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om 发表于 2019-11-28 15:58:09

波儿:

loom 发表于 2019-11-28 15:58:50

我们看这个图谱,钱学森的堂弟钱学榘是跟随着钱学森的脚步去了美国,最后没有回国。他的几个孩子全都取得卓越的成就,尤其钱永健,获得了诺贝尔奖。








loom 发表于 2019-11-29 16:08:48

本帖最后由 loom 于 2019-11-29 16:10 编辑

爱因斯坦,基因够强吧?
爱因斯坦的爸爸也是个物理学家,但是爱因斯坦在婚姻上是个渣男,最后有俩儿子都是精神病。









loom 发表于 2019-11-29 16:11:29

本帖最后由 loom 于 2019-11-29 16:12 编辑

2.家庭环境和学习习惯
什么样的家庭环境是好的?
这张你们觉得如何?
会不会觉得,看起来母慈子孝的,甚好,甚好?



loom 发表于 2019-12-2 10:58:05

还是这张好?
家庭教育是潜移默化的,不是你压孩子学、你监督孩子学、你陪孩子学,就能有效果的。
家长自己也在学,自己也在成长,塑造一种学习型家庭的氛围,这个是最好不过的。

loom 发表于 2019-12-2 10:59:10

比如我自己做编辑,我坐地铁,陪孩子上兴趣班,任何等待时间,我都拿着稿子看。
所以我儿子就很擅长运用边角料时间写作业,小学时候在学校就把作业完成了。初中大部分作业在学校完成。
这才能保证生活质量,6点多写完作业,还能玩玩,根据自己的情况额外做点难题或者预习工作,晚上9点多上床睡觉。上课也不会犯困,课堂效率就高,这都是良性循环。




loom 发表于 2019-12-3 10:09:20

一开始,我跟我老公还不喜欢儿子在学校把作业写完,我们希望他课间出去玩玩,跟同学交流,但他不听我们的,到了初中发现,这个习惯提高了生活质量。


所以我家女儿今年上一年级,我也有意识培养她在学校把作业写完。我也不是要求,就是每次接她放学都问一句,作业写完了吗?一开始她还时不时带回家写。我反正也不批评,我只是每天例行问一句,作业在学校写完了吗?等于是悄悄给她洗脑,让她觉得在学校写完是应该的。现在都是在学校写完的了。




loom 发表于 2019-12-3 10:10:02

叶圣陶还说过:那些已经养成了懒散习惯的孩子,也并非无药可救。但是,凭孩子一个人的力量不能战胜这长久以来形成的坏习气。他需要家长的全力支持和帮助,还需要家长的理解和耐心。 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家长觉醒,投入到科学的家庭教育中来。


这个大家自己去领会。



一弈围棋学苑 发表于 2019-12-3 11:38:40

loom 发表于 2019-12-4 10:49:41

总之呢,我提倡“精心的散养”,家长抓大放小,看起来并没怎么约束孩子,但是一直在默默引导,就好像让小河在河岸里流淌,汇入大海一样。家长如果没有河岸,让孩子肆意流淌,最后就散了,枯竭了。家长如果有河岸,但是水底下还有各种石头、还设置各种大坝,水就被堵住了。
所以“精心的散养”要把握好度。




loom 发表于 2019-12-4 10:50:27

3.兴趣和内驱力
孩子的内在动机大于一切;《小王子》里说的:“如果你想造一艘船,不要抓一批人来搜集材料,不要指挥他们做这个做那个,你只要教他们如何渴望大海就够了。”



loom 发表于 2019-12-4 10:51:01

孩子的自学能力非常强大,当时我儿子痴迷地铁,每周末我跟我老公就得带着我儿子漫无目的地坐遍上海每一条地铁。基本上每个地铁站他都能记住,因为地铁有语音报站名,他就对照地铁上的汉字自己认。然后拓展到路名。幼儿园的时候他就成天趴在上海地图上研究,如果我们出门,他就把路线找出来。久而久之,地图都在他脑子里了,到某个比较著名的地方,问他怎么走,他都能告诉我们几号线到哪儿转几号线。这样潜移默化就认识了很多字。


这个爱好现在还保留着,所以到了初中,地理也挺好的。


孩子感兴趣,注意力高度集中,吸收率才高。







loom 发表于 2019-12-6 11:02:01

但是很多家长总是误以为孩子的学习是在课堂上实现的。所以报各种学习培训班,同时要孩子坐姿怎样,眼睛怎样,怎样做笔记,怎样积极回答问题。用自以为是的正确方式把孩子折磨得不像样。






loom 发表于 2019-12-6 11:02:36

本帖最后由 loom 于 2019-12-6 11:04 编辑

咱们古代有好多勤奋好学的感人故事。老师们总是用这些故事来激励孩子,要勤奋啊!
关键是人家这分明不仅仅是勤奋,而是我要学。
就好像是网上流行的说法,扶朕起来,朕还能学。


loom 发表于 2019-12-9 14:54:05

没有主动性,家长去帮孩子抓一包萤火虫来,或者给娃把头发系到房梁上,能有效吗?




loom 发表于 2019-12-9 14:55:32

大家可能都看过这个学习金字塔,主动学习的效率远远大于被动学习。所以家长要更多把力气放在激发孩子主动学习,而不是规定孩子如何学习。


我一个同事,也是学霸,当年拒了复旦的offer,去香港带奖学金读本科,又到米国读了博士。她说她当年学物理,她妈妈让她预习,讲给妈妈听。



loom 发表于 2019-12-16 15:09:42

4.路径和方法
我认识一个家长,是学霸,他原来是一路考自己奋斗上来的,所以教育孩子提倡努力,别人行,你咋就不行?你就是不够努力。
后来我跟他说,现在大家智商都不低,也都努力,比如上海这种城市,人才济济,拼智商或者凭努力都不一定能拼得过人家。咱还得思考路径。




loom 发表于 2019-12-16 15:10:38

咱现在出门前开车去哪里都得导航吧?


