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om
发表于 2017-3-6 08:18:27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loom
发表于 2017-3-6 08:18:46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loom
发表于 2017-3-6 08:22:34
翻译:我擦着眼泪长叹,哀伤人生多艰。我虽然喜好修饰,也知道严于检点。但早晨刚刚进谏,傍晚就丢了官位。既责备我佩戴蕙草,又怪罪我手持茞兰。然而,只要我内心喜欢,哪怕九死也不会后悔。
duckfeet
发表于 2017-3-6 09:53:33
loom 发表于 2017-3-3 23:07
诗经:关雎,卷耳,桃夭,芣苢,汉广,甘棠,式微,相鼠,载驰,硕人,河广,氓,伯兮,木瓜,黍离,君子 ...
谢谢LOOM老师
rankouka
发表于 2017-3-6 13:01:06
楼主太牛了,居然一口气读完了,先收藏了,今天回家让孩子念念关关雎鸠。
loom
发表于 2017-3-6 15:00:32
rankouka 发表于 2017-3-6 13:01
楼主太牛了,居然一口气读完了,先收藏了,今天回家让孩子念念关关雎鸠。
对的,心动不如行动。行动必有效用!加油!
loom
发表于 2017-3-6 22:51:53
只抱怨君王无思无虑,总不能理解别人心绪。众女嫉妒我的美色,便造谣说我淫荡无度。时俗历来投机取巧,背弃规矩进退失据。颠倒是非追慕邪曲,争把阿谀当做制度。我抑郁烦闷心神不定,一再自问为何独独困于此时此处。我宁肯溘死而远离,也不忍作态如许。
loom
发表于 2017-3-7 08:44:46
鹰雀不能合群,自古就是殊途。方圆岂可重叠,相安怎能异路。屈心而抑志,只能忍耻而含辱。保持清白而死于直道,本为前代圣贤厚嘱。
loom
发表于 2017-3-7 08:48:45
这一部分是前面两个主题旋律的回荡。其中说到朝淬夕替、九死未悔、灵修浩荡、不察民心、众女谣琢、吾独穷困, 等等, 都是一再抒述两个“主题旋律”所表现的两种忧患,只是在越来越深刻地揭示现实矛盾的基础上,使他的忧愤得到更深刻的表现。
loom
发表于 2017-3-8 20:38:29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loom
发表于 2017-3-8 20:39:04
翻译:我后悔没有看清道路,伫立良久决定回去。掉转车舆回到原路吧,赶快走出这短短的迷途。且让我的马在兰皋漫步,再到椒丘暂时驻足。既然进身不得反而获咎,那就不如退将下来,换上以前的衣服。
loom
发表于 2017-3-8 20:39:40
把荷叶制成上衣,把芙蓉集成下裳。无人赏识就由它去,只要我内心依然芬芳。高高的帽子耸在头顶,长长的佩带束在身上,芳香和汗渍交糅在一起,清白的品质毫无损伤。忽然回头远远眺望,我将去游观浩茫四荒。佩戴着缤纷的装饰,散发出阵阵清香。人世间各有所乐,我独爱修饰已经习以为常。即使是粉身碎骨,岂能因惩戒而惊慌。
loom
发表于 2017-3-9 09:18:31
本帖最后由 loom 于 2017-3-10 09:28 编辑
这是第一大段的最后一节, 表达诗人在矛盾不能解决、忧愤无法消除的情况下, 为自己设想的一条出路,“进不入以离尤兮, 退将复修吾初服”也就是脱离楚国的政治现实,独善其身,保持高洁。
佳菲爱苹果
发表于 2017-3-9 09:54:48
占个座,写得太好啦!
柚子大宝宝
发表于 2017-3-10 00:41:21
自己都看不懂诗经怎么办。。
Etcccao
发表于 2017-3-10 08:56:35
亲爱的loom,非常喜欢看您的讲义。打算用您的讲义给孩子讲起来。
对您的学习群非常感兴趣,能详细介绍一下学习群的运行机制吗?如何选择材料,发布作业,上交作业打卡,是否有奖惩,是否有线下?
