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的月亮
发表于 2014-12-2 20:43:51
忙完,继续来爬楼,收获多多,再次谢谢乐言妈
yaer2002cn
发表于 2014-12-4 16:19:37
本帖最后由 yaer2002cn 于 2014-12-4 18:25 编辑
娃儿说:妈,你搭建的这两块颜色的积木为啥大小不同?我问哪里不同了。娃儿再仔细一看,啊原来一样大啊,是视觉影响了。我又问你咋证明一样大了?她对我说这两块有颜色的,其中一个5*4,另一个4*5,也就是两个5*4,都是各用了20个积木。接着我又问那么不带颜色的呢?她说不带颜色的分别用了16和25个积木。我再问:你的数据从哪里来的?娃儿说:分别是4*4和5*5也就是4的2次方和5的二次方。那么全部图形加起来就成了啥?娃儿说一个大正方形,一个9*9,也就是9的二次方。我把积木推乱后,对她说:你自己来玩吧……
weisihai
发表于 2014-12-4 16:32:36
自主阅读,非常难得的习惯!
荷塘叶子
发表于 2014-12-4 16:52:40
幸福着你的幸福
yaer2002cn
发表于 2014-12-14 19:54:34
本帖最后由 yaer2002cn 于 2014-12-14 20:20 编辑
有了两次亲子行程问题实践经历后,昨晚独自琢磨,决定弄点简单小题让娃儿试试。一大早上电脑,仿照着给娃儿编了点行程问题。中午娃儿从奶奶家回来,问我要前几天被我藏起来的书,我说:可以告诉你藏哪里,但之前你得解一题行程问题。娃儿:没问题,我可是高手:lol(有自信了)。我拿出事先打印好的题,连笔一同给了娃儿。娃儿趴在床上很投入的看题。第一个问题很简单,娃儿不费力就解决。
第二题就有点需要动动小脑袋。看着孩子在纸上涂划,我明白她确实在思考。这时我把娃儿爸喊一边:绝对不许教孩子怎么做!娃儿爸笑眯眯的看着我。在几次试错之后,娃儿自己发现解题无法继续。我对她说: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都是在经历无数次失败后,才总结经验与教训,有了伟大的成就;P这招很管用,娃儿继续冥思苦想。不一会,速度和与路程的关系被娃儿突然弄明白,第二题顺利结束。
考验娃儿的是第三题,恰好第三题就是前两次亲子行程经历的翻版,就是具体的数据变大,条件增多。娃儿,按照昨天的解题思路来想第三题,结果自己被绕晕了。
这会我又在她身边念叨:嗯,娃儿又伟大科学家的潜力,因为娃儿与科学伟人一样,遇到困难,也没放弃。看着娃儿继续划,我就烧饭去了。刚好碰到娃儿爸,我问:娃儿的问题出在哪里?娃儿爸说:计算有问题,思路是对的,但某些关键的地方没想明白。嗯,我们给孩子时间,让她自己琢磨。
午饭时,娃儿爸给娃儿讲了个古希腊的笑话,是关于行程问题的狡辩。故事讲完,全家人哈哈大笑。我说:丫头,你的第二个问题解的非常棒,你的思路非常清晰,最难得的是你把速度和与路程的关系自己弄明白了,这很不简单。那么第三题,你是怎么想的?娃儿开始吧啦思路,我听着很高兴。因为娃儿的思路是对的,但为什么没顺利解题,是因为她想不起有速度差之说,更想不起速度差与路程的联系。我又跟着娃儿回忆昨天去奶奶家路上的经历和后来的解题过程。再把昨天的经历与第二题的速度和对比。娃儿:妈!等等,我知道怎么做了……
吉木萨尔82
发表于 2014-12-16 09:36:53
啥时候我家能够看这样的英文书了啊
吉木萨尔82于2014-12-16 09:37补充以下内容:
羡慕羡慕羡慕
dingtong2012
发表于 2014-12-16 13:00:28
谢谢分享,学习了
yaer2002cn
发表于 2015-1-7 23:58:54
本帖最后由 yaer2002cn 于 2015-1-10 14:08 编辑
云开雾散,又见彩虹:
娃儿学校的数学课结束了,正式进入复习阶段。今儿带回家的一张试卷,其中有一题是根据算式计算找规律,心算。娃儿很有底气的说前三道算式是用计算器算的,从第三道算式开始就能发现规律,直接写答案就行,所以剩下的多道算式,我就心算。作业完成后,我拿出积木一桶就撒在地板上,约着娃儿一起玩。可能天生喜欢爬,所以娃儿看见积木撒满地,也跟着轱辘一下,躺下去。我问娃儿你的99*99思路是如何来的?我想尝试用哈哈的方式引导,可不被娃儿待见,她坚持说要用她自己的方式(图一)。
