,从前都是我和她一起对音的,这一次她自己做到了,也就是说,他的容忍程度已经降低了。

qjycc 发表于 2012-3-5 00:36:15

接下来我弄了一个电脑,装上了《金山词霸》软件,这样女儿的英语学习也就方便了,更重要的是女儿可以利用这个电脑来录音校正的自己的音准。不久以后,爱人的姐姐代替她开始去陪孩子学习,按说这是最好的方案,孩子的二姨正好退休在家没事儿,而且是单身一人。可是事与愿违,她二姨到哪儿不久,脚便崴了,这使得我们很愧疚,没办法我的母亲前往沈阳,就这样一个多月的时间,换了三个人。我的妈妈前后共和孩子一起度过了一个多月,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六月份,天气开始热了,加上房子在阴面通风不好,我们决定让孩子先撤回来,等天气好了再另做安排。

2007年5月我回到父母家,我问起我高中时的物理老师—霍老师,我知道她女儿在美国,想知道一些美国的情况。爸爸告诉我他现在美国,是去美国探亲的,我让父亲给霍老师打个电话,问能否弄一个美国大学的招生简章,如果可能就顺道带回来。不久以后,霍老师从美国回来了,真是人算不如天算,他给我们带回了亚利桑那大学的招生简章。这个时候我们才知道霍老师的大女儿红是亚利桑那大学毕业的研究生。红是很细心的人,她怕我们看不懂英文,她在这个招生简章上的很多重要的地方都做了标注,比如那里是收费项目,那里是大学的录取条件,那里是申请表格等等……

我们又在网上对亚利桑那大学相关问题进行了搜索,从资料中得知该校是一所公立大学,在全美高校中排名98名,音乐学院排名30位。而且,我们知道王老师曾经受这个大学的邀请,前后两次到这个学校讲过学,在这个学校具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马克教授对王老师的教学十分欣赏,报考这所学校应该说成算很大。报考这个学校心里最没底的是要进行音乐理论考试,这个考试在网上进行的,要求必须答对全部77道选择题中的三十个以上,尽管女儿从前跟业余老师学过,并且基础也应该不错,但毕竟那是业余的,这个方面是我们急需加强的。

2007年6月底我辅导的两个孩子,弟弟的孩子、小姨子的孩子参加了中考,从2005年3月起这一部分工作牵扯了我很大的精力,尤其是2005年7月以后,我的绝大部分精力都放在这两个孩子身上,每天要辅导他们功课3小时,星期六、星期日要在9小时以上,通过两年多的努力,这两个孩子都考上了重点高中。尤其是小姨子的孩子,可以说是从一混混改造出来的(全年组最后30名),用自己的话说,他是学校的传奇式,任何档次都待过,这是学校从前没有的。他们有了着落了,我也就可以集中全部精力管理女儿了,总算是盼到了这一天了。

2007年7月通过女儿启蒙老师的介绍,我们给女儿找了音乐素养的老师,据李老师介绍是两个老师,一个是母亲老董老师,号称盘锦第一金嗓子,是一个教声乐的老师,据说是个很不好对付的一个老师,她负责女儿的视唱练耳;另一个是儿子小董老师,现就读于沈阳音乐学院,是这个专业的研究生。很快我们通过电话联系到了老董老师,她问我们怎么上课?我说:“一周二次,争取在10月前把课程结束。”对方马上打断了我的话:“你们必须要加密课,而且时间要更长才能完成高考课程,这课程不是好学的。”我很有信心的说:“我相信没问题,我女儿的能力比较好,接受东西快,我估计用不了那么多的时间,我对孩子充满信心。”尽管我再三说女儿基础比较好,可人家根本听不进去。后来,我实在没办法就对董老师说:“我孩子怎么样等你见到了,你就知道了。”对方很很很的说道:“好吧!我们看看再说。”显然,我的话比较直率,这可能引起了老师的不满。

提到音乐素养,我就不能不提到前面的两个人,一个是在小学5年年级到初中二年级这一阶段,女儿和王宇老师学习过音乐素养,分别参加了辽宁省举行的两次考试,二级成绩为优秀,三级成绩为良好,应该说算是不错的成绩了。另一个是女儿已经上了高一和另外一个同学跟随乔老师学习了将近一年的音乐素养,这个时候的学习性质已经不同,这次是准备考专业音乐学院的,客观的说乔老师尽管本人水平不是很高,但应该讲他对女儿的未来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qjycc 发表于 2012-3-5 00:36:32

我之所以对女儿很自信,正是因为有了前面的基础,但是自信的另一面在别人看来可能就是狂妄自大了。2007年8月5日,爱人按照约定来到了董老师家,老董老师显然还对我的言语耿耿于怀,一见面就劈头说道:“自己都认为自己的孩子好,我见的多了!”一看这势头,爱人连忙说道:“董老师,我们先上课好吗?”于是董老师就开始听音测试,这一次测试不要紧,董老师突然发现我女儿的听音能力太好了,根本不用给根音(一般听音都给La这个标准音),女儿就能说准这个音是什么,紧接着是双音测试女儿也能一次说准,再下来三音练习女儿也能听得出,这下子董老师可算惊讶了,她说道:“我教了三十几年的学生,头一次遇到这样的,真是不错。”接下来进行视唱,老师也惊讶的发现,女儿的音、节奏都很准,老师连连称奇。再下来是听节奏,这一项是女儿的弱项,也是惟一不强的地方。通过一个小时的测试,董老师笑了:“这孩子不错,只要正常学下去考音乐学院没问题,估计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可以结束课程了。”

接下来小董老师开始给女儿上课了,一个小时下来,小董老师也很满意,他说:“这孩子学了别的孩子七节课内容,而且基本功很扎实。”有了两个老师这样的评价,接下来就好办了,只要按时保质保量的上课就可以了。

两个孩子中考结束了,我可以一心一意的管理自己的孩子了,我重新开始陪女儿去王老师哪儿学琴了,这是我十分高兴的事儿。女儿出国后有人问对我说,你现在太幸福了,多省心啊!我总是说:“不!”别人总是不理解,其实,答案很简单,如果有人问我你最幸福的是什么,我会回答,陪女儿学琴。如果有人问我,这些年最辛苦的是什么,也是陪女儿学琴。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有的时候这件事很辛苦,可是我们却觉得很幸福,不知道其它家长是不是有这种感觉,没有这种感觉的人我希望快点找到这种感觉,这样才能快乐的学琴,自己也就不会感到自己是那么不易了。

我一到王老师哪儿就发现孩子的二处弱点,首先,就是音乐的气息问题,这一点孩子是很难发现的,尽管我不会拉琴,可是从王老师的示范中,我读到了某种气息。当然了如果我不听王老师的示范,光听女儿拉琴或者听名家拉琴的录音我也听不出,这种气息老师没有明确指出,孩子没有悟到,所以,孩子的琴前一段有点徘徊不前。第二是女儿的弓子与码的距离在有些需要高难技术的地方不合理,造成音乐下降。

看出了这两个问题之后,回到家里我指挥女儿拉琴,可是我毕竟不是学音乐的,问题看得清楚,也知道该怎么改,可是我不能示范也不会用有效的语音来表达,这下我可真的急了,后来,我们只好减少拉琴时间,我们一起听郑京和的录音,然后一次次的给女儿讲解,好在女儿终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女儿的琴有了明显的进步,二周以后,王老师高兴的说:“看来,还得父亲来,看看父亲一来,琴的声音明显的不一样了。”

这节课之后不久,传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女儿所在的盘锦市第五完中要被合并了,这个学校和其它三个高中将合并为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包括佟校长在内的四个人争夺这个校长的职位。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如果将来的校长是佟校长那一切好办,如果不是女儿将面临很多问题,且不说学费问题,即使是分班也是个问题,毕竟女儿没有参加期末考试,看来又要面临一次谈判了。可是,我们除了等待其它还能做什么呢?

先管不了这么多了,因为王老师这边还在不停的催促我们参加一次托福考试,女儿第一次报考了托福,整个报名过程都是女儿自己弄的,尤其是报名的过程充满了戏剧性。7月1日下半年的考位一发放,女儿去报考结果整个下半年都没有考位了,我们的汗可真的下来了,难道下半年就不能参加考试了?参加考试的人真的这么多吗?后来,我们通过相关的人员打听,才知道这些考位都被黄牛党给抢走了,然后再以高价出售给参加考试的人。说来女儿总是幸运的,也是从下半年起ETS增加了考位,这使得黄牛党彻底赔了生意,8月中旬的一天女儿上网查考位,一看长春有考位,女儿立即抢报,这一次女儿抢到了,这一次报名应该说很有一番波折。

qjycc 发表于 2012-3-5 00:36:52

这次考试的背景不是一句两句说得清楚的,我们自己处在一个彷徨时期,有的时候甚至有放弃女儿出国的念头。霍老师的女儿红说孩子还小,到读研究生时再出国不迟。王老师的女儿王天舒也说最好不要这么早出国,因为国内和国外的环境差别太大了,尤其是一个女孩子,但王老师却坚决不肯,坚持要女儿出国,最后甚至说,如果钱不够我可以先出一部分,以后你们还我。所以这一次应该说是在准备并不很充分的情况下,女儿报了名。

8月23日晚六点,我和女儿从盘锦乘坐上了开往沈阳的客车,当晚八点三十分到达了沈阳的临时住所—枫景茗城,一到那里,女儿就迅速打开电脑,说是一路上耳朵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要恢复一下。

女儿听了一会儿,我告诉她一会儿适当听听音乐,然后就出去给女儿采购夜宵了。女儿的身体最近不大好,动不动闹肚子,这次要长春考试在吃的上我必须十分小心。因为怕食物出现问题,我没有按女儿说的到小的商店采购,而是来到大福源超市,采购完物品已经是晚上九点三十分以后了。接近十点,我返回到枫景茗城。和女儿一道吃了夜宵,她继续学习。为了适应托福考试,我们已经从几天前开始调整女儿的生物钟,这次托福考试时间是从晚18点开始,连续四个小时,这样算下来要到晚上十点以后才能结束,如果出现时间顺延一点,可能到十一点,因此不善熬夜的女儿已经基本上养成了在十一点以后睡觉的习惯。

8月24日早晨六点三十分我们起床,计算了一下时间,坐公共汽车已经来不及了,我和女儿坐出租车来到了沈阳北站。这时火车应该已经检票了,我买了点早点,和女儿来到了候车室,火车已经开始检票,这时我们才注意车票是加1车厢上36、37号,这是个什么地方呢?我们来到了站台,刚走出不远,我看见了加1车,我递上了车票,刚要上车回头发现女儿不见了,我赶紧顺着人流边走边喊,走了约二、三十米我看见女儿站在哪里四下张望,还好我看她并没有慌张,这一点我很满意。我拉着她来到了加1车厢,进入里面一看车厢是二层的,我和女儿来到了二层,找到了自己的座位。女儿对座位很满意,车厢宽敞明亮,中间铺着地毯,座位宽大舒适。向车厢外望望,视野不错。

七点五十分火车正点出发,这时我发现火车上有很多学生模样的人,看来都是到长春或吉林上大学的。不久,对面的一位老人和我们搭话,她看看女儿,又看看我说:“你是送女儿上大学的吧?”我说:“不是,女儿是到长春考试的。”

“考什么啊?”

“托福。”显然老人对托福一无所知,她也没有再问下去。我们拉起了家常,从谈话中我得知对方是到沈阳护理有病的姐姐的,她的姐姐因病住院了三个多月,这三个月老人经受很大的折磨。好在我也曾经在医院住过几个月,所以和老人比较聊得来,在我和老人聊天的过程中女儿有的时候也插上几句,见到窗外的新奇的事儿也总要问一问,不知不觉中三个小时过去了,火车到了长春。

说实在的对长春我很陌生,只是上大学的时候来过一次,可是那次的活动范围非常有限。一出车站,我们看到对面有很多大学的接站处,女儿立即说:“咱们跟随吉林大学的接站车去学校如何?”我说:“不行,因为我们还不知道我们考试的具体地点,还是打听一下自己乘车去吧。”

我们来到一处写着“吉林大学接站”的地方,我问接待人员吉林大学怎么走?人家问:“你到吉林大学那个校区啊?”

