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om
发表于 2020-6-11 12:58:58
当时周围朋友家的孩子有些上了好几年奥数班,最后还报了赛前冲刺班,也没有入围。
其实你们自己算算账哈,往少了说,如果自己每天做5题,一周35题奥数题。
如果报奥数班,一周一次,老师给孩子布置20题,孩子就要叫了,怎么给我增加这么多作业?还这么难!
当然没有报班的结果就是我们盲人瞎马,跟着感觉走,不一定有最有效的训练题库。
loom
发表于 2020-6-12 10:37:39
考试的时候第一几乎没有可能,但是总体上,数学成绩还是前几吧。
主要是父母渣,如果父母对这块有点研究,引导一下,那就效果绝佳了。
loom
发表于 2020-6-12 10:38:13
※3.打卡如何选择,内容越多越好吗?服务越周到越好吗?
我们想象一下,一个孩子,我们为了让他长高、变强壮,我们买上按摩床,
让孩子躺上面,找三甲医院的医护人员给孩子服务,氧气瓶供应着南北极最纯净的氧气,各种高级营养素鼻饲管喂进去。
服务好不好?内容多不多?
loom
发表于 2020-6-15 14:47:56
我这是比较极端的例子。
咱培养孩子不是培养植物人。
肌肉得主动锻炼啊,靠别人按摩效果不一样吧?吃饭得自己吃、自己吸收啊,靠别人喂到啥时候?学习也一样啊,大脑得自己动起来啊?
大脑不动,每天各种卡打着,各种课听着,有啥意义呢?
loom
发表于 2020-6-15 14:48:53
所以,在打卡的选择上,一定要适合自己家孩子,目的是督促孩子主动学习,而不是完全听老师讲解。
讲解的书买一本来自己看啊,自己都不会看注释,那语文课学啥阅读理解?
loom
发表于 2020-6-18 09:31:25
上次有个家长,买我们的小打卡买了起码半年以上,有一天突然在群里说,什么玩意啊,这是我看到的最差的产品。
孩子都不愿意打卡,楚辞里面离骚的讲解都没有……
然后我让园长直接退费给她请出群去。
买了产品,三天七天,你说你没用,不适合,退款。
loom
发表于 2020-6-18 09:32:01
本帖最后由 loom 于 2020-6-18 09:33 编辑
半年以上了,用了一部分了,孩子不肯打卡,说我家孩子大了,有鉴别能力了,
你家打卡最差了,所以我们不上了。
然后还买了我们的哲学课,插班进来的,第一次课就忘记上了。
第二次上了,说孩子觉得简单,我要退课。
loom
发表于 2020-6-18 09:33:54
本帖最后由 loom 于 2020-6-18 09:36 编辑
那就退呗,她说,把前面几期的资料都给我发。
一方面嫌我们课不好,说简单,然后呢,花一次课的钱还各种资料都要,连没买的课程资料,说也要给她。
插班上了一次课就退课了,插班之前的资料也要……
萌小兔0614
发表于 2020-6-18 09:51:55
学习了,谢谢
loom
发表于 2020-6-23 10:06:24
然后,我就想,走你!我客客气气把你送走。我这边五百个老会员打卡都坚持了,
他们甚至都没买讲解,就自己素读。
所以,自己家庭的问题,自己永远看不到,手指头都往外指,锅甩到别人头上。
你买了半年孩子有什么困难,在群里问啊,我们管理员都在群里,也没人跑路。
loom
发表于 2020-6-23 10:07:00
其实跟杨老师教画画课一个道理。
别的老师直接上来画个示范,来,孩子,你就照着画,第一笔、第二笔……
孩子画完,效果不理想的,来,这里涂涂色,那里老师帮你修一下。
家长看了欢欢喜喜,噢哟,我儿子是个小艺术家。
loom
发表于 2020-6-23 10:07:51
本帖最后由 loom 于 2020-6-23 10:09 编辑
杨老师要求一个物体,摸摸、问问、观察,自己画。
有的孩子被老师示范惯了,就会感觉,老师咋不教呢,不会下笔啊。
但是,老师是要培养孩子自己思考、自己表达、自己学习,不是老师总是把着孩子的小手。
所以,一定要记住,我们的打卡,目标是主动学习。
loom
发表于 2020-6-28 15:06:42
本帖最后由 loom 于 2020-6-28 15:07 编辑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管理员布置作业的进度是根据平均值,
她可能四天换一首,有的孩子还没会背,新作业已经来了,那不要紧,旧的和新的一起读。
也可能你孩子记忆力很好,两天就会背了,那你可以两个教室同时打卡。
loom
发表于 2020-6-28 15:09:00
本帖最后由 loom 于 2020-7-2 15:34 编辑
这个都要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灵活调整。
有的孩子觉得打卡烦,手机卡。
不要紧,只要孩子确实读了,白天妈妈上班,喜马拉雅读、荔枝读、手机录音、其他录音设备录音,妈妈回来检查一下,文字打个卡,已读。
