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春夏
发表于 2011-12-29 00:33:25
lolotte 发表于 2011-12-28 23: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法語的經典到底讀甚麼我現在還沒找到,要是讀法文版的聖經呢 妳覺得如何
可以读圣经。春子爸爸的西文推荐中的法文部分也可以参考。
lolotte
发表于 2011-12-29 01:27:34
家有春夏 发表于 2011-12-28 17: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可以读圣经。春子爸爸的西文推荐中的法文部分也可以参考。
我居然又把這事給忘了,真不應該。
今天lolotte爺爺來家推薦了一位1621年的法國詩人,感覺很不醋。明天就去圖書館把春子爸爸介紹的還有lolotte爺爺推薦的都匯總一下。
家有春夏
发表于 2011-12-29 01:40:00
28日冬令營:春子誦讀《莊子·人間世》,吟誦《春江花月夜》。午間看the little Buddha。下午誦讀 Gettysburg Address全文,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第三部分學習,Amoretti Sonnet I~V,習唱 Que Sera, Sera,God rest ye merry, gentlemen, 觀賞The Mikado選段。小夏打醬油越來越專業。
下午有蟲蟲媽媽為大家帶來繪本講座。大受歡迎。
家有春夏
发表于 2011-12-29 03:50:13
摘一段今天中文读经营的记录:这一年中,经常来参加读经营的孩子们,每次来都有很大变化。晨晨,阳阳,这次好像都长大了很多。明显要成了读经班的大哥大了。哈哈。
这次特别要提到南德国的混血小姑娘皆喜。半年多前复活节营她和母亲来我也没有时间特别和她母亲聊天。只知道她们来自南部的一个小村子,那里没有其他中国家庭。
这次在第一天的儿童营开始时,老师用字卡让孩子们认字,好多次都是皆喜第一个大声作答,而且读书时她也自始至终非常专注,认真指读,中文也说得很好。
下课我问她母亲怎麽把孩子教得这麽好,她母亲竟然说她们上次来汉堡就是因爲孩子已经快不说中文了,更不要说认识中国字了。她也不知如何是好,无意间见到汉堡读经的消息,就带孩子来试试。开始还很不适应读经营的教学,还好坚持了下来。
回到家中,皆喜突然就对中文感兴趣了。她于是趁热打铁,在家里带孩子继续读经和学习中华字经。孩子现在认字情况不错,中文说得也好起来。——必须说,这回轮到我惊讶了。——因为皆喜的进步实在是太大了。
家有春夏
发表于 2011-12-29 14:08:54
孩子們在冬令營學習的英文歌曲。
Que Sera, Sera!
When I was just a little girl,
I asked my mother: What will I be?
Will I be pretty?
Will I be rich?
Here's what she said to me:
Que sera, sera,
Whatever will be, will be;
The future's not ours to see.
Que sera, sera,
What will be, will be.
When I was just a child in school,
I asked my teacher: What will I try?
Should I paint pictures?
Should I sing songs?
This was her wise reply:
Que sera, sera,
Whatever will be, will be;
The future's not ours to see.
Que sera, sera,
What will be, will be.
When I grew up and fell in love.
I asked my sweetheart: What lies ahead?
Will we have rainbows day after day?
Here's what my sweetheart said:
Que sera, sera,
Whatever will be, will be;
The future's not ours to see.
Que sera, sera,
What will be, will be.
Now I have children of my own.
They ask their mother: What will I be?
Will I be handsome? Will I be rich?
I tell them tenderly:
Que sera, sera,
Whatever will be, will be;
The future's not ours to see.
Que sera, sera,
What will be, will be.
Que Sera, Sera!
家有春夏
发表于 2011-12-29 14:10:01
God rest ye merry, gentlemen (版本之一)
God rest ye merry, gentlemen,Let nothing you dismay,Remember Christ our SaviorWas born on upon this day,To save us all from Satan's powerWhen we were gone astray;O tidings of comfort and joy,Comfort and joy, O tidings of comfort and joy.From God our heavenly FatherA blessed angel came.And unto certain shepherdsBrought tidings of the same,How that in Bethlehem was bornThe Son of God by name:O tidings of comfort and joy,Comfort and joy, O tidings of comfort and joy.The shepherds at those tidingsRejoiced much in mind,And left their flocks a-feedingIn tempest, storm and wind:And went to Bethlehem straightwayThis blessed babe to find.O tidings of comfort and joy,Comfort and joy, O tidings of comfort and joyBut when to Bethlehem they came,Whereat this infant layThey found him in a manger,Where oxen feed on hay;His mother Mary kneeling,Unto the Lord did pray:O tidings of comfort and joy,Comfort and joy,O tidings of comfort and joy.Now to the Lord sing praises,All you within this place,And with true love and brotherhoodEach other now embrace;This holy tide of ChristmasAll others doth deface:O tidings of comfort and joy,Comfort and joy,O tidings of comfort and joy.