“有几个校区啊?”

“有六个。”

天哪!六个,我赶紧拿出打印的托福考试说明,上面写着吉林大学前卫校区。人家告诉我,先坐6路公共汽车到工农广场下车,然后换乘315路到终点。

我和女儿先乘6路汽车,再换315路,经过一个多小时车程,我们终于来到了吉林大学前卫校区的北门,我和女儿到美食广场分别要了一碗牛肉面和一碗盖饭。吃饭过程中,女儿问我:“刚才坐车你看长春有什么特点?”

“这个……”说实在的,我真的没注意。女儿看见我为难就接着说:“长春的绿化非常好,树木很多,简直就是个公园城市。”女儿的话提醒了我,可不是?从车上向外看的确是这样,即使是我们吃饭的这趟街也是这样的。

吃过午饭,我和女儿来到了大学北门,保安很客气的回答了我的提问,并告诉我怎么找考试地点。我向保安道谢,和女儿一起很快找到了女儿的考试地点,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理化楼,我刚刚要问门卫的老人,这时对方问:“是参加托福考试的吗?”我说:“是。”

“那个考场?”

“D区232室。”

“上楼自己看吧!”

我们来到楼上,走出了几十米的距离,看到了232室,这是一个面积很大的一个教室,具体里面的情况无法知道,不过有了这一次,到了考试的时候孩子就不会陌生了。

qjycc 发表于 2012-3-5 00:37:30

下了楼,我相我们该找个地方住下来了,远远的看见东边有个天都酒店,我们向东走了约6分钟出了东门,再向南走了一段路来到了天都酒店。我来到服务台一问,没床位了。我们又向北走了6分钟,我们来到了君怡大酒店,这个酒店从外面一看就能知道这一定是个星级酒店。我们来到了服务台,工作人员问:“住宿吗?”

“标准间多少钱?”

“打完折388元。”

没等我说话,女儿说:“爸爸,咱们走吧。”我说:“咱们住下吧!”女儿说:“不住,太贵了。”我和女儿来到马路对面,女儿走进学府招待所,女儿过去一问价格,每天20~30元不等,我们进去看了一个30元的房间,这个房间靠窗户,比较敞亮,大约只有8平方米大小,屋子里有两张单人床,中间一张桌子,对面一个电视,中间有一道窄窄的过道,房间显得很拥挤。我刚刚要转身,女儿说:“这里很好,咱们住下吧!”

说实在的,女儿能说出这样的话,我心里很高兴,可以看出女儿是懂事的,她知道好的旅馆住着舒服,但价钱要高很多,她知道现在用钱的地方太多了。我说:“这种环境你能行吗?”女儿说:“这里不是很好吗?”

既然女儿同意,我就决定住下来了。一路劳累,早就想找地方休息一下了,于是我们放下背包,躺下来休息。四点多我起了床,想起女儿的MP3还没有耳机,我决定出去碰碰运气,我沿着东西马路向东走,看见一个自由贸易市场,我转了一圈,很幸运!真的遇到了卖耳机的,我给她选择了12元的那种,我回到旅馆女儿已经起床,问我:“耳机买了吗?”我说:“你看。”女儿拿过耳机插在MP3上,“怎么样?”

“还可以。”

女儿开始练习听力,我转身出来,我想说不定这里就住着和女儿一样来考托福的人,和其它人联系一下,从中汲取些经验总是好的。我和服务员聊了起来,这个服务员来自吉林省农安县,对这个地方我有些了解,大家应该知道这里的二人转是很有名的,我就从这里切入主题和对方聊起了家常。从她的口中我得知,她家里有一个孩子,几年前考上了大连铁道学院,但因为家里经济原因没有上。主要因为当时她的丈夫正在患病,孩子很懂事主动放弃了自己的学业,和母亲一起打工为父亲治病,也许是他们的行为感动了上苍,两年后,他丈夫身体有了很大的恢复,基本能自理了。这样,娘儿俩就可以放手出来打工了,她说,说起来我们对不起孩子啊!时不时的孩子总是说:“现在没文化,打工挣得都少啊!”说到这些她的脸上多少表现的有些无奈。我向她建议,现在应该用挣来的钱学点技术,那样的话你们的收入后有很大提高的。真的没想到这个服务员真的就认真对待了,问我学点什么,我说比如可以到正规的学校学学电焊、气焊、厨师等等吧,看看孩子喜欢什么,只要能拿到高级证书,那么起薪是很高的。她向我道谢,说孩子也很喜欢摆弄电焊,一定要认真的考虑一下。我趁热打铁,问:“今天来住宿的,有考托福的吗?”她问:“什么是托福?”

“是一种英语考试。”

“噢,对了,那个屋里有两个小姑娘好像是考英语的。”

她领着我来到一个房间门外,叫开门问:“你们是考英语的吗?”

“是的。”

“你们考什么英语?”我问。

“是学历考试。”

“啊,那还是不一样。”

“你呢?”

“不是我考试,是我女儿考试,考托福的。”我返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刚刚进屋对方跟过来了,问我们:“你们是明天下午吗?”

“不是,是明天晚上的。”

“啊,是这样啊。”对方退了回去。女儿安静的听着英语,我出去看看周围的环境,毕竟已经快到安排晚餐的时候了,而且早餐也都要看好,不然等到时候现找可就难受了。我在这个旅馆的左右转着,这时我才注意到这里的小旅馆多达二十多家,据说还有不少不公开营业的,这样算下来仅在这附近应该说至少有三十家小旅馆了,根据位置分析这些旅馆一定是针对这里的学生了。

qjycc 发表于 2012-3-5 00:37:46

再次回到自己的房间已经是晚上六点了,我喊女儿出去吃饭。对一般的孩子来说,这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可是女儿却不同,她对饭菜比较挑剔,用她自己的话说,她自己是个美食家,对味觉特别的敏感。女儿问:“到哪家?”我说:“我也说不好,这样吧,你妈妈有一个方法很管用,咱们两个挨个饭店看,哪家的人多,咱们到哪家,怎么样?”女儿兴奋地说:“好主意。”

我们最后选择了一家叫东北人家乡菜的饭店,这个饭店不大,在盘锦顶多能算个中档饭店,室内装修比较考究,带有浓郁的东北特色。由于雅间没有了,我们在大厅坐了下来(说是大厅实际就四张桌)。女儿要了红烧鸡翅和烧豆角两个菜,不大一会儿,饭菜都上来了,女儿尝尝频频点头,这下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因为每次出门我最愁的就是吃什么了。

吃过晚饭女儿说要去熟悉一下去考场的路线,我说:“好的,记下我们走过路的时间。”从住宿附近开始计时,6分钟我们来到了吉林大学的东门,进了东门我的眼前一亮,吉林大学太美了。首先,这里的森林覆盖率应该是很高的,说眼前是个公园一点也不过份,说这里绿树成荫也是名副其实。其次,是整体布局上比较讲究,一进门是几个做工精细的汉白玉立柱,上面雕刻着许多的精美图案,中间是一个巨大的石碑,具体图案是什么,我们没有仔细观看,碑文上好像有吉林大学的校歌,这个歌曲好像是公木作词,谁作的曲我就不记得了。再往远处看在树木的环抱中是一个喷泉广场,这个广场用气势磅礴来形容,广场与树木相互交融,再向远一点看逐步融为一体。

我们沿着广场外围的林荫大路,向西行走了约8分钟,我们就来到了女儿第二天的考场—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理化楼,这样计算下来从旅馆出发到考试地点有15分钟的路程。接下来根据女儿的提议,再向前走到吉林大学的北门,出了北门我看见有十几家的旅馆映入眼帘,再加上后面的总计有30多家,如果再加上地下的估计有50家以上,我的心里真的不是滋味,一种不好的感觉涌向心头。不过,我没有露出任何声色,和女儿聊着对学校印象这样轻松的话题,女儿提到她有一个要好的同学说她的理想就是能考上吉林大学,我不可置否的笑笑,女儿问:“很好笑吗?”

“不好笑,但我很佩服她的勇气,当年考大学的时候我不敢想。”

接着,我简单地向她介绍了我所了解的吉林大学,以及大学的发展。聊着聊着我们来到了我们居住的旅馆,这次我让她自己回了房间,而我去市场购买水果。等我买了水果回来就见有几对年轻男女来住宿,我从外表就能看得出这些孩子都是面带稚气的学生,从穿着上看不像是社会上的那种人,我的心里一沉,我真的不知道家长如果知道他们的孩子是这样会有什么反应。

女儿进房间开始看电视,具体名字我忘记了,好像是讲韩国封建时期的故事,女儿津津有味的看着,很难得,我们全家很久没有看电视剧了。为了调整女儿的生物钟,我们坚持到十一点才休息。

第二天六点三十分我起了床,到外面买了些早点,等返回旅店已经是八点了,女儿没有起床,我也没有惊动她。我来到了服务台,就听服务员骂着:“这死孩子,也不注意点,把被服都沾了。”我笑着问:“怎么了?”

“怎么了?刚才6号房间的那个男孩女孩出去了,我问是不是退房间,他们说退,然后头也不回就走了,我进房间一看,把床都染了,怪不得他们头也不回的。”

“平时这种事情多吗?”

“星期一到星期四学校管的严没有,星期五到星期日多,都是吉林大学和其它学院的大学生。”说着他又拿出几个塑料袋,对我说:“看看,都是从沃尔玛超市买的,有的就吃几口,然后就扔掉了。”

qjycc 发表于 2012-3-5 00:38:02

我叹了口气,“真的想象不到,有些孩子家里还很穷,家里倾全力在供养着他们,他们却是这个样子。”我在这里不禁感慨,难怪我们的大学生毕业就失业,本来上大学是来学习的,这当中包括书本知识、社会知识、包括如何做人,可是我们的大学生都学到什么呢?对比起来一年以后,我女儿也上了大学,她读的非常辛苦一个人要应付很多事情,每天除了学习还要要抽出很多时间去练琴,常常一天只睡六个小时的觉,对比起来我们的大学生活是多么的舒服啊!当然既然在这儿舒服了,必然将来要付出代价,这个代价就是几年后的失业。

“说的是呢,来这里的多数正是那些没钱人家的孩子,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父母容易吗?”

“太可怕了。”这时一个中年妇女搭了话,他看看我,我也看看她。她问我:“你是住在靠窗户的那个屋吧?”我说:“是啊,我是带女儿来考试的。”

“是英语吗?”

“对,是今天晚上六点的。”

“巧了,我女儿也是,是托福考试对吧?”

“太好了,正好小姐俩有个伴儿。”

“我女儿大三了,你女儿大几了?”

“高二。”

“哦!高二就考托福了,真是好孩子啊!准备去那个国家?”

“老师说让她去美国,八字没一撇呢,考考看吧。我是盘锦来的,你呢?”

“抚顺的,本来家里也不想让她出国,我女儿非要考,我就陪她来了。”

“有出息的孩子。”

提起女儿,她真的是喜形于色,她说,女儿从没因为学习操过心,她家就是一般工人家庭,本以为孩子能考个普通学校就不错了,不曾想经过努力她考上了一本的一个不错的学校,在学校刻苦学习了两年,自己在去年又下定决心要出国,就这样来考托福了。

每个来这里的人一定都有自己的故事了,但大家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走出国门,这次我得多收集一点了。正这样说着,女儿出来了,她已经吃完了早点。我向那个中年妇女介绍道:“这是我女儿。”

“哇!好高的个子啊!一看就招人喜欢。”

女儿很礼貌的说:“阿姨!你好。”

“阿姨家有个姐姐也考托福,明天你们两个一道,怎么样,不孤单了吧?”

“当然了,走运的事儿我总能碰到。”

“走,到外面遛跶遛跶。”

我和女儿一起走出了旅馆向东走去,很快来到一家超市,女儿选了几样小食品,然后对我说:“我得回去了复习了,晚上就考试了。”我说:“现在少想点考试,我们这次就是来长经验的,过不过无所谓的。”

“我很喜欢昨天的电视剧,我再看一会儿行吗?”