我忍住,装作心平气和的问:我对你的方式确实不太理解,你能给我讲讲么?她用不同颜色的积木摆出了如图一的正方形,边说边动手,示范给我,她还要求专门做记录。她说:妈妈,你看这是一个7*7个积木组成的正方形。假如,我们不知道6*6等于几,但我们明白7*7=49。那我们就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得出6*6=?:7*7-6-6-1,1就是图一中被涂了颜色的积木,也就是这个正方形的对角线其中的一个积木。被减的两个6也就是被对角线一分为二的两个三角形的边。我按捺住内心的激动继续问:如果我们从7*7直接跳到5*5你会怎么做?娃儿把积木复原:以此类推,7*7-6-6-1-5-5-1。
趁胜追击:那么99*99咋算?娃儿说:100*100-99-99-1。我说数字太大了,不好算,你给优化优化。娃儿开始有点顿,想不起。我就问9和10有啥联系?娃儿回答:9比10小1,10比9大1,10-1=9。我笑着对孩子说你再想想刚才100*100-99-99-1如何优化?娃儿想了想说:我知道了100*100-100-100+1……哎呀!太棒了。我欣喜的到群里分享,山风就问:那101*101呢?我又转身去问正在泡脚的娃儿,娃儿说101*101=100*100+100+100+1。那102*102呢?娃儿说:以此类推(这词又出现了)=100*100+100+100+100+100+4。这时娃儿嘴里冒出一句:今晚收获真多……睡前,娃儿提议:今晚我们玩的是正方形找规律,明天我们换成长方形比如17*19,12*15等等,以后咋俩还可以玩积木拼成的三角形,也试着找规律。你看怎么样,妈妈……(在此之前,对于孩子的被动,我都有那种站在她身后想踢她屁股的冲动。现在看来不用了,人家开始自己跑了)
emma0311
发表于 2015-1-8 12:50:28
牛娃背后必有一位牛妈!!!
lhy3174
发表于 2015-3-17 06:30:26
yaer2002cn 发表于 2013-7-16 17: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xionghuibo 罗尔德达尔的the BFG,这个难度已经很大,单词量不少,且有较难的词,楼主怎么能让孩子听懂了?而且 ...
乐言妈妈讲的太好了,最近正在琢磨如何让孩子看动画更有效的问题。在您的楼里找到了答案。真是及时雨呀!尤其是看到你家孩子能读那么多本字多的希腊、埃及等神话时,真令我震撼!看来,孩子学得好不好,跟妈妈的用心指导是密不可分的。
朱骏宇妈妈
发表于 2015-3-19 10:03:22
你是我的榜样啊 你想做的正是我想做的 因为工作太忙 在上小学前没有英语早教理论的洗礼所以这方面真是比大家慢好多 小一才开始 中文我是按照我的直觉 在孩子还不会讲话的时候就坚持每日的阅读 和音频的输入 涉猎的范围也有意给的很广 绘本 童话 历史 社科孩子很爱读书 听说 长篇的小说 如三国 水浒 凡尔纳 瓦尔德内尔的小说都是听完的但以前都是亲子共读 尤其上小学以后 爸爸和家里的老人都说 该让他自己读书 也是因为自己早先学习了《幸福的种子》和《朗读手册》 所以顶住周遭的压力 一直坚持读但说实在的私下里也曾经感叹过 什么时候我的孩子能自己阅读啊(中文) 终于在一上的寒假的某几天 小家伙开始自己读了 真的是看字还不是只是看画了 后来投其所好 整整22本大16开的丁丁历险记奉上 现在每晚读的开心的很 所以老师每天要求的半小时阅读 在我这里都不是问题 只是要督促他及时睡觉 不要太晚 总得来说中文没走弯路
英文 因为起步晚 所以方法都在学习中 期望自己没走弯路 能坚持
你的独立思考 提问引导真是值得学习的地方 妈妈一定是爱读书 爱独立深思的人
数学的教学方法 我一直在求解 《X的奇幻之旅》《数学的精神 思想和方法》《一个数学家的叹息》都在看 从半夜三点半突然醒来 然后爬完你的帖子呵呵 真是太棒了 这么多好的教具让我茅塞顿开
真心的谢谢你 祝福你
家在西山
发表于 2015-3-19 16:21:03
多谢分享!!!!