家有春夏
发表于 2011-12-30 02:51:08
本帖最后由 家有春夏 于 2011-12-30 03:06 编辑
充实的一天过去了。
两个儿童班都完成了大部分文本的第一轮学习。今天还增加了几首弦歌的学习。听了好几个绘本和三字经故事。
少年班完成了《庄子·人间世》十五遍诵读,学会了《春江花月夜》的吟诵。英文经典部分完成了 Gettysburg Address全文,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全部选文的第一轮学习,Amoretti Sonnet I~VI,学会了经典歌曲 Que Sera, Sera,God rest ye merry, gentlemen, 正在学习歌剧选段I know a youth。
课间的时候给妈妈们展示了俺的汉服,大家表示很惊艳~~对汉服,不是对俺。呵呵。
下午和妈妈们学习了几首吟诵和弦歌《橘頌》《短歌行》《梅花三弄》《长歌行》。
明天上午少年班学生要给家长们展示他们学习的成果。下午春子爸爸来给少年班英文经典课做现场指导,然后有时间的话和妈妈座谈英文经典和西乐经典。
家有春夏
发表于 2011-12-31 05:18:40
本帖最后由 家有春夏 于 2012-1-1 17:32 编辑
今日读经营,春子爸爸和一些父母座谈,有朋友问到钢琴和古钢琴的区别。他简要而谈,这里再截取大意:以他的個人感覺,钢琴是非常artificial的乐器,幷且現代鋼琴的發展趨勢是越來越机械化。你按下一个键,发出一个音符。但是你很难感觉到这个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因为中间的机械过程如此复杂,以致于你无法真正控制这个的过程;羽管键琴要简单得多,也好得多,它的发声原理很简单,你在弹奏时可以感觉到撥弦的过程,也就是说,你在弹琴的时候仍然可以意识到声音是如何发出来的,你的动作和声音之间还有直接的联系。
这种观点在认为钢琴是乐器之王的时代,估计是令人难以接受的。
網友@clavecin:是的,手指按鍵時能確實地感覺到 弦撥 在觸弦時 弦對弦撥的阻力,演奏家Albert-Jan Roelofs這樣形容他家中Ruckers琴的觸鍵感覺:猶如觸摸女人的皮膚一般輕柔~@clavecin
家有春夏:確實,所以按在古鋼琴鍵盤上的那種感覺和按在現代那種相當機械化的鍵盤樂器的感覺是完全不同的。
里仁
发表于 2011-12-31 06:12:29
家有春夏 发表于 2011-12-31 05: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今日读经营,春子爸爸和一些父母座谈,有朋友问到钢琴和古钢琴的区别。他简要而谈,这里再截取大意:以他的 ...
钢琴越来越数字化,前日偶遇一软件,
可以选N种钢琴音色弹曲子;
只要打谱打的好,也有感情可以表达;
听了一下,竟然很难跟老师弹的有区别
音色还更好(因为“琴”更好)
话说,我看古琴谱里有什么指法是什么声音,
鹤啦,虫啦……一应俱全,
感叹,为啥钢琴一点么有?
嘿嘿
您那个班真是太喜欢了
有又吟诵又有弦歌,
当然还有经典。。。。。。。
顺便新年快乐:)
家有春夏
发表于 2011-12-31 08:21:43
昨日晋如的网上关于高校去行政化的问答,事关教育。问:网上曾经疯传过一个帖子 《中国博士数量达到世界第一,其中一半以上是公务员》 以前说权力和资本结合叫权贵资本主义,现在权力和学历结合应该叫什么呢?权贵学霸?
@徐晋如:其实这个问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读到博士但在做人的基本问题上未有寸进。我们的教育培养了有专业无学问,有知识无德性的,有学历无品位的专家。
问:教育去行政化最大的阻力来自哪里?如果不是国家主动进行改革我们就没有办法了吗?
@徐晋如:我们能做的是不论在任何情况下要坚持内心信念不动摇,认真读书、认真教学。化性起伪,美风成俗。汉代经高惠文三代,秦时恶俗犹在,我们要有长期作战的准备。
提问:对于大学生推优入党 ,有何看法?
@徐晋如:我认为学生有了读书人的气节、明辨是非是教育的根本。
家有春夏
发表于 2012-1-1 00:20:52
讀經營今日圓滿結束!