十分感谢
loom
发表于 2017-3-10 09:23:42
本帖最后由 loom 于 2017-3-10 09:34 编辑
柚子大宝宝 发表于 2017-3-10 00:41
自己都看不懂诗经怎么办。。
跟着孩子一起学起来。相信你自己也相信孩子,我们中国人三代以前绝大多数人都是不认字的,没上过学的。可是看看现在呢,每一个都不是文肓啦。所以不一定父母都不懂,孩子就一定不懂,就因为我们不懂,确不能让孩子也不懂,而这些孩子都能学懂的东西,我们肯定也能学懂。你说对吗。虽然现在我们学起来不定有孩子学的效果好。但只要跟孩子学起来,你就一定能喜欢上的!:P
loom
发表于 2017-3-10 09:48:25
本帖最后由 loom 于 2017-3-10 09:49 编辑
忧愤之余的这种设想, 在后面两大段中也是一再有所呼应的。总之,“ 遭忧作辞” 的各个方面在《离骚》第一大段中已有充分的表现, 这一大段也不妨视为全篇的一个缩影。
loom
发表于 2017-3-10 09:53:45
本帖最后由 loom 于 2017-3-10 09:56 编辑
说了这么多,大家还是轻松一下,欣赏于文华的歌曲《离骚》吧。https://imgcache.qq.com/tencentvideo_v1/playerv3/TPout.swf?max_age=86400&v=20161117&vid=k013081qrum&auto=0
Etcccao
发表于 2017-3-10 09:57:47
我家小朋友读一年级, 和一些小朋友一起组了一个背诵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的微信群, 一起背诵古诗, 现在背了60多首.最初大家很积极, 可是到现在发现只有几个人能坚持. 就在想是不是要建立一个制度,或者奖惩? 好像光凭热情不行,会被消耗.希望获得指点.
loom
发表于 2017-3-10 10:15:16
本帖最后由 loom 于 2017-3-10 11:22 编辑
Etcccao 发表于 2017-3-10 09:57
我家小朋友读一年级, 和一些小朋友一起组了一个背诵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的微信群, 一起背诵古诗, 现在背了60 ...
你真是一位有心的妈妈,不仅自己孩子学还帮助别的小朋友。非常敬佩你的大公精神。我是有个公益群也是免费带着孩子们进行人文素养的形成。你可以进来观摩。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你查看自己的私信吧!
loom
发表于 2017-3-10 14:36:42
lisa_is_momo 发表于 2016-12-12 19:04
您认为孩子几岁开始读诗经比较好呢?对孩子的中文能力还没有一个很好的思路~
什么时候开始都算早,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管晚,关建在于要开始行动{:1_1:}
loom
发表于 2017-3-11 15:45:33
今天开始我们进入汉诗时代。开始讲《楚之骚到汉文学之演变》
loom
发表于 2017-3-11 15:52:03
近代大学者王国维说过:“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loom
发表于 2017-3-11 16:17:02
今天我们就讲讲,从楚之骚是怎么演化到汉代的文学的。
我之前也讲了《楚辞》中的不少篇目,主要是《离骚》和《九歌》。大家有平时读楚辞时没有注意过,《离骚》和《九歌》在形式上有不同?
loom
发表于 2017-3-11 16:22:47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湘夫人》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离骚》。
loom
发表于 2017-3-12 09:25:28
有没有发现“兮”字的位置不同?《湘夫人》开头四句的结构分别是:“兮”字前边有三个字,后边有两个字;“兮”字前后各两个字;“兮”字前后各三个字。
loom
发表于 2017-3-12 09:44:39
《九歌》里最常用的是“兮”字前后各三个字的这种形式。比如:
“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少司命》。[/b]
amzj1542
发表于 2017-3-12 09:50:55
学习了!只给宝宝读了唐诗。
loom
发表于 2017-3-13 08:09:05
amzj1542 发表于 2017-3-12 09:50
学习了!只给宝宝读了唐诗。
从诗经开始吧,倒了再学唐诗会更容易!{:1_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