yaer2002cn
发表于 2015-3-24 09:42:23
本帖最后由 yaer2002cn 于 2015-3-24 09:46 编辑
2015.3.23
文言文版的三国就这么开始了:最近娃儿迷上了曹灿版的少儿三国演义音频,我只给了六十集中的三十集,前三十集娃儿翻来覆去听了很多遍,对其中的太史慈大战小霸王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喜欢。且把听过部分的人物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地名、战役都摸得一清二楚。听得不过瘾,娃儿问我要剩下的音频,我告诉她没有,找不到下载。想听,就听妈给你读。嫌慢想看,就自个儿去看。睡前,我在等下翻着书。看见娃儿进屋,我就说:如果想听三国演义的故事,就速速前来。娃儿猴急的就跳上床,挤在我身边。为的是激发兴趣,激起孩子阅读的欲望,所以我走了非常规的方式:没有按照小说顺序,从第一回开始,而是直接翻开娃儿最喜欢最能被逗乐的第十五回太史慈酣斗小霸王。听着听着娃儿忍不住的说起谁谁怎么了,她最喜欢啥,为什么:-D因为我压低嗓音分角色读。我正来劲儿,娃儿一把把书抢了过去,自己开始读了起来,一边读一边哈哈笑。我看时间差不多,把书一合,说:喜欢,明晚咋们接着读。关灯后,娃儿说:妈,你来。我问:主公,有何吩咐?娃儿立刻接上茬:某某啊,你可……
2015.3.24早
从昨晚开始,娃儿和我开始用自己刚接触到的文言文交流(其实谈不上文言文交流,也就是一段话中夹杂几个文言文词汇):主公,已是三更天,再不睡觉,明日如何带兵打战?娃儿:妈,啥是三更天,不会是凌晨吧。我知道自己这方面的知识匮乏,定是回答不了孩子的提问,便说:容为娘习之,再告之。娃儿哈哈大笑,关灯就寝。早晨,送她上学,我在门外等。看见娃儿来,就说:主公,备毕,请速速上马,要不然会迟到的啊http://ctc.qzonestyle.gtimg.cn/qzone/em/e113.gif娃儿跨上电驴子后座“驾”的一声……
lxhappy1234
发表于 2015-3-24 14:55:11
好棒,我们才起步。
lhy3174
发表于 2015-3-24 16:15:15
嘟嘟Jeremy 发表于 2013-8-8 09:3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希腊神话也在读了,很棒
请问乐言妈妈您是否有Atticus the Storyteller's 100 Greek Myths的音频?能否共享一下?谢谢!
yaer2002cn
发表于 2015-3-26 23:56:57
本帖最后由 yaer2002cn 于 2015-3-26 23:59 编辑
今天,做为妈妈的我表现非常棒http://ctc.qzonestyle.gtimg.cn/qzone/em/e113.gif:午饭过后,开始每日练习(四则混合专题)。娃儿说:妈,我能只做两题么?我很快活的回答:行啊,没啥不可以的。只要能坚持每天练习,做多做少你自己决定。听到这话,娃儿比吃到蜂蜜还甜,高高兴兴拿起笔翻开书。不一会就完成一题,我一看,她用的不是常规的凑十凑整的方式,便问:哇,你的解法,妈妈从没见过,也没想到过。你是如何想到的?娃儿开始叽叽呱呱分享,我听着心想:这样才是很好的状态。之后,娃儿尝试用凑整凑十的方式再来一遍,发现两种方式的结果不同。这就奇怪了,是什么原因造成不同结果呢?凑十凑整,没问题。娃儿自己的思路也是对的。那么,按着计算步骤,查找计算过程是不是做到全对。数学是严谨的,有逻辑的,容不得半点含糊,任何一个数据要有来龙去脉。清晰的脉络,会让自己很快找出问题所在。很明显问题出在娃儿用自己思考的方式解题时,把其中一个步骤162-42算成=22了……娃儿找到原因,我给予了大大的赞赏。事后,我想今天自己做的确实不错。题,做多做少不是主要。关键的是有没有用心投入的思考。有了今天的经历,我坚信娃儿在碰到任何问题时,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解决它:lol
晚间结束上一回,开始了《吕奉先射戟辕门 曹孟德败师yu水》的亲子阅读及朗读,娃儿还时常停下说说自己的浅见。很喜欢目前她这样的状态,有些好奇有些一知半解,文言文的故事听起来,还小有味道。我坚持,娃儿就能坚持。为了中文阅读顺利上道,我就陪她把这几十万字拿下……不知道我能淡定坚持么?因为看了娃儿的语文测验,作文满分,但基础的字词被狠扣。娃儿的基础还需要积累http://ctc.qzonestyle.gtimg.cn/qzone/em/e100.gif
yzy0724
发表于 2015-3-27 08:53:42
像楼主学习,我们也正在路上。
龙乘尺木
发表于 2015-3-27 09:39:22
实在太棒了!