少年班學生誦讀了《莊子·人間世》凡二十余遍,學會了吟誦《春江花月夜》和《百家姓》。英文經典課上學習了斯賓塞的小愛神前七首, 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講,美國獨立宣言,英文經典歌曲 Que Sera, Sera, God rest ye merry, gentlemen,I know a youth,觀賞了一些英文歌劇選段。
兒童班學習了《三字經》、《百家姓》,吟誦詩詞數首,當然,還聽了很多好聽的繪本故事啊。
來自德國十二個地方的華裔少兒參加了此次讀經營,還有來自瑞士的一個中德家庭。兩位德國爸爸非常認真地全程參加了讀經營,跟讀、指讀都頗爲到位。
媽媽們也在這次讀經營中充分交流,可惜日程安排還是太緊張,時間也太短。
在西方人最為重視的聖誕新年假期中,孩子們在愉悅的氣氛中學習中文蒙學讀本、中英文經典和詩詞吟誦。這些經典,是父母們為孩子們準備的最好的新年禮物!
lolotte
发表于 2012-1-1 00:42:50
祝新年快樂,吉祥如意!
elvier
发表于 2012-1-1 02:28:13
家有春夏 发表于 2011-12-5 03:14
就从父母自己读经开始吧。家里也经常播放经典的诵读和吟诵录音,给孩子创造一个环境。
当然,父母自己 ...
已经开始读经十来天,儿子在四天前主动开始跟读,每天跟度量都有增加。近日学而只有后四段未跟。虽然口齿并不清晰,依然让我惊喜。
家有春夏
发表于 2012-1-1 04:56:11
本帖最后由 家有春夏 于 2012-1-1 04:56 编辑
去年年初的两个月间就过了四次新年——在印度庆祝了西历新年与泰米尔新年,在尼泊尔度过了春节和藏历新年。其中泰米尔新年是第二次亲历,藏历新年为第一次参与,都非常特别。春夏两位小朋友感到很欢乐。隔三岔五就过年,日子太美!分享博文南印度的泰米尔新年
家有春夏
发表于 2012-1-1 06:15:08
耶诞之后,新年将至,再奉上少年班学生在营上学习的著名的经典耶诞歌曲, God rest ye merry, gentlemen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zM4MzUzODg4/v.swf
(歌词见220楼)
elvier
发表于 2012-1-1 13:27:34
家有春夏 发表于 2011-11-25 22:1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位发微博的妹妹是这次吟诵学会开理事会认识的,人可好了。她是哈辉新雅乐的制作人,热心儿童吟诵教育。 ...
下载了卫东先生的吟诵音频,和昆曲的感觉真的很像。
怎么感觉那么熟悉,好像爸爸没事的时候会在家这么念,又好像不是,老爸那是在唱京剧,我混乱了。
elvier
发表于 2012-1-1 14:13:57
昨夜加今上午,爬完您的整个楼,受益匪浅,剩下就是行动和坚持。
小小小1008
发表于 2012-1-2 10:56:12
春夏原来转到这里了,呵呵,又可以学习了!
家有春夏
发表于 2012-1-2 12:33:43
小小小1008 发表于 2012-1-2 10:5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春夏原来转到这里了,呵呵,又可以学习了!
是啊,好幾位妈妈都在这里呢,看到她们的楼了吗?
家有春夏
发表于 2012-1-2 13:14:39
本帖最后由 家有春夏 于 2012-1-2 13:15 编辑
今日微博摘录:
@徐晋如:我说过,“不能守一艺,就不能真正懂得传统。”其原因是,传统是需要用生命去践行的,以艺希道,是生命成长的正途。所以我说,判断一个私塾是正牌还是山寨,只要看它是否由诗开始。
晚清到五四的所谓启蒙,其实是把一切浅俗化。胡适的文学主张,其实是小学生作文的标准。由此可见,五四所谓的启蒙,才是真正的愚民。文化的堕落,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任何以启蒙民众的面目出现的人,其实才是真正的愚民者。最需要被启蒙的,是那些以为自己是知识分子的伪知识分子。
@徐晋如:下愚总有一个特征:只能接受自己愿意接受的观点,只肯相信自己希望的解说。他们把孔子的话点断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他们说于丹讲得真好。
//@罄仁昭然:不对吧,应该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徐晋如:这个点断出于文革后,是文革时尊法批儒的遗毒。
小小小1008
发表于 2012-1-2 15:17:36
家有春夏 发表于 2012-1-2 12: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是啊,好幾位妈妈都在这里呢,看到她们的楼了吗?