“没问题,不过注意休息。”

到了中午,我问女儿吃什么,女儿说,晚上就考试了,中午晚点吃,免得到了晚上吃不下,等到考试的后段体力不支。我说:“也好,中午随便垫一点吧,四点咱们就吃饭,五点出发。”

中午女儿睡一觉,虽然时间不长,但效果不错。四点,我们再次来到东北人家乡菜的饭店,女儿要了两个素菜,她说,根据研究吃荤菜不利于晚上思维。

吃过饭,我们来到旅馆,正巧遇到抚顺的那对母女,我们4个人一路同行,约5点15分来到了考点,这时考场还没有开门大家只好在门外等待。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我发现家长之间是渴望沟通的,很快几个家长就形成一个小团体,大家相互交流着自己教育孩子的信息,好不热闹。

“你们是哪儿来的?”

“哈尔滨。”

长春,西安……

真可以说是来自五湖四海,四面八方。

“开始入场了!”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家长和孩子们一阵骚动,不约而同的向考场走去。我和女儿来到了二楼,很快看到按字母的排列入场次序,女儿很快找到了她的入场口,我则退到了门口。这时工作人员说道:“家长退出考列!”很多家长都退向门口。

qjycc 发表于 2012-3-5 00:38:19

考生开始验证入场了,刚刚几分钟,一个考生被告之证件不合格。这名考生是从西安千里迢迢赶来的,只是因为学生证没有本学期注册就被告之不能入场,家长眼睛都急红了。想想也是,他们大老远从西安赶到长春,而没有进考场就结束了,真有点像一个满腔热情的战士,还没有到前线就被告知你缴枪吧,战斗结束了,我们输了的感觉。接下来又有几个学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看来托福考试真的有很多值得注意的东西,半年后,女儿在再次来长春考试,仍然有人出现了类似的问题,我不知道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结果。接着,有家长急了大声的向工作人员喊着,工作人员则说:“这事我们说了不算,是ETS要求我们这样做的,如果我们不按要求做,人家会取消我们的考场资格,请你们等一下,一会儿我们会协商解决这件事的。”

我向女儿方向望了望,女儿已经进入考场了,我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同时也感到庆幸。刚刚拿到准考证的时候,我们得知必须有两个身份证明,一个是一类的(身份证),一个二类身份证明(可以是学生证、驾驶证、工作证等),我曾经想过到学校开证明的,爱人立即提出了否定意见,最后,女儿开据的是派出所的户籍证明,因此顺利通过了,而今天出问题的都是学校的证明,也许是自己也许是学校的疏忽,如果我们出据的是学校的证明也说不准会出什么意外。看来,什么事情事前把问题多想想,就会避免很多意外。

接下来就看女儿的表现了,我只要找个地方消磨时光就可以了。我下了楼,不一会儿抚顺的那位家长向我走来,她建议一起散步,我知道她也要顺便放松一下心情,毕竟能有我这样心态的人并不多。我的心里也是怪怪的,和一个只认识了几个小时的中年妇女(我到现在也不知道她的姓名)一起散步,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她滔滔不绝地向我介绍着她的女儿,介绍小学时如何不用功,中学如何不努力,自己和丈夫都是很普通的工人,没想到自己的女儿还很争气到了高中逐步好起来了,又怎样考上了重点大学,又怎样到了大学不知道节俭,她又怎样提出了要考托福、要出国。在她的讲述过程中,我也偶尔问几个问题。大多时我们讨论的是孩子教育的成与败,因为我十分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所以和这位中年女性往往有很多的共同的语言。

不知不觉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我们再次来到考场门外。这时,我看见有些人聚集在一起议论着什么,一问,才知道进入考场的考生有十几人由于计算机出了问题而考试无法进行,这其中我记得有北京两人、哈尔滨一人、河北三人、长春两人,其他我没记清楚。我惊出了一身冷汗,好在女儿不在其中,如果出了问题真的不知道女儿会有什么反应,这是一次教训,千万不能以为孩子进了考场就万事大吉了。而证件不合格的那几个家长还在交涉,据说初步达成一致。具体是①ETS要求家长写下保证书②要求家里立即发一份彩色身份证明传真过来③人员身份验证必须出具报告。

也许是出了汗的原因,我感到天气有点凉,毕竟我和女儿从旅馆出来的时候穿的是短袖衣服。我立即返回旅馆,找了两件长袖衣服,然后立即返回考场,这时时间已经接近八点三十分,出问题的考生已经与ETS达成一致,计算机出问题的考生的考试时间顺延至9月8日,并就近安排考场,例如北京的考生下一次就在北京考,河北的考生在石家庄,依此类推。证件出问题的学生基本处理完毕,正准备进入考场,不过看得出这些孩子的情绪肯定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更何况考试的时间长达4个小时,孩子的成绩不可能不受到影响,怎样以平静的心态来考试对这些孩子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qjycc 发表于 2012-3-5 00:38:36

我们一些家长在门口一起聊着,从他们的聊天中我得知,参加考试的孩子多数都是大二、大三的学生。高中的仅几人,其中哈尔滨的那个孩子很有意思,现在是高二学生,据她的父母说每年在黑龙江省的数理化竞赛中总能取得名次,父母本来想让她在国内读大学算了,可小家伙心有不甘,非要出国留学,没办法家长为她请了外教专门训练她的外语,只经过八个月的训练就来了。还有一个是高一的,是沈阳育才中学外语班的,看来这个孩子是信心十足了,据说他感觉应该没问题。

大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大多数家长并不十分拥护孩子出国,而是孩子自己本身有着强烈的欲望,我真的说不清这是件好事还是坏事。其实,我又何偿不是啊?我自己都说不清楚女儿出国好,还是在国内好。

不知不觉中,四个多小时过去了,时间到了22点10左右有考生开始退场了,第二个从考场走出来的就是女儿,一看到我她就说:“我得喝水了,太渴了。”说着把水瓶打开,顾不得周围家长们的关心开始喝起来。等她喝的差不多了,我问:“怎么样?”

“听力、写作认为不错,口语和阅读答得不好。”

“说说看。”

“最先考的是阅读,我觉得有些别扭,嵌套句子太长了,有一些阅读的不清楚,最恼人的是它们这种考试不是几选一,而是5选2、5选3,而少选了就不能进入下一道题。第二项是听力,全都听懂了,题不难,答得比较顺利,而且我比别人早很多时间就进入了口语,这样我没有受到别人影响,而我到在影响别人了,口语部分我认为答的不怎么理想,有些话组织的不好,可能是反应速度不够吧。第四部分写作完成相对顺利,我把作文写完了,时间还很富裕。”

“你认为你的水平发挥出来了吗?”

“发挥出来了,也就这个水平了。”

“那就好。”

这个时候我觉得两腿沉沉的,算一下我已经站立了快六个小时了。女儿提议再看看吉林大学,我说好的,这样我们在吉林大学的林荫路上又走了很大一圈。等回到旅馆已经是晚11点以后了。

8月26日上午10点30分,我们乘上了长春开往丹东的火车,这是一列没有空调的普通列车,一进入车厢就能感到坐这车的人都是些平民,很少看到有学生模样的人,这使得我想起了前几天我转发的帖子,一名从国外回来的记者,来到软卧候车室,看到许多学生模样的人,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再次核实自己没有走错,他不禁感慨万分,在国外没有学生坐软卧的,而且很多孩子为了省钱,不得不倒好几次车,看来我们是应该对孩子进行一些独立思想方面的教育了。

在火车上,女儿收到了同学发来的信息,学校开始并校后的分班考试了,女儿回了短信告诉她我们正在火车上,分班考试不能参加了。看来,麻烦来了,说不定又要出什么变故了,回家后的第一件事是和新的学校谈判了。

长春之行共2天,在这两天女儿经受了生活上、学习上的双重考验,我想无论这次考试的结果如何,女儿都是有所得的,这一次也增强了我们的信心,相信女儿都会继续努力下去,我也相信好的过程最后一定能收到好的结果,只是时间早与晚的问题。我也相信照着这样努力下去,女儿走出国门只是早一天,晚一天的问题了,看来王老师说的是对的。

qjycc 发表于 2012-3-5 00:38:53

我们回到盘锦的第二天,8月27日女儿来到了她的新学校盘锦市二高,女儿向学校教导处说明自己的情况,要求分到奥班可是教导主任没有答应,好在我同学起了作用,他告诉女儿等下午朱校长来了解决你和另外两个孩子的问题,她们和女儿一样与第五完中有签约不管成绩如何都保持在奥班,显然另外两个孩子的成绩也没有达到奥班的要求。

下午四点多朱校长出现了,可是朱校长的表情让女儿很反感,在他看来这三个孩子都是学习学不好的孩子,到奥班也没多大的意义,三个孩子据理力争,最终朱校长终于很无奈答应将三个孩子分到奥班,但看得出很不情愿。这一点是我们预料之中的,这是中国特色一但领导换了,前任领导的事一概不承认。应该说这一天经历女儿是铭记在心的,她也下决心将来一定要做出点样子来,让人们对艺术生改变看法。

这一次我们与学校之间谈判唯一的得到的是女儿可以继续不上学,其它学费、补课费照交。这个没办法,现在的社会就是这样,也不能因此退学,当然了,我们顶多就交一点学费,其它的费用跟没和我们说一样,反正我们不上课。

2007年9月1日女儿完成了音乐素养学习,懂老师认为考音乐学院已经没有问题。我妈妈陪着女儿来到了沈阳,女儿依旧是每天练六个小时的琴,不过,据后来我妈妈说,她一天顶多能练四个多小时,其它的时间都用来做别的,主要是学外语、看报纸。这一段时间具体情况我不大清楚,不过,客观的说小提琴水平有明显的进步,尤其是帕克尼尼随想区16首,已经有了雏形,巴赫的奏鸣曲也趋于熟练,只是还很生硬。

2007年9月6日这天,我们从网上查询到了女儿的托福考试成绩是53分,距亚利桑那大学的要求差了8分,应该说这个结果是可以接受的,毕竟女儿真正把外语当成重点来学时间还不算太长,尤其在单词量方面,她与人家的要求有很大差距。我们向王老师通报了托福考试的成绩,王老师很高兴,他说:“一个学艺术的高中生,第一次就能考这么多的分数,不容易,下定决心继续学下去吧!”看来,这条路就只有走下去了。

鉴于以上情况,2007年9月14日我向单位请假到沈阳陪女儿,主要是这一段女儿的心态多少出现了浮躁的心情。据我爱人说,有一次她自己一个人在高台上一边快步行走,一边嘴里唠叨着什么,所以我决定自己休假,毕竟我可以调整孩子的心情,因为在融入陌生人群方面我总比他们要好一点点。每天除了做好饭菜之外,女儿练琴的时候我就到周围转转,然后在晚上和女儿一道出来散布,这样有利于她调整心情,另外我很注重她和人群接触,毕竟一个孩子整天关在屋子里,没有同学、没有老师,如果再不积极的和社会接触这对孩子来说是残酷的。

9月20日清晨,我一个人出了小区的北门向东一直走,稀里糊涂的走到了中山公园,这是入住半年来第一次走到这里,从前我们没有活动到这一个区域。走着,走着,听到了乐器的声音,顺着声音走去,我看到文化长廊里有很多人在演奏乐器,有弟子、二胡、手风琴等,不过,没有看到拉小提琴的,我觉得这里的环境不错,我想今后要常带女儿到这里看看。

晚上,吃过晚饭,我和女儿一起来到了中山公园,夜晚的中山公园显得寂静,我们沿着小路走着走着,隐隐的听到了琴声,我们寻声走过去,果然看见有十多个人正在长廊下拉小提琴。我们父子两人走过去,先是静静的听了听,后来一个小提琴爱好者调音调怎么调也调不准,我让女儿去帮调一下,女儿很快就调准了。这个人对女儿说:“小姑娘,你拉一曲好吗?”女儿拉了一个曲子,这些人都围了过来,大家都看出来了,眼前的这个小姑娘是专业水平的。接下来,这些人轮番让她试琴并对琴做一个评价,直到10点,公园开始清场,大家才依依惜别。

qjycc 发表于 2012-3-5 00:39:14

第二天女儿的拉琴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显然和这些业余爱好者在一起,她的心态有了放松,尤其是学习那种享受拉琴的心态,无形中帮了大忙。她在练习老师留的那些曲子的同时,她还练习一些中国曲子和其它的外国曲子。显然她已经有她自己的想法了,我并没有反对,我想拉这些曲子是要占用一定的时间,但是我想这些时间不会白占的,它会对女儿拉的曲子起到促进作用,我对这一次出行感到满意。