yaer2002cn
发表于 2015-4-1 14:59:06
本帖最后由 yaer2002cn 于 2015-4-1 15:01 编辑
参与了妈妈们组织的读原版故事录音活动,记录一下下
http://www.tudou.com/v/1TKr2n-etXk/&rpid=115508222&resourceId=115508222_04_05_99/v.swf
yaer2002cn
发表于 2015-4-2 17:35:26
本帖最后由 yaer2002cn 于 2015-4-2 17:38 编辑
娃儿,你啥时候能文静一点,这是在上阅读课哦
http://www.tudou.com/v/WEJ5XoJaJ8Y/&rpid=115508222&resourceId=115508222_04_05_99/v.swf
icoboo
发表于 2015-4-7 10:41:16
太感动,学习的好榜样
darklatte
发表于 2015-4-7 15:53:56
这样的亲子共读好幸福~
catherine00100
发表于 2015-4-17 14:17:20
真羡慕呢,我家丫头的中文阅读目前是这个状况,英文的阅读,还没有开始呢,还在学自然拼读
olive_fu
发表于 2015-5-6 13:35:28
yaer2002cn 发表于 2015-4-1 14: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参与了妈妈们组织的读原版故事录音活动,记录一下下
好听!绘声绘色
狮子座的小老虎
发表于 2015-5-6 22:37:14
孩子真的很棒,妈妈也很有恒心。。学习了
yym湘安安
发表于 2015-5-7 12:46:47
很棒,真心不错
graceryj
发表于 2015-5-7 13:52:46
看完了,太好了,我们家现在已经4岁了,每晚的阅读习惯已经养成,但是缺少楼主家的思考,这点一点要认真学习,家里《朗读手册》三本都有,之前走马观花的看了,马上行动,拿出来再认真看一遍。还有钱德勒的那本《如何阅读一本书》。谢谢楼主,也羡慕楼主,加油!
liujufang
发表于 2015-5-7 13:59:06
说的太对了,我还在燥火期呢,慢慢学会调整吧
yaer2002cn
发表于 2015-5-12 15:51:26
经过上周的初步接触,昨晚娃儿继续有新的条件加入的火车行程问题。一列数百米长的火车与娃儿相向而行,娃儿的速度是**米/分钟。火车完全经过娃儿用了**秒。问火车的速度是多少?~~这次终于没有第一时间听到娃儿说:没学过、我不会、、、而是看到娃儿左手拿着直尺,右手拿着橡皮,在行程问题场景化。听着孩子嘟嘟囔囔的说:我每分钟行多少米,那么每秒钟又是多少米(可喜:孩子考虑到行程问题里的时间单位一致性了。有进步)
我插了一句:这题的关键因素是哪些?娃儿说:第一,火车长度。第二,我的速度。第三,从火车与我相遇,到火车完全经过所用的时间。嗯,不错,继续分析与思考。过了一会,娃儿说:假设我是静止的,我的宽度可以忽略http://ctc.qzonestyle.gtimg.cn/qzone/em/e120.gif,那我就是一根线。火车完全经过我用了20秒,那么火车的速度就是火车的长度除以时间。可我是有速度的,只有减去这20秒我所走的距离,那剩下的才是火车走的、、、娃儿的思路完全对路。
我问:你会列式么?娃儿说:我不会。我提议:你可以把你思考和分析的每一个步骤以第一、第二、、、的方式一一列出来,之后再来整合。娃儿拿起笔,开始一条一条的记录思考过程。我就在一旁看着她,写写画画,擦擦写写的。等待是需要耐心的,我一直没开口说话,就在静静的等娃儿。一会,娃儿自言自语的说:原来这样啊、、、妈妈,我算出来了:火车的速度是14米/秒。(对娃儿的整个思考过程,我给了极大地赞赏并鼓励孩子:无论多难的题,只要理清楚关键要素,理清思考过程和步骤,难题和简单的题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他们都是一样的。)
yoyofeigh
发表于 2015-5-13 00:51:56
好羡慕啊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