loom
发表于 2020-7-2 15:35:39
都可以,这个情况最终还是家长把握。
就是我们不要被打卡的形式拘束到,最终的效果和进程,家长要对自己孩子保持了解。
黄猫黑猫,抓到老鼠都是好猫。
loom
发表于 2020-7-2 15:36:30
还有就是,家长最好也自我学习。
老师要保持学习,孩子要保持学习,家长也不能自己玩手机、打游戏、追剧,手里拿个鞭子光督促孩子学习。
言传身教。
cici1982cn
发表于 2020-7-3 10:03:41
学习了
loom
发表于 2020-7-7 13:48:55
我当时带我儿子打卡诗经和楚辞,所以我才能上诗经和楚辞课,否则上课的时候,句子都不熟。
虽然我们看解释能自学,但是老师对篇章不熟的话,很难上课的。
loom
发表于 2020-7-9 09:47:50
阅读策略略谈----菠菜老师
loom
发表于 2020-7-9 09:48:53
大家好,我是菠菜老师。我是一名双语老师,也是一个孩子妈妈。
今天就是想结合自己工作生活中的一些经历,跟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阅读的认识,
也希望各位妈妈能畅所欲言,说出自己对孩子阅读的一些不解和困惑,我们一起探讨。
loom
发表于 2020-7-9 09:49:43
首先,我想还是需要说下阅读的重要性。从长远来看, “腹有诗书气自华”。
相信大家都对孩子有这样那样的期望。三四岁就开始了磨耳朵,英文儿歌,中文诗歌,轮番上场,亲子阅读,带读,点读,搞得热火朝天,希望这样让孩子能爱上看书,爱上阅读;
接下来就幻想着孩子能在自主阅读的漫漫长路上,勇往直前,而老母亲就可以岁月安好,静待花开。
很可惜,现实往往比童话更真实,更残酷些许。
loom
发表于 2020-7-13 14:55:10
且不论孩子是否能真正摸索出阅读的技巧和方法,但就这个过程而言,确实是“路漫漫而修远兮”,作为父母,面对现实的一些困惑,我们确实会茫然失措。为什么我们也读了那么多书,认识很多字,但是就是在成绩上体现不了,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loom
发表于 2020-7-13 14:55:48
在当前,大家一直认为“得语文者得天下“,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对于阅读的重视也提上了桌面,下面我们就来看下部编语文教材对阅读的要求。我的孩子今年三年级,是从一年级就开始用部编教材,因为没有用过之前的教材,我也无从比较。
loom
发表于 2020-7-13 14:56:22
孩子一二年级,我也基本上没有过多关注他的课本,因为作业什么的都能按时完成,阅读也在有条不紊进行。到了三年级,要求更高,娃有天回来说,老师要大家买阅读练习册,我才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
loom
发表于 2020-7-14 10:41:26
本帖最后由 loom 于 2020-7-14 10:43 编辑
认真仔细翻了下课本,竟然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原来这里也开始介绍英语教学中用到的阅读技巧,并逐步引入思考中。给大家看几张图片。
loom
发表于 2020-7-14 11:11:51
我们看上面两张图,二年级上的阅读,是简单介绍了一本童话故事,然后引导孩子们去讨论。
右边是二年级下的阅读,要求进一步明确,要分享更多自己看过的儿童故事,故事的人物和生活都有了更细致的要求。
而到了三年级,这种要求就更明显了。
loom
发表于 2020-7-15 10:10:16
如图:
loom
发表于 2020-7-15 10:11:23
本帖最后由 loom 于 2020-7-15 12:55 编辑
这里是一篇课文《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的课后练习,已经非常明确地让孩子们能够在阅读时运用预测的阅读技巧,启发孩子们去思考,去表达,去论证。
qisimiao
发表于 2020-7-15 16:28:30
谢谢楼主愿意分享。希望可以听下文
loom
发表于 2020-7-28 14:05:35
而这一要求,在英语原版阅读中都有涉及。
因为工作关系,我跟很多不同国家的妈妈们探讨,交流过孩子的教育问题,
撇开所谓Tiger Mom 的玩笑,其实说的最多,大家最在意的还是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和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