晚上8点,我们来到了中山公园的老地方,这些业余爱好者早已等在那里了。这一次大家算是熟人了,我和他们一聊天我才知道,他们这些人的精神真的有些令人感动,有好几个人是骑了二十多分钟的自行车赶来的,而且他们长久都是这样,我想没有对小提琴真正的热爱这一点是难以做到的,谁能说业余爱好者就是拉个动静就行呢?这天有几个爱好者拿来了自己的收藏,这一天对大家来说都是开眼界的一天,如果我女儿不来,大家也都会各自珍藏着。

有一个爱好者拿来了一把百年前制造的琴,他说,这把琴平时自己都不用,他认为只有高水平的人才配使用这把琴,他知道低水平的人拉这把琴会使它的音质褪色。女儿拿过这把琴拉起了巴赫的《无伴奏奏鸣曲》,刚刚拉两句,女儿摇头,有两根琴弦音色不一致,而巴赫的曲子要求必须音质纯正、干净,显然这把琴做不到。这个爱好者开始有些尴尬,他马上说:“哎呀!我忘记了,这个琴的弦是不配套的。”接下来女儿用这把琴演奏了一首《丰收渔歌》,这下这把琴的优点都显现出来了,声音很亮、有很强的穿透力,我估计几十米外都能听得清清楚楚,应该说这是很不错的一把小提琴。

另一个爱好者拿来的是一把铃木牌的小提琴,据他讲琴是伪满时期制造的,是日本在中国办的琴厂生产的,由一名大胆的工人偷偷留下的,这把琴一直珍藏在这个工人的家中,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这个当时敢于在日本时期留下这把琴的人害怕了,就25元钱买给这位爱好者。这把琴的音质比较好,音色、音调也比较和谐统一,女儿用它演奏了巴赫的《无伴奏奏鸣曲》,效果不错,看来这个琴的主人是赚了,与此同时周围的赞扬不断。也用它拉了一下中国曲子,显然这把琴拉中国曲子就比上把琴逊色些。

女儿的琴声一停,一个爱好者问了一句:“谁是你老师啊?”女儿答道:“王冠。”

“哈哈,知道,太知道了,一看你出手就能知道你受过名师指点。”

再下来一个爱好者拿出了一把俄罗斯制造的小提琴,他说这是一个和他父亲要好的一个俄罗斯人五十年代送给他父亲的,这把琴应该说品质也在女儿使用的琴之上,不过遗憾的很,琴的主人还不懂得怎样去调琴,我看得出这个琴的马和音柱不是很讲究,如果把这两处做一调整,那么这把琴上一个档次应该没有问题。

还有一把朝鲜产的小提琴,我产生很深的印象,它的琴身比我们使用的小提琴要宽一些,我想可能朝鲜人的审美观点造成的吧!可能朝鲜的颧骨宽而产生的这种想法的吧。据他说这把琴有50年的历史了,这把琴给我的印象是D、G两弦音色较好,A、E两弦有点发哑,总体上明显逊色头几把琴。

这一天女儿见到有十几把爱好者珍藏的小提琴,其它的小提琴没有给我很深的印象,邻别的时候,有一个人说:“我们的一号没有来,她早年也上过沈阳音乐学院,如果她来了和你有的一比,等那天我把她喊来。”

qjycc 发表于 2012-3-5 00:39:45

两次与爱好者的交流,女儿的精神上得到一定放松,这是我想要的,但我想要的可不仅仅是这些,最重要的是要把琴的水平搞上去。白天,我开始和她一起研究怎么样把琴拉好,我是这样分析的,首先音准要提高标准,第一步做到在短弓的情况下,做到一次拉弓校音器指针正对中心,如果不对中心立即重新纠正,改变过去只要是路灯即可的做法;起初由她自己一边看着校音器一边慢拉,经过几天练习之后就由我看着校音器,她慢慢的拉弓,如果不准就提醒她高了或低了,然后她纠正,如此反复,时间长了,她的耳朵就自然形成更高标准的音程了。不过,这些说起来容易,真的坚持长久真得需要相当的耐性。其次音要干净,一弓下去要稳、准,怎么做到音干净?首先要做的是掌握好位置的感觉,也就说像射击运动员王义夫说的那样,要有0.1毫米的感觉,怎么样培养这个感觉?我们一起研究,想出了一个最简单实用的办法,先从基本音开始,每拉一个音要直接做到校音器上的指针直接对着中点,不能高也不能低,而且一弓下来的音要做到校音器指针不动;其次是在换弦、换弓的情况下如何处理才能做到两音之间即准又能圆滑相接,什么动作最合适,从这儿以后每天我们都要花上一个小时写捉摸这件事儿,这种方法很慢但我觉得却很有效。

9月22日这一天早晨我在中山公园听到了比较悦耳的琴声,一个四十多岁的女性,她正在拉着克莱采尔的练习曲,我听得出这个人有一定的水平,她向我点点头,我想那些爱好者说的一号是不是就是她呢?这天晚上,我和女儿来到中山公园文化长廊,爱好者已经有十来个人在那里拉琴了。看到我们走来,他们立刻热情的打招呼。大家正说着、笑着,一人说道:“张老师来了。”我和对方一见面互相点头,我猜的不错正是白天看见的那个女士。张老师看了看女儿说:“听说你琴拉的很好,你能拉一首我听听吗?”女儿拉了首《丰收渔歌》,这些爱好者让张老师评价一下我女儿的小提琴水平,她淡淡的说:“不错。”

她接过一把琴拉了几下克莱采尔的练习曲,接着拉了首好像是《牧歌》吧,她的音准、音色、细小的地方技术在女儿之下,从对音乐的诠释方面比女儿要好一些,如果从全面上看其能力与我女儿相当。一曲拉完她对我女儿说:“小姑娘,你拉能不能拉一首完整的外国曲子?”
    女儿拉了帕克尼尼的《随想曲16首》,这令她大吃一惊,行家伸伸手便知有没有,她显然没想到女儿能拉这么大难度的曲子,以她目前的能力无法完成这首曲子。女儿拉完后有人建议她们合奏一曲,两人都说:“好!”

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事儿是我没想到的,其实两个人在琴上互相表达不服气,这是我不想要的结果,可是我又没有办法说破。尽管两个的脸上都是带着那种轻松的表情,可心里怎么想的我是一清二楚,爱好者们大家看个热闹。

她们在琴里争斗着,我很着急不知道该怎么结束这场争斗,一位爱好者走到我跟前,小声的问:“张老师水平如何?”

“科班出身,专业水平。”
   “和你女儿相比呢?”
   “基本在一个线上,音乐感觉张老师好些,而音质上、技术上她显然要差一些。”
    两个人合奏了两首曲子之后,我们向他们告辞,张老师的态度有些冷淡,不过,我们不会把这个看得很重,我们相信张老师也是的,也许通过这件事儿,双方更会懂得尊重对方。

qjycc 发表于 2012-3-5 00:40:04

好像是第二天吧,我和女儿去王老师哪儿上课,这可是检验我们成果的标准,如果王老师说好,那么说明方法有效,如果王老师说不好,我们就得改变战术了。我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王老师家,等待着最后的结论。女儿拉了一下帕克尼尼的随想曲十六首,王老师就说女儿的琴进步了,音更准确了、也干净了。王老师的一句话,说明我们的训练有了成果,说明只要这样练下去,那么最终能够达到一个满意的结果。

接下来的一个任务就是女儿要恢复去英孚学校上课了,自从要进行托福考试以来,女儿大多是到新东方学习的,从我们的对两家机构的认识上看,如果单单从提高英语的能力上说,英孚学校这方面要强于新东方,而从应付考试的技巧上看新东方又强于英孚,毕竟考试是要看分数的,都说有了能力想要分数应该说比较容易,那只是容易不等于就是,考试毕竟是需要技巧和经验的,因此,我们有半年时间没有上英孚课了。我们乘车来到英孚学校询问恢复上课的事儿,对方要求女儿重新进行评级测试。我隔着窗户看见为女儿测试的是一个白人女教师,我看两个人在里面聊着,女儿不时还比划那么几下,老师的脸上不时的出现笑容,显然她对女儿的英语程度是认可的。

大约有二十分钟以后,女儿出来了,我看见对方的评级结论是12级。女儿准备考托福停课就在十级,半年后评为十二级,看来这期间女儿英语的前进步伐并没有没有放慢,几个工作人员向我们表示祝贺。

从此,我们两个人每天上午进行小提琴音准、音质方面的练习,下午是女儿自己安排,有的时候要上英语课,有的时候练琴。一天女儿从新东方回来,她告诉我说,宋怡萱认出她来了。事情是这样的,课间休息,宋怡萱走到她面前,问:“你是不是和王老师学小提琴?”女儿说:“是啊!”宋怡萱高兴的说:“哈,我早就看着像你,可是我又不敢相信。”

“我也不相信在这儿会遇到你啊!”

“对了,你能听得懂吗?”

女儿犹豫了一下,然后说:“也听不懂,对付着听吧。”宋怡萱好像察觉了女儿这样说是为了不让她难堪,然后问:“怎么样能提高听力水平?”女儿说:“到英孚学校和外教学习一段会好的。”

“英孚学校在哪儿?”

“三经街,老交通银行,到哪儿就能找到。”

两个人到这个时候没什么秘密了,宋怡萱准备去美国读研究生,当问起去那个学校的时候,她也是显得有些茫然。不过,我女儿准备去美国这显然也是她没想到的,在她看来我女儿能顺利考上沈阳音乐学院也就算不错了。不过,两个人的状态又有相同的地方,这个阶段都是处于一种彷徨的状态的。

2007年9月24日这天上午,女儿琴拉的很吃力,遇到了困难,我就建议出去溜达一圈。我们来到了中山公园,本来只想是放松一下心情的,我们走到雕塑群那里仔细的欣赏着每一个雕塑,我们正认真的看着,没想到在哪儿碰上一位熟悉的爱好者,他很热情的迎上来,对我女儿说:“来啊,这里有人拉琴。”我们跟随他来到小树林的旁边,那里有一个中年人在指导一个人拉琴。这个爱好者对那个人说:“让这小孩给你拉几下听听。”对方把琴递了过来,女儿对了对弦,然后拉起了帕克尼尼的随想曲十六首,没几下这个人立即叫道:“停!谁是你老师?”

女儿说:“是王冠!”