loom 发表于 2019-12-16 15:11:44

导航一般都给你规划两三条路,有点近但是堵,有点远但是车少,最后把时间算出来,你自己选。
人生的路径没有这么直观的导航,但回头看,总有人由于缺乏规划绕了弯路、走了歧路。如果,你走上一条南辕北辙的路,那你越努力,离目标越远。
那咱选择什么样的路径和方法呢?



loom 发表于 2019-12-17 09:31:02

(1)首先要有基本功和范儿。
我举个简单的例子。我女儿4岁多的时候,正好我小区群里团购附近舞蹈机构的年卡,我看挺便宜,就让我女儿去试试。这么算来,也跳了一两年了。
我老公家有个家族群,我老公小姨的孙子记忆力特别好,幼儿园教舞蹈一教就会了。于是小姨很开心,把孙子的舞蹈录像发到家族群看。
要是我女儿没学过舞蹈,我肯定觉得好棒,一个小朋友很快把舞蹈都做都能记住。




loom 发表于 2019-12-17 09:32:57

但我女儿学了跳舞,我就比较出来了,看我女儿跳舞赏心悦目,有美感。因为她们要练基本功的,动作是非常到位的,整个感觉就不一样。
后来我女儿学音乐剧,全班就她跳最好。每次表演,老师都给她放C位,有的孩子舞台感觉也很好,动作记得也快,但是就是动作有点随意性。这个就是有功底和没功底的区别。

同样我们学语文,也要讲究功底,不管教育局减不减负,咱们培养孩子终究是培养有素质的孩子,让孩子长大后谈吐、气质与众不同。

loom 发表于 2019-12-18 09:15:54

基本功扎实了,课内也有有了基本保障。

比如我儿子天生语文天赋就比较一般,这种情况下,我不能奢望他语文出类拔萃,但通过打好基本功,他是有底线的孩子,不管是进入初中,还是未来进入高中,不可能突然下滑。

成绩和分数带有欺骗性,但是基本功不会骗人。它是你孩子学业的护身符。

所以我们的体系让孩子花两三年时候按文学史体系把古诗词和文言名篇都熟悉一遍。每天朗读、积累。




loom 发表于 2019-12-18 09:16:32

很多家长觉得,切,这有什么技术含量,我在家就可以搞。我还付费给你们。我要付费就得有人给我娃讲课。


其实你们算过账没有,你去外面报哪个班,能让孩子会这么多内容?这都是货真价实、实打实在孩子自己脑子里面的。老师上课上再好,孩子能吸收多少?


有了孩子自己三年打卡的基础,他们再去上培训班,那是一点就通。


loom 发表于 2019-12-18 09:17:24

我自己上课就有感觉,我班里现在有些孩子是后面进来的,没有积累或者积累时间不够,虽然在学校成绩还可以,但明显和我一路带上来的孩子有差距。外面新来的孩子,脑子里都是各种知识的点,不要过分强调知识点哈。我这里的孩子都是连线成面的。






loom 发表于 2019-12-23 10:20:36

家长整天报各种应试班,各种刷题,希望把成绩突击上去,不如舍得把时间花在真正的积累上。
因为平时的积累是孩子一生的养分,而纯应试的东西只是一时有用,我不反对应试,擅长应试也是本事,但不能总应试,全应试,让应试主宰孩子的生活。
这样孩子到大学会迷失方向的,我喜欢什么?我要做什么?没人逼我,我还学吗?我接下来考什么?



loom 发表于 2019-12-23 10:21:04

本帖最后由 loom 于 2019-12-23 10:22 编辑

(2)最优路线
这个不是绝对的,我只能说目前我所发现的、实践的最优路线。
关于古诗词积累,坊间流传不少书。比如北大社红宝书。


loom 发表于 2019-12-24 09:57:58

我现拍个照给你们看,这书都绝版了,人家推荐说好,我去淘了一套,买来就束之高阁。
为什么呢?没有体系,东一榔头西一棒子。
既然积累这么多,不如按照文学史顺序来,把历史也顺带撸了一遍,而且孩子能深刻感受到诗歌发展的脉络,体会不同时期诗歌和文言文的风格。
课程也是,诸葛学堂的课程是大语文做得比较火的。我看了他们的体系,觉得很费解。




loom 发表于 2019-12-24 09:58:47

这是五年级下的大语文,一会儿古代一会儿现代,一会儿阅读一会儿写作。
这么上下来,孩子啥都听过,啥都没搞透彻。


loom 发表于 2019-12-25 09:57:00

(3)要“借力”,不要“尽力”
什么叫借力?.就是给孩子设置一些比较高的目标,借这个目标督促孩子跳跃。
当时我儿子那时候还有小升初择校,每年到12月左右,孩子们都在赶场子,各种奥数、英语、语文的比赛都集中在那个时段。我不喜欢那种生活。但我儿子择校也得有证,我就打听什么证含金量最高。




loom 发表于 2019-12-25 09:57:37

那时候有个基础口译考试,是成人考试,最难,然后我就给我儿子报了基础口译,那时候还是三年级,过了这个基础口译考试以后,我儿子的英语就突飞猛进了。
我现在还在不时给我儿子设定这类目标。比如小升初那个暑假没事干,让我儿子裸考小托福。他自己看看书考了880。



页: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查看完整版本: 古诗文学习从诗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