看到好几位了,刚注册有些儿不好操作!
家有春夏
发表于 2012-1-2 15:27:19
小小小1008 发表于 2012-1-2 15: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看到好几位了,刚注册有些儿不好操作!
这个论坛几乎没有广告,感觉很清净。还可以用微博号进入,非常方便。而且,版主非常好!
家有春夏
发表于 2012-1-3 05:13:08
facebook上,定居澳洲的高中好友发来一条有意思的消息:My son will enter Kindy this year and his primary school teaches Sanskrit from the very beginning as mandatory.
家有春夏
发表于 2012-1-3 23:12:15
春夏两同学本周一~五每天9:30-13:00继续参加一期诗词吟诵营。营上所学的诗词吟诵,春子大都学习过,复习巩固一下,也在营上给老师帮忙领读。内容包括《诗经》五首,《春江花月夜》《木兰辞》《短歌行》《长歌行》《江南》《贈衛八處士》和數首近体诗。弦歌《兰心蕙质》《梅花三弄》。
其他地方的一位妈妈带来一本陈琴老师的新书《经典即人生》,推荐给所有的父母。
家有春夏
发表于 2012-1-4 23:06:24
本帖最后由 家有春夏 于 2012-1-4 23:08 编辑
本版一个讨论帖的回复,转贴过来留底
有网友感慨:
经典要是能够与时俱进 就好了 呵呵
家有春夏回复:
"与时俱进"这个词即典化自《易经》中的“与时偕行”、“与时偕极”等。
易经至少都两三千年了,结果到了今天,共产党要提个口号还要引用易经。
不知道我们今天这个时代产生的文本,哪些可以流传,别说两千年,能流传两百年的都不多。
如此说来,还有比经典更与时俱进的吗?
所以,能成为经典本身,就说明这些经典有超越时间空间的典范之处,所谓历久弥新。
前不久帖出的金蔚老师书画讲座里有一段也可以作为经典的注脚:
在中国古代学习绘画常提一句话,或者说学习中国艺术都是这样的,叫“取法乎上,仅得其中”。这里“上”有两个含义,一个是上古,一个是好的。所以读经典也是这个道理,因为古代的,越古老的,相对来讲它的好的可能性越高。否则它怎么能够流传于世间一直都没有被替掉呢?就是因为它太好了,而不是说它印得多,不是说某个人推广才导致的。光一个人推广,一个政府,一个时期推广都没有作用的。当年《毛主席语录》推广得多好,所有人书架里都是,其他的书都没有了,可是今天你去找,找都找不到。就是这个道理。一本书它能最后存在于世界当中,不是靠强行推广的。
×××
同理,能流传到今天的这些经典,无论东西方,都有其自身的巨大价值,否则大浪淘沙,根本就不可能留下。
浮生一日
发表于 2012-1-5 05:13:01
本帖最后由 浮生一日 于 2012-1-5 06:32 编辑
爬楼,受教。多谢了。
浮生一日
发表于 2012-1-5 05:17:55
多谢楼主推荐陈琴老师的新书!
家有春夏
发表于 2012-1-5 15:11:10
微博摘录:
龚鹏程《向古人借智慧》:工业时代是个强调理性的时代,可是现代人的理性主要是建立在科学和技术上的工具理性。然而以科学和技术作为理性的凭借,并不一定会有价值观念在里面,所以社会科学可以讲价值中立。但是,人的世界里不可能没有价值判断。
家有春夏
发表于 2012-1-5 22:51:34
诗词吟诵冬令营明天就结束,孩子们学习了所有预定的诗词,数一数也不少:吟诵学习《春江花月夜》《木兰辞》《短歌行》数十遍,《赠卫八处士》《春晓》《木瓜》《桃夭》《关雎》《汉广》《蒹葭》《江南》,弦歌《兰心蕙质》(两首咏兰诗)《梅花三弄》(三首梅花诗)十数遍。
家有春夏
发表于 2012-1-7 17:13:33
昨日诗词吟诵营结束,至此,历时十一天的中英文读经营+诗词吟诵营全部结束。小春子同学全部参加,第一个营为全天,上午中文,下午英文,每天学习时间在5个小时左右;第二营为半天,每天学习时间为3个多小时。来自德国各地的华裔儿童每日吟诗诵典之余,认字读繪本,玩儿在一起,乐在一起。昨天还为晨晨小朋友庆祝5岁生日生日,孩子围在一起唱起中英德三語的生日歌,热烈期待吃蛋糕,那场景,让人感動。
今天早上,小春子问还去学校参加读经营吗?妈妈说结束了啊,她遗憾地唉了一声。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