“我一看你这架势就像王冠的学生,你知道我是谁吗?”对方微笑着说。

女儿摇摇头,对方笑着说:“从王老师这方面说,我应该是你师兄,我跟王老师学琴那会儿,婷婷(王天舒)还很小呢,我跟王老师学了有两年吧。不过,王老师教我的东西我是不会忘记的,只是现在不从事这个职业,手有点生了。”

qjycc 发表于 2012-3-5 00:40:26

接下来,他让女儿再拉下去,他对这首曲子没说出什么意见。接下来女儿拉了帕克尼尼的随想曲二十首,这一次他笑了,说:“这首曲子可比上一首差多了,我倒说不出具体哪儿出了问题,不过,这一首你应该好好琢磨一下了。”
然后,他语重心长的和女儿说起了那个名人辈出的东北大院,提起了郎朗、陈曦、黄楚芳,说起了孩子们是如何用工,大家是如何相互理解,嘱咐女儿要学好音乐必须下一番苦功,等等吧,充分显示出一位长者对年轻一代的殷切希望。然后他也对国内这些小提琴老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在他看来王老师教学水平在国内无疑是一流的,他认为王老师水平应该在林耀基之下,但其它的就没几个比王老师好的了,包括中央音乐学院的那些教授。

突然他好像想起了什么,问道:“你们是沈阳的吗?”我说:“不,我们是盘锦的。”当他听说我们来自盘锦的时候,他投来敬佩的目光,他说:“你们真的很不容易,你们的环境和这里不能比,能走到你们这一步需要的不仅仅是功夫了,更需要勇气。”我们与女儿的这个师兄聊了有一个多小时,遗憾的是我们连对方姓什么都不知道,这个时候的时间总是过的很快,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中午,我们向他告辞,临走的时候,他说:“没别的,好好练习吧,很有希望的。”

尽管女儿因为这次公园之行耽误了一些练琴的时间,但是,她却得到了另外的东西,这是一种精神上的财富,这种财富不在哪儿都能得到的,也许跟我在一起数年都不一定能得的到,我真心的感谢这些帮助我们的人们,虽然有的时候可能就是一句话。

从这儿以后,我们几乎每天都要到公园和这些爱好者交流,在与他们的交流中,女儿学到了一些在专业选手那里学不到的东西,最典型的就是学会享受小提琴,特别是业余爱好者的那份执着。她同时学会放松自己了,能够调节自己的情绪,为今后小提琴水平再上一个台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真心的感谢他们。

9月26日女儿自己去王老师哪儿学琴,直到中午才回来,原来王老师一高兴把时间忘记了,女儿拉巴赫奏鸣曲的时候王老师还做了录像。据女儿说,王老师听了她拉的巴赫的曲子,感觉非常好,他甚至认为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女儿刚刚进家不久,王老师就打来了电话,王老师高兴的说:“那个录像我反复看了几次,越看越觉得这个曲子拉的太好了,音太干净了。你现在在这方面已经超过柳鸣了,她在音准和干净上要是达到你这个程度,那她就完美了。”听了王老师的电话,我的心里真的有说不出的高兴,这个时候我们你说理想也好,野心也罢应该说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膨胀。

第二天爱人也来到了沈阳,我们又一家三口在一起了。我们觉得应该开始着手准备申请材料了,经反复思考,我们决定让中介来完成申请工作,毕竟我们对申请国外大学的路子不熟悉,我们可以省去很多时间,这样我们就可以集中精力准备小提琴了。造化弄人,也可能是命运的安排吧,爱人找到了沈阳新东方出国部,孙老师很热情的接待了她,当问明情况后,孙老师问了几个问题:“你的孩子在国际比赛中获过奖吗?”我爱人回答:“没有。”

“那在全国比赛中获过奖吗?”

“也没有。”

“你女儿是沈阳音乐学院附中的吗?”

“也不是。”

“对不起,我不能给你们做全程的。因为你的孩子既不是附中的,也没在比赛中获得过奖,人家会认为是业余的。这样我们要承担很大的风险。”

人家一下子给封死了,这对我们来说简直是当头一棒。不过,这一次也不是没有收获,人家还是同意给翻译推荐信、自我陈述和个人简历,这也是申请的核心部门,也是最难完成的,共收费是2700元。对比全程由中介来做,这个费用又是微不足道的,如果只让中介做这些,而又申请成功,无疑是以小的代价换取了大的胜利。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希望由别人全程代理,这样我们可以省去很多麻烦,毕竟我们要翻阅大量的英文材料而且有很多东西对于我们来说是全新的。

mmaakkk 发表于 2012-3-6 01:02:14

nnqirw 发表于 2012-3-6 16:35:51

花了一个小下的时间,一口气读完了。感觉压力好大。一个成功的孩子的背后往往是一个家庭的努力啊!~

lalala 发表于 2012-3-6 17:25:40

这个文章看过了,是亚马逊鳄鱼写的吧?后面还有后记啊!

qjycc 发表于 2012-3-6 19:53:36

也就是在十一前后,好像是白玉(王老师从前的学生,曾经获得过全国比赛冠军)给王老师介绍来了一个学生,是马来西亚籍华人,据说已经上大学了。这个孩子一来这里就雄心饽饽,声称在王老师这儿过度一下,直接上中央音乐学院,可是王老师一看他的水平实在不可恭维,王老师又不能把话说的太绝,毕竟人家也算个留学生啊。尽管王老师几次提醒他就他的水平,能在沈阳音乐学院立足就很不错了,可是这孩子对自己的水平还是十分自信。最后,王老师说:“等过几天我的一个学生来了,你也来跟她一起上一节课,你看看如何?”

十一假期期间,女儿到王老师家上课,这一次,王老师把那个孩子也喊来了,让他在一旁听课,课间王老师让我女儿把巴赫的无伴奏奏鸣曲拉了一遍,听过这个曲子他站了起来,眼睛直直的看着,等我女儿拉完,王老师问他:“怎么样?这孩子在我这里还远没达到最高水平呢,你看看跟你比如何?”

“比我强的太多了,在我们那里这个水平可以本科毕业了。”

“还想上中央音乐学院吗?”

“按这个水平,我沈阳能待下就不错了。”

这一次上课,女儿的自信心得到了空前的提高,练琴更加勤奋了。不过,勤奋归勤奋,门德尔松e小调协奏曲好多问题随着技术的提高开始暴露出来了,尤其是音符之间的衔接不够圆滑的问题、还有一些地方的音乐诠释(如果以现在来看根本就是清水)已经成为了一个主要的问题,这些问题开始困扰我们,而且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办法。

大约在2007年10月10日吧,新东方给我们做的那些材料完成了,主要有个人简历、自我陈述、还有一封班主任老师的推荐信。与此同时王老师也给女儿写了推荐信,王老师怕自己写的不够精炼,还特地把这封推荐信发给了王天舒,经王天舒这么一改,推荐信的内容就更加丰富多彩了,有了这些我们就该进入到实质阶段了。

2007年10月12日我们来到王老师家,我们向他通报了在新东方的遭遇,王老师安慰我们说:“不要紧的,这样吧,你去问问宋怡萱,看看她是通过什么途径的?”事到如今也只好如此了,也可能是王老师为了鼓励一下女儿吧,王老师指导女儿给亚利桑那大学的马克教授发出了电子邮件,具体内容是这样的:

马克教授:

我是一名跟王冠教授学习小提琴的学生,下一个学期我想跟随你来提高我的小提琴演奏水平,你还有空位吗?王老师说他想推荐我到你那里学习,我将随时和您保持网上联系,不久,王冠教授会给你发电子邮件。

                           真诚的Guan Shenhui

这封电子邮件的发出,标志着女儿申请美国大学迈出了第一步,为了这一步经历了差不多10年的时间,回顾这十年,女儿一路从盘锦走出来,经历了不知道多次的挫折,女儿凭借着百折不回的精神坚持到了今天,尽管这仅仅是一小步,但是我们毕竟迈出了这一步。

从王老师家一出来,女儿就立即拨通了宋怡萱的电话,女儿约宋怡萱一起出来吃饭,我想这样可以坐下来慢慢讲述这个申请过程,双方相互借鉴一下,可是对方不允。当问及对方是依托哪家中介机构的时候,对方支支吾吾,问都申请了那些大学对方就说记不得了。反正从宋怡萱那里几乎没有得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看来此路不通了。

接着我们来到了新东方想询问一些关于这方面的知识,对方更是一问三不知,这个时候的我们真的有一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感觉。没有办法,我们只好在新东方拿了一些宣传材料,希望能从中获得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客观的说,这些东西还是帮了我们的大忙,尽管一开始我们很多东西弄不懂,但是随着我们翻阅国外的大学网,以及一些留学生的博客,我们还是逐步的了解了一些申请外国大学的套路。

qjycc 发表于 2012-3-6 19:54:07

2007年10月14日下午2点女儿上完英孚课,我们一路步行回驻地,我们要穿过中山公园直接回枫景茗城,没想到在公园碰到了一名业余爱好者,他老远就打招呼要我们过去。我很高兴,因为这名爱好者一直说,有一个马老师音乐修养很高,据说是某著名乐团的指挥,现在退休了,他说:“有时间让他给我女儿指点一下,一定能使你女儿的琴上一个档次。”我以为今天马老师可能来了, 我问道:“马老师来了吗?”他说:“没来。”正说着就看他眼睛一亮,对我说:“他来了,我让他给你女儿看看。”他快步走到一个50岁左右的中年人面前和对方不知道说了些什么,然后他们一起来到女儿面前,这名爱好者对女儿说:“这个你应该叫他赵老师,是辽宁大学的指挥,你给随便拉个曲子,让他给你指点一下。”

   女儿接过一个爱好者的琴,拉了一首中国曲子—《红河山歌》,女儿拉完一收弓,赵老师立即不自觉的鼓起了掌,引得周围的人很好奇。他说:“这个曲子看起来难度不大,在小提琴考级中只有七级的样子,但是真正能把双音拉到这个程度的,真的是凤毛麟角,今天我看到了,而且我看得出你对里面的感情处理的也不错,这个曲子我真的无话可说。”我们自己不敢相信女儿已经达到了这个高度,以为老师只是客气而已。接着,赵老师问,“你能拉一个技术难一点的吗?”女儿拉起了门德尔松的《e小调协奏曲》,共拉了约十五分钟,赵老师再次鼓掌。赵老师说:“孩子,我在这个公园溜达很多年头了,但能把琴拉到你这个程度的,我还没有见过。你的技术尤其是左手的的技术已经相当不错,甚至可以说炉火纯青,音太准了,也太干净了。真的不错,只是你的音乐感情差了点。”

   我们最想听到的就是这句话,接着赵老师说:“比如第二段一开始很明显你的进入有点不顺畅,你再拉一下。”女儿刚刚拉了几句老师叫停,说:“你按我唱的拉一下,啦啦啦……”女儿试了试,赵老师摇头,对女儿说:“注意重音,还有感觉。”赵老师再次唱了唱,女儿试了试,感觉真的好多了。这一次我们真正理解什么是画龙点睛了,就经赵老师这么几下,女儿的琴就比原来好了很多,有的事情是那样的简单,可是在没有得到答案的时候又是那样的难。这好像是一场战役,为了这次战役要进行大量的物质的、武器的、粮食的准备,而决定胜负就是那么几天。接下来赵老师又给点了几段,经他指点女儿的感觉好多了。

   我们都有说不出的高兴,没想到指挥指导小提琴演奏竟然有这样的效果,看来以后该总结一下经验了。看来音乐都是相通的,只要你能认真挖掘,处处都有学习的地方。所以我在这里插上一句,是不是我们的孩子在学小提琴的时候,如果遇到久攻不下的时候是不是应该也让指挥专业的人给指点一下呢?我的经验是这样的,不一定适合每一个孩子,但我真诚的希望大家试一试。

   接下来赵老师很关心的问我:“孩子的文化课成绩怎么样?”我说:“应该算是不错吧!”赵老师说:“哦?这可就有点难办了,现在孩子必须作出选择了,一是以特长生的身份参加普通高考,我看这孩子的琴水平可以得到特批,也就是只要进入一本分数线,便可以去清华、北大等名校;二是走专业,这个我不需多说了,你们想好了吗?”爱人说:“想好了,我们已经决定了走小提琴演奏专业,我们已经停课快一年了。”

   “啊,好的,我才想孩子演奏了这么长的时间,我还没问孩子的老师是谁呢。”

   “王冠教授。”
   “啊,怪不得,这一招一式的我就看着眼熟。”
   “我给你提个建议吧,你的孩子不要考国内的音乐学院了,我看在国内会耽误了孩子的,毕竟小提琴是起源于西方的,属于西洋乐,不像二胡、批把,毕竟那里高水平的老师多。”j
   我和爱人都笑了,这一笑赵老师倒有点摸不着头脑了,他接着说:“你们别笑啊,我是认真的的。”爱人笑着说:“我笑的是英雄所见略同啊!”赵老师先是一愣,然后也大笑起来,显然赵老师知道了王老师的想法,并为这一相同的想法感到骄傲。

qjycc 发表于 2012-3-6 19:55:18

2007年10月18日我们在网吧里打开电脑,收到了马克教授发来的电子邮件,具体是这样的:

Shenhui:

   听说你要到亚利桑那大学跟我学习小提琴,我感到高兴,我会帮助你完成整个申请过程,你是要来读研究生吗?代我向王冠教授致以最亲切的问候。

                                                               真诚的马克

从这封电子邮件上我们隐隐感觉到人家马克教授对研究生更感兴趣,对本科生可能就要差一些了。不过,工作已经做到了今天,我们只有走下去了,我们一起商量这封邮件该怎么回,但始终没有想出合适的语言。

2007年10月19日这一天应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说它特殊就是差一点为我们赢得了机会,更重要的是我们没有抓住这个机会。早晨八点多接到王老师的电话,让我们赶紧到沈阳音乐学院去一下,有急事。我们来不及多想赶紧赶到了沈阳音乐学院,到了音乐学院才知道,这天一个俄亥俄州立的大的一个美籍华人—唐家慧(译音)来沈阳音乐学院讲学,而此时学院比较好的学生正在别处排练,剩下的学生的水平实在难以应付,这样王老师就通知柳鸣、我女儿,其它老师也找了几个拉琴水平较高的,而实事上正准备考音乐学院的学生来应急,应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遗憾的是这节课这名外教仅仅给三个孩子上了课,我女儿没有排上,这使得我们与这个学校失之交臂。

尽管女儿没有排上,但女儿还是有很大收获的,女儿说这节课让她耳目一新,她从另外一个视角了解了小提琴,尤其在右手方面,经唐家慧指点后,学生的音质有了明显的改善,这让我们更加坚定了走出去的决心。我心里突然有了个想法,就是让唐家慧给女儿上一节课,但遗憾的是我们始终的犹豫,害怕打扰人家的日程,直到第三天我们才打电话给王老师,希望能争取让唐家慧给女儿上一节课,这样起码能给这个老师一点印象,这样对于女儿申请会十分有利。到了中午王老师回电话,说唐家慧明天就回美国了,已经没有时间了。

我们有说不出的懊悔,如果我们对美国的招生制度多了解一些,如果我们知道美国老师教学的费用(副教授一般是每课时50美元,并不离谱),我想我们就不会出现这样的失误了。

    2007年10月21日沈阳的天气已进入深秋,即使是一天最温暖的中午,寒冷的天气对拉琴的人来说也已经很不适应。按惯例,我们吃过午饭从英孚学校回驻地,路过中山公园,真的想不到,在这样寒冷的天气仍然有几个爱好者在拉琴。一名爱好者见到我们便招呼我们过去,其它的人纷纷围了过来,让女儿教他们拉琴。不大一会儿的功夫,一个穿休闲装、戴着旅游帽、操着浓厚沈阳口音的人走了过来,在一旁默默的听着。我们刚刚要离开,他对女儿说:“小孩,你随便拉一首曲子我听听。”女儿拉了一首帕克尼尼的《随想曲16首》,女儿刚刚拉完这个曲子,他说:“你拉琴的基本功不到40%,你这程度差得远呢!”我和爱人一听这个,就想这位一定是个高手了,我们倒想听听他的意见。

“你知道吗,在音乐上想成功是很难的。我的孩子为了学习钢琴前后投入几十万元,小学时候找老师花钱、大一点了上附中花钱,上大学更不用说了,那次考试都没少花钱,好歹大学毕业了该行了吧?国家不给分配工作,你说咱家长有啥法子?”

    “那你的孩子现在做什么?”

    “做什么?我没法子,我懂一点音乐,他毕业后,我们爷俩在铁西开了一个音乐学校,还能对付吧。所以,我建议你别考什么音乐学院了,这里黑着呢,考上了只能是多花很多钱,简直就是个无底洞,到最后孩子什么都不会干。”

    “你的建议是?”

    “考个师范学院的艺术系就行了,这样花不了多少钱,找找路子当个音乐老师一个月有个工资,课余时间再收几个学生就行了。听我的,如果孩子真的毕业了找不到地方,我那个学校可以保证你就业,一个月怎么也一千多元。”女儿的一听他说这个气就不打一处来,我示意让人家把话说完。他接着又说了很多人世间不公平的现象,音乐人的黑暗等等吧,总之一句话只要有别的出路,就别上音乐学院。等他把话说完,我们找了机会告辞,他给了我们一张名片,上面有学校地址和电话。

qjycc 发表于 2012-3-6 19:55:53

回去的路上,我们心里很不快,女儿更是气的半死,看到这个情况,爱人对她说:“人家说的也有人家的道理,音乐学院很多毕业生包括他的孩子不就是像他说的那样吗?为什么呢?本事没学到,这社会没本事就要被淘汰,无论做什么都是一样的,关键是你的本领如何。”
    “那他说我掌握不到40%呢?”

    “你以为呢,你这半年进步很快,这不假,可是自己要知道自己的斤两,人家说你只完成不到40%也没什么不对,实际情况也是这样,你应该以这个为标准,以后要严格要求自己。”

    “他说让我去他那个学校呢?”

    “这可能是他对你不了解了,他要是知道你教过孩子,知道你在盘锦一节课能挣100元,那么他就不会这么说了。话说回来了,这是你能做到,如果你不能呢?人家说的有什么不对吗?多少音乐学院的孩子还教不了琴。人家说的不完全对,但这不是坏事,这也是对你的一种激励。”

    接着,我和她一起回忆了2007年7月的一件事儿,盘锦举行第一届学生乐器比赛,接到通知后各学校都摩拳擦掌,为此第五完中还特意给女儿打来电话,希望她去为学校争光,我们在沈阳特意加密了上课时间,女儿还特地连续突击了两个星期,准备的是巴赫的无伴奏奏鸣曲和帕克尼尼的随想曲16首,虽然这个时候女儿拉的没有后来那么成熟,但应该说受到王老师的亲传,又经过了几个月的准备,按说得到冠军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可是,事情有的时候就是未知数,你认为是这样可它偏偏就是又一样,比赛这天真的是一波三折,起初原定八点的比赛直到九点才开始。女儿这天早上又没吃多少东西,本来我原来想跟她一起去的,可是她认为没有必要,这样随她一起去的就只有她的音乐老师和几个学乐器的同学,等轮到女儿上场了,已经中午12点多了,这时她却感到有些饿了,又没好意思向老师说,所以曲子要结束的时候,体力有些不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发挥。不过,据她的音乐老师讲,整体应该很好,老师也信心十足的认为她应该是第一名了。

    两天后,比赛结果出来了,女儿获得第三名,这个名次真的没法让人接受,得第一、第二的两个分别是盘锦师专的,这两个人的表演女儿都注意了,是拉二胡的,不说别的,中间几次拉断,然后再重拉的,就是这样的情况,人家还是得了第一、第二。我没去现场,我不好说什么,但是我认为这个里面一定存在一定问题,我想我女儿即使是没完全发挥出水平,毕竟多年的功夫在哪儿呢,那个评委听不出来?但是正如一位哲人说的,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不公平的,今后还可能遇到,但我们一定要正确面对。

    说到这里,女儿的心情平静了,回到驻地就开始练琴了,这种情况从前是不多见的,可见偶尔有人泼泼冷水不是坏事。

    不久以后,从盘锦传来了消息,《作文导报》已经同意发表女儿的作文《芦花·稻花·故乡》,这无疑是在平淡、紧张的生活中增添了一份活力。

趁着女儿高兴,2007年10月26日女儿又给马克教授发了一个电子邮件,邮件是这样写的:

马克教授:

    感谢您在百忙中给我回信,看到您的信我感到十分高兴,我知道你在美国小提琴界有很高的声望,我很想去您那里学习。

    我是一名高三的学生,我想要去您那里读大学,当然,如果可能我还会读硕士、博士。不久我就要制作DVD了,共六个曲子,分别是帕克尼尼随想曲16、20,巴赫的两首奏鸣曲、门德尔松的e小调协奏曲、圣桑的引子与回旋曲。

                           Guan Shenhui

    不久以后,我们接到马克的电子邮件,在邮件中她告诉女儿,如果你来美国读研究生获得财政支持相对比较容易,而本科生想得到财政支持就比较困难,因为美国的政策是财政向研究生方面倾斜,正是因为这样想获得奖学金就更困难。这无疑是一个有喜有忧的消息,毕竟如果真的去那里读大学,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普通工薪家庭可不是闹着玩的。不过,好在这个时候我们的大家庭统一了认识,正是有一个好的大家庭在支持着我们,所以,我们的决心没有动摇。听到这个消息,有很多好心的朋友劝我们,你女儿出国有把握吗?你们这样做不是拿孩子的前途在冒险吗?即使出国了是不是要花去很多钱呢?你们这样做值吗?

qjycc 发表于 2012-3-6 19:57:39

是啊,值吗?我们一直没有考虑过这样的问题,当初来沈阳跟王老师学琴是这样,选择小提琴为主攻专业也是这样,那个时候我们的目标就是跟王老师学好了小提琴,能够回到盘锦教小提琴,改变盘锦人学琴的现状,今天我们还是这样。也可能正是这样,上苍被感动了,才有了后来我们想都不敢想的结果。我敢说有很多人具备想我女儿这样的素质,但这些人包括他们的家长太聪明了,总想进可攻、退可守在文化课和小提琴专业上首鼠两端,尤其大多数人心里总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所以往往贻误了战机。但话说回来了像我们这样背水一战一但失败,那无异于君入瓮了,所以人生就是这样,你要走的稳一点容易失去机会,如果你太好求变那又充满着危险。

    2007年11月初王老师认为女儿的六首曲子基本合格了,他认为女儿该和钢琴伴奏合一下了,他为女儿选择了沈阳音乐学院的退休的钢琴教授赵恒芳老师,赵老师这年72岁了,一见到她我就觉得她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这再一次印证了我的想法,学音乐能到这个水平的人往往都是十分聪明的。在当今社会上有那么一种想法,总认为学艺术的人都是学习不好的人,如果学习好没人选择艺术,我女儿后来的遭遇也就是回学校上课之时也说明了这种风气之强,女儿的高中经过了两年多的时间终于改变了这样的想法,这一点我们很欣慰,毕竟女儿和她下届的孩子用实际行动让人们看到,能学好艺术的孩子往往学习也是不错的,只是人家当初没有选择文化课学习而已。

赵老师一上手就能看得出她宝刀不老,据说在这之前不久,在音乐学院为纪念她从教五十周年的庆典上,她还为大家演奏了很多高难度的钢琴曲,应该说这与她年轻时的功底和她的敬业精神是分不开的。因为女儿从前从来没有和钢琴一起合作过,所以,一开始并不顺利,常常她会随着钢琴伴奏而改变,可能因为赵老师的琴更有霸气的原因吧。还有就是她和赵老师的钢琴一合奏就显现出她的琴比较平淡,这也可能是为了和钢琴和拍分散了一部分精力的原因,总之吧,一开始问题多多。

    不过,女儿到底算是聪明的,很快她在这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接下来的这项工作进行的异常顺利。2007年12月初王老师认为女儿的六首曲子合格了,可以录音了。可是到哪儿录像呢?我们和沈阳音乐学院进行了联系,对方说需要3500元的费用,我们答应了,可当和对方约定录像时间的时候,对方又说得排到新年以后,这是我们不能容忍的。经王老师介绍,我们和旺族琴行进行了接触,对方说每小时1500元,但是对方只能录音却不能录像,因为先进的录像设备还没有到位,真倒霉这可又是个不小的麻烦。后来,王老师干脆说道:“这样吧,使用你们的音乐厅我来录像,每小时我们付500元如何?”对方答应了,事后看来我们这一行动几十大胆的也是经济的,如果我们要知道新东方的申请方式,那么可能我们就不会同意让王老师来录像了,毕竟王老师的录像水平并不很专业,就这样我们决定在旺族琴行的音乐厅进行录制。

    这个时候的女儿的心里压力应该说是不小的,小提琴录像还没完成,那么多的大学申请工作还没有开始。为了有效的利用这段时间,从这时起每天我都要领女儿去网吧待上两个小时,我们去网吧可不是为了玩而是要查找美国大学的资料,尤其要掌握怎么申请,申请需要什么条件,有那些表格需要下载,下载的表格如何打开,如何填写等等吧!这些工作要是在今天不要说女儿,就是我本人做也不是很难的事情了,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一但你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一切都是那么简单,可是在没揭开之前,往往要花上很长的时间来探索,这个时候我们多么希望有人能帮我们一把啊,可是谁能帮我们呢!

qjycc 发表于 2012-3-6 19:57:55

记得一开始我们不会下载大学的表格,我们就找到新东方出国部希望能咨询到点什么,对方一问三不知,想想也是什么都告诉你了,那么人家怎么生存呢?我们就让对方给下载三个大学的表格,就让我们付出了150元的代价,但我们从中获得了收获,我们毕竟知道大学表格是什么样。知道了是这样的文件,我们就在大学的网页上想方设法的寻找,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毕竟我们的英语水平还没那么高,经过长时间的研究我们终于把表格用U盘下载下来了,我和女儿都十分兴奋,但是当我们高兴的把这个拿到驻地考到电脑上的时候表格却打不开,我们琢磨用什么程序能打开这个文件,现在看来很简单就是Adobe,在当时我们不要说很熟练的使用它,就连用都不会用,还是新东方的孙老师不经意写的这么几个单词提醒了我们,我们就到三好街花15元买了一张盘,我们终于打开了大学的申请表格,这个时候我们才发现这个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却耗费了我们七八个小时的时间。

    文件是打开了,接着的问题又来了,打开文件的背后有水印如何去掉?我们又是煞费苦心一点点的编辑,在今天这些看来那么简单的事情,我们在当时是那么的难。女儿和我一有时间就琢磨这些,然后一点点的去掉水印,然后再一点点的填上内容,然后用U盘保存下来,每天重复着这样的劳动,对人的身心真的是一种煎熬。

    有一天女儿感到非常疲惫,女儿说,今天能不能不研究那个表格了?我对她说,今天你可以随便做点什么。女儿还是选择了去网吧,在网上女儿一气呵成,写了《学琴所需的精神力量》这篇文章,这可以说是她的有感而发,里面倾注的自己的全部情感。尽管从前我就把它发到本论坛了,今天写到这儿了,还是把它再重复一遍。

    人生第一次有遁入空门的觉悟,大概是在上完老头子的第一节课吧……

第一次见老头子,对他唯一的印象就是在树脂镜片后那双充满无法让人摸透想法的眼睛。听完我的《金色的炉台》他点点头,随后的事情基本就不记得什么了,只是感觉疲惫万分的看着那双眼睛。

到后来上完第一节课的时候,我才发现,见老头子的时候选择这首曲子是多大的失误和不自量力。

    空弦·上半弓,听到老师给我的任务,灵魂背负着人类的外壳完美的崩溃了。

    人生价值忽然被降低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不具备相当的抗压力,任谁都无法接受事实。

    这对于老师来说很容易的事情着实让我犯了难,回家4个小时练这东西?按每弓2拍计算,半个小时是900弓,我就干脆数到底拉了多少弓了事。但是人是没有多少耐性去完成这样的机械性技巧性工作的,基本上是每三分钟就已经觉得难受,出去玩,再回来练三分钟,偶尔老妈逼急了,看着秒针转啊 转,然后练上25分钟。

    不知道这项任务是什么时候结束的,具体时间恐怕只有老爸老妈清楚。

    接下来是音准,初到老师这里的孩子们多少对这老头子有点惧怕之意,老师隔上个三五弓就叫停,让孩子们一个个无所适从。老头子一首曲子几百个音符没那么多精力叫停,干脆闭着眼睛靠在那张三年没有换过的办公椅上听,觉得错误已经把他逼到了忍耐的极限,就睁开眼抬起头,用一副带点斜视、鄙视、半放弃式的——“你想怎么的!”的眼神看着学生。再加上那副只有一个镜片的眼镜上危险而狡猾地闪过一丝光,学生马上就一副“对不起,我错了”的神情,以至于后来多半学生的症状变成了拉两个音就用余光看看老师。(这绝对是一种人生经验,连以后上台都不会害怕,多少观众都不及这一双眼睛可怕呀!)而老师对于这种症状的反应就是——你看我干吗呀???(彻底的无言以对……)

    再后来?只记得老师经常说“怎么像去超市买东西一样,买了就扔,然后再回去买再扔。”有的时候我实在是无法分清,到底这种隐晦的比喻和“大脑穿刺”相比哪个杀伤力更大。

    遇上“天无三日晴”的日子,绝对要挺住,虽然“阳光总在风雨后”,可是毕竟“黎明前是最黑暗的”,连续承受老头子话中带刺的冷言冷语有时候还有驱逐,回家还要坚定“我要继续学琴”的信心,觉得自己在家拼命一个星期成果不错,还必须有能力接受“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的事实。

    经过四年,总算不觉得老头子是心理障碍了,却觉得自己的耐性忽然在一年之内被恒定不变的6首曲子榨干了,有的时候,从高层上看着下面的万家灯火,脑海里忽然蹦出一个哈姆雷特式的问题,"生与死,这是问题所在"……

   “呼吸呼吸我再呼吸,比地大的是海,比海大的是心。”

    这句话像咒语一样保佑着我存活至今。

    学琴,我觉得最大的问题不是技术,不是金钱,而是你有没有那种“即使流浪街头,生命绝望我也还要拉我的琴”这种人生觉悟,不然,你还没成功呢,可能就被琴或者老师逼疯了。

    我想这不仅仅是我女儿的感触,也是很多走专业孩子的感触,每个专业学琴孩子都有这么一段艰辛的历史,每个家长也都有这么一段辛酸的历程。

qjycc 发表于 2012-3-6 19:58:20

对了,这里忘记和大家说了,那些表格其实没什么难的,只要有一般的英语水平足以看的明白,无非是你个人的一些资料、经历、所在学校状况、中学的成绩啊等等吧,如果你的孩子想出国,如果你要自己申请而英语水平又不怎么好,只要找一个英语好的人帮助填写一下就可以了,值得注意的是你要把孩子参加过的所有活动,那怕是一个小型的活动都要填写上,这样对于对方录取你有一定的好处。

    通过王老师、赵恒芳老师与旺族琴行方面的协商,我们决定在2007年12月20日下午一点开始录像。这天下午,赵老师、王老师我和女儿下午一点如约来到旺族琴行的音乐厅,这个音乐厅不算大,但应该说比较考究,设备也应该是一流的,只是遗憾的是录像设备没有到位,如果录像设备到位,我一定会选择由他们来录像的。整个一个下午女儿和王老师都十分辛苦,尤其是王老师,那么大年龄了还亲自为女儿录像。整整三个小时女儿不停的拉,应该说女儿基本上发挥了平时的水平,到完成录像的时候女儿的手指、手腕都麻木了。后来,王老师告诉女儿,最近几天要注意休息,不能用冷水洗手,用热毛巾经常热敷一下。尽管如此,女儿的手好像经过了十多天才恢复正常,看来,这种录像对孩子来说真的是一种摧残。

   录像录制完了,我们马上找人编辑,这里我又一次的吃了亏,我和女儿回到盘锦,一则要复习考托福,二则我还要上班,还要一家三口人一起商量怎样填写那些资料。我在盘锦找了一家制作DVD的小店,对方要价100元并告诉我说明天能出来,我也没多想,这又不是什么复杂的事情,第二天我拿回DVD一看,我的天!女儿的面部图像都不清楚,这样的DVD怎么行?我去找对方,结果对方不正面回答,并说,你可以和美国那面说,中国就这个水平。我没再和对方理论,因为我还有很多正事要做,我想这样的人他是不会长久的,总会有一天他要倒霉的。

    没办法我再一次来到沈阳,在三好街电脑大厅找了一家制作DVD的摊位,费用仅仅是盘锦的一半50元,而且不到两个小时就完成了,效果也比盘锦好很多。这一次制作的DVD和CD我们感到满意,这前后就已经过了一周的时间,我们把录像制成的DVD拿到王老师哪儿,王老师对效果感到满意,我们与王老师一起商量该报考那些学校。王老师根据她的小提琴水平,先决定报考四所学校,分别是俄亥俄州立大学、亚利桑那大学、蜜歇根大学和北亚利桑那大学。很显然,王老师有他的想法,我们知道这当中二个学校比较高,二个比较有把握。

    说到这里我们必须说一下网上申请的情况,早在2007年12月初我们就在亚利桑那大学的网页上完成了一切网上填写表格,学校网上要求在网上付申请费50美元,我们按要求输入信用卡号以后,两次付款都没有成功,网上发来警告,如果第三次再付不出那么这个信用卡就要作废了。后来我们再重新进这个网页再付依旧是这样,到银行检查我的信用卡没问题,可透支2000美金,回到家依旧付不出,急的我们团团转。从前我们对这个问题可能会比较淡定,可是如今DVD制作完成,申请已经提到日程上来了,这个样子如何是好?

    说来可能是女儿有命,正在这个关键的时候,2007年12月22日我中学时的物理老师霍老师的二女儿伟从英国回来探亲,女儿向她询问了相关的情况,她仔细地检查了女儿填写的网上表格和申请的手稿材料,她很满意的说,很好。不过,她还是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如果美国人习惯怎么叙述一件事儿,美国人喜欢什么样子的学生等等,虽然话不多,但是应该说很有价值。咨询结尾,我问:“为什么我信用卡付不出款?”她立即回答:“啊,是不是你的信用卡没激活呢?你打电话咨询一下。”啊?这个还要激活?就这个小小的问题竟然困扰了我们将近一个月。

    回到家里我立即给工商银行打电话,得到的答复是我的信用卡确实没有激活,对方问我们是不是要激活,我说是的。过了一会儿,很快对方告诉我卡已经激活,我道谢。紧接着我继续打开网页试着付款,还是没有付出。我再次电话咨询,对方问我是怎么回事,我一五一十地向对方说明了情况,对方说:“为了安全起见,工商银行信用卡通常境外付款的通道是关闭的,您要打开吗?”我说:“是的!”我没有放下电话,让女儿再付一次,这一次很顺利。我告诉对方顺利,对方问:“可不可以将通道关闭?”我说可以。

    很快电脑上出现这样的提示,你已经成功的通过了网上申请,系统将在24小时内给你产生一个学生ID号,这个ID可以帮助你申请下一个步骤。

qjycc 发表于 2012-3-6 19:58:48

可是两天过去了,我们的电子邮箱没有得到任何消息,这真的让我们难以忍受了。我们给物理老师的女儿—红发去了电子邮件,问到底是怎么回事?很快红的丈夫(亚利桑那大学博士毕业并已经留校工作)去了大学申请办公室,一查我们的邮寄材料还没有到(其实我们还没有邮出呢),很快给我们来了电话,告诉我们立即把申请资料邮送到大学办公室。

    2008年1月4日我们来到沈阳王老师家,王老师已经把推荐信签好字了,我们把DVD和相关表格放到一个大档案袋中,我们向新东方询问向美国邮寄快递需要多长时间?孙老师回答说:“今天上午能邮出,那么明天下午就可以到美国的指定地点。”真的很幸运,女儿赶上今天,如果在几年前这是根本不可能的,弄不好不等资料到就结束了。我们立即把这些东西拿到新东方,到底人家是常干这个的,很快给我们提供了更合适的包装,不过,在包装过程中看到孙老师表情有些不对,不过,我们没有多想。

    与此同时女儿这次托福报名也很顺利,时间是2008年1月13日,地点是长春吉林大学前卫校区,时间是上午10点到下午2点,应该说时间上看比上次要好一些,不过,如何克服中午的困倦是个问题。这个时候我对女儿提出了多背单词的要求,可是女儿就是不听,还说什么背200个单词能够用上的概率也不过是1%,尽管我每天催促,可是她就是不当回事儿,没办法也许她说的是对的。

    光阴似箭,转眼到了2008年1月11日下午乘车到了沈阳,顺利的买了两张沈阳到长春的车票,是第二天早晨八点的火车,然后我们到了沈阳的驻地枫景茗城,买了些吃的,看看天气不错,我们然后就出去转转,毕竟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放松心情。晚上,爱人给我发来短信,告诉我们明天有寒潮气温很低,长春是零下17到零下27度,这可是个意想不到的情况,我必须保证女儿在这样低温的条件下不出现任何问题,特地找出了那个比较厚的大衣和小棉袄。

第二天早晨我们起的比较晚,等女儿穿好衣服已经是接近7点20分了,我们来不及吃饭急忙直接到门口打了辆出租车,还好一路不算怎么堵车,终于在7点45分到了沈阳北站,我赶紧买了写些简单的早餐,然后便和女儿一起快步进入候车室检票,等我们跑到站台已经距离开车只有3分钟了,可是我们的车厢还在大后头呢,我们赶紧快步向我们的车厢赶去,但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当我们距离我们车厢还有两节的时候,经过车厢的列车员喊我们先从这儿上车吧,这个时候我才注意到今天其实沈阳的天气也是很冷的,其它车厢的列车员已经上车了,这些小伙子们都冻坏了,他们外面仅仅穿着一件呢子大衣,里面也仅仅穿一件羊毛衫。我们赶紧往我们自己的车厢走,还没走到这节车厢的一半,火车便开动了。

    到了自己的车厢,我发现列车员还在哪儿发抖,一位大娘问:“孩子!你怎么不多穿点啊!多冷的天啊!”

    “人家不让啊,我们在创建标杆列车,要求我们必须统一着装,注意仪表,倒霉到家了。”

    我听了这话,真的无语了。看来形象工程在各行各业都存在,有的时候真是的害人不浅,我们铁路部门可以说需要提高的地方很多,我承认列车员应该讲仪表,但不应该过度,再说仪表仅仅是铁路服务中不太重要的一环,更多的应该注重的服务质量,什么时候我们能不树标杆了,我们的社会才真正的进步了。

    这次长春之行,我是应该说信心十足的,毕竟与上次相隔有半年之久,女儿的英语实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毕竟只有61分就合格。一路上我们聊着轻松的话题,设想着今后可能都发生什么样的事情,今后该怎样加强练习,我并且很有信心的告诉她,到了今天已经能看清楚了,走出国门只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情了,只要自己努力下去,应该说你将来的前途比我们要好很多。

    随着时间的一分一秒的过去,我们看到车外地面的雪也越来越厚,在沈阳出发的时候出发我们看到外面有一点点雪,到了铁岭雪就覆盖了整个地面,到了公主岭雪就很厚了,到了长春之前再看外面就是白皑皑的一片,火车进站前女儿还说,这回咱们熟悉这儿了,咱们做公共汽车去吉林大学。我说,好的。可是一出车站,我们来到公路旁的时候,女儿说太冷了,打车走吧!这里的天气使得我的心里多少蒙上一层阴影。事后,女儿是这样和她妈妈描述的,一出火车站我看爸爸的头发、眉毛、胡子都是白色的了。

qjycc 发表于 2012-3-6 19:59:05

我们打了一辆出租车来到吉林大学北门附近,在出租车上我们看好了一家旅馆—时尚宾馆,我们下了车一看条件还不错,而且宾馆内可以就餐,这样我们就省的大冷的天再出去找饭店了。吃过午饭,我们照例去看了考场,一则可以熟悉情况,二则让女儿适应一下这里的寒冷天气,由于准备的充分,女儿并没觉得不可忍受。

接下来的时间,我们是从宾馆中度过的,第二天我们起的比较晚,吃过早饭就已经九点了。九点三十分我们来到了考场,人依旧不少,家长也很多。这一次我认识了一个吉林大学毕业的家长,他的孩子也是来考托福的,准备去密歇根大学读研究生,对方要求托福成绩要达到100分,看来这个孩子是十分优秀的了。说起孩子,他颇有感慨的说:“我家就一个孩子,谁愿意没事儿把孩子送到国外去?也不是孩子非出去,关键是我们的孩子不适合中国国情,在中国像我孩子这样老老实实搞学问的人是没出息的,想做官咱父母无能没给孩子创造那个背景,孩子自己打拼实在是太困难了。”说到这儿,家长多少有些愧疚的样子。我说:“你怎么就知道国外就适合搞学问的人生存呢?”

“我一个同学,在二十年前就出国了,在美国医学博士毕业,算是学有所成,在制药领域的研究上颇有成就,前年响应中央的号召回国创业,就来到吉林大学,看了这里的设备,他相当满意,认为在美国的设备赶不上咱们吉林大学的。他和学校在科研问题上一拍即合,学校答应给他一套一百多平的房子,配给一辆轿车,年薪据说上百万。本来他想大干一场的,可是第一件让忧闷的事儿就是他的司机,在他看来司机应该听从他的安排,没事儿不应该到处乱跑,咱这儿的司机哪能那样啊?很多时候当他要办事的时候司机不在,没办法就自己打车去办事。后来,他对司机说,从今天起我不用你了。”我笑着摇摇头,我太知道了,能开上小车的都是什么人?他接着说:“学校领导立即找他谈话,说司机是不能随便辞退的,他被弄的无可奈何。接着是那些审批程序,他是从美国回来的什么事情都比较实在,预算没有虚头,结果各个部门都往下砍,没办法他就找领导,总这么来回跑,半年下来手续没批下来,领导怎么挽留他也不在国内待了,又回美国了。”

他停顿了一下,接着说:“为他送行的晚饭上,他这样说,国内很多硬件不差,差劲的是我们的人,我们的管理部门,论待遇在这儿不比美国差,这种环境实在不适合搞研究,所以,给我再多的钱我也不能在国内待下去,这样下去我就费了。他还劝我也一起出去,可是我的年龄毕竟不少了,孩子都那么大了,也不感兴趣了。不过,我的孩子自己喜欢出去,那么我就支持他出去,毕竟我了解自己的孩子。”

应该说和这位兄长的谈话,更坚定了我让女儿走出去的决心,是啊,在中国想做什么就的当官,不当官你什么也做不了(比如你想搞研究,但没你的份儿),当官又需要有背景,有人支持才行。如果一个人没背景不能说不可以,但是你肯定要付出十倍、百倍的努力。想到这儿就想起我身边的一些人,本来孩子在外面有了一片天地了,可是还是让孩子回来,回来以后自己又没能力给孩子安排,很多孩子因此放弃了自己喜欢的工作,成了油田的一名普通工人。所以,在这一点上,我和弟弟的观点是一致的,如果我是市长我不会女儿到外面闯,我让她回来,因为我能给她造福。可是目前现实我不是,那么就不要把孩子硬拉回来,所以,我更加坚定女儿一定要争取走出国门,在那里学到真实的本事,掌握这门生存技能,将来不依赖别人、企业和某种权势能自己生存。

接着他问起了我的情况,我大致和他讲了一些女儿的基本情况,他说:“我很钦佩你的勇气、胆量,放在我身上我做不到。”我们正说着,一女生带着哭腔边走边打着电话,原来她的学生证忘记带了,嗨!怎么每次都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啊?经询问知道这孩子是沈阳的,她父母说,马上开车来送。即使是这样这个孩子的情绪还是难以控制,大家走过去安慰了几句孩子才稍微平静下来,我真的弄不清楚,我和女儿参加了两次托福考试了,每次都有意外情况发生,真的不知道是考试规则没说清楚,还是自己的疏忽。接着他又给父母打电话问什么时候能到?父母说得四个小时吧,显然孩子对父母这个回答很不满。

qjycc 发表于 2012-3-6 19:59:24

这次托福考试我心态是最轻松的,我总那么认为女儿可以轻松过关。可是从来没想到的是轻松背后的危机,女儿在下午两点多出来的,据她说这次考试总的来说不顺、感觉不好,据她讲这次加试的题目是阅读,而那个是正题人家又不告诉,头几段阅读做的不错,可后几段很糟糕,甚至脑袋都不好使了。我的心头一沉,如果这次托福不过,那么就意味着后面的考试将面临背水一战了。

我们来不及多想,天气那么冷我们要尽快的赶回盘锦,还好总算买到一张齐齐哈尔-丹东这趟列车的车票,只是没有座位,我们匆匆忙忙的来到车站,总算提前40分钟到车站,我们买了一些吃的,然后来到候车室,很快就检票了,这时我才注意到长春的车站设计实在在差劲了,整体上人不用太多就能使你感到拥挤,更何况这是春运阶段呢!好不容易挤到了站台,等上了火车才发现车厢很拥挤。好在运气不错,我们上车的车门左侧就是餐车,正好服务人员喊:“哪位旅客就餐?”我们就很顺利的进入了餐车,一问,25元一位,也不错吃不吃饭不重要,有个舒适的位置总是好的。就这样,我们在餐车待了4个小时,火车进入了沈阳站,一下车女儿就嚷道:“沈阳比长春暖和多了。”女儿要出站,我说:“慢,我记得这个时间应该有一趟去盘锦的列车。”我立即向工作人员询问,果然如此,而且正好就在我们这个站台。很快,我们做上了沈阳-金华的列车,在这列火车上我一眼就能看出这个这厢坐的都是学生,这些孩子相互谈论大学的事情,说实在的,我很心酸,我们的大学在干什么?我们能指望这样的教育能教育出有希望的一代吗?

后来,我们从网上得知,女儿认为答得好的那几段正正是不算分的,而后面不好的,恰恰是正题,我们的心里蒙上了一层阴影。

2008年1月15日我们刚刚接到通知,凡是参数艺术类高考的考生都要参加辽宁省艺术类统考,这可好,那边没怎么样,这面又来事儿了,这可真是屋漏偏逢连雨天,这边托福考试还没着落,又要准备辽宁省艺术院校专业合格考试了。没办法,只能辛苦一下女儿了,就得两线作战了,一边要准备统考曲子,一边要继续完成网上申请,好在女儿的基本功已经到位,没几天就把要求的曲子练好了。

也正正在这期间,我的物理老师霍老师的女儿红从美国来电话,让我们考虑一下能不能报考一下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她介绍说,这个大学发展很快,尤其是近些年来大有超过亚利桑那大学之势。根据红提供的信息,我们立即查看了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情况,太好了,报名截至日期2008年6月1日,要求托福成绩61分,音乐排名第19,好于亚利桑那大学,好就这么定了,报考两所亚利桑那的大学。说来容易,做起来难啊,当时为了一个亚利桑那大学全家都已经筋疲力尽了,当时我们真的需要休息一下了,包括我本人也是这样想的。

2008年1月15日这一天还发生了一件事儿大大的影响了以后的事情,我高中时的数学老师(后来成为校长)的孙子洋洋和他的儿子小光(高中时我下届的校友,现居住在美国)听说我女儿要报考美国的大学,特地来到我的父母家,小光怕自己的英语不标准,让洋洋和我女儿对了一段话,女儿应付的还算可以吧,洋洋冲着他父亲点点头。接着,他们要求女儿拉一段小提琴曲,女儿拉的是门德尔松的e小调协奏区,一曲未必洋洋就鼓起掌来,说道:“太好了!”原来洋洋也是十分精通音乐的,在美国读高中是校乐队的,萨克斯的演奏据说也有专业水平。提到洋洋我不得不多说两句,在这里体现出中美在教育上的差别。洋洋不大的时候就有了小妹妹,从此他就开始承担起伺候小妹妹的责任,从小就做饭、炒菜、收拾屋子,据说他的饭菜做的不错,但是这并没影响他的学习,这孩子不仅学习好,而且精通音乐、体育,用中国人的话说,综合素质强。后来,洋洋在2009年5月被美国的伊利诺伊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录取,熟悉美国的朋友都知道,这所大学的土木工程专业在全美排在第一位,可见这孩子之优秀了。

听过女儿拉的小提琴,小光说:“你女儿从年龄上看去美国有点小,毕竟中美在文化上的差异比较大,美国的管理环境和我们也不大一样。我一个成年人刚刚到美国的时候,我觉得很孤单、无助,到半年的时候我睡不好觉甚至可以说是失眠、头痛,真的有点坚持不下去了。不过,我还是咬牙挺过了这一关。所以,到美国头半年是人最难过的时候,过了半年以后,一切就都会好起来。”他首先说出了去美国不利的一面,然后又分析出早去有利的一面,比如在融入美国的文化方面,显然早去比晚去要好很多,接着他又讲了两国的音乐方面的差别,我想后面这些应该是洋洋的看法,我们在音乐方面尤其在西洋乐器方面从普及到教学都存在不小的差别。接着他向我们讲述了一些美国的事情,尤其讲述了大学的一些事情,这些都是我们前所未闻的,这些对女儿的今后生活提供了参考,可以说没有他们女儿的历史也说不定要重写了。最后,他说道:“利弊都说清楚了,最后主意还得自己拿!”
页: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转》学小提琴的女儿 (115楼更新问题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